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精 历史卷)
-
>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精 历史卷)
-
>
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回应新清史
-
>
(精)三国志(全六册)
-
>
清代名人奏折书系:年羹尧
-
>
(精)甲骨文·普法战争:1870-1871年德国对法国的征服
-
>
(精)甲骨文·肇造区夏:宋代中国与东亚国际秩序的建立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1743002
- 条形码:9787531743002 ; 978-7-5317-4300-2
- 装帧:简裝本
- 版次:1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 所属分类:>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本书特色
寻找百年前生活在乌苏里边疆区的中国人,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1906—1916年,俄罗斯著名地理学家、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考察笔记。
跨越时间的界限,回溯因遗忘而消失的历史,借由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中国先民在乌苏里边疆区的生活。
是谁在这片土地上建立文明,他们曾有怎样的传奇往事,他们又如何生存与繁衍,乌苏里边疆区藏有多少被遗忘的历史。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地理学家、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按照俄罗斯皇家地理协会安排,于1906—1916年间在远东科考时所做的考察笔记。全书分为“1906—1916科考总结”和“乌苏里边疆区的中国人”两个部分。**部分“1906—1916科考总结”主要研究12—13世纪乌苏里边疆区早期居民的历史,尤其是金帝国时代和东满洲历史,实地考察当地历史传说,辅以考古发现为支撑,还原乌苏里边区早期居民的生存状态;第二部分“乌苏里边疆区的中国人”则记述了乌苏里边疆区的地理环境、动植物、气候、交通等情况,重点是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帮会、海洋捕捞、狩猎和采参活动等。从实地考察的角度出发,辅以考古发现,研究当地的历史及传说,还原乌苏里边区早期居民的生存状态。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节选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作者简介
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 ,苏联远东考察家、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作家。在沙俄时代是沙俄军官、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担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他开创了俄国文艺科普地方志流派的先河,曾发表60余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
重读日本战后史
¥29.3¥38 -
雪域黄金:西藏黄金的历史与地理
¥11.8¥20 -
敦煌本佛教灵验记校注并研究(2009/8)
¥12.3¥28 -
老上海
¥36.3¥49.8 -
二十四史谋略故事-全彩精华版
¥20¥29.9 -
我眼中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夫人口述史
¥17.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