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上新2万种!每满100减50
>
关于“德伯”检索到   共17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讲座——穿越意识哲学的自然和历史

    [德]贺伯特·博德 著  /  2016-10-01  /  商务印书馆
    ¥69.7(8.1折)定价:¥86.0

    本书主体内容是德国哲学家贺伯特·博德(1928-2013)教授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几十次讲座,他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为索引,透彻地阐明了《精神现象学》各个章节中的逻辑关系及整体发展,使得《精神现象学》成为把握近代哲学历史进程的“拓扑学”,同时也说明了后黑格尔时代的思想主题乃至现代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

  • 我与你

    ¥24.4(4.9折)定价:¥49.8

    《我与你》是20世纪有名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代表作。马丁·布伯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决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基于此,马丁·布伯论述了人的两种关系范畴,即“我与它”和“我与你”,“我与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经验世界,而“我与你”却塑造了一个关系世界,是两个主动主体的“相遇”和“对话...

  • 我与你

    ¥38.3(8.5折)定价:¥45.0

    这本《我与你(精)/涵芬书坊》的作者马丁·布伯是现代德国很有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犹太思想传统出发,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决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讲座-穿越意识哲学的自然和历史

    ¥25.8(6折)定价:¥43.0

    本书主体内容是德国哲学家贺伯特·博德(1928-2013)教授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几十次讲座,他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为索引,透彻地阐明了《精神现象学》各个章节中的逻辑关系及整体发展,使得《精神现象学》成为把握近代哲学历史进程的“拓扑学”,同时也说明了后黑格尔时代的思想主题乃至现代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

  • 向死而生:一个惩罚与救赎的故事

    ¥27.3(7折)定价:¥39.0

    《向死而生:一个惩罚与救赎的故事》内容来自于威尔伯特?里德欧,一个在路易斯安那监狱用44年时光对抗难以想象的艰难哭拯救自己的获奖记者,这个故事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面:犯罪,惩罚以及最终的胜利。里德欧在一个一团糟的银行抢劫案中慌乱地杀了一个白人妇女,由于下公正审判,19岁时他被以谋杀的罪名处以死刑。经过在死囚牢房长达十多年的等待,他的刑期被改判为终身监禁,并被送进了当时声名狼藉的安哥拉监狱。不久,里德欧成为监狱新闻杂志“安哥略特”

  • 魔术师时代;哲学的黄金十年 1919-1929

    ¥48.4(6.2折)定价:¥78.0

    ★ 巴伐利亚图书奖获得者,奥地利年度科学图书 ★ 以高超的叙述技巧结合人物传记和思想史,看四位哲学大师如何将观察与思考作为生活方式,在时代之中迸发出对世界天才般的认知与阐释。 ★本书以高超的叙述方式描绘了1919年至1929年间的故事。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本雅明和卡西尔赢得了世界性的重要意义。他们一同绘制出了一幅令人赞叹的精神图景,留下了四种不同的生活轨迹。由此,在二战阴影前后的一段时期里、在一片广阔的视野中,显现出了一幅哲学星

  •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重申实在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22.8(6折)定价:¥38.0

    心灵与世界之间的二元论关系是自笛卡尔以降的现代西方认识论传统中的主流观念,其基本主张是知识存在于心灵的观念之中,而心灵的功能就在于表象世界。这一“中介”认识论思想一直延续到当代哲学之中,成为俘获当代哲学的一幅基本图像。与此相反,该书表明,知识包含比心灵表象更多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具身性地与世界打交道来获取关于世界的知识的,这种形式的认知模式不能被理解为笛卡尔式的中介认识论。具身性认知模式的成立破除了笛卡尔中介认识论的优先性,由此进

  • 汉译名著:神学与哲学

    (德)潘能伯格  /  2013-04-01  /  商务印书馆
    ¥32.2(7折)定价:¥46.0

    潘能伯格是当代德语基督新教*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如题,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神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哲学与神学之关系规定的各种类型;二、基督教对柏拉图主义的接受、亚里士多德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与基督教思维与斯多亚哲学的关系;三、基督教对哲学主题构成的贡献;四、近代文化从基督教解放;五、今日的神学与哲学...

  •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47.6(7折)定价:¥68.0

    本书是科学思想史领域的经典名著,既是科学史著作,也是哲学史著作。对后世的科学思想史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考察了近代科学兴起的过程和原因,强调科学与哲学、宗教等人类思想领域密不可分。本书对哥白尼、开普勒、 伽利略、笛卡儿、霍布斯、吉尔伯特、波义耳和牛顿等16、17世纪“哲学家-科学家”的方法和形而上学预设做出了精彩的分析,解释了近代世界观的成功和局限性。其明确的哲学动机是,为什么近代思想的主流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认识论问题会成为近代哲学的

  • 我和你

    ¥9.6(3.2折)定价:¥30.0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任何个体在世间遭遇的*基本关系。两个能动主体之间的相遇和对话,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截然有别。借由这本有四两拨千斤之势的名著,我们得以在这个支离破碎的时代重思我们的人际关系。...

  • 周易知识通览

    ¥78.4(8折)定价:¥98.0

    《周易》从汉代开始被尊为经, 作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书? 从春秋时代至今, 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一方面由于这部典籍的文字古奥, 又有图象, 难以捉摸 ; 另一方面由于其影响深远, 人们习惯于从不同的角度评论其价值。本书汇集了著名大学和研究部门一批学者的研究成果, 其中各抒己见, 见仁见智, 给读者从不同角度的理解以参考...

  • 西方科学的起源 第2版

    (美)戴维·林德伯格  /  2023-08-01  /  商务印书馆
    ¥66.0(7.5折)定价:¥88.0

    本书结合欧洲科学传统的哲学、宗教和体制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晚期各个方面的科学成就,竭力避免从今天的科学观点出发来理解古代成就。1992年本书初版问世后好评如潮。2007年,作者对该书做了重要修订,几乎每一页都有增补和调整,特别是扩充了关于拜占庭科学、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中世纪的炼金术和占星术等方面的内容,关于伊斯兰科学的一章和讨论中世纪对16、17世纪科学发展贡献的最后一章则接近重写。中译本即根据新版译出...

  • 我与你

    [德]马丁·布伯 著  /  2021-08-01  /  商务印书馆
    ¥24.5(7折)定价:¥35.0

    马丁?布伯从犹太思想出发,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决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基于此,马丁?布伯论述了人的两种关系,即“我与它”和“我与你”关系...

  • 神学与哲学——从它们共同的历史看它们的关系

    [德]潘能伯格 著  /  2013-04-01  /  商务印书馆
    ¥45.5(7折)定价:¥65.0

    潘能伯格是当代德语基督新教拥有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如题,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神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哲学与神学之关系规定的各种类型;二、基督教对柏拉图主义的接受、亚里士多德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与基督教思维与斯多亚哲学的关系;三、基督教对哲学主题构成的贡献;四、近代文化从基督教解放;五、今日的神学与哲学...

  • 论犹太教

    [德]马丁·布伯 著  /  2022-09-01  /  商务印书馆
    ¥45.5(7折)定价:¥65.0

    本书收录布伯在40年间先后发表的12篇演讲,分为“早期演讲(1909-1918)”和“晚期演讲(1939-1951)”两个部分。所有文章都围绕着“复兴犹太教”这一中心思想,通过对传统犹太教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犹太教的3项“真正任务”:显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关系;确立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统一;使我们与万物的关系变得神圣和圣洁。最终,布伯揭示出犹太教的本质是一种“宗教实在”。...

  • 寰宇文献系列: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校注两种(全两册)(精装)

    ¥1876.0(7折)定价:¥2680.0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的哲学著作,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  全书的第1、2卷回顾了以前的哲学家关于世界本源问题的看法,指出探究事物存在和发展原因的重要性。第3、4、6卷主要讨论哲学研究的方向以及科学分类的原则,提出了关于哲学研究的问题。第5卷对30个哲学术语分别列出了定义及内容。   第7卷解释了实体学说。第8、9卷提出了实体的意义,讨论了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的范畴及其辩证关系。第10卷介绍整体、连接、同一以及

  • 神学与哲学

    [德]潘能伯格  /  2017-08-01  /  商务印书馆
    ¥38.5(7折)定价:¥55.0

    本书介绍和评析了神学与哲学在共同的历史中的关系,作者潘能伯格在本书中借助于对历史的理解,认为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哲学和神学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如果没有哲学,基督教甚至有可能不能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也可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学。基督教借助于对哲学的接受,成功地完成了其历史上的本色化,而后,哲学家对神学、对基督教的批判反倒是给基督教增添了活力...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