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年中庆第三波!88元任选10本
>
关于“黄霖”检索到   共9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历代小说话(全十五册)(精装)

    黄霖  /  2018-12-01  /  凤凰出版社
    ¥990.0(5.5折)定价:¥1800.0
    团购价:

    “小说话,顾名思义,乃是诗话、词话、曲话一类有关小说的评论、故实和考辨等随笔式著作,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论著述。本书是第一部汇辑有关历代小说话的总集。本编所收的小说话,即从明代万历间刊印的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始,至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本书将为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以及小说批评,提供全面的资料...

  •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小说话卷

    ¥110.6(7折)定价:¥158.0

    “小说话卷”收录小说话,主要来自当时的期刊、报纸等公开出版的各类文献,共计约50种90篇,每种都附有题解,详细介绍和评价其学术价值,为当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全3册)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文话卷

    ¥315.0(7折)定价:¥450.0

    “文话卷”共分三册,收录文话,主要来自当时的期刊、报纸等公开出版的各类文献,共计400余种,每种都附有题解,详细介绍和评价其学术价值,为学界了解和研究现代时期的文话和文学批评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文献资料...

  •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影话卷

    ¥105.0(7折)定价:¥150.0

    本书为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之“影话卷”部分。所谓话体,是中国文论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 文学批评体式。本丛刊将完整展示长期被遮蔽的现代时期(1912-1949)的话体文学批评,为研究与承续中国文论与文学传统作出贡献。本卷主要收录影话,即关于电影的各 类话体批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来自当时的期刊、报纸等公开出版的各类文献,每种都附有题解,详细介绍和评价其学术

  • (全2册)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剧话卷

    ¥196.0(7折)定价:¥280.0

    本卷分两册,所收剧话,语体方面兼收文言、白话作品,内容方面兼收以京剧、昆曲、秦腔为主要批评对象的传统戏曲批评及新剧、话剧批评文献,并兼顾民国各时段作品及论理、录 事、品人、评剧、志传、考索各体。主要来自当时的期刊、报纸等公开出版的各类文献,涉及各种剧目、演出评价、梨园轶事、伶人事迹等内容。所收每种剧话都附有较大篇幅的题 解,详细介绍和评价其学术价值,从而为学界了解和研究现代时期的剧话和戏剧批评,了解当时的戏剧演出状况,提供了珍贵的一手

  • (全3册)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诗话卷

    ¥266.0(7折)定价:¥380.0

    本书为“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之“诗话卷”,收录诗话主要来自当时各类公开出版的文献,共计300余种,皆附有题解,详细介绍和评价其学术价值,从而为学界了解和研究现代时期的诗话和诗学批评提供借鉴...

  • 中国药用植物病害图鉴

    ¥163.9(5.5折)定价:¥298.0

    “药材好,药才好”, 药用植物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增大,药用植物野生资源已远不能满足需求,药用植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人工栽培品种愈来愈多,药用植物种植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与农作物相比,中药材对病虫害抗性差距甚远,加之追求高产,普遍采用大肥大水耕作方式,因此在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的同时病害频繁发生,无法得到很好防控。与此同时,我国中药材种植者普遍缺乏基本的植保知识,因此

  • 消化内镜创新性技术

    黄思霖  /  2022-10-01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47.6(8.2折)定价:¥180.0

    《消化内镜创新性技术》共17章,由世界上知名的内镜大师编写,兼顾了创新技术的理念和实用性。  《消化内镜创新性技术》作者分别从消化道疾病诊查与切除、消化道早期肿瘤、隧道内镜、超声内镜、肝胆胰疾病等多个亚专科领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消化内镜,尤其是治疗性技术的新进展。  阅读《消化内镜创新性技术》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可以了解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如何进行设备和器械的研发...

  •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适老科技

    陈虹霖,安宁,黄延焱  /  2021-11-01  /  龙门书局
    ¥121.0(7.2折)定价:¥168.0

    伴随着数字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人口增龄向社会的福利制度、产业转型、服务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从老龄化社会对科技适老的诉求出发,总览优选老龄化态势与福祉科技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机器人、游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前沿适老产品的发展对老年群体生理、心理、社会多维需求的应对及其局限,并着重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审视了科技与人文的边界与赋权,借助作者及学生团队实践和研究项目,剖析了社会工作视野下适老科技的概念与内涵。本书适合中国老龄社会研究领域的学者、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