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上新2万种!每满100减50
>
关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检索到   共9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中国书画百杰作品集

    ¥20.2(7.2折)定价:¥28.0

    《皮达/中国书画百杰作品集》共收录作者几十幅山水、花鸟和书法画作品。作品以山水画为主。能够集婉约与豪放于一身,大胆泼墨泼彩,兼得山水之真气概、真本色,无疑是皮达山水画的特色之一,他的花鸟画作品,他融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又吸收西画技法于一炉,几十年磨练逐渐自成风格。他的作品浑厚豪放,潇洒俏丽,空灵隽雅,情趣盎然,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挚爱,对美的追求及对国家强盛、富足的渴望。他的书法以汉隶为基础,对汉隶的笔法、结体和章法加以改造发展,

  • 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

    ¥417.6(7.2折)定价:¥580.0

    在诗史上,给自然花草以寓意(比兴)至少成熟于《诗经》,稍晚的《楚辞》就已有了以香草比喻美人(和高尚人格)的名句。  在画史上,以自然图像作类似的托寓约成熟于宋代。而将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则已是明代的,事了。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称为“四君”,后又称之为“四君子”。“君子”乃儒家经典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把梅兰竹菊尊为“君子”,在画家是“君子依仁游艺”,在作品是善、美结合,远绍古代“比德”的艺术传统。

  • 汉开母庙石阙铭集联-中国历代碑帖集联

    ¥9.2(6.8折)定价:¥13.5

    为了使这一传统而优秀的习书方式广为流传,我们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这《中国历代碑帖集联》。《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汉开母庙石阙铭集联》是其中的一种。书法在两汉时期,扮演主要角色的一直是隶书。篆书的遗迹虽然不多,但大都很有特色,表现为笔画厚重,结体茂密,气势开张,反映了汉人的自信与豪放。因此,汉代的篆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

  • 汉孔庙碑集联-中国历代碑帖集联

    ¥8.7(6.8折)定价:¥12.8

    《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汉孔宙碑集联》是《中国历代碑帖集联》的一种。《汉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七月立,在山东曲阜孔庙。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碑竖七尺三寸,广四尺。“书体为隶书”碑阳十五行,行二十八字,碑额阳文篆书“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十字。碑阴三列,上二列各二十一行,下列二十行,上题“门生故吏名”篆书五字。该碑点画寓起伏于平直之中“用笔舒畅自然”有“一泻千里之气势”结体宽博平正,具有浓厚的庙堂

  • 汉封龙山颂集联-中国历代碑帖集联

    ¥9.9(6.8折)定价:¥14.5

    《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汉封龙山颂集联》笔画圆浑,用笔遒劲豪放,有篆籀笔意,结体方正质朴,平正中蕴含动感,气象宏大,法度谨严。通篇看来,其静与动,放与敛,含蓄与豪迈,粗犷与俊美,恣肆与规整,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该碑自被发现之后,即广受赞誉,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称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杨守敬《平碑记》称其一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愈于此...

  • 秦石鼓文集联-中国历代碑帖集联

    ¥8.7(6.8折)定价:¥12.8

    石鼓文,为战国时期秦国刻石,以形状似鼓而得名。经典篆书。因文字内容系记述秦国贵族游猎之事,故又名“猎碣”。唐朝初年在岐州雍城(今陕西凤翔)南田野中发现,故又称“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等。石鼓高约九十厘米,直径约六十厘米,各环刻韵文四言诗一篇,描述秦国贵族游观渔猎、祭祀欢乐之情景,全文约七百字,现仅存二百七十二字。字经约四厘米...

  •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曹无

    ¥216.0(7.2折)定价:¥300.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乘风好去、飞尽白云、鹤鸣于九皋、华表千年一鹤归、寒波淡淡起、春声、野鹤精神等作品...

  • 首届王冠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品集

    ¥273.6(7.2折)定价:¥380.0

    《首届王冠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品集》为“首届王冠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品集,本次展览共收到投稿7983件,《首届王冠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品集》稿收录了获奖作品和入展作品共214件,希望借助书法艺术的魅力来推动杭锦旗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 中国当代山水画经典崔野卷

    ¥34.8(6折)定价:¥58.0

    崔野编*的《中国当代山水画经典(崔野卷)》收录了崔文化几十幅山水作品,他的山水画,用笔独到,线条扎实,可谓八面出锋、内涵深厚。他能巧妙地处理黑与白、虚与实、浓与淡、粗与细、疏与密的辨证关系。他敢于用墨、用水,同时又做到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浓中有淡,淡而有味,粗中有细,细而不板,大中有小,以小衬大,疏而不空,密而不死。作品通俗流畅,雅俗共赏,不做作,不牵强,不拘谨,率性而为。...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