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年中庆第三波!88元任选10本
>
关于“朱维铮”检索到   共10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壶里春秋二集/朱维铮思想文化经典系列

    朱维铮  /  2020-07-01  /  中信出版社
    ¥49.0(7.2折)定价:¥68.0

    本集为朱维铮先生《壶里春秋》的续编,所收文字均为朱先生2000年以后所作,多为发表在各类媒体而未曾集结出版的文章和未刊稿,并附有朱先生五十二年教书生涯很后一课的录音整理稿...

  • 徐光启全集

    ¥660.0(7.5折)定价:¥880.0

    《徐光启全集》由有名学者和徐光启研究专家朱维铮、李天纲主编,此次整理在原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启集》、《徐光启著译集》、《农政全书》等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海内外新发现的佚文和资料,吸收了学界近期新的研究成果...

  • 壶里春秋

    朱维铮  /  2017-04-01  /  中信出版社
    ¥43.5(7.5折)定价:¥58.0

    在这本书里,展现的是一个学者在自己的生命进入60岁以前,对中国历史全景式的、无远弗届的、格言式的判断和卓识,可谓常读常新。朱先生一贯反对空谈的学问,主张用实证的研究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空疏独断的学风。本书即是采选先生学术论著的精义合集而成,涉及中国政治史、经学史、思想史、史学史、医学史、宗教史等,集中反映了作者2002年以前的治学方向和治学成就,见解深邃,平白易懂,是了解全景中国史的好书。朱维铮先生的经典之作大多已断版数年,此次全新结集,

  •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朱维铮著  /  2015-07-0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45.2(7.8折)定价:¥58.0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为作者五十多年来开始“中国史学史”课程的讲义稿,生前屡次修订,凝聚着作者毕生的教学成果和研究心得。本书是一本独具见解和特色的高品质教材,在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本书由朱维铮先生的弟子据遗存的手稿整理而成...

  • 帝制中国初期的儒术

    朱维铮  /  2019-09-01  /  浙江大学出版社
    ¥32.4(7.2折)定价:¥45.0

    本书为朱维铮先生撰写的《司马迁》、《论班固》等文章和一篇长文未刊稿《从汉到新: 一个老祖母和他的嗣孙与内侄的权力纠葛的故事》的合集。全书分为《秦汉之际》和《史汉论衡》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以秦汉间统治术的变迁为主线, 第二部分以重在对《史记》《汉书》作者的历史挖掘, 体现其在史学史方面的深厚造诣...

  • 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

    朱维铮  /  2020-03-01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8.1(7.2折)定价:¥39.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导读晚清的“自改革”与维新梦、编例、乙丙之际答议第七、乙丙之际答议第九 、汤若望传论 、郑原甫复光与知录序、综核名实疏 (节录) 等...

  • 壶里春秋

    朱维铮  /  2018-08-01  /  中信出版社
    ¥51.0(7.5折)定价:¥68.0

    本书收录的文章有:《众说纷纭的传统》《“统”字解》《传统的古典涵义》《传统好比人体免疫机制》《传统的时空连续性》《人世间没有不变的传统》《传统三种》《守传统与反传统》《传统的力量》等...

  • 中国经学史十讲

    朱维铮  /  2020-03-01  /  中信出版社
    ¥53.1(9.2折)定价:¥58.0

    “经”原先只是指代一种纺织工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其逐渐变成了唯指孔子亲授的儒家五经的专称。朱先生认为,自独尊儒术,占统治地位的经学便以学随术变为主导取向。所谓“学随术变”即司马迁首先揭示的“以经术缘饰吏治”,据经传释义争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朱先生治学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多角度审视历史,尽力还原其真实性,本书正是朱先生据自己的观察,为经学史提供的一种全新视角...

  • 重读近代史

    朱维铮著  /  2017-08-01  /  中西书局
    ¥45.0(7.5折)定价:¥60.0

    本书分篇之甲 史有疑、篇之乙 往回看、篇之丙 说维新、篇之丁 鸦片史、篇之戊 神和圣、篇之已 时趋异、篇之庚 政难改、篇之辛 记慈禧。内容包括: 挨打必因落后? ; 三问“开眼看世界” ; 清史与近代史 ; 需要重读近代史等...

  • 走出中世纪(增订本)

    朱维铮[著]  /  2017-04-01  /  中信出版社
    ¥43.5(7.5折)定价:¥58.0

    作者在这本早年一气呵成并经过晚年增订的代表作中,展现的是一个学者的不凡学识和才气勃发,以及日臻完善的“晚年定论”,可以看出他的学问在时间的长河中,如何汇流成海。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多元的探索视野和妙语连珠的流畅文字,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的理念,系统探讨和发人深省的研究思辨,对中国历史及古代思想如何或者是否走出中世纪,书中有着独到地阐述,充分显示作者不仅把握中国历史昨天、前天的学术修养,更体现其关怀人类社会今天、明天的人文精神。本书初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