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年中庆第三波!88元任选10本
>
关于“..魏..”检索到   共8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佛教经典译注丛书:坛经译注

    魏道儒  /  2010-12-01  /  中华书局
    ¥39.2(8折)定价:¥49.0

    《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宗经,其宗旨在令学人从自心中顿见本性。经中强调的顿悟、见性、无相无念,皆为我国佛教史与思想史上的重要观念。《坛经译注》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研究员整理,分为导言、原文、译文、注释四部分。导言对《坛经》的版本、流传状况,《坛经》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价值,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原文标点准确,译文浅近流畅,注释详略得当,是初学者研读《坛经》非常好的入门读本...

  • 阮籍集校注

    ¥46.4(8折)定价:¥58.0

    《阮籍集校注》是陈伯君先生 (1895-1969) 的遗著。本书是第一次对阮籍的诗文进行校勘和注释, 引用大量第一手史料, 既能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乐论》、《通易论》、《达庄论...

  • 虎钤经

    魏鸿译注  /  2017-07-01  /  中华书局
    ¥43.7(23折)定价:¥19.0

    中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内容也非常丰富,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武经七书,以及《百战奇法》、《纪效新书》等经典之作更是代不乏陈。中国古代兵书不仅讲论战争指导原则、战法战术、军队管理、军事训练、兵器技击等军事内容,更涉及经济、外交、文化治国方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反映出古人卓越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军事价值、史学价值甚至文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兵书经典书系,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兵书,意在使当代读者正确认识中国军事思想与

  • 人物志译注

    (三国魏)刘邵撰  /  2019-09-01  /  中华书局
    ¥23.2(8折)定价:¥29.0

    《人物志》是魏晋时期刘邵撰写的一部关于人才品评方面的典籍。该书由三卷十二篇组成,分别为九征第一、体别第二、流业第三、材理第四、材能第五、利害第六、接识第七、英雄第八、八观第九、七缪第十、效难第十一、释争第十二。该书全面论述了各类人才在生理素质、气质性格、政治才能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适合从事的职业,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鉴别人才,并对鉴别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及原因加以深入探讨,内容非常生动,从中既可以看出古代的人才

  • 阮籍集校注(中华国学文库)精

    ¥30.4(7.8折)定价:¥39.0

    《阮籍集校注》是陈伯君先生的遗著。陈伯君名绍功,以字行,湖南湘潭人。一九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校时曾师事黄侃、黄节、马叙伦、吴梅诸先生,毕业后从事教育、新闻等工作,性耽文史,长于诗词。在本书之前,阮籍作品向无诗文合集的校注本,唯《咏怀诗》部分有黄节等人的注本行世,本书是第一次对阮籍诗文进行逐篇校勘和注释的整理本,其中引用大量第一手史料,既能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 周易注校释(精)--中华国学文库

    ¥35.0(7.3折)定价:¥48.0

    王弼《周易注》是义理派易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学者研究易学的常备书。王弼注多引老子思想释义,重视对义理的阐释,文字简约精当。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所作校释,考证文字的准确性,对字义、字音多有阐发。《周易略例》阐述解易方法,对易学研究者及爱好者有指导意义。书末附有韩康伯对《系辞传》以下各传的注解。此次推出的整理本,简体横排,版式美观大方,非常方便研读者使用。1.《周易》注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代表作,学《易》必*书;2.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楼宇

  •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新编诸子集成

    ¥21.8(7.8折)定价:¥28.0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是以比较古老的《老子》文本为底本,注文同时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并代表三国魏晋玄学思想,因此是《老子》一书*重要的注释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楼宇烈先生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本,参校数十种重要版本及相关徵引著述,是目前*,也是*精审的有关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勘注释本...

  • 人物志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32.4(8.3折)定价:¥39.0

    《人物志》是魏晋时期刘邵撰写的一部关于人才品评方面的典籍。该书由三卷十二篇组成,分别为九征*、体别第二、流业第三、材理第四、材能第五、利害第六、接识第七、英雄第八、八观第九、七缪第十、效难第十一、释争第十二,全面论述了各类人才在生理素质、气质性格、政治才能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适合从事的职业,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鉴别人才,并对鉴别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及原因加以深入探讨,内容非常生动,从中既可以看出古代的人才培养、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