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返场上新2万本!88元任选10本
>
关于“校注”检索到   共52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太平圣惠方校注-10

    ¥98.0(7.1折)定价:¥138.0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 太平圣惠方校注-7

    ¥98.0(7.1折)定价:¥138.0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 太平圣惠方校注-4

    ¥98.0(7.1折)定价:¥138.0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 太平圣惠方校注-6

    ¥98.0(7.1折)定价:¥138.0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 太平圣惠方校注-9

    ¥98.0(7.1折)定价:¥138.0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 太平圣惠方校注-3

    ¥98.0(7.1折)定价:¥138.0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 太平圣惠方校注-5

    ¥98.0(7.1折)定价:¥138.0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 太平圣惠方校注-8

    ¥82.8(6折)定价:¥138.0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 证类本草-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93.4(7.3折)定价:¥128.0

    《证类本草》由宋朝唐慎微著,郭君双等人校注。它是我国宋代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由国家主持编修的一部本草专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特别是本草文献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传承性极强的中医药经典之作。 《证类本草》在金元时期又再次编修,增入《本草衍义》,书名为《重修政和经史备用本草》。全书三十卷。序例两卷:记录该书编纂始末、体例,以及有关药物应用配伍、汤散应用原则、剂量标准等药物理论的论述。卷三至三十,按照药物性质、产地、采摘时

  • 医学入门-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84.7(7.3折)定价:¥116.0

    李梃,字健斋,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年少时因患病立志学医,搜炼古今,博学深思,勤于实践,终于成为当时名医。晚年收集医书数十家,加以整理提炼,附以习医行医之经验著成本书,于万历年间刊行于世。全书共8卷。内容包括中医医史、医学哲学、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方剂,临证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以及医德方面的论述等。书中医理皆以歌诀配以阐释的形式编写,歌诀纲目清晰,阐释广采博收,便于记忆和学习。因而,本书受到后世

  • 薛氏医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78.8(7.5折)定价:¥105.0

    薛己(1487~1559年),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属江苏)人。其一生著述颇丰。《薛氏医案》精选其代表作10种,其中内科代表作《内科摘要》两卷,共载医案200余例;全书以虚证立论,认为诸病皆以脾胃、脾肾亏损,命门火衰为要,治疗重在固护脾胃,补益肝肾;医案言简意赅,颇有精意。传染病方面有《疠疡机要》三卷,为麻风病专著,于麻风病本症、变症、兼症及类症逐一介绍。外科、骨伤科、口腔科方面有《外科发挥》八卷、《外科心法》七卷、《外科枢要》

  • 幼幼新书-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96.6(7折)定价:¥138.0

    《幼幼新书》为南宋刘昉所著,刘防(公元1108~1150年),名旦,字方明,南宋海阳县(今广东省潮州市)人,著名的儿科学家。本书共40卷,设 667门,计一百数十余万言,是中国古代儿科学中一部巨著。内容包括:儿科总论、病源形色、胎教、调理、摄护、初生疾病、先天疾病、内科杂病。 《幼幼新书》首次全面收集整理儿科文献,不仅搜罗广博,而且对所征引儿科古籍文献进行了校注,并保存了大量古医籍佚文。本书荟萃儿科学术精华,诸家并存,是一部内容

  • 张氏医通-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73.5(7.5折)定价:¥98.0

    《张氏医通》由清·张璐著,李玉清等人校注,为综合性医书,十六卷,此书前十二卷论病,包括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本书汇集古人方论、近代名言,每病先列《内经》、《金匮要略》之论述,次引后世诸家之说,荟萃折衷之,每门附以治验医案。后四卷论方,共分94门。 祖方一卷,专论方祖源委,分析其配伍、功能与治疗之证。另三卷为专方,以病证分门集方,并有方解。张氏持论平实,重视温补;且花费了五十余年的时间撰写此书,汇集了他丰富的临证经验,《张氏医

  • 类经证治本草-本草-53

    ¥61.6(7折)定价:¥88.0

    《类经证治本草》,清代吴钢辑,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53:类经证治本草》以经络为纲,各经以补、泻、温、凉、平、散等为目,共计收药1800余种。各药不分项目,统为直叙,从性味、功用、产地、形态、炮制、诸家药论、附方等方面进行介绍。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七年(1827)孤抄本为底本...

  • 现代VI-齐鲁针灸医籍集成

    张永臣,贾红玲校注  /  2017-06-01  /  科学出版社
    ¥51.4(7.9折)定价:¥65.0

    齐鲁针灸医籍集成(校注版)在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山东省古今针灸医籍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总结、提炼,从针灸理论、临床实用的角度,对针灸医籍进行简要点评。本书选取《常见急症针灸处方手册》进行点校,并对较难理解的文字进行注释,以期对当今针灸在临床上的运用具有更高的借鉴意义...

  • 黄帝内经素问-中医十大经典

    ¥62.3(7折)定价:¥89.0

    《中医十大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内容丰富,包括有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和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中医十大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系统地反映了秦汉以前我国的医学成就,综括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是学习中医者推荐阅读的古典医书...

  • 本草求原-本草-42

    ¥75.6(7折)定价:¥108.0

    赵其光编朱蕴菡、王旭东校注的《本草求原/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二十七卷,附《奇病症治》一卷,清代赵其光编,为清代规模较大的本草学著作。全书载中草药九百余种,良方、单方数万,还特别增加了岭南地区民间常用中草药几十种,将草药与中药统一编排,按部分类,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远安堂刻本为底本...

  • 新刊医学集成-综合-28

    ¥80.5(7折)定价:¥115.0

    《新刊医学集成》系明代医家傅滋辑。傅滋师从丹溪学派医家虞抟。其以丹溪所著诸书为主,参以诸家之说,积三十余年编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综合28:新刊医学集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综合28:新刊医学集成》共分十二卷。卷一首涉医论,重点阐述医理与诊病宜忌,次述中风的脉证与辨治。卷二至卷十二详述内、五官、外、骨伤、妇、儿等各科病证的诊治。各病证先列脉法,次列医论,继载医案及医方,个别病证列针灸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综合28:新刊医学集

  •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辨症良方

    ¥67.2(7折)定价:¥96.0

    《辨症良方》为医方著作,由清代医家蒋杏桥编集。全书分四卷,卷一列便易方、急救方,卷二列诸痛方、外科方、诸伤方;卷三列妇人方、《达生篇》举要、保儿举要、血、痰、嗽、喘及小儿方;卷四列小儿痘疹、麻疹诸方、《良方》举要。后人赞其书“简而赅,精而当,无方不备,些症不详。症以辨而甚明,即方以良而受益”。原书选方多为民间验方,简而赅,精而当,辨症准确,方论透晰,内容详备;皆“简便易行,适于时用者”,“庶荒僻壤中,无处延医,获此书以考证之,不啻迷津

  • 法古录-本草-21

    ¥56.3(7.5折)定价:¥75.0

    《法古录》为清·鲁永斌辑。鲁永斌,号宪德,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其人生平史志无载。全书共分为天集、地集、人集三卷。天集包括总论部分的[法古录叙][集古][凡例][用药总义]和各论部分的草部药物;地集主要收录木部、果部、谷部和菜部药物;人集主要收录水部、土部、金部、石部、人部、禽部、兽部、鳞部、介部和虫部药物。全书共收药物正品547种,附药296种,总计843种。《法古录》学术思想主要受《本草备要》影响,正文内容主要节引或义引自《

  • 济众新编-临证综合-24

    ¥56.3(7.5折)定价:¥75.0

    由康命吉著的《济众新编/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朝鲜李朝正祖时期内局首医康命吉撰。该书历时约三十年,于正祖二十三年(1799)成书。作者以许浚内东医宝鉴》为蓝本.辑录多种医著中有关病症的脉因证治和处方.同时又采掇朝鲜内医院常用药方.共编为五册,厘为八卷。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眼、耳、鼻、舌齿、喉各科及急救、养老、药性等。原书卷末尚附朝鲜文固有药名及其药用部位说明等。本次整理以朝鲜内阁本为底本...

  • 医经允中-综合-07

    ¥63.0(7折)定价:¥90.0

    《医经允中》首卷为总论;卷二至四论脉,分述36脉象、16种怪脉及脏腑阴阳脉等;卷五至卷十六论病,将《内经》原文分隶于诸证,侧重阐明医理,而不载方药,仅《动气》及《妇人保产》两篇略载数方;卷十七至卷二十三论药,以脏腑各有温凉补泻之宜分配之;末卷集论医格言及延年要诀。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为底本...

  • 本经疏证

    ¥54.6(7折)定价:¥78.0

    《本经疏证》是一部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作者为清代邹澍,成书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全书十二卷,共载药173味。《本经疏证》取《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为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为纬,交互参证,逐味疏解药物。书中多以《本经》分析古方配伍运用,以经方解释《本经》药物主治。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刻本为底本...

  • 综合-家藏蒙筌-20

    ¥97.3(7折)定价:¥139.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家藏蒙筌(套装上下册)》为清代医家王世钟编纂,成书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家藏蒙筌(套装上下册)》属综合性医书,共16卷(其中卷二又分上、中、下三部分)。卷一主要论脉学、经络、五脏苦欲补泻、十剂、服药法等。卷二上为伤寒门,论述三阴三阳寒温表里、汗吐下法、看目辨舌、阴厥阳厥辨、温病署病辨、伤寒攻补论、六经病脉证洽法、合病、并病、两感等;卷二中、下摘录诸家注释《伤寒论》之精义,编为“订正

  • 儿科-补要袖珍小儿方论-09

    ¥55.3(7折)定价:¥79.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分十卷,以明代徐用宣《袖珍小儿方》为蓝本进行增补而成。前五卷在《袖珍小儿方》六卷内容的基础上增补了营热、卫热等各种常见热证的治疗方药,以及诸疳方论中人参散、地骨皮散等内容;后五卷为增补内容,包括秘传看惊掐惊口授手法诀、穴道诀、男左女右图、穴道脚面图、家传秘诀、总穴图、辨证穴法、入门看法秘诀、杂症诀法、消肿方等。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年(1574)太医院补要校刻本为底本...

  • 广嗣全诀-女科-04

    ¥74.2(7折)定价:¥106.0

    《广嗣全诀》系明代陈文治辑,全书共十二卷,卷一阐述种子,卷二、卷三论及保胎及保产。卷四叙述产后护理及诸疾的辨洽,卷五至卷十论述儿科杂病,卷十一至卷十二叙述痘疹。全书共№00余篇,并附诸多验方、验法。本次整理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九年(1∞oll刻本为底本...

  • 医级-临证综合-07

    ¥68.6(7折)定价:¥98.0

    《医级》成书于1777年,是一本综合性医书。十二卷。清·董西园纂。摘录历代医著,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除综合前人论述外,作者也有阐发:卷一-二伤寒;卷三-五杂病;卷六女科;卷七-九类方;卷十脉诀。卷末题《无问录》,内容总论阴阳、脏腑、四诊八纲、治则等医理和治法。现存清刻本。 ...

  • 伤寒分经-伤寒金匮-09

    ¥55.3(7折)定价:¥79.0

    《伤寒分经》十卷,清·吴仪洛编著。此书系《吴氏医学述》之第五种,是以冬春夏秋四时之序主病大纲来详解《伤寒论》、系统阐发伤寒外感热病之著述。吴氏推崇喻嘉言《尚论篇》,因将《尚论篇》予以重订和补注,并将喻氏《医门法律》中“中寒门”及“秋燥论”内容补入,仿袭喻氏《尚论篇》之编述体例,分经论注而成。该书共十卷二十篇。凡太阳经三篇,阳明经三篇,少阳经一篇,太阴经一篇,少阴经二篇,厥阴经一篇,春温三篇,夏热一篇,脉法二篇,诸方一篇,补卒病论一篇,

  • 嵩厓尊生书-综合-06

    ¥68.6(7折)定价:¥98.0

    《嵩厓尊生书》,清·景日昣撰于康熙丙子年(1696)为综合性医书。全书十五卷。卷一气机部,阐述五运六气。卷二诊视部,以歌诀的形式分析脉法。卷三药性部,按草、木、果、壳、蔬、血肉、金石7类,介绍276味药物的性味功能。卷四论治部,从五脏苦欲、时令用药、七方十剂、补泻、升降、药性等方面阐述用药方法。卷五病机部,列中风、中暑、中湿及咳嗽、痰饮、血症等内伤杂病九十余种,以歌诀的形式阐述其病机、脉象、治法。卷六~卷十三按人体上、中、下部和周身部

  • 医源经旨-医案医话医论-07

    ¥73.5(7折)定价:¥105.0

    《医源经旨》,综合性医书,八卷,明代余世用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刊行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卷一为总论,凡67篇。卷二至卷八为各论,卷二列中风等8门,卷三列痰饮等14门,卷四列积聚等10门,卷五列脚气等13门,卷六列痔漏等16门,卷七列厉风等21门,卷八列幼科门总论等29门,凡111门。全书以编述为主,卷一隔片多采择经论如《素问》等,卷二至卷八各门之论、脉、方法及活套亦多来自前代文献,注重临床实用,理法相系,方药

  • 杏苑生春-综合-02

    ¥96.6(7折)定价:¥138.0

    《杏苑生春》,明代芮经、纪梦德辑。共分八卷:卷一、卷二为总论部分,所收资料上自《内经》《难经》,中及汉唐,下逮宋金元明,尤以宋金元医家的医论文章汇集较多,并载有人体经脉穴位图;卷三载方药制度,论述外感、内伤等病因的脉证病治和方药;卷四至卷八为临床各科内容,记载了内科、五官科、小儿科、外科、妇科等病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所载各证,先明病源,析其机理,继而辨脉理,随证施治,按治处方,间议药性及方药加减。本次整理以金陵书坊蒋氏石渠阁刻本为底本

  • 古今医诗-临证综合-08

    ¥60.2(7折)定价:¥86.0

    《古今医诗》为清张望著。成书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全书共53卷,其中卷1列引据,卷2~4专论本草,卷5为脉学,卷6~7列述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医理及诊法,卷8~36分述伤寒、内、妇、儿、外、杂等各科疾辨及证治方药,卷37为灸法,卷38~53为诸方以及名家方论。是一部综合类、歌赋体的中医药学著作,于学于用都颇为便利...

  • 本草汇-本草-23

    ¥80.5(7折)定价:¥115.0

    《本草汇》18卷,补遗1卷,附图244幅(脏腑经络图36幅、药图208幅),清·郭佩兰辑。《本草汇》汇辑了清以前几十种医学全书及《神农本草经疏》《本草纲目》等多部本草专著的重要内容。前8卷以阴阳标本、脏腑经络、虚实宜忌、四气五味等药学理论为基础,并紧密结合临证内外妇儿等百余种疾病的机理认识,分述了药物对应关系;后10卷精选474种药物主治歌赋、经典专著的疏解及著名医家的临证用法,并附以简明药物修制方法;卷末附补遗14种常用药物...

  • 医林篆要探源-临证综合-16

    ¥94.5(7折)定价:¥135.0

    《医林纂要探源》作者汪绂(1692—1759),生平著书30余种。《医林纂要探源》为其代表作之一,为其集诸家医书分类编撰而成。卷一为医源,总述医学基础理论47篇,推《内》《难》微言为纲领,对中医基础理论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卷二至卷三为药性,收药680种,详述药物性味功能;卷四至卷十为方剂,收方630首,其中第四卷为肾、肝、心、脾、肺、三焦六部诸方,卷五至卷七为寒、风、署、湿、燥、火六部诸方,卷八为经带、胎产诸方,卷九为婴儿痘疹诸方,

  • 本草经疏辑要-本草-18

    ¥52.5(7折)定价:¥75.0

    《本草经疏辑要》为清代吴世铠所纂。吴世铠,字怀祖,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全书共十卷。卷一为治病序例;卷二到卷八分为石金土水、草、木、人兽畜、禽虫介鱼、果壳叶六部分,共载药427味,每药多先录《神农本草经》原文,后加注释;卷九为《朱紫垣痘疹秘要》,卷十为吴氏所辑《集效方》。书中对病证的脏腑归属、临床表现、用药宜忌做了全面论述,药物主治交互参证,功用辑录详尽。其论全面中肯,语言简明平易,洽法切于实际。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十四年(1809)书带

  • 综合-寿身小补家藏-24

    ¥70.0(7折)定价:¥100.0

    《寿身小补家藏》由清代名医黄兑楣撰,共8卷。本书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包括脏腑经络、阴阳水火等基础理论,内科杂病、妇科、儿科、伤寒瘟疫等疾病的病因、证型和治疗。立方用药或是经验附录,或是古方加减,分门别类,便于稽查。本次整理以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抄本为底本...

  • 丹溪心法

    ¥93.4(7.3折)定价:¥128.0

    《丹溪心法》,五卷,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元代有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倡"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治疗上主张滋阴降火,后世称其学术流派为滋阴派。丹溪手书多为理论著作,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则由其门人弟子汇集成《丹溪心法》,经明代程充补充修订,流传至今。本书现存版本有明刊本、清刻本、民国间刻本,1957年以后出版了影印本及铅印本。本次整理以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丹溪心法》为底本,以明映旭斋本为主校本,以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51.0(7.5折)定价:¥68.0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简称《宣明论方》,15卷,为金·刘完素于1172年所撰。卷一、卷二为诸证门,将《素问》及《灵枢》22篇中所述的62种病证逐条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处方;卷三至卷十五,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燥、妇人、补养、诸痛、痔瘘、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均先引《素问》医论,然后再加引申,并制定处方。这对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起到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刘完素偏重寒凉、降火益阴的学术思想。此次校勘《黄帝素问宣明论

  • 王氏医案 ; 王氏医案续编 ; 王氏医案三编

    ¥51.8(7.5折)定价:¥69.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进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

  • 伤寒论校疏

    谢焕荣校注  /  2022-10-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82.6(7折)定价:¥118.0

    "本书在《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历代医家注释的基础上,对宋本《伤寒论》进行了逐条校疏。校即校勘、考订;疏即分条陈述。历代研究注释《伤寒论》的专著,据不接近统计约有400余家。本书较之前人,有如下特点: 1. 突破以《内经》为准的校释模式,参照秦汉以前十三经及诸子百家著作中体现的语言环境,对原文进行校疏。从古文献学角度,仿照古人治经方法,突破中医学局限,文、史、医结合,按字阐释,逐句疏理,旁征博引,一字一句研究《伤寒论》,令读者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6.0(7.5折)定价:¥88.0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南宋名医陈无择的代表著作。全书凡18卷。卷之一至卷之二前半部分,论述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卷之二后半部分至卷之七介绍以“外所因”为主的疾病;卷之八至卷之十四的前半部分介绍以“内所因”为主的疾病;卷之十四的后半部分至卷之十八,依次介绍了外科、五官科、妇科、儿科诸病证。全书首论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为据载列临床各科病证的方药治疗,门类清晰,次序井然。本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为底本...

  • 金匮方论衍义

    ¥51.0(7.5折)定价:¥68.0

    《金匮方论衍义》约成书于1368年,共3卷,明?赵良仁著。 本书是注释《金匮要略》的第一家。原刊本甚少流行,目前有周扬俊补注本,称《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方论衍义》不但注重对《金匮要略》脉象的阐释和发挥,而且还从疾病辨证角度,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对病证的影响,对方论的阐发也很有独到之处,其间串讲仲景文意,释词释句,分析医理,对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体例、途径、方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周扬俊评价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本次整理以中国

  • 方氏脉症正宗

    ¥51.0(7.5折)定价:¥68.0

    《方氏脉症正宗》,又名《医学正宗》,四卷,综合性医书,清·方肇权著。刊于乾隆十四年(1749),其中卷一以脉诊和方剂为主,先辨脉理,次将前贤脉诀条分缕析,又列诸汤散,卷二至卷四则分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症、治、方药及医案,卷末又附有针灸撷英及常用药药性述要。《方氏脉症正宗》以脉症立名,强调凭脉用药,因症施治,可谓别出心裁,从中可以看出方氏“脉症合参”的诊断学思想。“改正诸汤散”等则是对前人方剂学成果的大胆变革,而其在部分内科杂病

  • 脉理正义-诊法-18

    ¥51.0(7.5折)定价:¥68.0

    《脉理正义》六卷,明代邹志夔著。卷前列辨脉十篇,辨析十个脉学中颇有争议的问题。卷一为明诊,揭脉之纲领,分别部位,详明诊法,探讨血脉成因、寸口取法、寸关尺定位、持脉方法、二十六种脉形、五脏六腑平脉等理论。卷二为序脉,布脉之条目,宗滑氏脉象阴阳比偶学说,述浮沉、迟数、实虚、洪微、滑涩、紧缓、长短、弦芤、动伏、濡弱、革牢、促结、散代等二十六脉,两两对偶。于各脉之下,详述与之相通的脉象主病。其论脉多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既论其常,又论其变。卷三

  • 通俗伤寒论

    ¥96.0(7.5折)定价:¥128.0

    《通俗伤寒论》是清代名医俞根初著,经何秀山选按整理后,又经其孙何廉臣校勘增订 ,最后由曹炳章重为参订,将原书增为四编、十二卷 、十二章。俞氏生活地方地处江南卑湿,外感湿邪为患,多夹杂证,该书以外感病立说,折衷仲景之学,参以朱肱、方中行、陶节庵、吴有性、张介宾等医家的医学理论,以六经辨证的理论用于各种外感病(包括寒、温两类感证)的论治,参以八纲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详细论述了外感病的诊断方法、辨证原则、方药配伍及病后调理方法。内容包

  • 伤寒溯源集-伤寒金匮-20

    ¥60.0(7.5折)定价:¥80.0

    《伤寒溯源集》系清代医家钱潢所著,是注解《伤寒论》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伤寒论》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著作之一。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从“阴阳发病六经统论”开始,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作为全书总纲。卷一至卷十依次为太阳上篇、太阳中篇、结胸心下痞并附脏结、太阳下篇、温病风温痊湿喝、阳明篇、少阳全篇、太阴篇并附霍乱证治、少阴篇和厥阴篇。书中附有论文六篇,体现了钱氏“以法类证统方”治伤寒的学术特点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

  • 本草洞诠-本草-45

    ¥58.5(7.5折)定价:¥78.0

    《本草洞诠》,清·沈穆撰,成书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5):本草洞诠》二十卷,卷一至卷十八将药物分为水、火、金石、土、谷、果、菜、草、木、服器、人、禽、兽、鳞、介、虫十六部,共计载药657种。每药先述其别名、来源、分类,再论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用药机理、诸家之说等。卷十九、二十为用药纲领,计有气味阴阳、升降浮沉、五运六气、脏腑虚实寒热主治之药、寒热虚实各有真假、用药参伍等24论。是书精研物理,

  • 医学统宗

    ¥57.0(7.5折)定价:¥76.0

    《医学统宗》是由明代何柬编辑的一套综合性医书。全部共五册,包含:难经本义补遗(二卷)、治病针法、滑氏诊家枢要、医书大略统体、滑氏伯仁卮言、附杂录、试论。书中不仅记有《内经》《难经》等医经理论,还记述了滑寿、何柬、刘纯等医家解经及临证心得。此书约成于明代晚期(1569年以前)。此书最早见于明代殷仲春《医藏书目》,书中记有“《医学统宗》八卷”。明末医家孙一奎《医旨绪余》也论及此书。这说明此书于明末尚且流行一时、而清以来在我国就极少流传...

  • 脏腑图说症治合璧

    ¥51.0(7.5折)定价:¥68.0

    《脏腑图说症治合璧》又名《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中西医粹》,清代四川医家罗定昌著于清光绪八年(1882),初刊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全书共四卷,卷上“脏腑图说”、卷中“脏腑各图”、卷下“症治要言”、卷末“医案类录”。罗氏学术源流兼容中西、医易各途,而更备作者本人的创新...

  • 综合-元汇医镜-17

    ¥56.3(7.5折)定价:¥75.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元汇医镜》为敲踽道人刘名瑞著,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四(1908),刊行于宣统二年(191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元汇医镜》凡五卷,所载内容以医学为主体,兼涉相术,具有浓郁的道教色彩。卷之首畅言三教贯之说,卷一载五运六气、望色、验舌等;卷二载各种脉象、脉诀、奇经八脉之说等;卷三载医林掌故、妇人小儿脉法、瘦疮及伤寒等;卷四以汇录各科常用方与救荒方为主;卷五专论道教天人性命之学,兼涉相术。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综合-25

    ¥78.8(7.5折)定价:¥105.0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8卷,清代龙柏撰。该书以二十八脉之浮、沉、迟、数为纲,先言脉理,复对药食之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一一分考。全书载古方336首.药食内容取自《本草纲目》4254味,其中药物3148味,食物1106味;龙氏新增补遗291昧.药物193味.食物98味。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醒愚阁刻本为底本...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