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上新2万种!每满100减50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罗马法史(2018年校订版)

    ¥56.0(7折)定价:¥80.0

    《罗马法史》是20世纪意大利和欧洲罗马法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部经典著作。这部著作引起对早期罗马经验的思考(这可能有助于有关民主制度建设问题的讨论),并使这种思考不囿于现代国家已有的经验。在这本书中,格罗索教授以其高超和精湛的学术造诣告诉人们:罗马法是如何在守旧与创新、封闭与开放、公权与私权、文明与野蛮、民主与独裁的相互交织中充实和发展起来的;在罗马法发展进程中,这些看起来相互矛盾和对立的因素是何等地相互依存与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

  • 中华名案

    郑宏峰主编  /  2008-01-01  /  线装书局
    ¥142.6(7.2折)定价:¥198.0

    本书有如下特点:  (1)本书选材广,立意新颖,趣味性和哲理性强。   本书所选编的千余件案例,引用著作三百余种,凡载有出处的案例无论正史、野史,都在收录范围之列。内容之丰富是同类书籍中无法比拟的。其中有名臣重将被冤至死,也有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的名案;有介绍侦破方法高超的事迹,也有不计个人安危,冒死执法的感人故事。  (2)翻译精确,便于阅读。   因古代案例大部分用古汉语编写,今人读来难免有些吃力。为了便于阅读本书,我们将所有

  • 1607-1788-边缘与中心-帝国宪制的延伸-大英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

    ¥40.6(7折)定价:¥58.0

    杰克·菲利普·格林著刘天骄译的《边缘与中心(帝国宪制的延伸大英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1607-1788)(精)/帝国与国际法译丛》中重新审视了英国与殖民地之间关于英国议会在殖民地权力扩张问题的长期辩论,首次呈现了超过半世纪关于英国帝国概念的全面历史,将英国的帝国意识形态追溯到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他论证了在国家形成和帝国建构的过程中,意识形态作为关键环节的重要性。并阐明这一冲突实质上是围绕帝国宪法本质的法律与宪法争论。在作者看来,

  • 罪与罚-柏桦说明清律例

    柏桦著  /  2017-07-01  /  万卷出版社
    ¥34.6(7.2折)定价:¥48.0

    一部塑造汉民族性格的律法,怎么研究都不过分!明清五百年律法,从起源到发展,从发展到沿袭,一本书熟悉明清司法体系。一本明清判案指南,扎实的资料,严谨的逻辑,精彩的案例!米白云宣纸彩印,精装塑封...

  • 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

    李启成著  /  2004-06-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4(7.2折)定价:¥20.0

    该书再现了晚清各级审判厅--同时又是中国最早的地方法院--成立和运作的全过程,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级审判厅对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突破,分析了各级审判厅在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等内容...

  • 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

    谢晖  /  2005-09-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6.8(7折)定价:¥24.0

    中国古代存在以“经学解释”为代表的解释传统。其中,律书解释和案例解释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组成部分。用现代哲学解释学原理分析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目的,一方面,是方便地归纳和总结中国古典法律解释中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以中国经验进一步丰富、发展解释学,从而建立以解释学为思想源头之基础的中国法律解释学。以这种认识为基础,本文从哲学向度对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从现代解释学和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用中国古

  • 帝国之鞭与寡头之链--上海会审公廨权力关系变迁研究

    杨湘钧 著  /  2006-01-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8.0(7.2折)定价:¥25.0

    上海公共会审公廨生成于十九世纪上海租界,主要职责是裁判租界华民民、刑案件。由于渗入"外国人会同审理"的重大变因,使得这个原应属传统中国衙门的机关,被迫成为两种不同法律文化交战与融合的场域。本文跳脱传统殖民压迫窠臼,从地理、人文、法律文化等层面,探究会审公廨的生成背景,及其与上海租界迈向现代化都市过程的互动关系,并以会审公廨为载体,观察通过会审公廨呈现的华洋政体权力的变迁以及华洋政体与租界华民间权力关系的变迁。 从会审公廨的经验中

  • 解释性的法史学(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为侧重点)

    胡旭晟 著  /  1970-01-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1.0(7折)定价:¥30.0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在我们的古典文化中,经学、史学、文学等学术领域都曾有过极为灿烂的成就,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传统一样,中国古典学术文化的发展并不均衡,也有其缺陷。最突出的是,虽然我们有着漫长的成文法传统,但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却迟迟得不到发育、成长。清末以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法律学校的设立,法学才作为一门学科而确立其独立的地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坎

  • 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理论设计及其运作

    赵金康著  /  2006-11-01  /  人民出版社
    ¥18.7(7.2折)定价:¥26.0

    本书从法律理论设计与南京国民政府法制运作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制,把孙中山的法律思想同南京政府的立法、司法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的比较研究,全面探讨了南京政府时期的立法体制和司法制度。   该书第一、二章研究南京政府的法制理论来源及南京政府立法院领导人的法律思想。作者认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对南京政府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胡汉民、孙科的法律思想是以孙中山法律思想为依归的现实思考,对南京政府的立法有实际指导作用。  作

  • 夏商周法制史

    胡留元  /  2006-07-01  /  商务印书馆
    ¥17.4(6折)定价:¥29.0

    中华法系源于夏、商、西周三代,尤以西周为甚,这一时期是中国奴隶制法比较发达时期。由于先秦法制史料的匮乏、零散和古籍鉴别工作的艰巨,国内外尚无此方面的系统专著。 本书在史料处理上,立足于地下文献为信史,再印证古籍文献。如,对夏、商的法制资料,首先利用考古发掘的夏商墓葬、宫殿遗址、大量甲骨卜辞,再印证先秦古籍文献。对西周法制,则依据大量青铜器铭文,印证古籍文献。 甲骨卜辞以《合集》资料为主,再参与其它卜辞。铭文以传世金文和解放

  • 中国法制史-(2007年修订版)

    怀效峰  /  2007-01-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1.6(7.2折)定价:¥30.0

  • 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学视角

    ¥25.9(7.2折)定价:¥36.0

    本书按照国学的思路将传统法学劈划为礼法学、刑名学、律学、唐律学、刑幕学、宋(慈)学、沈(家本)学七大类,七篇之前特冠以“中华法系学”以综罗之,书后附“简牍学”以伸延之。各篇先论其立学之根据,再明该学之内涵、外延及研究对象,然后详述其学沿革,介绍各时期主要学术成就,尤其对于近二十多年来的国内外有影响之论著,无不用心搜寻,一一述介,最后概览其未来研究热点及趋向。在林林总总的中国法律史著作中,本书不失为一种有鲜明特色的尝试与探索...

  • 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1903—1910)

    王兰萍著  /  2006-05-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4(7.2折)定价:¥27.0

    清末著作权法是中国著作权法史的里程碑。它承古代著作权法律文化之源流,开近代著作权法之先河,为民国著作权法乃至新中国著作权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特殊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为近代著作权法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表现为从特许主义向权利主义过渡。  本书以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为主题,集中探讨了1903-1910年清末著作权法的理论与实践。对著作权的词源、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著作权法文化与近代著作权法的肇始,以及清末著作

  • 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

    范忠信  /  2006-02-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1.7(7.2折)定价:¥44.0

    编校说明 一、为避免内容重复,下列几篇文章未予收入: 《无字天书的中国固有宪法》一文,其主要内容已体现在收入本书的《从中国文化本位上论中国法制及其形成发展并予以重新评价》一文的第二节(丙)《宪之部分》。 《我国过去无民法法典之内在原因》一文,其主要内容也体现在《从中国文化本位上论中国法制及其形成发展并予以重新评价》一文的第四节(甲)《因义务本位而无民法法典之存在》之部分。 《中国婚姻制度之起源及其演变》一文(发表于《东

  • 唐代律令制研究

    郑显文著  /  2004-12-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1.6(7.2折)定价:¥30.0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唐代法律史的探究仅侧重于唐律一种法律形式,而没有把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当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加以综合考察。本书以现存的唐代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为线索,结合新出土的文献敦煌吐鲁番文书,以及中外古代典籍,对唐代律令格式的法律体系、中日律令制的关系以及律令格式体制下的唐代经济、民事、宗教和涉外法律进行探讨,以期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 星轺指掌

    ¥19.6(7折)定价:¥28.0

    本书是一部专门介绍外交礼仪、制度的国际法著作,全书分四卷,内容包括:通使总论、论使臣与礼节、论领事官责任、论领官等级及部领事职守、论领事等官莅任之例等...

  • 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研究-以中国明清两代为中心

    陈会林著  /  2009-12-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8.0(7折)定价:¥40.0

    本书采用了法律社会学、解释学及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广泛搜求现存契约文书,诉讼档案等资料,从概念梳理、历史还原、文化解读三个方面对明清两代的地缘社会解纷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向读者全面展现了明清两代地缘社会和民间纠纷的情况,五种地缘社会组织参与纠纷解决的事情,以及该解纷机制内容、成因和法文化的学理分析。本书通过大量原始的史料及实例生动而直观地勾画出研究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完善甚至填补了明清地缘社会参与纠纷解决问题的相关研究,为当代中国

  • 古代法-西方学术经典译丛全新译本

    ¥18.6(4.9折)定价:¥38.0

    为了深入探究西方文明的渊源与演进,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界对西方文明的全新视角,展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对西学的重新审视与诠释,构建全新的西学思想文献平台,我们组织出版了这套《西方学术经典译丛》(全新译本)。本译丛精选西方学术思想流变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传世名作,由多位专家学者选目,一批学养深厚、中西贯通、年富力强的专业人士精心译介,内容涵盖了哲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

  • 唐律新探-第四版

    王立民  /  2010-05-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5(7.5折)定价:¥26.0

    唐律集我国唐前立法之大成,开唐后立法之先河,是我国古代法的缩影本。掌握了它,便可知晓我国古代法之大概。唐律又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对东亚一些国家的立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掌握了它,又可了解这些国家立法的一些侧面。本书从法律思想、法典结构、具体内容、与唐后及国外法典的比较等各种角度,探索了唐律,给人以一种崭新的视野。它不仅是学习和研究法学,特别是法律史学的常备专著,还是学习‘和研究唐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不可多得的参考著作...

  • 元明清时期的傣族法律制度及其机制研究

    吴云著  /  2010-12-01  /  人民出版社
    ¥20.2(7.2折)定价:¥28.0

    元明清时期是傣族历史上被纳入中央王朝统治体系中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傣族社会中有着独特的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傣族土司制度;傣族社会政治身份、性别、经济地位和宗教(佛教)等级制度;傣族刑事、军事法律制度;傣族民事法律制度以及傣族纠纷解决制度等。由于傣族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傣族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元代以来中央王朝的政治统治和加之外来文化(包括汉文化、东南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的影响,傣族法律制度的结构、内容和法律精神以及特

  • 1901-1911-大清新法令-第一卷-点校本

    ¥36.4(7折)定价:¥52.0

    本卷,共5册,含清末光绪年问生效法令170余项。分谕旨、宪政、司法、法律草案四大类。其中谕旨类,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迄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谕115件;宪政类9件;司法类41件;民刑事诉讼法,刑法总则、分则,及厘定官制法律草案11件...

  • 1901-1911-大清新法令-第八卷

    ¥23.1(5.5折)定价:¥42.0

    《易》一名而含三义。三义之中,则变易之为用尤大。盖由五行迭终,四时更废,能消者息,必专者败。夫惟与天合德之圣人,乃能极深研几,开物而成务。用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溯自生民以来,神圣代兴,罔不准此。其在今日,则尤为彰明较著者也。钦惟我德宗景皇帝大孝大智,方轨有虞,临御方夏,三十有四年,兢兢业业,壹以巩固邦基、乐利民生为事,以泰东西各国,驳骏隆盛,而知法治之效无中外,一也。 诏书屡下,毅然以变法图治为圣清绵无疆之祚

  • 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

    李倩著  /  2005-03-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4(7.2折)定价:¥20.0

    民国时期的契约制度,是清末修律以来法律制度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产物。本书关注的焦点在于该时期契约制度的各种“变化”:国家契约法是否发生了近代化的实质性变化,何时、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进行近代化;民间的契约实践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变化与国家契约法的近代化是同步,还是存在冲突;司法机关又如何解决这一冲突……通过对传统与近代、国家法与民间实践等方面的考察。描述出中国近代民法发展的一个侧面。 ...

  • 中国法律对东亚诸国之影响

    杨鸿烈  /  1999-07-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7折)定价:¥28.8

    本书是中华法系研究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作,此书是作者留学日本期间所写,书中引用了日本著名图书馆中所藏的在中国国内难于得到的许多材料,对中国传统法律在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考察论述...

  • 法律文化史研究-(第二卷)

    ¥15.6(6折)定价:¥26.0

    本书设有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实践研究、法典研究、法学史研究、探索与争鸣、法律史料研究六个栏目,内容包括根据上帝的意志而结合——希伯来的婚姻家庭制度;试论人身保护令制度;清乾隆时期刑科题本人之研究——以调奸本妇未成致本妇羞忿自尽类型案件为中心等...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那思陆  /  2004-08-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8.7(7.2折)定价:¥26.0

    海峡两岸虽有研究明代法治之学者,但有关明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研究,则少有学者从事。而近年来,有关之史料陆续整理编印出版,遂便于本书的撰写。 本书分为六章,除第一章(序论)及第六章(结论)外,第二章论述明代中央司法审判程序(又名为:直隶及各省案件复核程序、京师案件审理程序及特别案件审理程序)。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

  • 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那思陆  /  2005-03-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2(7.4折)定价:¥26.0

    史学不是科学,法不也不是科学,所以结合了两者的法史学当代也不是科学。用三段论来表述;史学不是科学,法学是史学的一支,以所法史学不是科学。正因为法史学不是科学,所以它更重要。但必须说明的是,法史学的研究仍然必须运用科学方法。以司法审判来比方,法院进行司法审判时,必须先确定民刑案件的真实真相,也就是必须先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才能适用法律。法史关切的就是案件的事实真相唯有运用科学方法,正确发现案件的真实真相,再加上正确的适用法律,公平正义的

  • 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鸿烈 者  /  2004-04-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7.5(7折)定价:¥25.0

    本书回顾了自殷周至清末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阐述了中国法律近代化变革以来中国法律思想的巨变等各方面的内容...

  • 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

    张伯元  /  2005-02-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7.3(7.2折)定价:¥24.0

    近期,我校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编辑了《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一书,在展示他们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华东政法学院复校25周年、我校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18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1957年曾经有过一篇题名为《重视整理法律历史文献工作》(李谷)的文章,它将法律文献纳入历史文献的范畴,并且把整理法律历史文献的工作提高到学术研究的层面认识。不过,法律文献真正作为历史文献的分支受到重视并得到全国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的关心,是在20年前中国政法大学和

  • 1978-2008-中国法学三十年

    暂无  /  2008-12-0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2.2(7.2折)定价:¥128.0

  • 守望和谐的法文明-图说中国法律史

    ¥40.3(7.2折)定价:¥56.0

    本书用大量翔实的文字图片资料尽可能客观地描述了那个被今人误解了的“中国古代法”,借以告诉读者:中国古代的法律并非“以刑为主”,中国古代并非是恐怖的“有刑无法”的社会。事实上,中国古代法律独树一帜,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中具有无可争辩的合理性并在历史上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从“和谐”的角度切入,通过“故事”将传统法的理念娓娓道来,本书表达这样一种理念:现实和未来的法律发展,必须凝聚着传统法的精华,为了现实和未来,守望中国古人造就的法文明

  • 无害的偏见-西方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徐爱国  /  2011-10-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5.9(7.2折)定价:¥36.0

    本书为徐爱国主持的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之“西方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08sfb2010)的最终成果。其中,第一章的执笔者为张传玺,第二章的执笔者为李燕,第三章和第七章的执笔者为徐爱国,第四章的执笔者为陈皓,第五章的执笔者为王婧,第六章的执笔者为薛万宝,全书由徐爱国统稿。 本书中插图均为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访华团随团画师威兼:亚历山大所画。这些画作内容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不但成为18世纪西方了解中

  • 清代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演变研究

    王东春  /  2011-12-01  /  人民出版社
    ¥17.1(3.8折)定价:¥45.0

    《清代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演变研究》稿共分七章展开论述。作者从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不容分裂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立场,研究清代中央政府在治理西藏方面法律制度的演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法律制度包括清代中央政府在治藏中建立起来的行政、宗教、财经、军事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并且动态地揭示出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法律制度治藏,以及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法律制度治藏,最后该法律制度在治藏中的更迭改进及优劣得失。作者重在对清代中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

    ¥1425.6(7.2折)定价:¥1980.0

    本套书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课题的成果,该课题被教育部确立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同时也被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本套书凝聚了全中国五十多位法律史专家、学者十多年的心血,作者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世界各国人民了解、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推动中国法律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民国医事纠纷研究(1927~1949)

    龙伟著  /  2011-09-01  /  人民出版社
    ¥41.3(7折)定价:¥59.0

    《民国医事纠纷研究(1927—1949)》以史学界关注较少的民国“医事纠纷”为考察对象,分析探讨斯时医事纠纷的特点及成因,并结合近代卫生行政体制的确立及医学职业化进程这一宏观语境,分析国家、社会与医患之间的互动,虽未必圆满回答了上述问题,但所作努力,至少有助于人们从历史的维度展开思考...

  • 中国法学与法治发展30年

    暂无  /  2008-10-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4(4.3折)定价:¥45.0

  • 中国法律史学的新发展

    ¥12.9(3.4折)定价:¥38.0

    《中国法律史学的新发展》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也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该教材系统论述了中国近五千年的法律发展历史,全面阐述了法律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吸收国内外法律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重阔学生的法律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该教材从整体上反映了目前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与教材编写的最新水平...

  • 2008-西方法律思想史

    徐爱国 主编  /  2008-05-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3(8.3折)定价:¥16.0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中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的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长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学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如此特点的书,我们虽然沿用了“教材”这个概念,但它与那种仅供教师讲、学生听,教学不讲,学生不懂,以“教”为中心的教科书相比,已

  • 法治百家谈:百名法学家纵论中国法治进程(第一辑)

    刘剑主编  /  2007-12-01  /  中国长安出版社
    ¥41.8(7.2折)定价:¥58.0

    内容推荐本书收集了从06年历时三年的百名法学家在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进行的百场宣讲文章,分为法治理念篇、和谐社会篇和依法行政篇...

  • 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总第二卷)

    张生  /  2001-01-09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3.0(7.2折)定价:¥32.0

    《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总第2卷)》讲述了从1840年到1949年,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对内忧外患,近代中国欲求振作与自新,曾经拥有七次法律近代化改革的机会。但面对这七次法律近代化改革的机遇,近代的中国政府要么坐失良机,要么欲进趑趄,最终取得的成效甚微,留下了一连串的失败纪录。为什么中国会错失了那么多次历史机遇?中国法律近代化何以如此艰辛?以下通过简单地描述每一次历史机遇,最后尝试着回答中国法律近代化何以如此艰辛曲折。

  • 法制的转轨

    季卫东  /  2009-04-01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5.0(7.8折)定价:¥32.0

    《法制的转轨》主要内容是:当今中国,正处于创造性混沌的漩涡里。社会中的那些腐朽结构逐步分崩离析,固然造成了层出不穷的空白、错位、矛盾、混乱、失范、冲突以及不可预测性,但是,就在混沌一片的边缘,你可以欣喜地发现,新秩序的构成因素也在渐次形成和壮大。法律人则不断致力于对一些偶然出现的事物进行非随机化处理和技术加工,使之转写到制度设计的方案之中,促成社会的进化...

  • 明镜高悬:南宋县衙的狱讼

    刘馨珺著  /  2007-09-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30.2(7.2折)定价:¥42.0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转型期,虽然国力衰弱,对外关系处于劣势,但是庶民社会却充满活力。南宋时,健讼之徒充斥,县衙是处理民众事务的第一线,业务相当繁重。除了日常行政外,知县还必须仲裁司法纠纷,即使只是“鸡鸣得失”的小案子,也得明镜高悬、衡情量理,做到孔子所言:“必也使无讼乎”的境界。  “包青天日夜审案”的小说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南宋县官处理狱讼时并非如此,尽管也有骇人听闻的强盗之徒,不过,县衙的权限只能处理“杖一百”的案件而已。本书从制

  • 清代民事诉讼与社会秩序

    吴欣  /  2007-10-01  /  中华书局
    ¥12.0(4.3折)定价:¥28.0

    本书通过分析清代的农民、士绅、商人、僧人、道士、妇女、“中人 ”等民事诉讼主体,探讨了制约基层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作者力图突破以王朝为中心的研究模式,以清代社会各阶层的人为中心,从他们的差异性、主动性入手,阐发我国传统社会法律规则的特点,以及法律与社会结构、秩序的关系。在清代法律、社会史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法律文化史研究:第一卷

    何勤华  /  2004-09-01  /  商务印书馆
    ¥21.5(5.5折)定价:¥39.0

    本文集收录的理论文章涉及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比较法文化、法律学说史等领域,及关于世界法典前沿话题、相关名著研究等...

  • 大清新法令-1901.1911-第四卷-点校本

    ¥35.0(7折)定价:¥50.0

    《大清新法令》将“新政”十年生效的法律法规按照类别汇编,使得湮没于浩繁奏章中的成文法公之于众,这包含近代法精神的举措竟出自一民间出版机构,它无疑独领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骚,至1911年已连续五次再版,所引起的轰动是可想而知的;同时,全部55册300余万字的图书规模,在今天激光照排、胶版印刷、装订联动的时代的确不算什么大的工程,而考虑到一百年前铅与火的出版条件,其工程的系统庞杂和操作难度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见的。这皇皇巨著一经问世,就成为我

  • 大清新法令-1901.1911-第9卷-点校本

    ¥29.4(7折)定价:¥42.0

    《大清新法令》是清末商务印书馆推出的《大清光绪新法令》和《大清宣统新法令》的合编点校本,共11卷,约300万字,基本涵盖了始于“清末修律”至“辛亥革命”这十年间清政府推行“新政”所颁布实施的几乎所有法令、法规,不仅是民国时期法律改革和法律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料,也是学术界研究中国近代法制变革的珍贵文献。本书为《大清新法令》第9卷,收录宣统庚戌年间六月至十一月十一日四个月间的奏折及相关法令,共计178件...

本类新书

本站常销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