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

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499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4.0(5.5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58679
  • 条形码:9787010158679 ; 978-7-01-015867-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 本书特色

成长春、杨凤华等*的《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研究的是:区域发展存在着“低水平均衡→非均衡→协调性均衡”的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是区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种高水平、高效率、融合共生的区域发展模式,旨在增强区域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高区域要素的配置效率?br/> 改革开放以来,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中国综合实力*强、战略支撑作用 *大的区域之一,在中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战略地位。在新常态下,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长江经济带应在畅通黄金水道、完善交通网络、推动产业创新、提升城镇化质量、增创开放优势、建设生态廊道、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区域合作、推进载体建设等的过程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加快形成“协调性均衡 ”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形成融合发展态势、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实现长江经济带*有效率、*加公平、* 可持续发展。而地处中国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结合部的江苏,应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加快形成与中上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新格局,在推动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r/>

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HQ007)的*终研究成果,作者着眼于协调性均衡发展,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这三大国家战略为宏观背景,紧扣长江经济带与江苏经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 目录

序 前言 **章 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 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演变 (一)1949~1978年区域计划性均衡发展战略与政策实施阶段 (二)1979~1991年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与政策实施阶段 (三)1992~1998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初步形成阶段 (四)1999~2005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 (五)2006~2013年“四大板块”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组合阶段 (六)2014年以来“四大板块”与“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阶段 二、以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引领新常态 (一)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非均衡问题 (二)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新战略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意图 (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背景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意义 二、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一)区域单元划分与数据来源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三)长江经济带空间差异分析 (四)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的构成分解 (五)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结论 三、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格局的演进 (一)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格局演进三大阶段 (二)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的新走向 四、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愿景与路径 (一)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愿景 (二)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路径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中江苏方略 一、江苏省在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土面积小,经济总量大 (二)水运资源得天独厚,交通运输能力提升 (三)科教资源丰富,开放优势明显 (四)区域合作交流广泛,产业梯度转移加速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发展面临新要求 (一)全面深化改革 (二)强化创新驱动 (三)放大水运优势 (四)拓展开放空间 (五)促进区域协调 (六)建设生态文明 三、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发展定位与路径 (一)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发展的总体路径 第四章 畅通黄金水道 第五章 完善交通网络 第六章 推动产业创新 第七章 提升城镇化质量 第八章 增创开放优势 第九章 建设生态廊道 第十章 创新社会治理 第十一章 加强区域协作 第十二章 推进载体建设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