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年中庆第二波!每满100减50
>
关于“() 应”检索到   共8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水声探测前沿技术与应用

    ¥110.9(7.4折)定价:¥149.8

    本书围绕水声探测领域,讨论了水声环境非高斯噪声,主要包括非高斯海洋环境噪声的参数估计与信号检测两个方面;探讨了基于频谱感知的水声信号检测方法、水声信号时频特征提取方法、水下船舶辐射噪声特征提取方法、水声信号的识别分类方法等水声目标被动探测技术;展示了水下移动传感器节点定位方法、水下移动目标自定位方法、基于超短基线系统的水下目标定位方法等水声目标定位技术;最 后,介绍了一种水下高分辨合成孔径声呐成像技术,主要涉及考虑阵元指向性函数调制的

  • 南昆山野生观赏花卉

    ¥166.9(5.6折)定价:¥298.0

    《南昆山野生观赏花卉》共收录了146科384属584种南昆山野生观赏花卉,记录了每种花卉的中文名、别名、学名、形态及生境,并配以精美的高清图片,内容丰富,可读性和可参考性强,旨在使专业读者更好地了解南昆山植物的多样性...

  • 新编道路施工工程师手册-第二版

    雒应等主编  /  2016-03-01  /  人民交通出版社
    ¥108.0(7.2折)定价:¥150.0

    《新编道路施工工程师手册(第2版)》主要论述公路与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和旧路养护、维修、加固的各种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要求。《新编道路施工工程师手册(第2版)》共四篇,分为:道路工程相关知识、路基工程施工、路面工程施工、交通工程施工及沿线设施。《新编道路施工工程师手册(第2版)》根据国家现行新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部分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编写,以适应道路工程施工的需要。《新编道路施工工程师手册(第2版)》可作为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施工

  •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的影响机理及均衡机制

    代应,景熠,宋寒  /  2020-04-01  /  科学出版社
    ¥101.9(7.9折)定价:¥129.0

    本书深入探讨了我国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协同治理关系的静态影响因素、动态演化过程、利益均衡机制和信任均衡机制, 对于厘清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关键问题, 改善区域整体大气环境质量,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朝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先驱体转化陶瓷纤维与复合材料丛书碳化硅微纳纤维

    王兵,吴楠,王应德  /  2020-11-01  /  科学出版社
    ¥126.4(7.9折)定价:¥160.0

    本书重点讲述微纳陶瓷纤维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本征特点、应用情况,分章介绍了碳化硅微纳纤维、硅氧碳微纳纤维、碳纳米纤维、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和其他微纳米陶瓷纤维的制备、组成结构及其在光催化、电催化、生化传感、生物工程和复合材料等方向的应用。微纳米陶瓷纤维在航空、航天、光电器件、核工业和化工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以国防科技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在相应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全面系统介绍了微纳米陶瓷纤维的设计制备技术、

  • 现代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检验实用手册

    ¥111.0(7.5折)定价:¥148.0

    全书共八章, 在介绍混凝土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制强度、配合比设计及其耐久性控制,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 (生产) 工艺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 (生产) 过程的质量控制,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检验及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及验收控制等质量管理及检验知识, 同时对混凝土缺陷的防治与修补知识做了扼要介绍...

  • 天空地一体化自组织网络导航技术及应用/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巩应奎 薛瑞  /  2020-11-01  /  人民邮电出版社
    ¥104.3(7折)定价:¥149.0

    本书围绕天空地一体化自组织网络导航技术及其应用,探讨了网络架构、网络感知与自愈、导航通信协同、组网导航增强等主要问题。本书结合空间信息网络的全新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基于北斗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呈现出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导航增强自组织网络架构、导航自组织网络的感知与自愈、导航通信自组织网络、组网导航增强技术及应用模式,进行了天空地一体化组网导航集成仿真验证,解决了异质异构网络多维度协同、突变需求下高动态网络动态

  • 微章宏愿: 李季伦科研团队论文选集(上下册)

    吴健,李颖,郑应华  /  2023-11-01  /  科学出版社
    ¥673.5(7.5折)定价:¥898.0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季伦科研论文著作选集。李季伦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自1950年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本书分别从四个主要的方面(生物固氮的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研发及生物合成调控研究、真菌毒素及生物能源的研究和趋磁螺菌及其纳米磁小体的研究),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大约200余篇科学论文,记录了李季伦院士的科研思想和科研历程,以及对微生物学科所作出的学术贡献。由于论文数量较多,本书只选择性地收录了部分研究论文,充分体现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