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返场上新2万本!88元任选10本
>
关于“杨华著”检索到   共9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售价:
  • 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及其对策研究:以云南为例

    ¥26.0(8.1折)定价:¥3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日常生活中,农业风险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对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选择与农业产业化互动机制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探索出一种适于国农业发...

  • 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

    成长春,杨凤华等著  /  2016-08-01  /  人民出版社
    ¥45.0(5.6折)定价:¥80.0

    本书是作者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HQ007)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着眼于协调性均衡发展,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这三大国家战略为宏观背景,紧扣长江经济带与江苏经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

    ¥42.3(7.7折)定价:¥55.0

    随着“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决策的推出,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融资困难的问题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旨在对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供国内外各种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相结合的经典案例,为政

  • 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

    杨海华著  /  2022-03-01  /  经济科学出版社
    ¥48.9(7.8折)定价:¥63.0

    本书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公共教育支出结构和制度问题上。本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结论: 第一, 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公共教育支出结构没有同收入分配政策系统相匹配, 导致公共教育支出不但难以有效平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甚至长期可能会产生逆向影响 ; 第二, 以财政分权为导向的财政体制, 是形成我国特有的公共教育支出方式和支出结构的制度基础, 由此产生的教育财政分权, 则是导致公共教育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的制度性原因...

  • 重庆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调研报告

    ¥42.8(7.4折)定价:¥58.0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由商务部2005年2月启动的,工程主要是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贴或者贴息的形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现代化流通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解决农村零售业发展滞后、农村零售市场商品质量低和商品种类缺乏等问题...

  • 气候变化背景下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29.9(6.6折)定价:¥45.0

    全书研究内容主要分三篇展开: 第一篇为低碳农业理论篇, 主要包括低碳现代农业研究综述、碳足迹核算方法优化以及浙江省农业碳源碳汇核算等。第二篇为低碳农业实践篇, 主要包括浙江省在农业生态补偿 (增碳汇) 、依托特色农业资源的内生性产业和外延性产业的发展 (或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旨在提高碳生产力) 、低碳现代农业发展典型模式。第三篇为低碳农业政策篇, 主要介绍浙江省各级政府在推进低碳现代农业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方面的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的郑州模式

    ¥54.6(6.4折)定价:¥85.0

    2016年6月,全国15个城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试点,为这项“社保第六险”的建设探索道路。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的郑州模式》以河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各地三年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郑州开展长护险制度的背景意义、影响因素和重点问题人手开展研究,以“全覆盖、广受益、保基本、多层次”为原则,设计了郑州长护险制度的试点方案,并做了财务可持续的压力测算,提出了可供推广的长护险制度“郑州模式”;

  • 中原经济区发展问题

    杨玉华著  /  2018-11-01  /  经济管理出版社
    ¥25.9(4.5折)定价:¥58.0

    《中原经济区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城市群和河南省整体作为代表研究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和切入点,以点带面,精心选取中原经济区发展遇到的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配置、就业与收入倍增等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探讨,突出问题导向和实践特色,运用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和计量分析,多维度展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辉煌成就,客观地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洞见,为河南省的发展建言献策...

  • 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与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

    ¥50.1(6.4折)定价:¥78.0

    本书重点在于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探讨“双链”融合的理论内涵,揭示推动“双链”融合的逻辑和驱动因素;二是分析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的现状与特征,并结合京津冀制造业升级方向,提出制造业“双链”融合的重点领域和模式选择;三是研究京津冀制造业“双链”融合程度,分析推进“双链”融合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提出推进“双链”融合及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