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年中庆第三波!88元任选10本
>
关于“”检索到   共19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宋诗别裁集

    ¥36.0(7.5折)定价:¥48.0

    《宋诗别裁集》收录宋代诗人137名,作品645首。 编选者意在尝鼎一脔,窥豹一斑,注意选取不同流派的作品,以见宋诗之梗概,故而如西昆体、江西体、江湖体、理学体,等均有采及。所选诗歌题材较广,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宋诗之面貌与特点...

  • 花卉册页-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

    (清)赵之谦  /  2013-01-01  /  中国书店出版社
    ¥24.8(6.9折)定价:¥36.0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赵之谦花卉册页》精选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名家及其名作,以馆藏书画珍品为源本,以册页的形式出版,呈现了较完善的中国古代绘画代表性流派和个人风格体系。此系列画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能更准确欣赏

  • 荀子集解-中华国学文库

    王先谦  /  2012-03-01  /  中华书局
    ¥33.8(7.2折)定价:¥47.0

    本书篇幅较长,内容驳杂,行文古奥,且多用奇字僻词,素称难读。清人王先谦在慎选底本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唐人杨倞及清代卢文弨、王念孙、顾千里、刘台拱、郝懿行、俞樾、陈奂、洪颐煊等学者注释考证之成果,对《荀子》文字及其“微言大义”重加校释疏通,写成《荀子集解》一书。该书内容宏富,考证谨严,代表了中国古代荀学研究之最高成就。此次推出的整理本整理规范,断句精准,很适合专业研究者与普通读者使用...

  • 贤母录

    ¥37.4(5.5折)定价:¥68.0

    清代黄本骐以宋代孙颀《贤母录》为蓝本,辑录史传所载贤母事迹,上起陶唐,下迄明代,编为四卷,而以黄母刘氏《旌节录》附录于后,可谓东方母教全书,首次点校注译出版...

  • 绛云楼题跋

    ¥31.5(7折)定价:¥45.0

    明末清初钱谦益绛云楼藏书数量丰富,宋元佳刻甚夥。其所作题跋,多述得书经过、鉴赏心得、所思所感。然而遭遇火灾后,所藏损失惨重。本书自钱氏文集《牧斋初学集》、《牧斋有学集》及《补遗》、《牧斋外集》集录所书题跋文字,并访求逸文,得题跋二百六十五首。钱氏其藏书盛况与及版本源流,可藉此一睹...

  • 朱子近思录

    ¥23.6(6.2折)定价:¥38.0

    本书分十四卷, 卷各标立篇名, 收录六百二十二则理学四子的语录, 系统地介绍了他们的思想, 是对理学整体架构和内在联系的精思深虑...

  • 孟子(大字拼音)

    ¥22.5(7.5折)定价:¥30.0

    《孟子》相传为孟子和他的门人所作。孟子为先秦儒家重要传人。宋代以后,《孟子》一书受到儒家学者的广泛推崇。本书只录经典白文,配以拼音注音,辅以极少的简注。既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涵泳经典原文,也方便初学诵习。 ...

  • 新书----中华国学文库:荀子集解 (精装)

    ¥44.0(8折)定价:¥55.0

    《荀子》一书篇幅较长,内容驳杂,行文古奥,且多用奇字僻词,素称难读。清人王先谦在慎选底本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唐人杨倞及清代卢文弨、王念孙、顾千里、刘台拱、郝懿行、俞樾、陈奂、洪颐煊等学者注释考证之成果,对《荀子》文字及其“微言大义”重加校释疏通,写成《荀子集解》一书。该书内容宏富,考证谨严,代表了中国古代荀学研究之z高成就。此次推出的整理本整理规范,断句精准,很适合专业研究者与普通读者使用...

  • 近思录-国学经典-典藏版

    ¥46.2(7折)定价:¥66.0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典藏版》,是继我社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 国学典藏庄子

    ¥26.1(5.8折)定价:¥45.0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周与其后学所作。《庄子》一书,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它代表着先秦诸子散文的成熟,是我国浪漫主义的杰作。庄子的散文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又具有个性化特征。无论从其思想方面,还是艺术手法上都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长河中,《庄子》是当之无愧的一颗璀璨明珠。此次整理,以王先谦的《庄子集解》为底本...

  • 新书--东亚近思录文献丛书:性理群书句解后集(精装)

    ¥37.2(4.9折)定价:¥76.0

    《近思录》是朱熹、吕祖谦所编北宋大儒周敦颐、张载、二程的语录选集,久已成为理学入门的经典读物。南宋时,朱熹后学蔡模又编成《近思续录》《近思别录》,二书遵照《近思录》体例,分别选编了朱熹和张械、吕祖谦的语录。南宋人熊刚大将《近思录》《近思续录》《近思别录》汇为一编,并加以句解,作为《性理群书句解》一书之“后集”。其注文颇具特色,简明晓畅,易于初学,在当时不仅增辟了理学传播的新途径,也扩大了《近思录》《近思续录》《近思别录》三书的影响范围

  • 老子校释

    朱谦之撰  /  2017-11-01  /  中华书局
    ¥33.6(8折)定价:¥42.0

    《老子校释》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 参考石本、敦煌本、旧钞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一百余种, 进行校勘 ; 并引用了王念孙, 孙诒让、俞樾、洪颐煊以迄近人研究所得, 加以考订、阐释 ; 还以江有诰韵读为主, 参以吴棫、顾炎武、江永、姚文田等诸家之说, 推求经文古韵。本书是研究老子学说的重要参考书...

  • 崇文国学经典:大学 中庸(精装)

    颜培金,王谦译注  /  2023-04-01  /  崇文书局
    ¥22.4(7折)定价:¥32.0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没有独立成编。南宋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其作章句集注,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 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中庸》强调"诚",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 同时提出

  • 天工开物

    ¥34.8(6折)定价:¥58.0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是世界上diyi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共十八卷,附有百余幅插图,涉及30多个行业,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五谷)、《乃服》(纺织)、《彰施》(服装染色)、《粹精》(粮食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陶埏》(陶瓷)、《冶铸》(铸造)、《舟车》(船车)、《锤锻》(锻造)、《燔石》(煤石烧制)、《膏液》

  • 唐鉴

    ¥42.9(5.5折)定价:¥78.0

    《唐鉴》是北宋史学名家范祖禹的史论代表作,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施政治国方略的经典杰作,记述了唐朝二十一位皇帝近三百年的政治史。它和《资治通鉴》并驾齐驱,被视为帝王读物。据说,北宋理学家程颐非常喜欢读《唐鉴》,他曾评价道:“三代以后,无此议论。”宋高宗也曾评论道:“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读《唐鉴》,知范祖禹有台谏手段。...

  • 吕氏春秋(全二册)

    ¥48.4(5.5折)定价:¥88.0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食客三千人所著。以道家法天地为总纲,融合众家所长、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农业各方面的理论体系,肯定并尊崇揆天道、察地道、览人情的顺天应人思想,同时又更加主张去主动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积极有为地进行社会活动。全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个部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约二十万字。十二纪主要论述天时,八览主要论述人事,六论则主要阐释地理。知识范围涉及易学、阴阳、五行、干支、养生

  • 元诗别裁集

    ¥36.0(7.5折)定价:¥48.0

    《元诗别裁集》原名为《元诗百一钞》,共收录元代诗人152位,作品619首,起元好问,迄杨维桢。所选作品正变以揽诸公之长,故不隘;出入略以三唐为准,故不滥,题材多样,颇能反映元代诗歌之基本面貌...

  • 近思录

    ¥31.9(5.5折)定价:¥58.0

    《近思录》是一部全面展现宋代理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由朱熹和吕祖谦编纂,收录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位理学家语录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对宋以后的社会思潮和主流文化影响极大。南宋叶采称之:“是则我宋之一经,将于四子并列,诏后学而垂无穷也。”清代江永言其:“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近代国学泰斗钱穆也说:“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可见,《近思录》既是古代文人士子奉为圭臬的经典名作,也是今天我们研究理学的重要文献和

  • 宋论

    ¥48.4(5.5折)定价:¥88.0

    《宋论》是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夫之的史论著作。全书共十五卷,以宋代帝王在位的先后顺序分卷论述,从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政权;经靖康之乱后都城南迁,宋高宗建立南宋;至宋怀宗祥兴二年(1279)南宋灭亡,共历经18位帝王。王夫之在深度研究宋代历史的整个过程及诸多细节后,把对各代帝王将相的审视评鉴与“王朝怎样由兴至衰至亡”这个问题紧密联系,通过对每位帝王在位时的人物、事件的评述,以及对诸多历史细节的考察,史与论巧妙结合,由此评析他们的得失功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