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心理测量(第三版)

作者:金瑜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41.3(7.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心理测量(第三版) 版权信息

心理测量(第三版) 本书特色

1.内容全面升级完善。此次修订的范围覆盖全书各章节。第三版依据21世纪以来心理测量的新发展,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更新。例如:更新和补充**章第五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心理测量和测验发展概述”;第三章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对国外著名量表新的版本介绍;第六节增加新出现的且有代表性的智力理论和测验;第四章增加对大五人格测验、积极人格测验等的介绍;原第五章(现为第六章)增加差异分数显著性的判断,并对概化理论的简介进行优化,增添图示等; 原第六章(现为第八章)增加项目反应理论的新发展;原第九章(现为第十章)标题改为“测验的编制和修订”,增加“第三节测验修订实例——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的修订”。新增学业成就测验一章的内容。 2.理论介绍翔实完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心理测量的理论知识,又提供了经典测量的类型及其编制程序与技术,测量领域的新发现、新趋势,现代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以及验证性因素等。同时还介绍了我国心理测量与测验领域的发展和现状。 3.实践操作清晰可行。本书不仅阐述了心理测量的编制程序与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还以主编亲自编制的“团体儿童智力测验”为例,详细介绍了测验修订、建立常模等的流程和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更新了心理测验相关规范条例新版的内容,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测验的使用规范。 4.体例突出教材特征。更新了体例,更加突出教材的特征:每一章增设“本章主要学习目标”和“本章思考与练习”栏目,便于学习者把握本章学习重点,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拓展延伸学习。

心理测量(第三版) 内容简介

《心理测量(第三版)》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教材,不仅系统阐述了经典与现代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世界有名心理测验的发展及其理论与内容,还介绍了中国古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心理测量的思想与实践,并专门设立章节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以编者自主研发的心理测验为例详细介绍了测验编制和修订的程序与技术。本教材的编写旨在促进我国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帮助广大读者认识和找到测量心理的科学途径,为提升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质贡献心理学专业力量。

心理测量(第三版) 目录

**编 绪论 **章 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历史回顾/3
**节 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3
第二节 近代心理测量的早期尝试与先驱者的探索/6
一、 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与训练的兴趣/6
二、 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7
三、 高尔顿的理想和贡献/8
四、 卡特尔及其早期个别差异研究/9
第三节 社会需要是心理测量和测验发展的动力/10
一、 比奈和世界上**个智力测验/11
二、 团体测验的产生/11
第四节 心理测量和测验在我国的发展/13
一、 1949年之前心理测验的发展和停滞/13
二、 1949年之后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发展/14
第五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心理测量和测验发展概述/15
一、 往事回顾/16
二、 心理测量迅猛发展的特点评述/18
三、 对存在问题和未来前景的几点思考/23 第二章 心理测量和测验的一般介绍/29
**节 测量的基本问题/29
一、 测量的定义/29
二、 测量的要素/32
三、 四种测量水平和测量量表/33
四、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34
五、 测量的方法/34
六、 测量的误差和精确程度/34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35
一、 心理测量的定义/35
二、 心理测量的可能性/35
三、 心理测量的特点/36
四、 心理测量的水平/37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37
一、 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的联系与区别/37
二、 心理测验的定义/37
三、 心理测验三要素/38
四、 心理测验客观性指标/39
第四节 测验的种类/41
一、 根据测量的对象分类/41
二、 根据测验的人数分类/42
三、 根据测验材料分类/42
四、 其他测验的分类/43
第五节 测验的应用/43
一、 了解个别差异/44
二、 诊断、预测和评价/44
三、 甄选、分类和安置/44
四、 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45
五、 心理和教育科研的辅助手段/45 第二编 测验的种类 第三章 智力测验/49
**节 智力测验的概述/49
一、 什么是智力测验/49
二、 智龄、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50
三、 智力的分布和分类标准/52
第二节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53
一、 斯比智力量表发展概况/53
二、 斯比量表第四版(SB4)/54
三、 斯比量表第五版(SB5)/59
第三节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62
一、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系列的发展概况/62
二、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63
三、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Ⅲ)/67
四、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69
五、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五版(WISCV)/71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智力测验举例/73
一、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73
二、 瑞文测验/79
第五节 对传统的比奈式智商测验的反思和评价/80
一、 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仍有其存在的价值/81
二、 智力测验的优点/82
三、 智力测验在教育上的应用/83
四、 关于智力测验局限性的争论继续存在/84
五、 对智商的分析/86
第六节 智力的理论和智力测验的新发展/88
一、 智力概念和定义的演变/88
二、 现代智力因素分析理论/88
三、 智力的认知理论/94
四、 智力测验的新发展/98 第四章 人格测验/100
**节 人格测验概述/100
一、 人格、人格理论及人格测验的概念/100
二、 人格测验的种类/103
第二节 自陈量表/106
一、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106
二、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115
三、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24
四、 加州心理调查表(CPI)/126
五、 其他问卷式自陈人格测验/130
六、 对人格自陈量表的评价/133
第三节 投射测验/135
一、 投射测验的假设与特点/135
二、 投射测验的分类及几种主要的投射测验/136
第四节 人格测量中的评定量表和情境测验/143
一、 人格评定量表/143
二、 情境测验/146
第五节 人格测验中存在的问题/147
一、 人格基本概念的不一致/147
二、 整体动态人格测验的困难/148
三、 信度和效度系数较低/148
四、 人格测验的题目/148
五、 测验分数的解释/149
六、 伪装和社会赞许反应/149
七、 隐私/149 第五章 学业成就测验/150
**节 学业成就测验概述/150
一、 成就测验的起源、含义和种类/150
二、 成就测验与教育测验/151
三、 标准化成就测验/152
第二节 综合学业成就测验/155
一、 斯坦福成就测验系列/155
二、 加利福尼亚成就测验/157
三、 河畔2000评价系列/159
四、 大城市成就测验/162
第三节 单科学业成就测验/164
一、 伍德科克掌握阅读测验/164
二、 斯坦福阅读诊断测验/165
三、 关键数学测验修订版/166
四、 斯坦福数学诊断测验/167
第四节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68
一、 国外标准化成就测验发展现状和趋势/168
二、 我国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发展状况简介/174 第三编 测量的理论 第六章 信度/181
**节 信度的理论/181
一、 信度的含义/181
二、 误差/182
三、 测量误差和真分数理论/183
四、 信度的数学定义/186
第二节 测量误差的来源/188
一、 测验本身引起的测量误差/188
二、 测验实施过程引起的测量误差/189
三、 被试本身引起的测量误差/189
第三节 估计信度的方法/190
一、 重测信度/190
二、 复本信度/192
三、 内在一致性信度/194
四、 评分者信度/198
第四节 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199
一、 分数分布范围的影响/200
二、 测验长度的影响/201
三、 测验难度的影响/202
第五节 测量的标准误差/203
一、 测量的标准误差/203
二、 直接估计标准误差/205
第六节 概化理论简介/206
一、 GT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06
二、 单侧面随机设计/208
三、 双侧面完全随机交叉设计/210
四、 小结/212 第七章 效度/214
**节 概述/214
一、 效度所要回答的问题/214
二、 效度的含义/215
三、 效度的种类/216
四、 效度与信度的关系/218
第二节 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219
一、 内容效度/219
二、 结构效度/221
第三节 效标效度/223
一、 效标/223
二、 效标效度的估计方法/225
三、 对效标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几点总结/231
第四节 影响效度的因素/231
一、 测验本身的因素/232
二、 测验实施和计分方面/233
三、 被试的主观方面/233
四、 进行效度化所依据的有关效标/233
五、 样组方面/233
第五节 效度的应用/234
一、 效标分数的预测及预测误差/234
二、 效度与人才选拔/237
附录 效度的统计检验方法——因素分析/241
一、 因素分析方法的研究简史/241
二、 因素分析简介/241
三、 因素分析方法在效度验证中的作用/246 第八章 项目分析/248
**节 项目难度/249
一、 项目难度/249
二、 项目的平均数与方差/252
三、 难度与测验分数的分布/254
四、 项目难度的范围对信度系数的影响/255
第二节 项目的鉴别力/255
一、 定义/255
二、 估计方法/255
第三节 项目分析的实例/264
一、 步骤/264
二、 实例/264
第四节 项目反应理论/266
一、 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性/266
二、 项目反应理论的诞生/267
三、 IRT的特点/267
四、 IRT的基本假设/267
五、 项目反应模型/269
六、 IRT的特点与运用/272 第九章 量表与常模/275
**节 原始分数和导出分数/275
一、 原始分数/275
二、 原始分数的矫正/275
三、 关于部分知识/276
四、 常模和导出分数/277
第二节 常模和标准化样组/278
一、 标准化样组/278
二、 标准化样组的条件/279
三、 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280
四、 常模的相对性/283
五、 关于常模和标准/284
第三节 发展性常模和发展量表/284
一、 智龄/284
二、 年级当量/285
三、 顺序量表/286
四、 发展量表的总评/287
五、 比率智商/287
第四节 组内常模和量表/289
一、 百分等级/289
二、 标准分数/291 第四编 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第十章 测验的编制和修订/301
**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301
一、 确定编制测验的目的/302
二、 产生测题/305
三、 测验的标准化/312
四、 测验量表和常模/314
五、 测验基本特征的鉴定/314
六、 编写测验指导书/314
七、 小结/315
第二节 测验编制实例——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的编制/315
一、 编制的目的/316
二、 新编测验简介/317
三、 小结/326
第三节 测验修订实例——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的修订/327
一、 问题的提出/327
二、 研究的思路和目标/329
三、 修订过程/329 第十一章 测验的使用/341
**节 主试的资格/341
一、 心理测验的专业理论知识/342
二、 心理测验的专业技能/342
三、 测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343
第二节 测验的选择/343
一、 选择与测验活动目的相符的测验/343
二、 了解测试对象的受测条件/344
展开全部

心理测量(第三版) 作者简介

金瑜,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成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素质测评专业委员会理事,著有《心理测量》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