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药学导论(第5版/本科药学/配增值)

药学导论(第5版/本科药学/配增值)

作者:毕开顺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4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47.6(8.5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药学导论(第5版/本科药学/配增值) 版权信息

药学导论(第5版/本科药学/配增值) 本书特色

本书某些章节做了调整,药剂学内容从结构上进行了更新,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加入了药学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应用和实例。本书整体上更加精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较强的实用性。

药学导论(第5版/本科药学/配增值)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我国历史*悠久、影响力*广、发行量优选的药学类专业高等教育教材,为我国药学类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广泛调研第八轮教材编写及使用建议的基础上,本次修订拟根据药学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本轮教材进行更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了顺应“互联网+教育”需求和我社数字资源的积累,本次修订将同步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

药学导论(第5版/本科药学/配增值)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药物萌芽/ 1
第二节 古代药学发展/ 2
一、 古代两河流域与古埃及药学发展 / 2
二、 古希腊与古罗马药学发展 / 3
三、 古印度与古代阿拉伯药学发展 / 4
四、 中国古代药学发展 / 5
第三节 近代药学发展/ 8
一、 近代药学相关学科的发展 / 8
二、 近代药学学科的形成 / 9
第四节 现代药学发展/10
一、 现代药学的概念 /10
二、 现代药学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13
三、 现代药学的发展特征 /15
四、 抗感染药物的发展 /15
五、 非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发展 /16
六、 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 /17
第五节 药学发展趋势/18
一、 药学主攻的疾病方向 /18
二、 药物的来源与研究发展 /19
三、 我国药学发展战略 /23
第二章 生药学/27
**节 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27
一、 生药学的性质 /27
二、 生药学的任务 /27
第二节 生药的名称和分类/29
一、 生药的名称 /29
二、 生药的分类 /29
第三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29
一、 概述 /29
二、 主要化学成分 /30
第四节 生药的标准/31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1
二、 局(部)颁标准 /31
三、 地方标准 /31
第五节 生药的鉴定/31
一、 原植(动)物基源鉴定 /32
二、 性状鉴定 /32
三、 显微鉴定 /32
四、 理化鉴定 /32
五、 生物检定 /32
六、 计算机辅助鉴定 /32
七、 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 /33
八、 指纹图谱鉴定 /33
第六节 生药的生产/33
一、 中药材产区适宜性规划 /33
二、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4
三、 生药的采收 /34
四、 生药的处理 /35
第七节 生药的商品流通/36
第八节 生药的应用/36
第九节 生药学的发展趋势/37
一、 生药鉴定向着超微层次和分子水平深入 /37
二、 更加科学地揭示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 /37
三、 生药有效成分的人工制造成为可能 /38
四、 药材道地性的本质被揭示 /38
五、 生药新资源开发基础更好 /38
六、 生药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日益深入 /38
第三章 天然药物化学/39
**节 天然药物化学的性质与任务/39
一、 天然药物化学的性质 /39
二、 天然药物化学的任务 /39
第二节 天然药物化学在发扬祖国医药学中的作用/40
一、 探讨中药防病治病的药效物质基础 /40
二、 改进传统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40
三、 控制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 /41
四、 为中药的炮制提供科学依据 /41
五、 扩大药物新资源 /41
六、 创制新药 /41
第三节 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42
第四节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43
一、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43
二、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44
第五节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方法/47
一、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7
二、 红外光谱 /48
三、 核磁共振 /48
四、 质谱 /49
五、 其他重要结构鉴定方法 /50
第六节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50
一、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51
二、 天然化合物结构改造的发展 /53
第四章 药物化学/54
**节 药物化学的性质和任务/54
一、 药物化学的性质 /54
二、 药物化学的任务 /54
三、 有机药物的命名和常见的类型 /55
四、 药物与药物化学的发展 /56
第二节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60
一、 影响药物活性的主要因素 /60
二、 药物理化性质对活性的影响 /60
三、 药物结构中各官能团对活性的影响 /61
四、 药物的电子密度分布对活性的影响 /62
五、 药物的立体结构对活性的影响 /62
六、 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对活性的影响 /63
第三节 药物代谢/63
一、 第Ⅰ相生物转化反应 /64
二、 第Ⅱ相生物转化反应 /65
三、 药物代谢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65
第四节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7
一、 先导化合物发现的方法和途径 /67
二、 先导化合物优化的一般方法 /71
第五章 药理学/77
**节 药理学的发展史/77
第二节 药理学的相关概念/78
一、 药物 /78
二、 药物、食物和毒物之间的关联 /78
三、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78
四、 药理学的分支学科 /79
五、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79
第三节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80
一、 药物效应动力学 /80
二、 药物代谢动力学 /84
第六章 药剂学/88
**节 药剂学的发展/88
一、 中国药剂学的发展 /88
二、 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89
三、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89
第二节 药剂学的任务与分支学科/90
一、 药剂学的任务和内容 /90
二、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91
三、 药剂学在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92
第三节 药物剂型/92
一、 药物剂型的分类 /92
二、 药物剂型与疗效 /94
第四节 新型药物递释系统/95
一、 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 /95
二、 经皮给药系统 /95
三、 黏膜给药系统 /96
四、 择时与定位给药系统 /96
五、 靶向给药系统 /96
六、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 /97
第七章 药物分析学/98
**节 药物分析学的性质与任务/98
一、 药物分析学的性质 /98
二、 药物分析学的任务 /98
第二节 药物分析学的主要内容/99
一、 药品标准 /99
二、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100
三、 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101
四、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102
五、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104
第三节 药物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105
一、 在体采样技术 /105
二、 分析技术 /105
三、 中药分析法 /108
第八章 生物技术制药/111
**节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111
一、 生物技术的基本含义与发展历程 /111
二、 生物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 /113
第二节 生物技术制药的主要技术/113
一、 基因工程 /113
二、 抗体工程 /115
三、 发酵工程 /115
四、 细胞工程 /117
五、 酶工程 /118
六、 生物催化 /120
第三节 生物药物现状与发展前景/121
一、 生物药物现状 /121
二、 生物药物的发展前景 /122
第四节 生物技术在新药筛选中的应用/123
一、 人类基因组计划在新药筛选中的应用 /123
二、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新化合物实体 /125
第九章 药事管理学/129
**节 概述/129
一、 药事管理学概念与管理方法 /129
二、 药品质量监督管理概述 /130
三、 药事管理的机构与体制 /133
四、 药品管理的制度与政策 /134
第二节 药事管理学研究内容/137
一、 药品研究管理 /137
二、 药品生产管理 /139
三、 药品经营管理 /140
四、 药品使用管理 /141
五、 药品上市后监测管理 /142
六、 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143
七、 药品信息管理 /145
八、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 /147
第三节 药事管理的发展/149
一、 宏观环境对药事管理的影响 /149
二、 药事管理制度的发展 /150
第十章 中药学/152
**节 中药学的性质与任务/152
一、 中药学的性质 /152
二、 中药学的任务 /152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采收和贮存 /152
一、 中药的产地 /153
二、 中药的采收 /153
三、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155
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156
一、 炮制的目的 /156
二、 炮制的方法 /157
三、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158
第四节 中药的性能/160
一、 四气 /160
二、 五味 /161
三、 归经 /162
四、 升降浮沉 /162
五、 毒性 /163
第五节 中药的临床应用/164
一、 中药的功效 /164
二、 中药的配伍 /165
三、 中药的用药禁忌 /166
四、 中药的用药剂量 /167
五、 中药的用法 /167
第六节 中药现代化/169
一、 中药现代化的含义与目的 /169
二、 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169
三、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70
四、 中药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与展望 /173
第十一章 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175
**节 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的发展与任务/175
一、 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的发展 /175
二、 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的任务 /176
第二节 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76
一、 药学信息的获取 /176
二、 药学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177
三、 药学信息的表示 /178
四、 药学信息的处理与分析 /178
五、 药学信息的利用 /178
第三节 统计估计和假设检验/180
一、 统计估计 /180
二、 假设检验 /180
第四节 回归分析/182
一、 基本原理 /182
二、 回归分析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182
第五节 实验设计/183
一、 基本原理 /183
二、 实验设计的分类 /184
第六节 常用现代药学统计方法/185
一、 聚类分析 /185
二、 判别分析 /187
三、 主成分分析 /190
四、 人工神经网络 /191
第七节 真实世界数据、真实世界证据和真实世界研究/193
一、 概述 /193
二、 真实世界数据、真实世界证据与
  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 /193
三、 真实世界研究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194
第八节 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应用/196
一、 利用药学信息技术促进创新药物研究 /196
二、 药学统计学与药学信息学应用发展 /197
第十二章 高等药学教育与药学人才/199
**节 高等药学教育/199
一、 高等药学教育的组成 /199
二、 高等药学教育专业与课程体系介绍 /200
三、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方向 /202
第二节 药学人才/204
一、 药学人才的知识结构 /205
二、 药学人才的能力结构 /205
三、 药学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207
第三节 药学人才的就业/208
一、 药学人才的就业方向 /208
二、 药学人才的就业现状 /208
三、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09
参考文献/212
展开全部

药学导论(第5版/本科药学/配增值) 作者简介

毕开顺现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二级教授,药物分析学、中药分析学和药学信息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CFDA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优秀专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