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上新2万种!每满100减50
>
关于“孔祥斌”检索到   共10种现货商品
  • 区域耕地数量控制与质量提升实践

    孔祥斌著  /  2014-01-01  /  科学出版社
    ¥57.8(4.9折)定价:¥118.0

    孔祥斌所著的《区域耕地数量控制与质量提升实践》分为6个部分,15章。第1部分对区域耕地数量控制与质量提升的相关理论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总结。第2部分从2~4章重点介绍了区域耕地数量补充和数量控制实践技术,包括区域未利用地补充耕地潜力评价技术、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潜力评价技术、区域耕地保有量测算技术。第3部分从5~8章重点介绍了区域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的相关技术、机制与对策。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包括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技术、区域耕

  • 设计思维与创意-[第2版]

    ¥27.3(7折)定价:¥39.0

    本书的*特点是精选了一些优秀设计案例,尤其是作者在许多国家考察访问时现场拍摄到的有关建筑、产品、家具、陶艺、景观等方面的实景图片,将许多有创意的案例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对设计、创意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

  • 中国西部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分布与监测

    孔祥斌等著  /  2017-04-01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7.4(7.2折)定价:¥38.0

    孔祥斌等著的这本《中国西部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分布与监测》共分八章,第一章概述,论述了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背景;第二章中国西部地区概况,介绍了西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概况;第三章耕地资源等别评价,介绍了西部地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基本参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第四章耕地质量等别空间分布分析,研究了耕地质量等别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五章标准样地体系,阐明了西部地区国家级、省级、县级三级标准样地设置结果;第六章西部生态脆弱区耕地质

  • 耕地质量系统及生产潜力监测预警的理论与实践

    孔祥斌著  /  1970-01-01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66.0(7.5折)定价:¥88.0

    本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重点阐述了耕地质量内涵和对监测进行了理论梳理 ; 第二部分, 分析了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区域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影响 ; 第三部分, 则是基于耕地生产能力的质量监测的实践研究...

  • 天津卷-中国土系志

    ¥156.4(7.9折)定价:¥198.0

    《中国土系志》是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系志为分卷,从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出发,上篇论述土壤的成土条件、土壤分类的发展、土壤诊断高级单元、基层分类的建立和制图表达土系数据库的建立及土壤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措施;中篇系统阐述了各土系单元的生境条件,主要性状及生产利用等;下篇介绍全省发生分类的土壤类型与土壤系统分类的参比;最后附各省土壤概图...

  • 土地评价学

    ¥29.7(4.3折)定价:¥69.0

    《土地评价学》分为3篇12章,其中第一篇为理论篇,立足土地评价基本对象的资源、资产和资本特征,明确土地评价的含义、作用,以及土地评价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介绍了土地评价的发展历程和土地评价学的基本理论等;第二篇为方法篇,重点讲述土地评价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传统的经典评价方法;第三篇为应用篇,编写了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以及流域用地的评价方法和步骤,最后对全球土地评价新进展进行了介绍。 本教材适用于土地资源管理、资源与环境以及国

  • 黄淮海平原耕地资源休养生息战略及其保障机制

    孔祥斌等  /  2020-01-01  /  科学出版社
    ¥171.0(7.5折)定价:¥228.0

    本研究基于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研究如何在坚守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基础上, 如何有效借助国际耕地资源、粮食市场和国内的耕地资源潜力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的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 制定和实施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的”粮食安全适当进口, 生态安全立足国内, 权益安全着力保障”的耕地资源休养生息战略 ; 基于”超采区休耕, 潜力区提产”的耕地利用调整对策, 形成保障该战略”有序、可控、安全实施”的法律、补偿和管理机制

  • 细碎化视角下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理论、模式与路径

    ¥28.4(4.9折)定价:¥58.0

    本书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和实践需求, 全文以系统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 采用自上而下 (TOP-DOWN) 与自下而上 (BOTTOM-UP) 相结合的方法, 从耕地细碎化问题出发, 构建基于细碎化的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理论框架 ; 定量刻画全国和一级生态区耕地细碎化空间特征 ; 分析我国耕地细碎化与耕地利用系统要素的时空特征及其耦合协调度演化趋势 ; 提出克服细碎化的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模式, 并对各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 基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