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返场上新2万本!88元任选10本
>
关于“() 撰”检索到   共265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搜索
搜索全部
  • 搜索全部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3.7(9.1折)定价:¥15.0

    本书系《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是据余时雨校本整理而成。全书共16卷,其中《要诀》12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诸血门、诸痛门、诸嗽门、寒热门、大小腑门、虚损门、拾遗门、疮毒门、妇人门等12门,主要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类方》四卷,是根据《要诀》中的各门分类处方,按汤、饮、丸、散、膏、丹剂型排列,主要阐述了各科病证的方药。 全书全面反映了戴原礼治疗杂病的丰富经验,其对疾病的辨治,议论清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老老恒言

    ¥10.1(10.1折)定价:¥10.0

    《老老恒言》又称《养生随笔》,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是汇集清以前各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编纂而成的养生学专著。分别从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运动导引、服药卫生、预防疾病等方面,阐述老年养生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作者养生理论始终贯穿“ 道贵自然”的思想,主张养生应顺应自然,生活习惯应合四时阴阳,并且紧密结合老年人自身的特点,把养生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全书共5卷,前4 卷涉及饮食起居及日常用品的保健措施。第5

  • 伤寒论类方-伤寒金匮-27

    ¥20.5(8.2折)定价:¥25.0

    《伤寒论类方》,清·徐大椿撰。全书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等l2类,每类先定主方,然后以同条诸方附于其下,条分而缕析。在编排方法上,首列方名,次药物组成,次煎服法,次原文适应证。注文则以夹注、按语的形式出现,阐释经方的精患妙用及证之病变机理。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半松斋藏版[医书六种]本为底本...

  • 医学实在易

    ¥23.3(8折)定价:¥29.0

    《医学实在易》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医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均予以论述。书共分8卷,夹叙夹议,寓议论与诗歌于一体。乃先发议论,其后参以“七言”诗文总括其义。卷一在于阐明中医基础理论,论述脏腑经络以及四诊运气;卷二、卷三、卷四分述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对各种疾病详加分析并附以歌诀,易记易诵,颇切临床实用;卷五、卷六、卷七分别列举各证之常用方药;卷八补遗并外备诸方以及妇人科。全书通俗易

  • 医学从众录

    ¥21.8(8.7折)定价:¥25.0

    《医学从众录》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全书共8卷40篇,为短篇叙事体裁。书中议病议证,辨方辨药,其论证治法悉遵古训,由浅人深。卷一至卷七论述内外科杂病;卷八论述妇人杂病和伤寒附法。陈修园自谓:“学医始基于入门,人门正则始终皆正,入门错则始终皆错。此书阐明圣法,为人门之准,不在详备。若得其秘诀未尝不详备也。”书中对各种病证,以近时诸贤之说和仲景学说并列合参,由博返约,说理浅显,用方广泛,变通灵活,不仅

  • 儒门事亲校注

    ¥45.8(3.6折)定价:¥128.0

    《儒门事亲》,中国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张从正编撰,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温热经纬/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大字版

    ¥18.4(6.6折)定价:¥28.0

    《温热经纬》为温病通论类著作,五卷,清代王士雄(孟英)纂于咸丰二年(1852年)。本书“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故以“经纬”名书。书中选取《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热病的论述,以及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清代诸家温病条文,分卷分条辑录,并采用后世诸家的见解,参以王氏按语逐条注释析义。后人谓《温热经纬》为温病学之集大成者,并以之为学习温病学的入门之作...

  • 医学源流论

    ¥10.1(10.1折)定价:¥10.0

  • 慎柔五书

    ¥10.1(10.1折)定价:¥10.0

    地黄丸为肾家之主剂。盖肾水枯,则肝木不荣;木不荣,则枯木生心火。故用熟地以滋肾,用泽泻以去肾家之邪,则地黄成滋肾之功。肾所恶者土也,脾家有湿热,则能克肾水,故用山药补脾,用茯苓以去脾家之湿,则山药成补脾之功。木枯则耗水,以山茱萸敛火以润肝;火炽亦能涸水,以牡丹皮泻心火而补心。心足则火不妄起,且下降与肾交,而补肾之功愈成矣。此即《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之义;又《素问》亢害承制之道也。凡两手俱数,大便燥者,八物汤。洪大有力,

  • 外科精义

    ¥10.5(10.5折)定价:¥10.0

    本书由元代御药院外科太医齐德之所著,是在收集前贤有关诊治痈疽、疮疡论述及古今名医诸家方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简编类次而成,成书于1335年。2卷。上卷为外科医论35篇,论述疮肿的诊法,辨疮疽肿虚实、深浅、善恶等法,以及疮肿内服及外治诸法,论述五发疽、附骨疽、阴疮、时毒、疗疖、瘰疬、痔疮等病的诊治。下卷载外科常用汤、丸、膏、丹等140余首方剂,详述方剂主治,药物组成、用量服法等,实用价值较高。卷末记载了60余味外科常用中药的炮制

  • 医药文化随笔-(增订版)

    傅维康撰  /  2006-03-01  /  上海古籍出版社
    ¥38.0(7.9折)定价:¥48.0

    本书共160篇文章,其中选自第一版117篇,新增43篇。内容主要是叙述对人体兼有营养、防病、疗疾功效的食物,诸如赤豆、绿豆、芝麻、花生、香蕉、葡萄、南瓜、番茄、核桃、薏苡仁等;或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谈到的话题,如名片、博士、大手笔、东道主、书香、装潢等之史料轶闻;或者是近年曾经特别强调的防疫保健措施,例如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隔离传染病患者、戴口罩和洗手之史话以及其他医药、文史方面选题,如《明代“千里健步散”》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金匮要略

    ¥10.2(11.3折)定价:¥9.0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著。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 为了便

  • 外科证治全生集

    ¥10.1(10.1折)定价:¥10.0

    本书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在总结自己40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以祖传秘方编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论证、治法、医方、杂证、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其中介绍常见外科病证治法65种,常用外科效方75 首,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200余味药物的性能及炮制,医案15则。作者以治疗外科疮疡而擅长,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治疗上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临床治病疗效卓著,自诩“治病历四十余年。用药

  • 笔花医镜

    ¥10.1(10.1折)定价:¥10.0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江涵暾撰。4卷。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药分为补泻猛将,次将,十分方便临床医生辨证选药治疗。全书内容浅显,论述简要,切合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对当今中医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 医林一致-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骆登高. 撰  /  2012-06-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16.4(8.2折)定价:¥20.0

    本书49篇,首为脉诀,分述二十八脉,脉象主病,以及浮、中、沉三侯,五脏本脉,真脏脉,四时之脉,从症不从脉,从脉不从症等;以下分为伤寒、瘟疫、脚气、斑疹等四十七门,每症详述病因、证治、并附治方...

  • 黄元御解伤寒

    ¥28.6(7.5折)定价:¥38.0

    黄元御解伤寒包括《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三本黄氏医书。《伤寒悬解》十四卷成书于乾隆十三年、《金匮悬解》二十二卷,成书于乾隆十三年、《伤寒说意》十卷,成书于乾隆十九年。《伤寒悬解》、《伤寒说意》,均是黄氏以气化学说诠释的伤寒的力作。强调里气、阳气在伤寒发病、传经、治疗、预后中的重要性,力驳“传经为热”的理论,纠正了诠释伤寒者的千古之误,体现了其贵阳贱阴的学术观点。   《金匮悬解》则是在黄元御研习金匮多年,且通读

  • 素问识

    (日)丹波元简撰  /  2017-07-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36.6(7.6折)定价:¥48.0

    《素问识》是一部医经著作, 日本著名汉学家丹波元简撰。作者将《素问》分为八卷, 共七十二篇, 一反前人对《素问》全文通注之例, 摘取原书中的疑点难点, 采取诸家之说注于句下。前人之见解不同, 或义有未尽者, 则附按语, 以阐明自己的观点...

  • 黄元御四圣医书

    ¥20.5(8.2折)定价:¥25.0

    黄元御(1705~1758年),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 《黄元御四圣医书》是黄元御精品医书系列之一。本书收录了《四圣心源》,《四圣悬枢》。本书方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符合临床。此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文笔精炼、风格独特,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堪称黄氏诸书之精华...

  • 本草原始

    ¥46.5(7.2折)定价:¥65.0

    明李中立纂辑于万历四十年(1612)。.本书12卷,收载药物470种,药图420幅,其中360佘幅是作者据实物亲临写生所绘,附方369个。本书与以往本草的不同点力药图不绘原植物,仅绘其药用部分,真伪对照,以利药材鉴别,为突吐药材形态鉴别的综合性本草,对前代本草记载详明的药de.图注闰明扼要,对易混淆品种则详加考察,澄清混乱,揭露当时药商以伪充真的卑劣乎法,并注意到产地环境、采农季节、炮制加工等因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是在中药鉴定、

  • 伤寒悬解 伤寒说意-黄元御医集-(三)

    ¥34.3(8折)定价:¥43.0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著有《伤寒悬解》、《素灵微蕴》、《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玉楸药解》后世所称《黄氏八种》,后又有《素问悬解》、《灵枢

  • 高注金匮要略

    ¥20.4(7.8折)定价:¥26.0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为我国古典医著之一,立义定方,均可为后人法则,但文辞简赅,义理深奥,读者往往难以理解。《高注金匮要略》为清人高学山所著,见解独到,叙述精微,阐发详尽,对杂病的病情、诊断、方义,都做出了精确的分析。(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 《金匮要略》以汉代文字写就,文辞古奥,读起来不易理解。清人高学山(汉峙)诊余深入钻研《金匮要略》,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沣解《金匮要略》,著成《高注金匮要略》二十余万言,对读者理解《金匮要略

  • 道德真经注(医道溯源)/医道传承丛书(第4辑)

    ¥37.3(7.6折)定价:¥49.0

    有关《老子》(又名《道德经》)的注疏解说多达数百种,河上公《老子章句》是成书较早、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家,其就经为注,逐章逐句以汉代流行的黄老学派无为治国、清静养生的观点解释《老子》经文。天道与人道相通,治国与治身之道相同,二者皆本于清虚无为的自然之道,河上公以其道论为理论基础,继承了道家损情寡欲、清静无为的传统理论,极大地发挥了道家益寿延年的养生思想,提出了以“爱气养神”为核心、“长生久寿”为目的的养生理论,主张“怀道抱一”,导引

  • 四圣心源/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28.6(7.5折)定价:¥38.0

    《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又名《医圣心源》。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为提高针灸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适合中

  • 医方考/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30.2(5.7折)定价:¥53.0

    《医方考》由明代医家吴昆所著,为历目前靠前部方论专著,全书按疾病分为72门,论述700余首方剂,包括方药组成、主治证、临床表现、病名释义、病因病机分析、药物配伍意义等内容,乃是后世研究方剂学理论重要的方论性专著。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对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适合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参阅...

  • 宋刊周易本义/医道传承第4辑

    ¥42.8(7.4折)定价:¥58.0

    《周易本义》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对于《周易》一书所做的注释,兼采汉魏以来的易学学说,融合占筮、象数、义理于一体,重点通过象数的研究以补《程传》之不足,取可解的来解,如不可晓的也不妄说,并汲取了《易传》和中医学的营养,代表了宋代易学研究的优选水平。《周易本义》为元、明、清三代官学所用,影响三代官学600余年,为数百年间的易学开辟了广阔的诠释空间,在易学史和中国思想目前产生了重要影响...

  • 医道传承丛书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医道传承丛书.医道准绳

    【晋】皇甫谧原撰  /  2018-08-01  /  学苑出版社
    ¥99.4(7.2折)定价:¥138.0

    本书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包括:精神五藏、五藏六府阴阳表裹第三、五藏五官第四、五藏大小六府应候第五、十二原第六等。记录了晋代以前在医学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带有总结性的主要医学著作,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目前,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 沟断

    ¥540.0(7.2折)定价:¥750.0

    《沟断》为日本后世方派医家今大路亲顕所撰, 具体成书年代不详, 现存二策、四策和五策 (上) 。其中二策、四策主要论脉, 五策则为本草图谱...

  • 医官玄稿

    ¥525.6(7.2折)定价:¥730.0

    《医官玄稿》三卷, 是研究中国古代医书及医家传记的著作, 由日本折衷派医家望月三英所撰, 宝历二年 (1752) 自序, 刊于明和三年丙戌 (1766) ...

  •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万病回春(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80.3(7.3折)定价:¥110.0

    《万病回春》由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全书8卷,卷一以首论天地人、阴阳五行、脏腑功能、主病脉证等基础理论,次载药性各付、诸病主药、形体、脏腑、经脉等总论内容;卷二至卷八分别论述内、外、妇、儿、五官等病症190余种,末附“云林暇笔”一节。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病症详明,治法切用,对后世医家有较大影响,是一部价值较高的临床参考书。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对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

  •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形色外诊简摩(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23.9(8折)定价:¥30.0

    《形色外诊简摩》,诊断学著作,2卷。清代周学海(澂之)撰。刊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卷专论望形,首叙形诊总义,次叙生形(生理性形态)、病形(病理性形态)以及络脉形态等;下卷阐论望色,包括面色、目色、舌色等。书中集历代有关望诊文献,条分缕析,并旁及闻诊、问诊。其“舌质舌苔辨”、“舌苔有根无根辨”两篇医论,阐述尤为精要。现代医家任应秋曾评曰:此两篇“皆望舌中的很根本功夫”。至于伤寒、温病之舌法,虽取陶节庵、叶天士两家之说,然亦结合个

  • (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兰室秘藏(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34.2(7.4折)定价:¥46.0

    《兰室秘藏》,三卷,元·李杲撰,刊于公元1276年(元朝至元十三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全书分二十一门,包括内、外、妇、儿临床各科。卷上,共六门,首列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以突出其脾胃学说;卷中自头痛至妇人门,共六门;卷下自大便燥结门至小儿门,共九门。每门之下,先有总论,其内容是以症候为主,详论各症候的病源和治疗原则,然后根据治疗原则载列各种处方。其中不少处

  • 本草推荐阅读丛书本经疏证(新版)/本草必读丛书

    ¥28.6(7.5折)定价:¥38.0

    本书共分十二卷,分上中下三品,石25味,草75味,木23味,人3味,兽7味,禽3味,虫鱼14味,果6味,谷11味,菜6味,记药173味。本书以《本经》为主,《别录》《唐本》《图经》为辅,并取《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等书的古方,交互参证,逐味疏解。凡某证宜用某药,某药适于某病,均已经方解释《本经》的主治,以《本经》分析古方的应用。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是合乎科学的。由是对于审证用药或审药定方的精义更可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因此本

  •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程氏释方

    ¥56.3(7.1折)定价:¥79.0

    明代医家程伊撰《程氏释方》共四卷,全书收集实用方剂八百余首,每方之下对方剂名称作了详细解释,列出主治,后附方歌,有利于加深对方剂的理解及配伍应用,是一部对中医药工作者极具参考价值的图书。此次整理本着呈现给读者一本很好读本为目标,本书系孤本,底本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据日本文化元年(1804)索须恒德抄本影印的善本医书,综合运用四校法,经过认真校勘而成,便于读者阅览...

  • 中医经典文库伤寒来苏集

    ¥24.7(8.5折)定价:¥29.0

    本书为清代医家柯琴撰著,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柯氏抢先发售以证名篇,重新编次,纲举目张,条理井然,使仲景之作,从此一新,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伤寒论》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可谓贡献很好。本书批诸注家之谬,悟仲景之旨,堪称历代注疏《伤寒论》的上乘之作。本书适合中医各科临床医师参阅,尤其是研究《伤寒论》的推荐参考书...

  • 实用千家妙方系列丛书肘后备急方

    ¥32.0(8.2折)定价:¥39.0

    本书选《玉函经》书中精要之方,重点选取常见病、急性病的简便治疗方药,编撰成书,以备临证急用。靠前卷到第四卷为“内病”,主治方包括中恶、心腹痛、伤寒、时气、中风、水病、黄疸、虚损、上气咳嗽等疾病,大约相当于内科疾病,第五卷到第六卷为“外发病”,主治方包括痈疽、疮毒、癣疥、耳目等疾病,大约相当于外科类疾病,第七卷为“他犯病”,主治方包括虫兽伤、中毒等疾病,第八卷为百病备急丸散及牲畜病等...

  •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针灸逢源

    清李学川辑撰  /  2018-11-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82.6(7折)定价:¥118.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特色鲜明,价值连城...

  • 山居本草

    (清)程履新撰  /  2017-12-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26.0(7.5折)定价:¥168.0

    《山居本草》,明末清初程履新辑。本书共计六卷,卷一为养生之法,卷二至卷六分谷、菜、果、竹木花卉、水火土金石五部,收录常见药物1300余种,卷六之后附有总论,总集考订前贤论药之说,订为规范。本次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高氏刻本为底本...

  • 明医杂著/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34.2(7.4折)定价:¥46.0

    《明医杂著》为明代医家王纶所撰的一部综合性医著。全书共六卷,卷一至卷三主要为医论及杂病证治,包括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头痛等内科病证及妇产科和五官科疾病的辨治,并分析了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医的治法、方论等;卷四专论风证;卷五论述小儿诸病的证治;卷六为附方。全书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人、小儿疾病。证治方剂俱备,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是一部很好的临床参考书。此次校注以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宋阳山刻本为底本,精校而成。可

  • 察病指南/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15.6(8.7折)定价:¥18.0

    《察病指南》,脉学著作,3卷。南宋施发(政卿)撰于淳祐元年(1241)。上卷分28个专题,总论脉学理论。中卷介绍常见脉24种的体状和主病,以七表、八里、九道3类类脉,并述7种死脉脉象。下卷以病症为主,参以脉诊,并涉及妇、儿科诊法和望诊、闻诊等内容。此书引证范围广泛,融会贯通,内容多采自《三因方》、《脉粹》等书,所述31种脉象各有一幅脉图,大部分比较形象,是宋代脉图较好的一种,也是现存脉图很早的一部。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

  • 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本经序疏要: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

    【清】邹澍撰  /  2018-08-01  /  学苑出版社
    ¥36.5(7.9折)定价:¥46.0

    本书是将《本经》序“大病之主”以下一节分为83项,先列主治药,然后参照古方的具体应用,加以注解、说明。本书可为医经与经方连络交会的枢纽...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本草从新/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

    ¥27.2(7.6折)定价:¥36.0

    《本草从新》,十八卷,为清代流传较广的临床实用本草,清代吴仪洛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载药720余种,按《本草纲目》分类方法排列每药述性味、主治、功用、辨伪、修治等。多结合作者经验,并广泛总结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对于同一药物的不同品种也多区别其力量厚薄,性味优劣,指出功效上的差异。新增燕窝、冬虫夏草、太子参、党参、西洋参等常用药...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保赤全书/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

    ¥21.0(8.4折)定价:¥25.0

    明·官橓撰,李时中增补。刊于1585年。卷上为痘病诊治,凡92论;卷下为女人出痘、麻疹证治及痘疹治疗方剂。全书有论有方,简明扼要。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明刻本等...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伤寒明理论 伤寒医鉴/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

    ¥17.0(8.5折)定价:¥20.0

    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现存宋、明、清十多种刻本、及《古今医统正脉》、《中国医学大成》本...

  • 中医经典文库丹溪心法

    ¥22.6(8.1折)定价:¥28.0

    《丹溪心法》是朱丹溪弟子赵以德、刘淑渊、戴元礼整理丹溪之心得,并附以己意而成。内容丰富,首记有医论六篇,次论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近百则。每病均首载丹溪原论,次为原礼之发明,再为方药、附录说明等内容,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朱丹溪临床治疗经验的医著,被认可为研究丹溪学说的重要参考书。《丹溪心法》很早由杨楚玉于明·成化初年刊行,王季(王献)又增入方剂再次刊行,程充又根据朱丹溪曾孙朱贤家藏版本,重新订正刊行。此次整理以明·成化十八年壬寅程

  • 中医临床家书系奇症汇

    ¥31.2(8折)定价:¥39.0

    《奇症汇》为清·沈源撰写。本书根据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公元1786)刻本整理,其中卷之二靠前章耳第九节耳聪中有部分缺失,已在本书中用省略号代之标出。底本系现存很早版本,若为底本明显错误,则予以纠正。底本中的异体字、繁体字统一以规范字律齐,如“卽”改为“即”,“滙”改为“汇”等。全书将三级标题插入正文,以便读者阅读...

  • 中医经典文库寓意草新版/中医经典文库

    喻昌撰  /  2019-01-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7.3(9.1折)定价:¥19.0

    《寓意草》是著名的中医医案著作,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撰于公元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  《寓意草/中医经典文库》不分卷,前有医论二篇,强调“先议病,后用药”,并制定了议病格式。其后收录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病案60余则,每案记述患者发病情况、症状体征、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分析病因病机,阐明治法方药,还以设问的方式,讨论其关键和疑难所在。  《寓意草/中医经典文库》选案典型,记述完备,分析精当,辨证准确,善用古方,用药灵活,见解独特,

  • 本草经考注(修订版上下册)/日本汉方医家森立之医书(繁体竖排大字本)

    ¥383.5(7.7折)定价:¥498.0

    本书依《神农本草经》编例,分上、中、下三品,各6卷,收药365种。全书对《本经》365味药的药品、性味、产地、功用等项一一加以考证,引掘历代医药文献及相关字书与子史文献,论证详晰,于药名考证尤为周详,体现了作者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具有相当高的文献学价,在同类专著中为佼佼者。日本江户时代汉方医家,考证学派很好学者森立之,以渊博知识、丰富实践,汇集中日两国前贤研究成果,编撰《考注》集大成之作。三部《考注》对中国医学经典做全面、缜密校勘及考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本草通玄/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

    ¥21.0(8.4折)定价:¥25.0

    《本草通玄》,古代中国药学著作。共二卷。明代李中梓撰。约刊于明末。本书将药物分为草、谷、木、菜、果、寓木、苞木、虫、鳞、介、禽、兽、人及金石等14部,共收药物341种。重点叙述了每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末附用药机要及引经报使、针灸要穴图等...

  •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纲目易知录

    ¥148.5(7.5折)定价:¥198.0

    《本草纲目易知录》8卷,本草学著作。戴葆元撰戴氏参考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汪昂《本草备要》,删繁补略,结合自己对药性的认识及临证实践经验,编著成书。书载总目1205条(其中涉及药物者有1199条,即载药1199种,其他类者6条)。前7卷为该书正文,依次为卷一草部,卷二草部、谷部,卷三菜部、果部,卷四木部、服器部、虫部,卷五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卷六兽部,卷七人部、水部、火部、土部、金部和石部。卷八为仿蔡烈先为《本草纲目》所编索引《本草

  • 中医经典文库温热经纬.中医经典文库

    ¥26.0(8.1折)定价:¥32.0

    本书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士雄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五卷,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最末精撷温病验方113首,实用效捷,如鼓应桴。该书反映了王氏在温病论治方面的精深造诣和独特见解。 本书适合中医各科临床医师及大中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脉学注释汇参证治

    ¥36.5(7.9折)定价:¥46.0

    《脉学注释汇参证治》由清代医家汪文绮所著,约成书于清乾隆九年(1744)。分上、下卷,该书是对《濒湖脉学》进行注释的脉学著作,书中论述27种脉,为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等。以脉统证,脉证相参,共述病证76种。并据脉施治,因方施药,融脉、证、治、方于一体。本书现仅存一种刻本,即清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杨德先近文堂刻本启吉野史藏版。此次整理即以该刻本作

  • 本草品汇精要

    ¥2940.0(6折)定价:¥4900.0

    本书以弘治十八年 (1505) 《本草品汇精要》原本作为校勘底本, 参用多种古籍对原书中错漏之处进行校勘 ; 又对原书中出现的冷僻费解或具有特定含义的字词及名词术语等, 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 ; 保留原书朱墨分书的特色, 配以原书的高清彩绘药图, 以最大程度反映该书原貌...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