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返场上新2万本!88元任选10本
>
关于“翟志勇”检索到   共9种现货商品
  • 北航法学:2015年第1卷

    翟志勇主编  /  2015-11-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4.0(8折)定价:¥30.0

    《北航法学》由北航法学院主办,青年教师主编,每年两卷。翟志勇主编的《北航法学(2015年第1卷)》既致力于思考传统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制度实践的新发展,又致力探究新型工业和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给法律和法学带来的挑战,以及法律和法学必须做出的应对...

  • 代议制的基本原理

    翟志勇主编  /  2015-07-01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5.2(7折)定价:¥36.0

    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在2011年举办“代议制工作坊”第一期系列活动, 集中研读和讨论了代议制思想史上几个重要思想文本, 以便首先在思想层面上澄清代议制的思想基础。这些文本包括: 基佐的《欧洲近代代议制政的历史起源》、密尔的《代议制政府》、贡斯当的《适用于...

  • 村镇灾害应急管理关键技术及方法

    ¥27.7(7.9折)定价:¥35.0

    灾害应急技术不仅在理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际中更具有应用价值。与城市相比,村镇应急管理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因此相关研究更具有意义。 本书从村镇应急预案编制与评价、应急人群疏散仿真、村镇地表数据分析等角度,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图像识别、MATLAB计算平台、地理开源数据分析等技术,为提升村镇应急水平提供了若干关键技术。同时,配有源自实际的案例。不仅对相关科研人员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直接从事村镇应急相关管理、技术人员也具有重要

  • 北航法学

    翟志勇  /  2024-01-01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8.3(7折)定价:¥69.0

    本书作为研究文集,就刑事处罚的界限这一主题,探讨了以下三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译文,包括历史视角中的刑事违法性追踪刑事犯罪的增设恐怖主义准备罪;第二部分是论文,包括日本轻微犯罪的处理和可罚的违法性口袋罪的处罚边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例英国2006年诈骗罪法之沿革及架构电子数据证据规则论刑事法律援助的提供模式论对生命的紧急避险;第三部分是司法实践文稿,包括二次饮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认定关于刑事证据规则的认定...

  •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建设与创新

    ¥24.5(4.9折)定价:¥50.0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公路工程施工的理论研究,公路工程设计研究,公路桥梁设计的具体内容,公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公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工程施工,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等...

  • 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

    ¥73.5(7.5折)定价:¥98.0

    本书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的省部级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2018年度报告。内容上聚焦科技创新与法律问题的互动,汇集研究基地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法治研究这一问题上一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研究、信息与互联网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第三方科技评价法律制度研究等。同时梳理汇编研究基地一年来主要学术活动动态及承担的科研任务等,以对外展示基地风采...

  • 北航法学(2018年第1卷·总第6卷)

    ¥36.4(7折)定价:¥52.0

    本书主要论述以下问题: 为什么存在独立于民法的商法, “对德国人而言罗马人的学问是必需的……”: 历史法学作为治疗病人《德国民法典》的方法, 法律的解释与语用学, 《法国民法典》在荷兰的影响等内容...

  • 公法的法理学

    翟志勇 著  /  2021-07-01  /  商务印书馆
    ¥45.2(7.8折)定价:¥58.0

    本书经由学术史论题、法律哲学论题和政治哲学论题而构成其整体性,具体从法律的哲学之维(柏拉图论立法者)、法律的社会之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法律的历史之维(孟德斯鸠与历史法学;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法律的主权之维(阿伦特论人民主权)、法律的政体之维(论共和政体)、法律的政制之维(施密特论代议制)、法律的认同之维(哈贝马斯论宪法爱国主义)等多个维度,将公法学研究纳入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之中,很终又落脚到基本法学理论的阐发,试图发

  •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翟志勇  /  2021-05-01  /  九州出版社
    ¥22.6(3.9折)定价:¥58.0

    比起美国稳步演进的宪法史,中国几经更迭的宪法史,看似是一笔“失败的遗产”。但问题是,人们是否可以抛开历史而理解现在?是否可以凭空制造出理想的宪制?所谓“失败的遗产”难道不是妄想凭空制造出“美丽新世界”的产物吗?抛开这笔“遗产”,人们是否有可能理解新中国宪制的本质以及构想未来宪制的可能方案? 中国宪制的发展必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看似截然的断裂,实则有内在的关联;未来中国的宪制更不可能抛弃与这笔“遗产”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说,只能从这笔“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