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李志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1.3(7.2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3863
  • 条形码:9787030733863 ; 978-7-03-07338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面向教育评价者、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适合教学学术相关研究者参阅。

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内容简介

当前,国内高校教学科研失衡,教学评价问题诸多。与此同时,国际上出现了教师教学学术思潮,并在国家和高校层面通过建立教学发展中心、教育教学联盟等方式进行教育改革。本书以教学学术的内涵与属性特征为核心,以教学过程公开化,教学成果公开、分享交流和接受批评质疑为评价依据,以观念、知识、交流与反思等为内容维度,从教师自我、同行、学生、多元主体等视角,探索构建了由一个核心、四个内容维度、三个评价依据和四种评价方式组成的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调研,对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有效验证,这有助于对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进行整体把握,亦可为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本书主要面向教育评价者、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适合教学学术相关研究者参阅。

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目录

目录
序言(钟秉林)
前言
1|绪论
7|**章教学学术水平评价研究背景
8|**节高校教学科研失衡现象比较普遍
10|第二节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12|第三节教学学术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和学术观
14|第四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四种主要实践模式
23|第二章教学学术的现状分析
25|**节国内外教师教学学术研究现状
38|第二节国内外教师教学学术评价研究现状
45|第三章教学学术相关概念及理论
46|**节教学与学术
49|第二节教学学术与教学学术水平评价
61|第三节社会互动理论与教学反思理论
66|第四节教学学术水平评价理论
69|第四章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70|**节高校教师的特点
72|第二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模型分析
78|第三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89|第五章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90|**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91|第二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确定方法
93|第三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等级的确定
94|第四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量表的确定
111|第六章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及体系确定
112|**节权重及权重确定的原则
114|第二节权重确定的方法
116|第三节权重确定的过程
126|第四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指标权重及体系
133|第七章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调查与分析
135|**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自我评价
146|第二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同行评议
154|第三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学生评价
161|第八章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162|**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影响因素
166|第二节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发展与提升策略
173|参考文献
175|附录
展开全部

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节选

绪论 教学是大学*古老的角色任务,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所在。但是自洪堡改革后,大学被赋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使命。在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大学的科研倾向愈演愈烈,教学逐渐被边缘化。针对此问题,美国学者博耶撰写了题为《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的报告,对高等院校畸形的学术观进行了批判,并且首次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他依据学术在教育中的功能层次,将学术划分为研究学术、整合学术、应用学术和教学学术。此后,欧美学者就掀起了对教学学术的研究热潮,舒尔曼对教学学术的内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强调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将“教学学术”拓展为“教与学的教学学术”。格拉塞克等基于已有研究提出了衡量教学学术的六个方面的标准,即清晰的目标、充足的准备、合适的方法、有意义的结果、有效呈现和批判性反思。 我国高校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科研成为教师评聘和晋升的主要依据,高校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教学逐渐被边缘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遭受严重质疑。为此,教育部连续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等文件,提出培养和打造优秀师资队伍,强化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水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强调,“推动高校教师将老师作为**身份、将教书作为**工作、将上课作为**责任”。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成为推进我国发展为教育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的关键。 近年来,学术界对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关注逐渐升温。国内关于教学学术的研究主要从教学学术与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学术运动、教学学术机制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类型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现状等方面开展。但是,我国的教学学术研究及实践还不够深入,仍然停留在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出发,分析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结构和教师教学学术的成长阶段,从理论上构建教学学术的实现途径,忽视了教师作为实施教学学术的主体,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和反思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的教学学术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实证性研究较少,仅有的实证性研究也主要探讨不同类型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差异性,没有关注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影响因素,且提出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也比较少。 我们在探讨教学学术内涵和本质属性的基础上,从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议、学生评价以及多元主体评价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框架模型和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文献研究法、数量统计分析法和访谈法等手段,探索了影响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因素和提高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策略,为进一步较好地解决高校教学科研失衡、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等问题提供策略和建议,以激励教师潜心教学,为教师个人学术能力的拓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研究紧紧围绕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了教学学术的本质探析、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模型的建构、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的建构、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应用研究、高校教学学术共同体模型的建构等工作,其技术路线如图0-1所示。 具体而言,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数量统计分析法和访谈法等。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常用、*有效的研究方法,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要从文献分析和研究开始。文献研究法就是从已有的文字、符号、图片、实物、报刊、论文和著作等文献中分析和梳理文献内容,归类和发现问题,进而确定研究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本书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梳理了国内外教学学术发展、教师教学评价和教学学术评价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涉及的文献领域较为广泛,不仅有教学学术、教学学术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胜任力特征、学生能力发展和学科教学等教育类文献,还有社会学、哲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类文献。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评估法,依据相关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经验,评判一些无法直接用量化数据确定的指标或者要素,通过估算和汇聚数据,对比要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并经过多轮的专家征询(至少两轮),获得较高的专家一致性意见的过程。专家的认识和结论越趋统一,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就越高,从而能为调查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理论与方法保障。德尔菲法具有全面性、权威性、匿名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一般操作流程如下:①问题及问题范围界定;②选择和确认专家,并成立专家组;③进行**轮*初主题的问卷意见收集,分析并整合;④进行第二轮主题探讨的意见收集,分析并整合;⑤如果专家意见的差异性较大,则需要进行第三轮、第四轮专家意见征集,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中*终获得一致性的意见;⑥得出结论。本书利用德尔菲法确定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量表和指标权重,通过专家评判,建立共识,以保证评价量表及指标权重的可靠性、合理性、代表性和科学性。 3.数量统计分析法 数量统计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开展研究的方法,涉及很多的理论和方法,如问卷调研、验证性检验、层次分析法、项目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因果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等。 本书研究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项目分析法进一步确定指标项的合理性;采用t检验、p检验以及多重比较(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等方法对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观念维度、知识维度、交流维度和反思维度及其指标项在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和学科类别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通过建模分析,找寻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层级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以此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应用的适切性。 4.访谈法 访谈法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研究者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对相关学科专家、教师、教学管理者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其目的是获得教师对教学学术的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知,进一步明确相关问题及其症结,并将量化和质性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利用三角验证法相互印证文献资料、调研数据、教学现状和师生访谈的逻辑关系,确定问题的关键和适当的解决方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