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与机理研究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与机理研究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26cm 页数: 164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8(7.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与机理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8743729
  • 条形码:9787548743729 ; 978-7-5487-437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与机理研究 内容简介

  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教学点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短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后一公里”。我国教学点在办学中存在经费投入、师资资源配资、课程开设和留守儿童等诸多困境。其中,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地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问题,从而实现质量提升。为对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从理论角度揭示其原理,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其次,对乡村教学点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第三,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手调研材料的整理分析,将我国几个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开不齐、开不好问题,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地区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第四,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教育治理理论,在对部分案例成功经验,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第五,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总结提炼了一个“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理论模型。第六,运用教育公平理论从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与机理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路线图
1.6 相关概念界定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
2.2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相关研究
2.3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相关研究
2.4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2.6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意义

第3章 我国乡村教学点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3.1 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回顾
3.2 教学点存在的价值
3.3 我国促进乡村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
3.4 教学点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3.5 学术界针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
3.6 国外利用信息化提升薄弱学校质量的经验借鉴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案例分析
4.1 对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界定
4.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两类同步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4.3 湖北省崇阳县: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4.4 湖北省恩施州:三类同步课堂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点质量
4.5 吉林省长白县:同步混合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4.6 重庆市彭水县:双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4.7 云南省富宁县:多种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设计
5.1 机制设计的思路
5.2 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5.3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模型构建及检验
6.1 模型构建及检验的整体思路
6.2 研究变量的探索
6.3 模型的初步构建
6.4 调查对象选择
6.5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修订
6.6 模型的检验与假设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理分析
7.1 机理分析的基本思路
7.2 教育公平理论视角的分析
7.3 场域理论视角的分析
7.4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贡献
8.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