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年中庆第三波!88元任选10本
>
关于“() 校注:”检索到   共301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搜索
搜索全部
  • 搜索全部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

    ¥29.2(4.3折)定价:¥68.0

    《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套装上下册)》初版问世于1926年11月,1927年,邓之诚又将积稿整理成卷,名曰“续记”。琐记、续记之后,邓小诚又在1941年完成《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套装上下册)》六卷,脱稿付排,但因时局危艰,未能成书面世。《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套装上下册)》从前人别集及笔记中搜罗若干材料,考释文物,钩稽史料,记述史事共一千余条目,证以古近人诗文集及笔记诸书达数百种,注所引书于每条目之首或本,间加案语,内容丰富.

  • 曹植集校注-建安文学全书

    ¥39.2(8折)定价:¥49.0
    本书正在团购: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世积乱离,风

  • 诗说

    ¥32.1(7折)定价:¥45.8

    廖平《诗》学思想是其经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收录了《四益诗说》、《诗经经释》等共八种《诗》学文献, 以类命名, 故曰《诗说》。针对难解语词、人物职官、典章制度、重要事件等作简明注释, 并尽量注明引文出处, 以便于当今学子研读...

  • 清代徽州乡土文献萃编橙阳散志/清代徽州乡土文献萃编

    ¥30.0(4.3折)定价:¥69.8

    本书为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徽州歙县江村之村志,其村盐商辈出,文风昌盛。本书原为清代歙县江村人江登云始纂,其子江绍莲续辑,现有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康健副研究员依据上海图书馆藏的嘉庆十四年刻本为底本,同时对照乾隆四十年刻本进行校注。本书主要由村地志、选举志、人物志、风俗志、艺文志等十六卷内容组成,详细记载了清中叶以前,江村的社会风俗民情、江氏商业发展和基层社会组织运作实态。本书的出版对研究清代徽州地区的社会文化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史记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31.5(7折)定价:¥45.0

    《史记》,西汉有名历史学家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选译(修订版)》精选了《史记》中的经典篇章进行译注,方便读者阅读经典与把握历史脉络。 本书由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

  • 张仲景金匮要略-伤寒金匮-03

    ¥35.7(7折)定价:¥51.0

    《张仲景金匮要略》系清代医家沈明宗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进行注解的著作。书中首列《金匮要略》原文,后附作者对原文的注解。全书共24卷,基本对应《金匮要略》原书顺序。本次整理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致和堂本为底本...

  • 儒门事亲校注

    ¥44.8(3.5折)定价:¥128.0

    《儒门事亲》,中国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张从正编撰,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 运气易览-基础理论-09

    ¥27.0(7.7折)定价:¥35.0

    《运气易览》为明代汪机编辑,共三卷。全书深入浅出地阐述《素问》五运六气之说,并配以多幅图表。为了便于初学者推算和记诵,还辅以朗朗上口的歌诀,概括运气推算要理,将深奥难懂的^泰问〉五运六气理论,简要、鲜明地展现出来,为初学运气者入门之书。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09):运气易览》记载了多首治时气外感病的常用方,其中六气主病方中“风胜燥制火并汤”“水胜湿制风并汤”等6方皆为汪氏所创,反映其临床证治结合五运六气的独到经验。 《中

  • 医学实在易

    ¥20.3(7折)定价:¥29.0

    《医学实在易》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医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均予以论述。书共分8卷,夹叙夹议,寓议论与诗歌于一体。乃先发议论,其后参以“七言”诗文总括其义。卷一在于阐明中医基础理论,论述脏腑经络以及四诊运气;卷二、卷三、卷四分述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对各种疾病详加分析并附以歌诀,易记易诵,颇切临床实用;卷五、卷六、卷七分别列举各证之常用方药;卷八补遗并外备诸方以及妇人科。全书通俗易

  • 李翱文集校注--中国历史文集丛刊

    ¥38.4(8折)定价:¥48.0

    李翱,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早年师从梁肃,后与韩愈遊,其文各体兼善,尤擅赋与碑传,为苏洵、宋濂、全祖望等所推崇。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十一年冯孜刻、嘉靖四年舒瑞重修本《李文公集》为底本,以汲古阁本 、日本本、光绪本为校本,参校《文苑英华》、《唐文粹》,以及两《唐书》、《唐摭言》、《八琼室金石补证》、《唐诗纪事》、《中山诗话》等文献,全书加以笺注,并补遗文八篇,诗六首,书末附录有关传记资料,以及文集序跋等...

  • 新书--广西地方古籍整理研究丛书第二辑:小罗浮草堂诗钞校注

    ¥28.4(4.9折)定价:¥58.0

    冯敏昌是清代中期粤地著名诗人,《小罗浮草堂诗钞》涵盖其一生主要经历。本书以嘉庆十四年《小罗浮草堂诗钞》为底本整理...

  • 本草原始

    ¥45.5(7折)定价:¥65.0

    明李中立纂辑于万历四十年(1612)。.本书12卷,收载药物470种,药图420幅,其中360佘幅是作者据实物亲临写生所绘,附方369个。本书与以往本草的不同点力药图不绘原植物,仅绘其药用部分,真伪对照,以利药材鉴别,为突吐药材形态鉴别的综合性本草,对前代本草记载详明的药de.图注闰明扼要,对易混淆品种则详加考察,澄清混乱,揭露当时药商以伪充真的卑劣乎法,并注意到产地环境、采农季节、炮制加工等因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是在中药鉴定、

  • 本草备要

    ¥21.5(7.4折)定价:¥29.0

    《本草备要》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乃采集诸家本草简辑而成,将药、证、病因加以联系。首论药性总义,次以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分类,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每药概述性味、功用和主治。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原理、主治疾病特点、临床用药技巧和方法以及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等。书中穿插与该药疗效相关的医案、典故,各药之后,还简述药物的产地、鉴别

  • 蒋捷词校注

    ¥28.8(8折)定价:¥36.0

    蒋捷《竹山词》现存九十三首又一阙,从内容角度可以大致分为漂泊词、节令词、题咏词、记梦词、惜春词、赠答词、言情词几类。比兴手法的妙用,语言的锤炼出新,开放的词风,广采博收融汇众家,终于自成一家,是《竹山词》艺术表现上的引人注目之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次整理,对《竹山词》现存的九四首词作,逐篇加以疏解,并汇集历代评语置于篇后。书末附录蒋捷存目词、诗文辑佚、传记资料、题跋叙录、总评、历代重要选本收录篇目、研究论著目录等内容...

  • 荀子全译-(子)(修订版)

    ¥36.4(7折)定价:¥52.0

    内容简介 《荀子全译》是对《荀子》的介绍。《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 兰室秘藏

    ¥44.1(7.6折)定价:¥58.0

    《兰室秘藏》为一部综合性医书,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本书约刊行于127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语,表明本书有珍藏的价值。全书三卷,分述了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口齿咽喉、妇人、疮疡等21门病证,有论有案,切于实用,是学习东垣及易水思想的重要参考书。东垣执"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理论,强调在

  • 朱丹溪医案拾遗

    ¥37.9(7.9折)定价:¥48.0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更被誉为集大成者,其医学思想及医学实践并重,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希哲和陈津生将散在于他的学术著作之外的医案,进行了收集并归类加以点校,集丹溪医案于一册,便于读者翻检。为了方便读者对医案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对文中的疑难词语和中医术语均做以注释,并对于一些医案加注按语,于医案后用序号标注,统一致于每章之后...

  • 岑参集校注

    ¥39.2(4.9折)定价:¥80.0

    在原崔参集校注基础上,按诗作年代(可考者)先后重加编排,订补注释(增注、辨误、补注等)、修改年谱,更加正确、完善...

  • 外科心法真验指掌

    ¥42.5(7.2折)定价:¥59.0

    《外科心法真验指掌》为天津医家刘济川所著,刊刻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全书共分元、亨、利、贞四部,一部一卷。该书吸取《外科正宗》、《医宗金鉴》之精华,在药、方、论等广有采择。重点论述了外科疮疡的辨证治疗及方药。对外科某些特殊疗法如外用撚子、敷药、拨治、薰洗等亦有记述,作者对疮疡的内外治疗及后期康复颇有心得。此书内容全面丰富,理法方药具备,预后、康复、养生十分详备,所载外科方药较为广泛,另有刀针图式,图文并茂,对了解古代手术器械的名

  • 王褒集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30.4(8折)定价:¥38.0

    王褒,字子渊,出身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东晋宰相王导之后,是南北朝文学,特别是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家,后人常将其与庾信并称,历史地位极为重要。王褒的作品集久佚,牛贵琥先生从《艺文类聚》《文苑英华》《乐府诗集》等书中搜集王褒诗文,共得乐府17首,诗30首,文25篇,依据文体分为3卷。王褒博通经史,学淹百家,运用典故繁多,不易阅读。牛贵琥先生师从有名学者姚奠中,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再传弟子,学识深湛,今在重辑王褒作品的基础上,对所涉典故、事件

  • 墨子清毕沅

    ¥22.6(5.8折)定价:¥39.0

    墨子(前468-前376)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后世多散佚。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乾隆时,卢文昭、孙星衍互校此书,略有端绪。毕沅在卢、孙二人基础上,"遍览唐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正其讹谬,又以

  • 中医经典文库柳选四家医案/中医经典文库

    盛燕江校注  /  2018-12-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2.4(7折)定价:¥32.0

    尤在泾、曹伯仁、王旭高、张仲华,皆为清代名医。  《柳选四家医案/中医经典文库》选尤氏静香楼医案、曹氏继志堂医案、王氏环溪草堂医案、张氏爱庐医案四家,分门记述而成。书中之医案,以杂病多,其它各科病证次之。柳氏于每案之后加注按语,评述恰当。  《柳选四家医案/中医经典文库》此次以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元1904年)惜余小舍刊,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可供中医工作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参考...

  • 中医师承学堂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校注:胡希恕  /  2014-05-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9.4(5.8折)定价:¥68.0

    《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胡希恕医学全集)/中医师承学堂》为经方大家胡希恕、冯世纶两代教授逐条注解《伤寒论》,运用“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经方医学体系,让您真正读懂《伤寒论》,步入清代医家柯韵伯所说的境界:“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 经方医学,大道至简。《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胡希恕医学全集)/中医师承学堂》由冯世纶教授整理了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成就,以《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为指导,摆脱

  •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脉学注释汇参证治

    ¥32.2(7折)定价:¥46.0

    《脉学注释汇参证治》由清代医家汪文绮所著,约成书于清乾隆九年(1744)。分上、下卷,该书是对《濒湖脉学》进行注释的脉学著作,书中论述27种脉,为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等。以脉统证,脉证相参,共述病证76种。并据脉施治,因方施药,融脉、证、治、方于一体。本书现仅存一种刻本,即清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杨德先近文堂刻本启吉野史藏版。此次整理即以该刻本作

  • 施公案

    (清)佚名著;苏子校注  /  2017-12-01  /  金盾出版社
    ¥41.2(2.9折)定价:¥142.0

    佚名著的《施公案》是晚清一部公案兼狭义的通俗小说,其故事始于说书人,后经文人敷演而成,作者不详。作品以施仕伦为中心人物,从他任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漕州总督止,详细描写其审案,剿寇招抚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小说以康熙年间的施世纶为原则,塑造了一个秉公审案、执法如山、安暴济民、惩恶扬善、忠君重义、清正廉洁的清官形象...

  •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西京杂记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晋]葛洪撰 周天游校注  /  2020-11-01  /  中华书局
    ¥25.6(8折)定价:¥32.0

    《西京杂记》共有六卷,一般认为是东晋葛洪所撰。就内容来说,该书是一部杂抄西汉故实和逸闻轶事之书,所记上及帝王将相,下及士农工商,涉及典制礼仪、天文地理、草木虫鱼、奇珍异宝、民俗风情、诗赋词曲、文论书函、秘闻趣事等,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此次校注,重点在于疏通疑难字词、阐述名物掌故、解释职官制度等,为读者研读破除障碍。所用底本为明孔天胤刻本。繁体竖排,全式标点...

  •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李璟李煜词校注(平)

    ¥28.5(7.5折)定价:¥38.0

    《李璟李煜词校注》以《晨风阁丛书》刻王国维校补南唐二主词本为底本,博参南宋以来各种版本,兼取有关二主词的专集、选本、词话、笔记等,互相比勘,精审以求,乃二主词难得的一种校注本。李保民副编审为之新增辑评,内容更为充实...

  • 青海地方史志文献丛书循化厅志/青海地方史志文献丛书

    ¥30.2(7.2折)定价:¥42.0

    《循化厅志》在青海旧方志中是较为有名的良志,与杨应琚所纂修的《西宁府新志》可有一比,由龚景瀚纂修而成。全书分为八卷,从历史沿革、地理形胜、军事驻防、文化教育、行政划分、宗教土司、农业物产、民族风俗等方面多方面介绍了循化...

  • 伤寒补天石 ; 续伤寒补天石

    ¥43.5(7.5折)定价:¥58.0

    《伤寒补天石》,明?戈维城撰。戈维城,字存橘,江苏吴中(今吴县)人,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于明万历、崇祯至清初。著《伤寒补天石》正编上、下卷和续编上、下卷。该书上卷自“伤寒统辨”起至“冬温伤寒”共51篇;下卷自“时行疫证”至“足厥阴肝经证”共46篇;续编上卷,自“恶风恶寒”起至“背恶寒”共47篇;续编下卷,自“心悸”起至“百合病”共43篇。其学术成就在于较早从辨证论治角度研究《伤寒论》,以伤寒统辨温疫杂症,以辨似统揽诸症诸法,以类症、类

  • 医悟-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20.1(6.7折)定价:¥30.0

    本书详尽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各种杂症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伤寒总论、伤寒及类伤寒辩、伤寒六经见证、伤寒兼症、妇科、外科证治,并荟萃了常用方剂。本书辩证准确,既提纲携领地阐述了各科证治精要,又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切合实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实用价值...

  • 温病条辨 : 附 :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

    ¥44.7(7.7折)定价:¥58.0

    全书六卷,立温病证治法238条,并于诸条之下自注自辨。卷首“原病篇”,引《内经》原文并加以诠释阐发,以原温病之始;卷一至卷三将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等四时温病证治分录于上、中、下三焦篇;卷四为杂说;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男...

  • 杨敬斋针灸全书

    ¥43.5(7.5折)定价:¥58.0

    《杨敬斋针灸全书》又名《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陈言著,为明代万历年间刊行的一部针灸专著,主要收录了明中期以前的针灸歌赋名篇,以及针灸处方图。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周身经穴赋、金针赋、流注指微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席弘赋、标由赋等。下卷收载了十二经脉歌、十五络脉歌、禁针穴歌、禁灸穴歌、血忌歌、孙思邈针十三鬼穴歌、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四总穴歌、论子午流注之法、窦文贞公八法流注等歌赋,以及头、背、颈、膺、腋、腹等部位腧穴名称图

  • 眼科要旨

    ¥21.0(7折)定价:¥30.0

    《眼科要旨》为清代道医张廷桂所著,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总论眼科疾病的基本理论及辨证诊治要点,收载《详目源论》等十篇眼论;中卷首列《外障》《内障》病症,然后列《五脏分门治药》;下卷收录《伤寒愈后目疾》等眼科病症的单方、验方,以及摘录自《审视瑶函》的阳丹、阴丹、制炉甘石等眼科外用药物制备法。本书认为,眼睛的根本在于五脏之气血,气血是眼科的生理病理基础,故十分强调气血与五脏的辨证论治;注重发挥五轮学说,对于五脏配属论治,设置专篇进行

  • 伤寒类证活人书

    ¥20.1(6.7折)定价:¥30.0

    成书于公元 1108年(北宋大观二年)。全书共二十卷,为伤寒类著作。卷一至卷十一,以问答为体例,论述经络、切脉、表里、阴阳,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证候:卷十二至卷十五,以方类证辨 析《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卷十六至卷十八,采撷各家方论一百二十六首:卷十九至卷二十一,兼论妇人、小儿伤寒疮疹等杂方。全书学宗仲景,参合各家,首倡以经络论六经方证,提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强调脉证合参以辨病性,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挥,是《伤寒论》研究早期较有影响的

  • 随息居饮食谱

    ¥27.4(5.7折)定价:¥48.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进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

  • 格致余论

    ¥36.0(7.5折)定价:¥48.0

    《格致余论》全书1卷,共载论文四十余篇,包括内、外、妇、儿各科,以及脉法、养生、优生等理论,内容颇丰。朱丹溪有名的论文《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均见于此,所以《格致余论》被认可为是反映朱丹溪医学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成书于1347年,目前国内可见版本有:元刊本,明正德间刊本,东垣十书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及《四库全书》本,1954-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此次整理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馆藏清光绪七年(1881年)云林阁《东垣十书

  • 金匮钩玄

    ¥34.6(7.2折)定价:¥48.0

    《金匮钩玄》,综合性医书,为元·朱震亨撰,明·戴原礼校补。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金元四大家之一。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本书目前国内可见版本有:元刊本,明正德间刊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及《四库全书》本,1954-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此次整理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为主校本,以天津科技出版社《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为参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43.5(7.5折)定价:¥58.0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金·刘完素撰。成书于金世宗大定丙午年,即1186年。乃刘氏一生临床用药之宝贵经验。药略后附以流注针法,以通经接气为要,纳药物攻补之理于内,于针灸之术亦有新创。此次校勘《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是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吴勉学校步月楼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为主校本,以宣统己酉年上海千顷堂石印本为《刘河间伤寒三书》为参校本校勘完成...

  • 长生殿(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彩色插图本)

    ¥41.3(7折)定价:¥59.0

    “清初剧坛的双璧”之一的《长生殿》,取材于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白朴的剧作《梧桐雨》,情致深厚地演绎了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传达了作者故国之思。本书以稗畦草堂原刊本为底本,校以文瑞楼刊本、《暖红室汇刻传奇》本,加以详实确切的注释,是目前优选的整理本 清代梁廷柟《曲话》:“钱唐洪昇思异撰《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才人,一齐俯首。” 天宝年间,天宝年间,长生殿里,恨茫茫说起从头

  • 针灸大成[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

    ¥27.5(6.1折)定价:¥45.0

    本书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由于作者是经验丰富的中医针灸临床家,使得本书具有鲜明的临床实用特征,其间不乏作者的精辟论述,对明以后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成为针灸临床的推荐阅读之书,在当今仍不失为一部具有启发实用作用的临床针灸参考书。且有图表140余幅,十分方便读者理解、记

  • 比丘尼传校注

    ¥43.5(7.5折)定价:¥58.0

    "本书通行本为四卷,是中国佛教目前第一部比丘尼传记,收录东晋穆帝升平之初至梁天监十一年为止尼僧65人,附见51人。其著录最初见于《开元释教录》。书中保留了诸多关于早期中国佛教和当时社会的珍贵史料,如比丘尼戒的传入,佛教在南朝士大夫阶层中的情况,南朝的佛教制度,以及当时妇女的生存状况等等。 ...

  • 论语义疏校注(清)马时芳著张艳校注

    ¥34.6(7.2折)定价:¥48.0

    《论语义疏》二十卷,系清代学者马时芳所著,始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成于道光三年(1823)。本书著重在通过《论语》阐发作者思想,认为事功本于学术,欲明学术,则《论语》为本,故疏《论语》二十篇,或直言其指趣,或曲畅旁通,不拘旧说,以学问为根柢,以践行为目的,以矫后世儒术疏阔之病,无汉宋门户之见,是一部较有特色的注解《论语》之作...

  • 近思录集解--理学丛书/[南宋]叶采集解 程水龙校注

    ¥32.0(8折)定价:¥40.0

    《近思录》是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文章等编辑而成的。全书十四卷,共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个主题,分别是“论性之本源、道之体统”、“总论为学之要”、“论致知”、“论存养”、“论力行”、“论齐家”、“论出处之道”、“论治道”、“论治法”、“论临政处事”、“论教人之道”、“论戒谨之道”、“辨异端”、“论圣贤相传之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传播理学思想起过重要作用,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

  • 《天象源委》校注

    ¥46.0(7.8折)定价:¥59.0

    本书是对清代中期张永祚《天象源委》的学术性校释之作。少具有以下四种意义。第一, 本书包含的历法、律吕、气象、医学、音韵等知识, 以及引用的梅文鼎等人论述,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第二, 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扇窗户, 以历史性、还原性地了解清代中期钦天监人员的知识结构、思想心态等。第三, 本书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我们学术性、文化性地理解古代被拒知识提供帮助。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实现祛魅。第四, 本书综合了历史上传入的伊斯兰、欧洲学术

  • 性命圭旨校注--道教典籍选刊/汪登伟校注

    汪登伟校注  /  2022-07-01  /  中华书局
    ¥31.8(7.4折)定价:¥43.0

    《性命圭旨》,不知撰人,明中后期出现的一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极负盛名的丹书,以道教为最终归一,立足道儒释三家,阐述性命双修理论功法,有明显的三教合一思想,也与当时重要教派三一教存在着密切联系,明显吸收了三一教的内容。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元集总括修炼理论,后三集叙述九大口诀。全书配图55幅,直观明了,有助于理解文本深义。书稿采取校注的方式进行整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原藏明万历乙卯本为底本,校以国图藏程于廷天启壬戌递修本、哈佛汉和图

  • 养性延命录校注--道教典籍选刊/[南朝梁](梁)陶弘景集 王家葵校注

    ¥30.4(7.8折)定价:¥39.0

    《养性延命录》,梁陶弘景撰,二卷。上卷叙教诫、食诫、杂诫、祈禳等项,下卷述服气疗病、导引按摩、房中术及养性延命的理论与方法。书中引用古籍三十余种,对道教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做了较系统的论述,特别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即通过人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可以延年益寿乃至长生。本书系南北朝道教养生学的重要著作。此次整理,以《道藏》本为底本,以《云笈七签》本为校本,并参考了前人校勘成果。本书主体由本经、校勘、注释三部分构成,并附录《太清道林摄生论》、《

  • 颜伯珣 颜伯璟诗校注

    ¥48.0(4.9折)定价:¥98.0

    本书对清初曲阜知名诗人颜伯珣及其兄长颜伯璟的存世诗作进行校注整理。颜伯珣(1637—1710),山东曲阜人,康熙间官寿州同知,有政声。其诗集《秪芳园集》,得当时名流顾炎武、施闰章、王士祯、李克敬、宋犖等赞赏,现存五百多首,内容丰富,有很高文献价值和认识价值。颜伯珣诗学杜甫,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的有些诗作堪与文学目前的某些名作媲美。其书流传甚少,现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为底本,校以《海岱人文》和《颜氏三家诗》两个抄本及

  • 颜光敏诗文校注

    ¥48.0(4.9折)定价:¥98.0

    本书收有《颜氏家诫》(四卷)、文十四篇、书札十二通。另附相关文献若干篇。校注广收异本,参以颜氏日记、年谱,订正讹误,对全部诗文中所涉人物、背景、本事加以考证,对诗文中典故及疑难字词择要注释。本书是对颜光敏诗文进行全面整理研究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颜懋伦-颜懋价诗校注

    ¥41.7(4.9折)定价:¥85.0

    颜懋伦(1703—1759),字乐清,号清谷,山东曲阜人,复圣颜子六十九代孙,清乾隆间官河南鹿邑令,有政声。有诗集《秋庐吟草》《癸乙编》《什一编》《颜清谷四编诗》《旧止草堂集》《夷门游草》等,存诗三百余首。颜懋价(约1709—1770),字介子,号慕谷,颜懋伦之弟,乾隆间官肥城教谕。有诗集《佳木堂稿》《烟草亭诗略》《颜居诗略》《吾有山房稿》《馀生后草》《近日吟诗略》《尾箕吟》《易辙吟》《鸾台偶吟》等,存诗一百余首。兄弟二人的诗作内容丰

  • 颜肇维-颜小来诗校注

    ¥33.3(4.9折)定价:¥68.0

    本书是对清初曲阜知名诗人颜肇维及其伯姐颜小来诗歌的全面整理校注本。颜肇维(1669—1749),字肃之,号次雷,晚号漫翁,清初有名诗人颜光敏之子,曾任临海知县。《颜肇维诗校注》以青岛市图书馆所藏《锺水堂诗》为底本,参以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藏本进行详细校勘注释。颜小来(1657—?),颜光敏长女,晚年自号恤纬老人,有《恤纬斋诗》《晚香堂诗》《晚香堂词》等。《颜小来诗校注》以《山东文献集成》收录的颜小来《海

  • 《黑龙江驿程日录》校注

    ¥44.6(6.2折)定价:¥72.0

    《黑龙江驿程日录》,四卷,是中国近代知名学者屠寄于清代末年随钦差大臣延茂(杜松岩)赴黑龙江查办事件的行程日记。这部《日录》,起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二十五日,迄于同年十月廿七日,凡六十二天,逐日记载屠寄等人从京师皇华驿始发,大致依照驿程,经直隶、盛京将军辖区、吉林将军辖区、内蒙古和黑龙江将军辖区,而至黑龙江会城齐齐哈尔使馆,约三千五百里的旅途见闻,真切地反映出清末中国社会及时局的诸多面相。更重要的是,《黑龙江驿程日录》还是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