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返场上新2万本!88元任选10本
>
关于“[]元 ”检索到   共8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教观心诠:王永元佛学著作集(全3册)

    ¥373.5(7.5折)定价:¥498.0

    本书是上海著名佛教居士王永元的著作集。全书按类别分为释经、释论、序跋、心语、论说、评议六个部分,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既有对印度佛教性相二宗重要经论的诠释,也有对汉传佛教台贤诸宗重要著述的讲解。不仅包括佛教义理的辨析,更涉及实修要义的提点。论述时,虽分宗别派,然处处融贯,以期读者整体把握佛教义理系统。...

  •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全2册)

    范應元  /  2015-10-01  /  广陵书社
    ¥311.6(8.2折)定价:¥380.0

    《老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 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二卷。范氏《直解》广泛征引当时能见到的各种版本,互为参证,辨析同异。近代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宋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列为其编印的《续古逸丛书》之十七。据涵芬楼影宋本影印出版,宣纸线装,双色套印,再现原书面貌,极具版本及收藏价值...

  • 吴澄集(全四册)

    (元)吴澄  /  2021-12-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80.9(7.2折)定价:¥529.0

    吴澄广泛吸收了宋儒的思想遗产而加以个人的综合与发展,吴澄的思想不仅是对宋代理学的总结,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继承了宋儒对太极、心性的精微辨析,同时,也对南宋末年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的流弊有清醒的认识。吴澄的哲学思想,从其基本性质来说,无疑是朱子学的,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妨说是“后朱子学”或“新朱子学”的。此“后”或“新”表现在:在理气论上,吴澄对朱熹的观点有所推进,并对以后的朱子学者(如曹端、薛瑄、罗钦顺等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吴澄还大

  • 宋刻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

    范應元著  /  2020-04-01  /  文物出版社
    ¥2683.2(7.8折)定价:¥3440.0

    本书为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集成之一,《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书凡二卷,宋人范应元集注,宋刻本。缪荃孙、沈曾植、杨守敬、邓邦述、章钰跋、王闓运跋。此书徵引古本及前人音训注释凡四十余家,附以范氏本人的见解...

  • 困学纪闻(全校本)(修订版)(全三册)

    ¥261.0(7.5折)定价:¥348.0

    《困学纪闻》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的文献学力作,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张之洞《书目答问》于《困学纪闻》诸多版本中,对翁元圻集注本尤为推重,王应麟博涉经史子集,在书中展示了精湛的考据学功力,而翁注一一诠释,体大思精,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不啻为一部“国学小百科”。全书包括说经八卷,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共二十卷。本书以道光五年余姚翁氏守富堂刻本《困学纪闻注》为底本,囊括王应麟自注,

  • 周易学

    曹元弼  /  2021-10-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4.9(7.6折)定价:¥138.0

    曹元弼所撰《周易学》是易学研究目前的重要作品。它按照张之洞《劝学篇》列举的七目:明例、要旨、图表、会通、解纷、阙疑和流别,对《周易》的基本体例、思想内容、学术疑难、解释流派进行疏通。《明例》讨论了《周易》体例以及各易家家法。《要旨》分为上下两篇,摘取很重要的经句进行阐发。《图表》用形象化的方式呈现了《明例》所涉及的体例,《会通》则将《周易》与其他经书相互参照、融会贯通。《解纷》对易学目前的学术分歧进行了折中、调解和推陈出新。在《阙疑》

  • 春秋阙疑(全二册)

    (元)郑玉  /  2021-11-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9.2(7.6折)定价:¥249.0

    中唐以降,新经学思潮兴起,经学家普遍倡导舍传求经、以意解经。虽然程朱学派的兴起对这一新经学思潮做出了回应,尤其是朱子对经典的注解几乎成为宋元经学解释的典范,但由于程朱于《春秋》无成书,因而对于之后的《春秋》学家来说,接续程朱以重建《春秋》诠释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其为学之首务,郑玉《春秋》学正是就此而发。《春秋阙疑》体例乃“因朱子《通鉴纲目》之例,以经为纲,大字揭之于上,复以传为目,而小字疏之于下。叙事则专于《左氏》,而附以《公》《谷》

  • 费耶阿本德哲学新探

    郭元林  /  2023-12-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1.0(7.5折)定价:¥148.0

    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和总结了费耶阿本德的哲学思想,这在国内外哲学界还是首次。其内容包括:导论;第一章,思想渊源;第二章,物理学哲学;第三章,科学知识论;第四章,古希腊哲学;尾声。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比较全面地收集了相关的中外文资料,细致地研究了主要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本书一切从文本出发,不预设观点,不硬贴标签,不强入框架。 ...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