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电子政务:基础、框架与趋向(第2版)

电子政务:基础、框架与趋向(第2版)

作者:陈德权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2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49.6(8.4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子政务:基础、框架与趋向(第2版) 版权信息

电子政务:基础、框架与趋向(第2版) 本书特色

本教材来自一线教师的多年积累和授课感受,本教材的再版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一线授课教师,使其讲好基础知识,提升实务应用以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材在章节后附录部分,增设了三个附录: 一是课堂实训,即帮助老师如何指导学生上好这门课,指导学生参与互动,提高课堂知识讲授效果:二是实验手册,在充分结合实验课程特点和电子政务实验要求基础上,为大家提供了电子政务实验手册,引导教师结合具体课程实验,有目的和侧重点地提高课堂实验效果:三是课堂panel演训流程、要素与组织实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课堂panel是东北大学教学改革重点立项项目,经过三年实践,基本厘清课堂panel的体系和教学要点,供广大师生实践体验。

电子政务:基础、框架与趋向(第2版) 内容简介

《电子政务:基础、框架与趋向(第2版)》融合近些年数字政府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成果,包括电子政务核心的业务,共有十章,分别是电子政务基础概论、运行过程、技术体系与安全管理、网站建设与政务评价、政务服务网、电子监察与在线政民互动、法规政策建设、电子政务文化、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电子政务趋向。另外,三个附录包括电子政务课程实训、实验手册和课堂panel演训流程、要素与组织实施三部分内容。 本教材内容新颖,充分考虑了电子政务教学体系、发展脉络以及一线教师教学和政府培训等需求,能够满足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需要,也能够满足公务员学习电子政务知识的需要。

电子政务:基础、框架与趋向(第2版) 目录

**章 电子政务基础概论 1
**节 电子政务概念 2
一、电子政务定义 2
二、电子政务特点 5
第二节 电子政务体系 7
一、电子政务框架 7
二、电子政务模式 11
三、电子政务价值 14
第三节 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16
一、电子政务缘起 16
二、外国电子政务发展 18
三、中国电子政务历程 21
第四节 电子政务支撑理论 27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27
二、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28
三、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30
四、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31
第二章 电子政务运行过程 33
**节 电子政务运行主体 34
一、政府 35
二、企业 39
三、公众 41
四、社会组织 43
第二节 电子政务运行平台 45
一、政务内网 45
二、政务外网 51
第三节 电子政务运行环境 55
一、经济与社会环境 55
二、文化与舆情环境 57
三、技术与安全环境 59
第三章 电子政务技术体系与安全管理 63
**节 电子政务技术体系 64
一、电子政务通用技术 64
二、电子政务技术创新与趋势 73
第二节 电子政务安全概述 78
一、电子政务安全概念 78
二、电子政务安全的现实意义 80
三、电子政务面临的安全风险 81
第三节 电子政务安全工程 82
一、安全信息技术体系 82
二、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90
三、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92
第四章 政府网站建设与政务评价 97
**节 政府网站概述 98
一、政府网站概念 98
二、政府网站的目标 100
三、政府网站的种类与功能 101
第二节 政府网站建设 106
一、政府网站建设的程序与逻辑 106
二、政府网站的关键点设计 108
三、网页的设计与优化 110
第三节 政府网站运行管理 115
一、网站运行维护 115
二、网站运行保障 116
第四节 政府网站评价 117
一、政府网站评价的要点与原则 117
二、政府网站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 119
第五节 政府网站的创新发展与保障 126
一、政府网站的创新发展 126
二、政府网站的安全防护 127
三、政府网站发展的机制保障 129
第五章 政务服务网 133
**节 政务服务网概述 134
一、政务服务网内涵 134
二、政务服务网职能 136
三、政务服务网特征 136
四、政务服务网价值 138
第二节 政务服务网的建设与发展 140
一、政务服务网建设背景与内容 140
二、政务服务网的发展阶段与实践困境 142
第三节 政务服务网综合设计与绩效评价 144
一、政务服务网综合设计 144
二、政务服务网绩效评价 149
第六章 电子监察与在线政民互动 154
**节 电子监察概述 155
一、电子监察内涵与外延 155
二、电子监察的特点和功能 157
三、电子监察领域与作用 159
第二节 电子监察的构建和现状 161
一、电子监察的构建 161
二、电子监察的困境 162
三、电子监察的问题和对策 163
第三节 在线政民互动 166
一、在线政民互动含义 166
二、在线政民互动历程 167
三、在线政民互动意义 168
四、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方式比较 168
五、推进政民互动的策略 173
第七章 电子政务法规政策建设 175
**节 电子政务法规政策概述 177
一、一般性法律、法规与政策概述 177
二、电子政务法规政策体系 179
第二节 电子政务法规政策比较与启示 183
一、国外电子政务法规政策概况 183
二、国外电子政务法规政策比较 185
三、国外电子政务法规政策启示 192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规政策建设 194
一、中国电子政务法规政策概况 194
二、中国电子政务主要法规政策介评 196
三、中国电子政务法规政策发展 205
第八章 电子政务文化 208
**节 电子政务文化概述 209
一、电子政务文化的含义 209
二、电子政务文化的特征 210
三、电子政务文化的生成背景 210
四、电子政务文化的建设意义 211
第二节 电子政务文化框架与环境 213
一、电子政务文化的结构 213
二、电子政务文化的内容与价值 218
三、电子政务文化建设的环境 221
第三节 电子政务文化建设的现状、困境及治理 223
一、电子政务文化建设的现状 223
二、电子政务文化建设的困境 224
三、电子政务文化建设的治理 226
第九章 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 230
**节 智慧城市的界定与发展 231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231
二、智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232
第二节 城市大脑 239
一、城市大脑的定义与特征 239
二、我国城市大脑建设 240
第三节 智慧社区的定义与实践 244
一、智慧社区的界定与特征 244
二、智慧社区的建设及影响 245
第四节 智慧社区的发展 248
一、智慧社区建设困境 248
二、智慧社区创新发展 249
第十章 电子政务趋向 252
**节 移动政务 253
一、移动政务的界定与特征 253
二、移动政务的发展与挑战 256
第二节 智能政务 261
一、智能政务的界定与特征 261
二、智能政务对传统电子政务的升华 263
第三节 数字政府 263
一、数字政府的界定与特征 263
二、数字政府的内容与比较 266
第四节 数字公民 275
一、数字公民界定与特征 275
二、电子政务与数字公民身份 276
附录 280
附录A 电子政务课程实训 280
附录B 电子政务实验手册 282
附录C 课堂panel演训流程、要素与组织实施 287
后记 292
参考文献 294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