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上新2万种!每满100减50
>
关于“韩炳哲”检索到   共25种现货商品
  • 韩炳哲作品倦怠社会/韩炳哲作品05

    [德]韩炳哲  /  2018-06-01  /  中信出版社
    ¥21.4(6.1折)定价:¥35.0

    (1)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或疲劳综合征了21世纪初的疾病形态。这都指向一种过度的肯定性,即自我在过度狂热中燃尽了自身。(2)功绩社会中的人,虽然摆脱了福柯意义上的规训社会,却又陷入了新的精神规训社会,比起他人的剥削,自我剥削更加严重地导致了自我崩溃。(3)“积极生活”的态度导致焦虑和歇斯底里,人们不仅没能实现自由,反而丧失了沉思的幸福。(4)作者主张从面对世界的倦怠回归面向自我的倦怠,在孤独和精神寻

  • 美的救赎/韩炳哲作品09

    [德]韩炳哲  /  2018-02-01  /  中信出版社
    ¥24.5(7折)定价:¥35.0

    美如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处境。一方面,它如通货膨胀般蔓延四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美的狂热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费的内在性:它塑造了资本的美学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动所带来的对消极性的体验,接近被纯粹的快乐即点赞所取代。美很终被化。本书既为我们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灾难或诱惑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也阐明了那些建立美的伦理或政治的美的维度。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然而韩炳

  • 韩炳哲作品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韩炳哲作品

    [德]韩炳哲  /  2019-01-01  /  中信出版社
    ¥21.4(6.1折)定价:¥35.0

    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占领了我们的生活。被数字化了的生命实际上导致了社群、公共空间的坍塌,也慢慢侵蚀了政治行动的可能,妨害了有意义的政治议程。数字化交流激发了瞬间的冲动性反应,发送和接收这种信息的民众,变成了一个(个)数字化的(蜂)群。这不是大众,而不过是一些被相互隔离的个体;不足以称为“我们”,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性力量,不能筹谋未来,因为他们深陷当下。数字群是一个破碎的整体。当信息胜过思想,一切按照脸书、股市和情报机构的法则运

  • 韩炳哲作品爱欲之死/韩炳哲作品

    [德]韩炳哲  /  2019-01-01  /  中信出版社
    ¥19.2(6折)定价:¥32.0

    爱欲是勇于否定自我,肯定他者。爱欲与他者密切相关,是个体在自我的王国里无法征服的疆土。爱欲以超验性、有效的专享性为前提。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爱欲的经验不在其中。个体的内在危机在于,一切事物均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从而毁掉了爱欲的渴望。吸引自我的、被自我所渴望的他者,无处可栖。这是一个没有了爱欲的社会。爱欲之死,是自我反思之死...

  • 透明社会/韩炳哲作品08

    [德]韩炳哲  /  2018-02-01  /  中信出版社
    ¥21.4(6.1折)定价:¥35.0

    当今社会,到处洋溢着“透明”的热情,而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下对距离的热情。距离和羞耻心无法被纳入资本、信息及交际的高速循环。因此,人们便以“透明”的名义消除了所有谨慎的回旋余地。它们被照得通亮,被剥夺殆尽。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无耻、更加赤裸。恰恰于信任不在时,人们对“透明”的呼求声才愈发响亮。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

  • 暴力拓扑学/韩炳哲作品07

    [德]韩炳哲  /  2018-02-01  /  中信出版社
    ¥23.2(6.1折)定价:¥38.0

    有些事物,永不消逝,暴力即属此类。暴力性表达并非现代性的标志。暴力只是变化多端而已,其表现形式随社会局势而变。如今,它回到皮下、交际之下、毛细和神经元的领域,呈现出微观物理学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存在,无需在统治或敌对关系中的那种否定或排斥性。它从可见转为无形,从粗野蛮横转为沉思内省,从正面直击转为病毒性感染。暴力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公然袭击,而是蔓延传染。作者在本书中抢先发售揭示了暴力事件的变形记,从君权和血亲等前现代社会的斩首,经由现代规

  •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作为(韩炳哲作品第2辑)

    韩炳哲  /  2023-06-01  /  中信出版社
    ¥35.4(6.1折)定价:¥58.0

    “滚动着,像石头一样滚动着,按照愚蠢的机械定律。”——我们正在成为这样一群行动者。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只剩工作和绩效,“无所事事”也就成了我们想尽快清除的赤字。人的存在被行动榨干,变成可以被剥削的对象。我们失去了对无所事事的感知。无所事事不是无力行动、拒绝行动,也不是简单地在行动中缺席,而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它有自身的逻辑和语言,有其自身的时间性,有自身的结构与气势,甚至有其自身的魔力。 无所事事是人性的构成部分。它参与到“做”中来,

  • 禅宗哲学(韩炳哲作品第2辑)

    韩炳哲  /  2023-07-01  /  中信出版社
    ¥41.5(6.1折)定价:¥68.0

    (1)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情性和智性,进而对亚洲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拒绝一切形而上的思考,但其中蕴含的哲学见解与西方思维模式形成了有趣对比。 (2)本书讲述了禅宗的哲学内涵是什么,同时还在比较的视野中讨论了禅宗乃至亚洲思想的基本特征,让柏拉图、莱布尼茨、费希特、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与禅宗思想的不同面向之间进行碰撞。 (3)韩炳哲以海德格尔和存在主义的哲学范畴解读东亚禅宗的核心义理和修行方式,

  •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韩炳哲作品第2辑)

    韩炳哲  /  2023-07-01  /  中信出版社
    ¥35.4(6.1折)定价:¥58.0

    我们今天所谓的增长,是一种臃肿的/肿瘤式的增长,像增生的癌细胞扩散到社会的各个组织系统。这种无休无止的扩散和增长却有着一种令人费解的、致命的活力。但它如今越来越不再是一种生产力,而毋宁说是一种毁灭的力量。 资本主义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了。它的毁灭性力量导致了生态的和社会的巨大灾难,同样带来了精神上的崩塌。毁灭冲动与自我肯定和自我毁灭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寻求自我优化直到死亡临头。残酷的竞争以毁灭为终点,它导致了一种与他人也是与自己的冷漠

  •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韩炳哲作品第2辑)

    韩炳哲  /  2023-07-01  /  中信出版社
    ¥35.4(6.1折)定价:¥58.0

    (1)不受的新自由主义和不可阻挡的商业力量导致了21世界的社会危机。个体认同的自恋化和“群体转向内在”的病态心理由此而起。我们都成了原子化社会大潮中的个体漂流者,植根于仪式礼俗的符号象征的缺失,导致我们对“代理身份”的过度依赖。 (2)为了避免对往日仪式的滥情怀旧,作者提供了一个仪式的系谱学,以此作为诊断今日社会病理的方法。他将无交流的共同体与无共同体的交流并置,前者在紧密团结的沉默认同中提供了结构和意义,后者则消除了个体的集体感,

  • 韩炳哲作品精神政治学/韩炳哲作品

    [德]韩炳哲  /  2019-01-01  /  中信出版社
    ¥24.5(7折)定价:¥35.0

    当今世界已逐渐走向精神政治时代。数字技术正从单纯的监控向主动的操控过渡,人们凭感觉做出的所谓“自由决定”将很快被操控。无所不在的大数据和新自由主义伦理观造成了资本主义权力的转移和扩张,破坏了个体自由,压制了个体的空间和自主性。本书扣人心弦地描绘了新自由主义精神政治导致的种种危机...

  •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韩炳哲作品第2辑)

    韩炳哲  /  2023-06-01  /  中信出版社
    ¥41.5(6.1折)定价:¥68.0

    西方文化遵循的是本质,而本书为您介绍的是一种“陌生的文化”,一种“非本质/不在场的文化”。 在西方,陌生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全力排除或强制利用的对象,它未曾现身于本己的内在之中。那么如今呢?如今还有陌生者吗?现在人们乐于相信,大家基本上都一样。如此一来,陌生者就再次从本己的内在之中消失了。 东亚思想接近朝向内在。道则接近与世界的内在,与事物的“就是如此”,与此地此时融合在一起。在东亚的想象世界里,没有任何事物存在于世界的内在之

  • 什么是权力?(韩炳哲作品第2辑)

    韩炳哲  /  2023-06-01  /  中信出版社
    ¥35.4(6.1折)定价:¥58.0

    关于权力概念,仍然存在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现象如此不言而喻,概念本身却如此晦暗不明,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一些人来说,权力意味着压制。对另一些人来说,权力是一种建构性的交往要素。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权力概念不可调和地相互对立。权力有时关乎自由,有时与胁迫相连。有人认为,权力建立在集体行动之上。其他人认为,它与斗争相结合。有人把权力和暴力截然分开。对其他人来说,暴力仅仅是一种强化的权力形式。权力有时与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合。 鉴于

  • 大地颂歌

    韩炳哲  /  2024-04-01  /  中信出版社
    ¥58.5(7.5折)定价:¥78.0

    有一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渴望,一种想要亲近大地的急切需求。于是,我决定每天去做园艺。经历了三次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我在被我称为秘苑的花园里侍弄花草已有三年。在花朵竞相开放的花园里驻足停留,使我再次变得虔诚。 在眼前这本书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祷,在告白,在对大地和自然进行爱的告白。大地不是死的、无生气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个善言的生命体,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就连石头也有生命。 今天我们恰恰正在残暴地利用它,蹂躏它,并由此摧毁它。大地

  • 叙事的危机

    韩炳哲  /  2024-04-01  /  中信出版社
    ¥36.0(7.5折)定价:¥48.0

    当今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叙事的时代。矛盾的是,叙事话题的泛滥竟暴露了一场叙事的危机。在“故事化”的喧嚣中,充斥着一种既无意义又无方向的叙事真空。 资本主义借助故事化将讲述占为己有。它让讲述听命于消费。故事化生产出消费形式的故事。在故事化的帮助下,产品被赋予了情绪,向消费者承诺独特的体验。如此一来,我们买卖、消费的其实是叙事与情绪。“故事”被推销,故事化实为卖故事。 讲述创造出共同体,而故事化只催生出社群。社群是共同体的一种商品形式,

  • 时间的香气

    韩炳哲  /  2024-04-01  /  中信出版社
    ¥43.5(7.5折)定价:¥58.0

    如今的时间危机并非加速。加速的时代早已过去。目前我们认为的加速,只是时间涣散的症状之一。今日的时间危机源于一种导致各类时间障碍和错误感知的时间紊乱。时间缺乏有序的节奏,陷入失调状态。这种紊乱让时间仿佛在飞驰。 这种时间紊乱并非强制加速的结果,其首要原因是时间的原子化,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感觉时间的流逝比以往快得多。时间涣散导致人们不可能去经验何为持存。没什么能让时间驻足。生命不再被嵌入能创建持存的秩序体或坐标系中。 本书通过回

  • 娱乐何为

    [德]韩炳哲  /  2019-06-01  /  中信出版社
    ¥23.2(6.1折)定价:¥38.0

    1.这本书讲什么?娱乐充满当今世界每个角落,从手游到电视节目,这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交流方式。该怎么来理解这个现象?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受难精神转向娱乐精神又是如何发生的?韩炳哲分析了不同的娱乐形式,音乐,电影,俳句,绘画,媒介,文学,并讨论了康德、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劳森博格等人的相关理论。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西方历史是一部基督受难史。在当代社会,功绩成为新的受难模式。倘若能够逾越这种受难的时代,不仅会产生品质优良的娱乐

  • 阳光姐妹淘

    ¥10.6(3.8折)定价:¥28.0

    本书是韩国影史口碑、票房双高的现象级电影《阳光姐妹淘》的同名小说. 25年前,高中生任娜美随家人搬到汉城(今首尔)并入读真德女子高中.来自乡下的她受到了同学们的嘲弄,却得到了同班大姐头河春花的青睐.并与围绕在春花周围的五人结识.七人组成了"sunny"团体,一起欢笑流泪,一起打闹成长……25年后,成为家庭主妇的娜美在医院偶遇身患绝症的春花.大姐头希望在最后的岁月能够再见当年各奔东西的sunny姐妹淘.娜美找到成员之一的金蔷薇,两人开始

  • 时间的味道

    ¥27.3(7折)定价:¥39.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非-时间、没有芳香的时间、历史的速度、从踏步行进的时代到忙乱飞奔的时代、现时之悖论、散发芳香的时间晶体、天使的时间、散发芳香的时钟: 简短插叙古老的中国等...

  • 卡尼曼 : 行为经济学

    ¥32.5(5.5折)定价:¥59.0

    卡尼曼凭借其在心理学上的洞察力,将人类行为和经济学进行结合致力于用自己的观察来推翻主流经济学中人类是做出“合理选择”的生物的理论前提。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快速简单地了解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传世著作中的主张,即直觉思维往往会扭曲我们的选择。虽然人类普遍是理性的,只是这种理性多少有些缺陷...

  • 非物

    韩炳哲  /  2023-04-01  /  东方出版中心
    ¥18.2(3.3折)定价:¥55.0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对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哲学反思。今天,我们居住的不仅是地球和天空,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信息主导着我们的生活。韩炳哲对信息社会的批判使我们了解到我们的信息和通信狂热的后果。现实的计算机化正在大规模地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关系。韩炳哲的新文章围绕着世界的非事物化。他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既发展了智能手机的哲学,又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批判。同时,他转向具体事物的迷人魅力,反思当今人类在信息噪音中迷失的沉默...

  • 他者的消失

    [德]韩炳哲  /  2019-06-01  /  中信出版社
    ¥15.1(4.3折)定价:¥35.0

    1.这本书讲什么?在没有他者(朋友、爱欲,甚至是地狱)的世界里,彻底自恋的自我只会身陷沮丧,迷失方向,无意义感,*终导致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本书深入揭示了同质化的恐惧所有人、事同化到丧失了边界;作者对同质化的分析和批判,依旧是在数字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展开,并努力从传统和经典中发掘自我与他者共在的空间。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如今的病态时代标志不是压制,而是抑郁。具有毁灭性的压力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来自内心。网络和数字媒体改变了这一切,

  • 超文化 文化与全球化

    韩炳哲  /  2023-01-01  /  中信出版社
    ¥35.4(6.1折)定价:¥58.0

    因新技术而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去远”文化空间,由此产生的“切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实践和表达形式。全球化进程起到了积累和集聚的作用,异质的文化内容簇拥到一起。不同文化空间相互叠加,相互渗透。时间同样失去边界。簇拥起来的林林总总,不仅让不同地域,也让不同时段失去了遥远性。更准确地反映当今文化之空间性的,不是感知上的跨、间、多,而是超。文化发生了内爆,也就是说,文化被去除了遥远性,成为超文化。超文化性产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者。超文

  • 山寨 中国式解构

    韩炳哲  /  2023-01-01  /  中信出版社
    ¥34.2(6.1折)定价:¥56.0

    中国思想从一开始就是解构的,因为它与存在和本质从根本上决裂开来。“道”(字面意思:道路)本身即是存在和本质的对立面。道是顺应变化的,而本质却是抗拒变化的。在无始也无终的过程中,或者说在道路上,“去—创造”和“非—实体”中的消极性使得存在变“空”。对于中国思想来说,至关重要的不是有着绝对开始的创造,而是既无始也无终、既无生也无死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东亚思想中既没有出现海德格尔那种对死亡的强调,也没有出现阿伦特那种对出生的强调

  •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韩炳哲  /  2023-01-01  /  中信出版社
    ¥34.2(6.1折)定价:¥56.0

    如今,随处可见一种痛苦恐惧症,一种普遍的对痛苦的恐惧。人们对痛苦的忍受度也在迅速下降。痛苦恐惧症导致一种长效麻醉。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甚至连爱情的痛苦也渐渐变得可疑起来。这种痛苦恐惧症也蔓延至社会性事物。冲突和分歧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它们很可能导致令人痛苦的争论。痛苦恐惧症也席卷政治领域。一致之强制和共识之压力与日俱增。政治安守在一个妥协区域,失去一切生机与活力。妥协社会与功绩社会相伴而生。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