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返场上新2万本!88元任选10本
>
关于“[]校注”检索到   共349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搜索
搜索全部
  • 搜索全部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医林改错

    ¥8.4(7折)定价:¥12.0

    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了王清任对古医籍中脏腑错误的纠正,王清任的气血脏腑学说的立论,以及他大量的临床经验...

  • 伤寒论汇注精华

    ¥18.8(7.5折)定价:¥25.0

    《近代名医伤寒论著十人书:伤寒论汇注精华》系近代经方大家汪莲石尽其数十年之精力,荟萃历代《伤寒论》注本之精华,间附己意编撰而成。《近代名医伤寒论著十人书:伤寒论汇注精华》凡九卷,卷首一卷。汇集了喻嘉言、陈修园、舒诏、柯韵伯、李肇天、汪双池、汪苓友、罗紫尚、孙广从、张盖仙、陈师亮、陈平伯、周宗超、周镜园、萧克协、舒帝锡、薛步云、程郊倩、魏念廷等近40家的不同观点,且不为一家之言所囿,足令阅者易于检校,启发心思,是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

  • 清代名医黄元御系列四圣心源(新版)

    ¥17.2(7.8折)定价:¥22.0

    《四圣心源》,清黄元御著,旨在弘扬四圣(黄帝、岐伯、越人、仲景)之伟业,阐发四圣典籍之精蕴。黄氏在此书中提出“枢轴运动”(圆运动)之观点,并详加阐释,崇尚气化,首重中气(脾胃),兼及四维(心、肺、肝、肾)。方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符合临床。此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文笔精炼、风格独特,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堪称黄氏诸书之精华。清代冯承熙对黄元御及其著作给予高度评价:“向读黄坤载先生《素灵微蕴》《四圣心源》诸书,奥析天人,妙烛幽隐,每谓

  • 伤寒论类方-伤寒金匮-27

    ¥17.5(7折)定价:¥25.0

    《伤寒论类方》,清·徐大椿撰。全书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等l2类,每类先定主方,然后以同条诸方附于其下,条分而缕析。在编排方法上,首列方名,次药物组成,次煎服法,次原文适应证。注文则以夹注、按语的形式出现,阐释经方的精患妙用及证之病变机理。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半松斋藏版[医书六种]本为底本...

  • 医学实在易

    ¥20.3(7折)定价:¥29.0

    《医学实在易》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医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均予以论述。书共分8卷,夹叙夹议,寓议论与诗歌于一体。乃先发议论,其后参以“七言”诗文总括其义。卷一在于阐明中医基础理论,论述脏腑经络以及四诊运气;卷二、卷三、卷四分述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对各种疾病详加分析并附以歌诀,易记易诵,颇切临床实用;卷五、卷六、卷七分别列举各证之常用方药;卷八补遗并外备诸方以及妇人科。全书通俗易

  • 张仲景金匮要略-伤寒金匮-03

    ¥35.7(7折)定价:¥51.0

    《张仲景金匮要略》系清代医家沈明宗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进行注解的著作。书中首列《金匮要略》原文,后附作者对原文的注解。全书共24卷,基本对应《金匮要略》原书顺序。本次整理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致和堂本为底本...

  • 儒门事亲校注

    ¥44.8(3.5折)定价:¥128.0

    《儒门事亲》,中国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张从正编撰,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脉经(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4.0(7折)定价:¥20.0

    脉学著作,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抢先发售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女科辑要(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1.3(7.5折)定价:¥15.0

    《女科辑要》又名《沈氏女科辑要》,二卷,作者清·沈又彭。沈又彭约1698年出生,卒年不详,字尧封,浙江嘉善人。少习举子业,兼擅占星聚水之术,尤精于医学...

  • 运气易览-基础理论-09

    ¥26.3(7.5折)定价:¥35.0

    《运气易览》为明代汪机编辑,共三卷。全书深入浅出地阐述《素问》五运六气之说,并配以多幅图表。为了便于初学者推算和记诵,还辅以朗朗上口的歌诀,概括运气推算要理,将深奥难懂的^泰问〉五运六气理论,简要、鲜明地展现出来,为初学运气者入门之书。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09):运气易览》记载了多首治时气外感病的常用方,其中六气主病方中“风胜燥制火并汤”“水胜湿制风并汤”等6方皆为汪氏所创,反映其临床证治结合五运六气的独到经验。 《中

  • 脉学辑要-诊法-20

    ¥15.0(7.5折)定价:¥20.0

    《脉学辑要》由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筒所著。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诊法20):脉学辑要》分为上、中、下三卷,卷上总说阐述脉学理论;卷中引述二十八脉体象、主病,汇众说之精华;卷下列述妇人脉、小儿脉及诸怪脉。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诊法20):脉学辑要》在对医学史上的脉学资料进行认真鉴别和整理的基础上,先列各医家原文,逐条注释,细加钻研,虚心夷考,衡别是非,删繁节要,融会贯通,并附作者按语,论述精辟,内

  • 医学从众录

    ¥18.8(7.5折)定价:¥25.0

    《医学从众录》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全书共8卷40篇,为短篇叙事体裁。书中议病议证,辨方辨药,其论证治法悉遵古训,由浅人深。卷一至卷七论述内外科杂病;卷八论述妇人杂病和伤寒附法。陈修园自谓:“学医始基于入门,人门正则始终皆正,入门错则始终皆错。此书阐明圣法,为人门之准,不在详备。若得其秘诀未尝不详备也。”书中对各种病证,以近时诸贤之说和仲景学说并列合参,由博返约,说理浅显,用方广泛,变通灵活,不仅

  • 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116.3(7.5折)定价:¥155.0

    《名医类案正续编》收入了《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由焦振廉等人校注。 《名医类案》,明代江瓘著。江罐(1503~1565年),字民莹,号篁南,歙县(今属安徽)人。初习儒术,补县诸生,两次参加乡试,皆不售,转而经商。好诗文,“有志述作”,曾“周游四方,友天下之士”。因多病求治不效,自攻医术,终成名医。复“广辑古今名贤治法奇验之迹”,成《名医类案》十二卷。 医案为医家临证实录。迄于明代,中医医案已有相当积累,医案专书亦有问世

  • 本草纲目-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108.9(5.5折)定价:¥198.0

    《本草纲目》,明·李耐珍(1518~1593年)著。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包括《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本草名著41 种,引医书277种,经史百家书籍440种。总结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献中的中药理论,如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方剂法则、采药分六气岁物、七方十剂、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相须相使

  • 证类本草-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93.4(7.3折)定价:¥128.0

    《证类本草》由宋朝唐慎微著,郭君双等人校注。它是我国宋代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由国家主持编修的一部本草专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特别是本草文献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传承性极强的中医药经典之作。 《证类本草》在金元时期又再次编修,增入《本草衍义》,书名为《重修政和经史备用本草》。全书三十卷。序例两卷:记录该书编纂始末、体例,以及有关药物应用配伍、汤散应用原则、剂量标准等药物理论的论述。卷三至三十,按照药物性质、产地、采摘时

  • 医学入门-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84.7(7.3折)定价:¥116.0

    李梃,字健斋,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年少时因患病立志学医,搜炼古今,博学深思,勤于实践,终于成为当时名医。晚年收集医书数十家,加以整理提炼,附以习医行医之经验著成本书,于万历年间刊行于世。全书共8卷。内容包括中医医史、医学哲学、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方剂,临证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以及医德方面的论述等。书中医理皆以歌诀配以阐释的形式编写,歌诀纲目清晰,阐释广采博收,便于记忆和学习。因而,本书受到后世

  • 薛氏医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78.8(7.5折)定价:¥105.0

    薛己(1487~1559年),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属江苏)人。其一生著述颇丰。《薛氏医案》精选其代表作10种,其中内科代表作《内科摘要》两卷,共载医案200余例;全书以虚证立论,认为诸病皆以脾胃、脾肾亏损,命门火衰为要,治疗重在固护脾胃,补益肝肾;医案言简意赅,颇有精意。传染病方面有《疠疡机要》三卷,为麻风病专著,于麻风病本症、变症、兼症及类症逐一介绍。外科、骨伤科、口腔科方面有《外科发挥》八卷、《外科心法》七卷、《外科枢要》

  • 本草原始

    ¥45.5(7折)定价:¥65.0

    明李中立纂辑于万历四十年(1612)。.本书12卷,收载药物470种,药图420幅,其中360佘幅是作者据实物亲临写生所绘,附方369个。本书与以往本草的不同点力药图不绘原植物,仅绘其药用部分,真伪对照,以利药材鉴别,为突吐药材形态鉴别的综合性本草,对前代本草记载详明的药de.图注闰明扼要,对易混淆品种则详加考察,澄清混乱,揭露当时药商以伪充真的卑劣乎法,并注意到产地环境、采农季节、炮制加工等因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是在中药鉴定、

  • 本草备要

    ¥20.9(7.2折)定价:¥29.0

    《本草备要》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乃采集诸家本草简辑而成,将药、证、病因加以联系。首论药性总义,次以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分类,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每药概述性味、功用和主治。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原理、主治疾病特点、临床用药技巧和方法以及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等。书中穿插与该药疗效相关的医案、典故,各药之后,还简述药物的产地、鉴别

  • 幼幼新书-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96.6(7折)定价:¥138.0

    《幼幼新书》为南宋刘昉所著,刘防(公元1108~1150年),名旦,字方明,南宋海阳县(今广东省潮州市)人,著名的儿科学家。本书共40卷,设 667门,计一百数十余万言,是中国古代儿科学中一部巨著。内容包括:儿科总论、病源形色、胎教、调理、摄护、初生疾病、先天疾病、内科杂病。 《幼幼新书》首次全面收集整理儿科文献,不仅搜罗广博,而且对所征引儿科古籍文献进行了校注,并保存了大量古医籍佚文。本书荟萃儿科学术精华,诸家并存,是一部内容

  • 张氏医通-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73.5(7.5折)定价:¥98.0

    《张氏医通》由清·张璐著,李玉清等人校注,为综合性医书,十六卷,此书前十二卷论病,包括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本书汇集古人方论、近代名言,每病先列《内经》、《金匮要略》之论述,次引后世诸家之说,荟萃折衷之,每门附以治验医案。后四卷论方,共分94门。 祖方一卷,专论方祖源委,分析其配伍、功能与治疗之证。另三卷为专方,以病证分门集方,并有方解。张氏持论平实,重视温补;且花费了五十余年的时间撰写此书,汇集了他丰富的临证经验,《张氏医

  • 伤寒贯珠集

    ¥13.9(7.3折)定价:¥19.0

    本书共分为八卷,卷一、卷二为太阳篇,卷三和卷四为阳明篇,卷五为少阳篇,卷六为太阴篇,卷七为少阴篇,卷八为厥阴篇...

  • 傅青主女科

    ¥9.9(6.6折)定价:¥15.0

    本书分“女科”和“产后编”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

  • 新刊黄帝内经灵枢

    范登脉校注  /  2010-06-01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9.8(7.5折)定价:¥13.0

    本书系中医经典著作的最新整理版本,经多版本精心汇校而成,供广大中医从业者及爱好者参考...

  • 本草-上医本草-39

    ¥35.0(7折)定价:¥50.0

    《上医本草》四卷,明代赵南星撰。作者为明季名臣,《明史》有传。其罢官家居时,因久病用药不效,遂依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自行食疗调治,终至痊愈,乃知饮食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因辑此书。作者认为用药多则有损脾胃,终至不能用药;节饮食合“上医治未病”之理,又合“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义,因以《上医本草》名此书。本书除极少数条目外,均摘录于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书中分水、谷、造酿、果、菜、禽、兽、鳞、介、虫10类,辑录本草所载之食物470余条

  • 外科-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05

    ¥17.5(7折)定价:¥25.0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二卷,清代沈志裕著。上卷论述疔疮、流注、肠痈、肺痈等42种外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内外洽法及禁忌等,并附应用方剂87首;下卷记载经验良方108首,分为肿疡、溃疡、小儿和杂症四类,其中自订方30首,每方简述功用、组成、剂量及用法。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八年(1828)志古堂刻本为底本...

  •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诊法-10

    ¥17.5(7折)定价:¥25.0

    由李杲著的《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一卷,金.李呆撰.全书主要以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等为理论依据.分三十余论阐述脉证诊法、辨析男女各种病脉之异同等,最后附有诊脉歌诀。书中保存了部分金元已佚脉书的内容,且附有图数十幅,简明直观为读者理解枯燥难懂的脉学理论提供了方便。本次整理以明嘉靖八年(1529》抄本为底本...

  • 伤寒源流-伤寒金匮32

    ¥45.5(7折)定价:¥65.0

    由陶憺庵著的《伤寒源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系清代医家陶慵瘫所辑.为注释《伤寒论》的汇集性著作。原书分为源、流两集,源集叙述六经标本、传变、并合、在经、越经与汗吐下后诸证之原:流集条分各证、经络归属、表里浅深、施治主方之要。书中附伤寒源流药方240首,除《伤寒论》原113方外,另集后世名方,注于诸证主治之下,并作方解,专置一篇于后,便于检览。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为底本...

  • 食鉴本草-本草-43

    ¥12.6(7折)定价:¥18.0

    《食鉴本草》,明代宁源撰,成书于嘉靖年问(1522-,1566)。全书共二卷,分为兽部、禽部、虫部、果品米谷、瓜菜,共收载食物药252种。每种食物均录载历代文献所述之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七情、附方、禁忌等,部分内容为作者新增。全书简明切用,条目清晰。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为底本...

  • 脉微-诊法-13

    ¥17.5(7折)定价:¥25.0

    《脉微/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又名《脉要精微》,明末医家施沛(1851-1661)纂述。全书上下二卷,上卷为脉微总说,引用《素问》《灵枢》《难经》《脉经》精华以释脉理:下卷将纷繁复杂的脉学理论变成简单明了、易学易懂的精致图解和朗朗上口的歌括骈语等。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十二年(1639》刻本为底本...

  • 古今医家经论汇编-医案医话医论-32

    ¥48.3(7折)定价:¥69.0

    徐常吉辑朱胤龙校注的《古今医家经论汇编/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明代徐常吉辑。全书五卷,十一章。卷之一列气运、地宜、审象三章,卷之二列腑脏、经络、色脉三章,卷之三卷之四各列病因一章,卷之五列治法、杂沦、经解三章,凡167篇.系辑录《内经》《难经》及明代以前各家论述汇编而成.选择精当、内容丰富、编辑有序,对宋、金、元及明代医家理论经验采择尤多。本次整理以苏州图书馆所藏明刻本为底本...

  • 坤中之要-女科-31

    ¥26.6(7折)定价:¥38.0

    佚名撰白钰、张旻轶、陈永灿、王恒苍校注的《坤中之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又名内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作者不详。全书不分卷,前半部分论述妇科月经、胎前、产后共计113症,载方78首:后半部分又述调经安胎赤白带各方,包括崩漏论、赤白带论、安胎论、产后用药方,以及试验产后生化论、产后治证活法、产后调护法、女科方脉主意等专论。本书内容涉及妇科经带胎产,而胎前、产后着墨较多,书中所载方剂共计173首,剂量用法齐全,随症加减较为详尽,实用性较强。本

  • 树蕙编-女科-33

    ¥12.6(7折)定价:¥18.0

    魏祖清著林士毅、周坚、李青卿、滕依丽校注的《树蕙编/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清代医家魏祖清所著,成书于清乾隆戊辰年(1748)。全书共一卷,分为修德、调元、药饵、及期、避忌、护养、保婴、置妾、受胎总论、补遗十篇。是阐述求齣之专著。作者有感于当时求嗣方书每多助阳暖宮之药误人,搜集古今种子名论方药,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编撰而成。全书内容精要实用,学术思想鲜明,对现代防治不孕症及提高生育质量都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伤寒金匮-38

    ¥20.3(7折)定价:¥29.0

    《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由清代医家孟承意著。成书年代不晚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本书共二卷。卷一为伤寒总论、太阳脉证及阳明脉证上、阳明脉证下,卷二为少阳脉证、太阴脉证、少阴脉证、厥阴脉证。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荟萃数位名家精论,包括程应旌、魏荔彤、柯琴、喻嘉言等,并在名家注文后参以己意,为之阐发校正。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为底本...

  • 药征-本草-49

    ¥20.2(7.2折)定价:¥28.0

    吉益为则著陆翔、郜峦、王旭光、许仕海校注的《药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成书于日本明和八年(1771),日本著名汉方医古方派医家吉益为则著。分为上中下三卷,书前有作者自序,书后有其子题跋。全书以53种药物为纲,每药下以主治、旁治、考征、互考、辨误、品考等分别论述。对《伤寒杂病论》中药证关系进行了由博返约、另辟蹊径的研究阐释。书中引述内本草纲目》等中国本草名著,对药物逐项阐述。作者倡导以药代方、以方代证的临床学习思路,力求以方证求药能,

  • 内科摘录-内科

    ¥40.6(7折)定价:¥58.0

    衣兰杰、周蓉校注的《内科摘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清·文晟撰。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广涉內外、耳、鼻、喉、口腔等多科病证。卷首载有诊脉歌、望舌色、望闻问切论、表里虚实寒热辨、内伤外感杂说等内容,正文根据人体部位(上半身、中身部、周身部、下身部)叙证,治方有正方、奇方、偏方之分。本次整理以清同治四年(1865)萍乡文氏延庆堂刻本为底本...

  • 医悟-临证综合-25

    ¥38.5(7折)定价:¥55.0

    马冠群撰的《医悟》十二卷,综合性医书,成书于清代中后期。作者马冠群,晚清医家,清代孟河名医马培之的后裔。作者集临证和学习心得,择取《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证治准绳》《张氏医通》等医书的精要之处进行点评,指明精要,订正谬误,宣达奥旨,弥补了前人之不足,并切合实用,有较高临床价值和理论价值。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为底本...

  • 李氏医鉴-方书-25

    ¥49.0(7折)定价:¥70.0

    朱姝、刘源香、张蕾、刘国伟、魏珍珍校注的《李氏医鉴/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一部综合性医书,清·李文来撰,刊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全书共十二卷,其中正文十卷,续补二卷。正文以疾病为纲,每一种疾病下首选医论,精述疾病证洽,次列常用古方,末附《本草备要》等著作中相关药物的主治注释。卷之一为头面、口鼻疾病,卷之二为口、舌、齿、耳疾病,卷之三为身体各部杂病,卷之四为脾胃、外感疾病。卷之五为暑病、黄疸等疾病,卷之六为肺脏杂病,卷之七为疟疾

  •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综合-25

    ¥80.9(7.7折)定价:¥105.0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8卷,清代龙柏撰。该书以二十八脉之浮、沉、迟、数为纲,先言脉理,复对药食之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一一分考。全书载古方336首.药食内容取自《本草纲目》4254味,其中药物3148味,食物1106味;龙氏新增补遗291昧.药物193味.食物98味。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醒愚阁刻本为底本...

  • 痘疹活幼心法-儿科-13

    ¥17.5(7折)定价:¥25.0

    《痘疹活幼心法》,系明代聂尚恒所著,一册。不分卷。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载医论十一条,其中有述痘疹备用紧要诸证方论,并附痘疹或问六条、治痘医案十一条、古今治痘要方、麻疹、古今治痘要方、纸捻照法、痘疹避忌、幼儿杂症方论等内容。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详论痘症发病机理及辨治与方药,治痘重视血气的充盛。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

  • 分类草药性-本草-46

    ¥17.5(7折)定价:¥25.0

    《分类草药性》,原名《草药性》,清代四川地区民间草药书。原书未著作者,为多人经验总结汇编而成。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6):分类草药性》所载四百余味药均系四川地区常用民间草药,根据药名词头或词尾分类,分为草、藤、风、杂、根、头、皮、叶、花、子、香、莲、椒、麻、龙、箭、石、菜、蒿、角、衣二十一类。内容根据民间草药使用特点和实际认识,记述了药性、功能主治和用法,还简要地记述了一些药物的产地、生境、采收、品种等内容。诸多药物的别名以

  • 医略十三篇-内科-10

    ¥24.5(7折)定价:¥35.0

    《医略十三篇》,清代蒋宝素撰,13卷。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内科10):医略十三篇》中分述真中风、类中风、伤寒、暑证、湿证、燥证、火证、伏邪、痎疟、痢疾、霍乱、沙蜮及瘴气等病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是一部荟集前人及作者本人学术经验的学术专著。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内科10):医略十三篇》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镇江快志堂刻本为底本...

  • 伤寒兼证析义-伤寒金匮-37

    ¥17.5(7折)定价:¥25.0

    《伤寒兼证析义》,系清代医家张倬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独辟蹊径,专论伤寒与杂病并见诸病。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言简意赅,以问答形式论及十七种伤寒兼证,用病案佐论医案,所论医理深入浅出。张倬认为,伤寒与杂病虽各不相同,但又不可分割,提出攻邪调养在各类病中均应有所侧重,两法在伤寒与杂病中可以相互应用。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对医理研究或中医

  • 图注脉决辨真-诊法-21

    ¥24.5(7折)定价:¥35.0

    《图注脉诀辨真》又名《图注脉诀》《图注王叔和脉诀》,成书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明代名医张世贤(字天成,号静斋)撰,是将《王叔和脉诀》一书加以图注而成。全书分为4卷,前有“总法”,后有“附方”。总法有诸穴法图、诸穴所在:卷一以图表注释《脉诀》中的“脉赋”“诊脉入式歌”等:卷二以五脏图介绍脏腑生理功能,并以“脉之图”脉见于三部图注释五脏病脉以及三部病脉的变化特征:卷三图注七表、八里、九道脉及其出现在寸关尺三部的意义:卷四图注各种疾病

  • 类经证治本草-本草-53

    ¥61.6(7折)定价:¥88.0

    《类经证治本草》,清代吴钢辑,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53:类经证治本草》以经络为纲,各经以补、泻、温、凉、平、散等为目,共计收药1800余种。各药不分项目,统为直叙,从性味、功用、产地、形态、炮制、诸家药论、附方等方面进行介绍。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七年(1827)孤抄本为底本...

  • 52-药征续编-本草

    ¥17.5(7折)定价:¥25.0

    《古方汇精》,清·爱虚老人编,刊行于清嘉庆九年(1804)。全书五卷,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共计400余首,分内症、外科、妇科、儿科、奇症五门。各门先设小引,以明该门制方大法,继之分列诸方,各方注明其主治、处方及炮制、使用方法,便于学者对症选方。另外,对妇人胎产、小儿变蒸、疮疡辨证等亦有所论述。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1804)京江尊仁堂刻本为底本...

  • 医学阶梯-基础理论-11

    ¥35.0(7折)定价:¥50.0

    《医学阶梯》为医论类著作,清代医家张叡著。共四卷,作者根据《内经》《伤寒论翼》《本草纲目》诸书,参以《周易》有关学说,删繁就简,去疑存信,汇集成书,就中医学入门基础问题展开论述,共列百余条细目。其中包括论表里阴阳、五官九窍、五脏六腑、五志五液、病机证治、五行、本草、针灸、经络、脉论、五运六气、伤寒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医理与儒理殊途同归”的思想。全书阐论通俗,图文并茂,堪称初学者之门径。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甲

  • 食品集-本草-48

    ¥17.5(7折)定价:¥25.0

    《食品集》二卷,明·吴禄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8:食品集》收载食物349种,分为谷、果、菜、兽、禽、虫鱼、水七部。每种食物述其性味、有毒无毒、食疗效用、使用宜忌、烹制诸法等,间或载有形态、生境、食俗、前贤论述等。卷末附录收载与食物相关的药性理论十八则。本次整理以明代嘉靖丙辰年(1556)序刻本为底本...

  • 活幼心书-儿科-14

    ¥26.6(7折)定价:¥38.0

    《活动心书》元代医家曾世荣编撰,成书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4:活幼心书》共3卷,卷上[决证诗赋],收录歌诀75首,以七言诗赋形式描述儿科病证的诊治要点;卷中[明本论]43篇及拾遗8则,收录儿科病证40余种,内容涉及临床表现特点、发病规律、治疗方法、选方要识等;卷下[信效方],选录儿科验方230首,分为汤散、丸膏、丹饮、金饼四门八类,及拾遗方,部分方剂为曾氏独创。本次整理以清宣统二年(1910)武昌医

  • 伤寒活人指掌图-伤寒金匮-30

    ¥24.5(7折)定价:¥35.0

    《伤寒活人指掌圈》为元代医家吴恕所著,以论述外感热病为主,成书于惠宗至元三年(1337)。主要内容为伤寒赋、伤寒脉法、五运六气图、伤寒病证证洽、药方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0:伤寒活人指掌图》撷取《伤寒论》要旨,兼采诸家有关伤寒学验之精华,论述阐发仲景之学。以骈文、绘图形式论述伤寒病传变证洽及五运六气学说,以表格形式阐述伤寒20种脉象及发热等80种病证证治。并评述药物炮制,考证元制与汉制药物衡量之异。收集仲景方及后世医家验

  • 得心集医案-医案医话医论-35

    ¥41.3(7折)定价:¥59.0

    《得心集医案》,六卷,清代谢星焕著,成书并刊行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全书载案250余则,卷一列伤寒3门,卷二列虚寒4门,卷三列便闭7门,卷四列冲逆4门,卷五列产后1门,卷六列痉厥2门,凡21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方药,各方在方名下叙功用主治、组成、制法、服法等,间叙答问、述治,每门后或附《一得集》治验数则。《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案医话医论35:得心集医案》论理详明,析病精确,善用经方成方,擅治疑难危重之症,颇具喻嘉言《寓意

  • 现代VI-齐鲁针灸医籍集成

    张永臣,贾红玲校注  /  2017-06-01  /  科学出版社
    ¥51.4(7.9折)定价:¥65.0

    齐鲁针灸医籍集成(校注版)在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山东省古今针灸医籍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总结、提炼,从针灸理论、临床实用的角度,对针灸医籍进行简要点评。本书选取《常见急症针灸处方手册》进行点校,并对较难理解的文字进行注释,以期对当今针灸在临床上的运用具有更高的借鉴意义...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