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食用农产品资源与健康

食用农产品资源与健康

作者:向福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8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食用农产品资源与健康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419163
  • 条形码:9787122419163 ; 978-7-122-4191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食用农产品资源与健康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生物学分类、中医学、中药学相关知识,从品种考证、入药部位及性味功效、经方验方应用等方面,对常见食用农产品及其健康用途作了系统分析介绍。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介绍了农产品相关术语、生物学分类以及中医中药学相关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覆盖47科食用农产品的入药部位及性味功效、经方验方应用等。 本书立足科学性、简明性、启发性、可读性,对日常饮食的中医营养、健康护理,乃至农产品加工和大健康产品的开发利用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食品、营养、医学、农学等学科的院校师生作为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中医营养健康科普教材或读物,对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单位从业人员和管理决策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食用农产品资源与健康 目录

上篇知识理论基础/001
**章农产品与营养健康基础/002
**节食用农产品定义及范围/002
一、植物类/002
二、畜牧类/004
三、渔业类/005
第二节农产品品牌标志概述/006
第三节药食同源/008
一、健康的定义/009
二、药食同源的内涵/009
三、食物、药物和药食两用物质的差异/011
第四节食物成分与人体营养/012
一、食物成分/012
二、人体营养/013
第五节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016
一、加工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016
二、烹调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017
三、保藏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018

第二章生物学分类基础/020
**节生物分类概述/020
一、生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020
二、分类的依据/021
三、生物的分界/021
四、生物分类等级/022
五、生物的命名/023
第二节生物的主要类群/023
一、病毒类/023
二、原核生物界/024
三、原生生物界/025
四、真菌界/026
五、植物界/026
六、动物界/029

第三章中医学基础/037
**节中医学基本特点/037
第二节阴阳五行学说/039
一、阴阳学说/040
二、五行学说/041
第三节藏象经络学说/043
一、五脏/044
二、六腑/051
三、奇恒之腑/053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053
五、经络/055
第四节病因/056
一、外感六淫/057
二、内伤七情/059
三、疫疠/059
四、痰饮和瘀血/060
五、其他病因/061

第四章中药学基础/063
**节中药学基本理论/063
第二节中药基本规律/065
一、中药功效与主治/065
二、中药性能/065
三、中药配伍/067
四、中药用药禁忌/068


下篇食用农产品健康资源概述/071
第五章真菌类食用农产品资源/072
**节无隔担子菌亚纲真菌/072
一、侧耳科/072
二、光柄菇科/073
三、白蘑科/074
四、猴头菌科/075
第二节有隔担子菌亚纲真菌/075
一、木耳科/076
二、银耳科/077

第六章植物类食用农产品资源/078
**节藻类植物/078
一、红毛菜科/078
二、海带科/079
第二节木兰亚纲植物/080
第三节金缕梅亚纲和石竹亚纲植物/085
一、胡桃科/085
二、壳斗科/088
三、藜科/089
四、马齿苋科/090
五、蓼科/091
第四节五桠果亚纲植物/092
一、山茶科/092
二、猕猴桃科/094
三、葫芦科/095
四、十字花科/106
五、柿科/111
第五节蔷薇亚纲植物/112
一、蔷薇科/113
二、豆科/123
三、菱科/136
四、鼠李科/137
五、无患子科/139
六、芸香科/141
七、漆树科/147
八、伞形科/148
第六节菊亚纲植物/149
一、茄科/149
二、旋花科/154
三、唇形科/155
四、木犀科/159
五、胡麻科/161
六、菊科/162
第七节槟榔亚纲和鸭跖草亚纲植物/167
一、天南星科/167
二、莎草科/168
三、禾本科/170
第八节姜亚纲和百合亚纲植物/181
一、芭蕉科/181
二、凤梨科/182
三、姜科/183
四、薯蓣科/185
五、百合科/187

第七章动物类食用农产品资源/193
**节水产类动物/193
一、长臂虾科/193
二、鲤科/194
第二节畜禽类动物/199
一、雉科/199
二、鸭科/202
三、猪科/204
四、牛科/208

参考文献/217

展开全部

食用农产品资源与健康 节选

  《食用农产品资源与健康》:  3.脾  脾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胃的左侧。脾在五行中属土,阴阳属性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六腑中的胃相表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在志为思、藏意,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体合肉,其华在唇,与长夏相应。  (1)脾的生理功能  主运化。“运化”是“运”和“化”合并而成的概念。“运”即运输、转输之意。“化”,是变化之意,包括对饮食物的直接消化,以及将这些精微物质逐渐地转化为人体的气血津液。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布散、转化等作用,包括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布及其向气血津液的转化等一系列过程。机体依赖于脾的运化,才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可以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并且依赖脾的转输,才能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运化水液。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摄人到人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津液,通过心肺而到达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其满养、滋润作用;二是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亦要经过脾转输,而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主统血。统是统管,摄即固摄。统血,即统摄血液。脾主统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二是指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  主升清。升,即上升;清,即清阳。清阳是指轻清的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气具有把轻清的精微物质上输于头目、心、肺,以及维持人体脏器位置恒定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精微上输心肺头目。脾主升清可将精微上输,以滋养清窍,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周身;二是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  (2)脾的生理特性  脾宜升则健。升,有升浮向上之意。脾气主升,是指脾的气机运动特点是以上升为主。脾气健旺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脾能升清,气血生化有源。人体五脏的气机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其气机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其气机宜升;脾胃居中,脾气宜升,胃气宣降,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五脏之气机升降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整体协调。  脾喜燥恶湿。脾胃在五行中属土,按阴阳学说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脾与长夏相应。长夏,即农历六月。中医学认为,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而长夏之气以湿为主,为土气所化,与人体脾土之气相通,故脾气应于长夏。  (3)脾的生理联系  在志为思、藏意。思为思考、思虑之意,思有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一属于认知范畴,属思维意识活动,为实现某种意愿而反复研究、思考,属心主导下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二属于情感范畴,归情绪变化,与其他情绪如喜怒忧恐并提,是情感之思。  开窍于口。口,为消化道的*上端,其生理功能是摄纳水谷,辨五味,泌津液,磨谷食,并参与言语活动。人的饮食及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直接相关。口的接纳水谷主要是支持脾主运化功能,而脾气通于口,脾和则知五味,主吞咽,又有调节、协助口的接纳水谷之功。  在液为涎。涎为口津,是口腔中分泌的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帮助消化。  在体合肉。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只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从而保持肌肉丰满,健壮有力。  其华在唇。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但能反映出全身的气血状况,而且实际上也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状态的反映。  4.肺  肺位于胸腔之内,膈膜之上,左右各一,通过气道口鼻与外界直接相通。肺在五脏中位置*高,居于诸脏之上,故有“华盖”之称。肺在五行中属金,阴阳属性为“阳中之阴”,肺与六腑中的大肠相表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其在志为忧,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与秋气相通应。  (1)肺的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肺主气,指肺有主持、调节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功能。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主呼吸之气。肺为呼吸器官,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不断地呼出体内的浊气,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吐故纳新,完成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并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维持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主一身之气。肺不但主呼吸之气,而且还主一身之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成,肺参与全身之气的生成,主要是宗气的生成,而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都与宗气有关。宗气是自然界的清气与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其主要功能是上出喉咙助肺以司呼吸,贯注于心脉助心以行气血,为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动力。二是气机的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着人的呼吸,促进着脾胃的升降运化,维持着人的整个生命活动。  ……

食用农产品资源与健康 作者简介

向福,教授,硕士生导师,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制药工程专业博士、博士后,湖北省优秀青年骨干人才人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华全国第十二届青联委员,湖北省第十二届、十三届青联委员,罗田县政府产业发展顾问。从事植物天然产物的教学和科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