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上新2万种!每满100减50
>
关于“吴清”检索到   共25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天才时代:17世纪的乱世与现代世界观的创立

    ¥41.8(7.2折)定价:¥58.0

    这本书讲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思想的起源。17世纪的欧洲是动荡的时代、变革的时代, 也是天才的舞台, 正是这一个世纪的巨变将西方文明推上了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欧洲的内部战争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变化, 思想禁锢被冲破, 在封建神权笼罩的土地上, 现代思想破土而出, 并在与魔法、神秘学和炼金术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逐步构建了一个新的体系...

  • 诗说中国五千年.宋辽金元卷

    吴河清,李永贤  /  2006-06-01  /  河南大学出版社
    ¥10.2(3.4折)定价:¥30.0

    在中国绵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文学艺术的主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寓意含蓄、便于吟诵,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诗经》三百篇,语言质朴优美,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状物纪事,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从孔子编定之后,一直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儒家学派把它看成是经典,反复进行研读,得其一奥,即足成名家。《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楚辞汉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到近代白话自由诗,中国诗

  •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纲鉴易知录(全6册)(精)/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272.2(7.2折)定价:¥378.0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山阴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吴乘权等以为《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因此起意编一部篇幅适中繁简适度的历史书。《纲鉴易知录》时间跨度从太古神话传说时代直到明,按照确定好的体例编排好史料大纲,在“纲”下直接叙述历代史实,在特定正统观指导下形成连续一贯的编年时间线索,对于清代中后期的人来说,是一部相当完整且明晰易读的中国通史。本书为文白对照本...

  •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李文忠公译署函稿·全四册

    ¥218.5(4.6折)定价:¥475.0

    清李鸿章撰,吴汝纶编录。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刊本影印,二十卷。是书以李鸿章的大量译署函稿选编而成,上起清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下迄同治十二年(1874年)八月,所谈涉及天津教案、中日琉球之争、中国少年留学等涉外政事及众多历史事件,内容颇具史料价值...

  • 中华经典普及文库纲鉴易知录(上下)/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清]吴乘权等辑  /  2009-04-01  /  中华书局
    ¥52.2(4.5折)定价:¥116.0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国人,特别是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在浩瀚的优秀文化海洋里,哪些是z基本的,哪些是z经典的?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中国人z应该知晓、阅读的基本书是什么?作为一个中国家庭z应该拥有并收藏的经典是什么? 多年来,中华书局一直致力于向广大读者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推出的《史记》、《资治通鉴》等白文普及本图书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在此基础上,中华书局编辑部推出 中华经典普及文

  • 纲鉴易知录-全六册

    (清)吴乘权  /  2012-04-01  /  中华书局
    ¥240.0(8折)定价:¥300.0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山阴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吴乘权等以为《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因此起意编一部篇幅适中、繁简适度的历史书。《纲鉴易知录》时间跨度从开天辟地的神话时代直至明朝灭亡,按照确定好的体例编排好史料大纲,在“纲”下按照编年直叙历代史实,所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条理清晰,简明易知,故称“易知录”。对后代来说,是一部相当完整且明晰易读的中国通史...

  • 历代纪事本末三藩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14.4(8折)定价:¥18.0

    《三藩纪事本末》是清朝杨陆荣于康熙五十六年写的记载南明史事的史书,共四卷,二十二篇。是叙明、清之际史事,起崇祯甲申(一六四四)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迄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郑克塽以台湾地区地区归清止。书成于康熙丁酉(一七一七),距清朝全部消灭南明势力,仅三十余年,当时尚无毁野史之令,作者杂采各家野史所记,并参考王鸿绪《明史稿》中有关部分,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南明史事,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两罍轩彝器图释(全2册)

    (清)吴云著  /  2019-05-01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302.4(7.2折)定价:¥420.0

    《两罍轩彝器图释》十二卷,(清)吴云撰,铜器图录书。同治十一年(1872)吴氏自刻本,每半叶十行,行廿二字。白口,左右双边,白棉纸四册。首有两罍轩主人六十三岁小像,精写刻冯桂芬、俞樾手书序、吴云自序,方体字镌刻,刊刻极为精美,初印。摹录商、周、秦、汉、魏、唐、孟蜀、吴越彝器一百一十器,一器一铭,每种绘其图形,以工部营造尺记其各部尺寸,铭文另摹,后列释文,并附考订...

  • 十国春秋

    ¥168.0(8折)定价:¥210.0

    本书共一百十四卷, 计吴十四卷, 南唐二十卷, 瓣蜀十三卷, 后蜀十卷, 南汉九卷, 楚十卷, 吴越十三卷, 闽十卷, 荆南四卷, 北汉五卷, 最后则是《十国纪元世系表》一卷, 《地理表》二卷, 《藩镇表》一卷, 《百官表》一卷...

  • 乾隆溧水县志

    ¥115.2(7.2折)定价:¥160.0

    《[乾隆]溧水县志》共十六卷,清章攀桂督修,清代凌世御等纂修。本志是溧水历目前的第六部县志,在参考前志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分类。本志历史性地收录了“中山八景”的 图与诗,并收录艺文138篇,丰富了溧水历史文献...

  •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

    ¥2280.0(6折)定价:¥3800.0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约成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以纪年为经,以朝代为纬,考订了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至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共计306年 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时期的舆地沿革。全书广征博引,“钩稽毫发,穷极幼眇”,可称杰构, 是一部颇为实用的历史地理工具书。该书由清代乾嘉学者徐文范撰写,原稿共计二十四卷,后部分原稿亡佚。清末学者吴翊寅将残稿整理校勘为年表十二卷、州 郡

  • (光绪)威远县志三编

    (清)吴曾辉修  /  2020-07-01  /  广陵书社
    ¥56.3(7.5折)定价:¥75.0

    本书分为四卷, 卷一为天文志、舆地志、建置志, 卷二为食货志、学校志、选举志、武备志, 卷三为人物志、列女志、艺文志、杂类志, 卷四为附录“附奉颁典礼暨田房诸契”。体例成熟, 内容丰富, 具有地方文献史料价值...

  • 纲鉴易知录-全二册

    (清)吴乘权  /  2009-04-01  /  中华书局
    ¥60.2(7折)定价:¥86.0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吴乘权字楚材,浙江山阴人,他在文、史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古文选本中流行最广的《古文观止》,就是他选注的。吴乘权等以为《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因此起意编一部篇幅适中繁简适度的历史书,他们三人为此工作了六个寒暑。吴乘权在自序中说了此书的编辑方法和编辑思想:“苦简编之汗漫,为之摘要而删繁;虑大义之不明,为之提纲而挈领。”他们编辑的

  • 纲鉴易知录(套装共8册)

    ¥234.0(6.5折)定价:¥360.0

    《纲鉴易知录》(全8册)共107卷,是一部上起传说中的盘古,下迄明末的编年体简史。该书将我国清代以前几千年的历史大事系统而又删繁就简地记载下来。本书的内容分别辑自《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史书。书的整理者以脱误较少的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底本,并以其他一些刻本相互参校,同时对照其所据原书予以校正,书中凡干支纪年,均添注了公元纪年...

  • 至德志-(外二种)

    [清]吴鼎科编  /  2013-04-01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9.3(7.5折)定价:¥39.0

    吴鼎科编著的《至德志(外2种)》为苏州地方文献集,收录了《至德志》十卷、《苏亭小志》四卷和《韩忠武王祠墓志》正续编六卷。 《至德志》广泛辑录了泰伯及其后裔在吴地(今苏州地区)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历代的褒崇、后裔的优恤、祠庙的兴建、圣贤的论赞以及宗支的繁衍等,全面反映了三千

  • 尚书大传疏证

    ¥36.8(8折)定价:¥46.0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湖南善化人。光绪八年中举,后绝意仕进,以讲学、著述终老。皮氏精治《尚书》,考证经文,彰显奥义,于“伏学”尤具畅微抉隐之功;兼攻“郑学”,深究古礼,疏通两汉今古两家经注传笺,一以扶翼西京微言大义之学;晚年融贯群经,创发大义,出入汉、宋、今、古之间,以其治学主张和成就,使今文义例之学、典制之学和经世之学融为一体,成为清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之一。《尚书大传》传为伏生所作,说解《尚书》,旁及他经,历代重视

  • 吉林纪略:一:柳边纪略 宁古塔纪略 绝域纪略 吉林舆地说略 吉林地略 吉林形势

    ¥93.4(7.3折)定价:¥128.0

    本书为《长白文库》系列之一,采辑吉林史地名著十种,地范仍以旧吉林省为域,上起清代康熙中叶,下至民国二十年至此。内容为柳边纪略、宁古塔纪略等六部分,可谓传世的吉林文献业已包览无遗...

  •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洪经略奏对笔记

    ¥64.4(7折)定价:¥92.0

    本书收录了《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和《洪经略奏对笔记》两种,前者为近人吴世拱汇辑,后者为清咸、同年间人伪造。《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系民国二十四年(1935)吴世拱据清内廷档案汇成。全编分为两部分。部分自顺治二年(1645)起,至顺治五年止,为洪承畴任招抚江南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时所撰。内容多及清军甫下江南时的军营编制、粮饷筹集及江南招抚形势等,多为《清史稿》所略,可作为手研究资料。第二部分自顺治十年起,至顺治十七年止,为洪承畴任经略湖广、江

  • 史记别钞

    ¥36.0(7.5折)定价:¥48.0

    《史记别钞》为清同治年间刻本,是由清代著名学者、柈湖文派创始人吴敏树所编选评点。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选录《史记》中《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下卷选录《陈涉世家》《项羽本纪》《张耳陈馀列传》《萧相国世家》。吴敏树通过评点,对《史记》的叙事及文学特点进行独到分析。书中有旁批、眉批,以及段落层次的划分。该书为文选抄,重心是从文学角度帮助时人认识《史记》...

  • 吴荫培日记(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73.2(6.2折)定价:¥118.0

    本书为清代文人官员吴荫培的日记。吴荫培历为福建乡试副考官,会试、顺天乡试同考官。京外官历任廉州、潮州、镇远知府。此后还自费到日本考察。辛亥革命后,退归故里。吴荫 培数十年未尝间断日记,积稿数十册于家。但在抗战期间日记稿本多有散失,仅存十册,内容集中于光绪二十六年至光绪三十二年之间,多涉及当时朝野逸闻,如其在光绪二十六年详 细记录其在北京等地亲眼见闻;再如记载福建乡试、顺天乡试的具体过程;再如其就沪宁铁路借款等事上疏详细过程,以及数年间

  • 吴大澂书札

    ¥51.0(7.5折)定价:¥68.0

    吴大澂(1835-1902),江苏吴县人,字止敬、清卿,号恒轩、愙斋,以愙斋行世。同治七年,吴大澂会试中式,朝考后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馆授编修。自光绪四年起,他先后任河南河北道、广东巡抚、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等职。吴大澂一生勤勉,在政事、金石、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之成就,是晚清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吴大澂留下的书信甚多,已经编辑成书者即有《吴大澂尺牍》、《吴大澂赤牍》、《吴大澂手札》三种。此三种书,已经收入作者与张晓川博士所整理的《吴

  • 吴大澂书信四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典藏本)

    ¥40.8(6折)定价:¥68.0

    吴大瀓,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著名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本书原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之一种,收录吴大澂《吴愙斋大澂尺牍》《吴愙斋赤牍》《吴大澂手札》《近代史所藏吴大澂档》等手札。前三种是吴氏给陈介祺、王懿荣、徐熙的书信与手札,后一种为吴氏在吉林期间给李鸿章、依克唐阿等人的书信。本书径录原文,并对这些手札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金石术语、名物制度等作了较为

  • 贺葆真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典藏本)

    ¥82.8(6折)定价:¥138.0

    贺葆真(1878-1949),字性存,桐城派晚期重要古文家贺涛之子。其日记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三岁,清光绪十六年正月至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原阙民国九年至民国十八年),几乎涵括了著者的一生。贺葆真记日记详于记事,其文字可作为个人实录来读,同时有人主动提供素材,因而《贺葆真日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士绅家庭、传统文人群体、书院教育的转变、士绅投身实业的尝试、各种党派活动的展开、股票的买卖、直隶

  • 峒村林溪:林溪河侗寨文化研究

    ¥88.2(9折)定价:¥98.0

    本书是有关林溪河流域“峒村林溪”侗族村寨文化整体性、综合性描述的民族志。在我国的历史学和民族学范畴里,“峒”是南方人群的一种“居住地”。地理形态指高原山地中散布的、因河水侵蚀逐渐形成的面积不大的山间谷地。这些“峒地”地势较平坦、水源较为充足,因此可以容纳较多的人群在此定居,从事水稻耕种,而且逐步发展出稳定的人群组织和社会结构。这些“峒民”也成为地方官府最早接触的山区人群之一,并且由于定居稻作,他们相比那些从事刀耕火种、迁徙不定的人群来

  • 榕村全集(全两册)

    ¥231.8(7.5折)定价:¥309.0

    《榕村全集》包括《榕村文集》四十卷、《榕村别集》五卷、《榕村续集》七卷,清李光地著,黄立一、吴亿燊点校。其中《榕村文集》卷一至卷九主要收录了李光地的经学和理学研究札记(笔记),具体包括《观澜录》《经书笔记》《春秋大义》《春秋随笔》《尚书句读》《周官笔记》《初夏录》《尊朱要旨》《象数拾遗》《景行摘篇附记》等;卷十至卷十四主要为文学作品,涉及序、跋、引、记等体裁;卷十五至卷二十四主要为论学文字,涉及理学、经学、儒学、西学等内容,包括论、说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