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

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

作者:李尹蒂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B5 页数: 24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66.2(6.8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73.5(7.5折)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99985
  • 条形码:9787030699985 ; 978-7-03-06999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晚清农学为研究对象,选取农学之兴及其困境作为整个研究的重要基点。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科学原理说明农桑状况的农学开始为人所知。集农业问题、政治问题、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于一身的中国农学,是晚近中国在西方传教士的介绍下,所兴起的新事物。它不同于中国古代,也不尽同于西方近代。晚清农学,很初表现为西法新式农学知识的传播。知识的被认可,带来传统农政的变化。清廷当局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农学得以制度化,农业教育因此出现。经由农业教育的普及,农学则进一步系统化和学科化。故而,在清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研考晚清农学的历史脉络,从中一可见传统之变迁,二能知西学之中化。

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 目录

目录
绪论 1
**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第二节 先行研究 6
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 19
第四节 内容与框架 20
**章 传教士对西法农学的引介与传播 23
**节 泰西农政书院 23
第二节 新式务农农器 30
第三节 农学新法 31
第二章 士绅对农学知识的解读与响应 37
**节 初识域外农校与农器 37
第二节 备荒之本政 41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进一步传播 45
第四节 “农务宜量为变通”的呼吁 53
第五节 政学不分的困境 57
第三章 务农会与《农学报》的酝酿及定案 68
**节 《时务报》报馆与务农会 68
第二节 《农学报》中农学知识的再生产 87
第三节 罗振玉与晚清农学 102
第四章 朝臣对农学的比附与接纳 109
**节 “务本至计以开利源” 109
第二节 “励农学以尽地力” 113
第三节 签议《校邠庐抗议》 118
第四节 农工商局的构设 124
第五节 修农政,必先兴农学 130
第五章 农学建制的理想与现实 137
**节 改变知识结构的分科形态 137
第二节 “农学科”的提出与难题 145
第三节 学堂章程中的农学 155
第四节 农工商部与学部互争权限 169
第六章 农学人才的培养与局限 179
**节 湖北农务学堂 179
第二节 直隶农务学堂 188
第三节 实业教育中的农业学堂 197
第四节 缓设的农科大学 200
第五节 后科举时代的农科进士与农科举人 204
结语 208
参考文献 219
附录 228
后记 240
展开全部

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 节选

绪论 **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集农业问题、教育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于一身的近代中国农学,是晚近中国在西方传教士的介绍下所兴起的新事物。它不同于中国古代农政,也不尽同于西方近代农学,而是综合了传统与近代的元素,容纳了中西方不同的特点。近代中国农学的形成,一方面使农学进入学堂,迥然于传统制艺之学;另一方面沟通了士农之途。为时不及百年,就改变了数千年来的传统规制,其影响力无疑是革命性的。一个世纪以来,“农学”的具体内涵与意义流变,有着不同的发展重心、思想取向和若干影响,可以使我们从中管窥中国近世社会变迁和转型的重要线索、脉络。近代中国农学的兴起,对农政、农学、农业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出现,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体现了时代的内容。 晚清时期是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与制度变革的关键阶段,农学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中国“有农事而无农学”的偏弊,开社会重视农学风气之先。本书以晚清农学为研究对象,选取农学之兴及其困境作为整个研究的重要基点。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科学原理说明农桑状况的农学开始为人所知。晚清农学的兴起,*初表现为西法新式农学知识的传播。农学知识,尤其是其中农务化学的内涵,在晚近中国的传播与推广中,遭遇了晚清学界与政界的重重误读。这样的困境,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惯习中有所调适。伴随着对西法农学能带来丰厚农业收益的宣传与想象,科学化的农学终被近代中国社会认可,为晚清社会传统农政带来了些许变化。清廷当局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农学得以制度化,农业教育因此出现。由于农业教育的普及,农学进一步系统化和学科化。晚清时期农学的形成,彰显了近代中国既有知识与制度层面的困境。西法农学的出现,推动了晚清社会旧知识与制度的变革,尽管这一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研究晚清农学形成的历史脉络与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可见传统之变迁;另一方面能知西学之中化。 传统中国,农事被纳入户部和工部的管辖范围。户部古代为“地官”、“大司徒”或“大司农”,唐宋以后,即为户部。户部总的职掌,是管理全国疆土、田亩、户口、财谷方面的政令,掌管全国的户籍与财政经济事务。 工部执掌屯田、水利方面的政令。 户部和工部下发政令,强调务本重农,劝课农桑,鼓励种植。中国以农立国,农为政本。历朝执政者承袭传统农本主义,对农业都极其重视。务本的持久,推因于历代重农之策,而非兴农之法。朝廷多次通谕各省督抚,各饬所属州县官,务知朝廷贵农重粟之意,以劝课农,稽查种植。这说明了农事为国之本的地位,也显示了统治者对农事的无比重视。 古代中国,皇帝虽多次颁发谕旨督劝务本重农,但在传统社会政治机构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农官处理农事。对农事的处理,被纳入所属行政官员的职责之内。正如雍正二年(1724年)朝廷在给各省督抚的诏谕中所言:“今课农虽无专官,然自督抚以下均兼此任。”他们统率有司“不时咨访疾苦,有丝毫妨于农业者,必为除去。” 更甚者,将“劝课农桑”定为吏治考核的指标之一。 其后,朝中大臣多有奏疏,请设专门农官负责管理农本事宜。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在直隶试行设专门农官——“巡农御史”一职,“每年特差御史一员,于二月田功初起之时巡历州县,察觉农民之勤惰,地亩之修废,以定州县考成,其有因循推诿以致荒废农田者即行参处” 。然而,巡农御史的设置并未制度化,巡察农务一事后来依旧由各省藩司等相关官员兼任,并没有农业机构和农官专门负责。 在推行重农之策的同时,中国古农书也有对“兴农之法”的记载,如有“中国古代农书集大成者”之称的《农政全书》。该书是明末徐光启“录汇各家之言,附以己言”,在徐光启殁后经陈子龙整理编定而成。全书征引文献共二百二十五种。 其中,全书依原书次序录入者有“徐贞明的《潞水客谈》、马一龙的《农说》、朱橚的《救荒本草》、王磐的《野菜谱》、熊三拔的《泰西水法》。而《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种树书》、《便民图纂》等” 。至清代,汇集历代农业文献,在乾隆时编纂的《授时通考》所收内容亦不出其外。清代的农书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两朝为繁盛。大型综合性农书仅有一部,于乾隆二年(1737年)编纂,全书引用的书籍总数达到四百二十七种,远远超过《农政全书》,但作为农书的意义来说,没有作者的亲身体会,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新材料和新见解。 也就是说,古农书中收录的耕作方法,多来自老农的耕作经验总结,并非科学化的实验农学知识。 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汉书》谓:“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 士农分业,农不知书,而士于烝化之学,又以非科名所务,置之不讲。 持续千余年的科考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士子埋首于制艺之学,很少关注与究心科学意义上的农学知识。 作为学科意义的科学化“农学”的出现,是近代中国受西方移植过来的分科治学思想的影响。以“学科建制”形式出现的农学,是清末的新式学堂采取分科教育后,才逐渐由西方引进的一种知识分类观念。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二月十八日,张之洞上奏呈请创设储才学堂,农政之学居其一。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九月二十日,他更大声疾呼:“创设农务学堂,参用西法,以开风气,以广利源。” 主张设农学堂,讲求种植之法。而据清廷《**次教育统计图表》统计,至1907年,全国大部分行省皆立农业中等学堂,共计二十五处。 此外,直隶、山东、河南、江宁、浙江、广东、湖北、云南八地创办了二十二处农业初等学堂,而农业高等学堂共四处,分别位于直隶、山东、江西和湖北。 至1910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正式开办。从中可见,在新式学堂的两个系统中都有关于农业知识方面的教育。 数千年来,中国以农立国,历代相沿。农政向来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关注。农者,天下之大本。历代以来,劝农垦荒之令屡下。然迄晚清,商政渐兴,“通商数十载,海内之士抵掌谭(谈)洋务者项相望。综其言论不逾两途:一曰练兵,以敌外陵;二曰通商,以杜内耗” 。士人感慨“农政不修” 。甲午战争惨败,外患日亟,国民惕厉,农务始渐振兴。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书,明确提出:“今日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 朝中大臣分析,此前中国裹足不前,皆因“农学不讲之故也” ,并纷纷就此建言献策。“工商之本以农为先,而农业之兴,非学不可” 渐成为时人的共识。 朝中大臣所谓农学,源自泰西。传教士对西法农政书院、新式务农机器和农学新法带来的农业利益的介绍,切合晚清社会对农业利益的追求。故而西法农学的知识没有被抵触,很快为人认可。然而,西法农学非试验难收其效,且西法农学据化学而立,时人多以《周礼》所载认土辨物的经验比附,如趋新大臣张之洞认为,西方农学新法中所言之化学,为“《周礼》土化之法 是农学之义也” 。不理解西法农学观念行事的本意,造成诸多的误读。 民国农学家回首近代中国农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将1902年至1911年的晚清农学定义为中国农业教育的**时期,定义为“政治的农业教育时期”,感慨晚清政府虽然意识到东西方国家农业的发达在于推广农业教育,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深究其如何设施,但令各省开办农校与农事试验场以及半官式农会”。文章中总结道,晚清效仿他国,推行农业教育的*终结果,不过是“各省仅事此种政令,为平常敷衍门面之举。咸以缺乏农事知识之候补府道,委充校长,场长,与会长。其于农民及农业之发展改良,可谓毫无影响”。一方面,民国农学家对晚清农学效果几乎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有其专业角度与立场,见仁见智。然而,分析其中感叹,可以清晰描述出一个无法否定的基本历史事实,即作为新事物的晚清农业教育的推广,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对具体农学知识的懵懂,二是农学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民国农学家指出,晚清时期,“对于中国农业教育之稍有贡献者,为目前尚存之数所规模较大之农校,如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山东农业专门学校、保定农业专门学校,皆成立于此时期也” 。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晚清社会时人曾提到,1908年“山西、湖北开办农学未闻著有成绩,且亦未闻有毕业者” 。至1936年,有西方农业教育背景的邓植仪,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晚清农业教育的五条弊端:农业教育只具有笼统之目的或方针;农业教育与农业建设不相呼应;农业教育制度不够完备;教育材料不充实;教师任用不经济。他还强调:“过去三十年而论,农业教育收效之微。” 农业教育的困境,一直是困扰人们至深的问题。这不免让人追问:西法所言之农学知识,其具体内涵究竟为何?又是以怎样的形态,如何一步步传播以至被制度化,从而进入学制?农学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又是什么因素造成农学的困境?其去向归属更为哪般? 上述情况说明:认真考究起来,农学是人们“耳熟”而不“能详”的问题。本书拟在清末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制度性变动中,厘清近代农学知识的具体内涵与意义流变,进而考察农学从知识走向制度的转变历程,探究农学困境的深层次成因。农学一体现在“农之有学”理念的出现,读书人开始注意到农学知识的存在,士始知农,打破了士农分途的传统;二表现为农务进入学堂,农学被制度化,迥然于传统制艺之学。纵深而论,坐而论道的士林之学渐向起而行之的效仿西方贵在实验的农学转变。此外,传统农务指重农桑以顺天时,勤开垦以尽地利,强调应天时以兴地利,而晚清农学涵括农会、农事试验场、农学堂等西法农务的内容。清廷的农业政策开始出现农务效法西方的倾向,政府试图主导农学学科的形成。农学的出现,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体现了该时代的内容。对近代农学的形成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涉及西方农事知识的引介,农学形成、发展、演变的轨迹,也体现和说明了近代中国的观念、知识、制度转型、实践与再创造。它是直接关系到近代中国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史、教育史等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近世社会变迁和转型的重要线索和脉络。 第二节 先行研究 中国以农立国,历经五千年。然而,古人虽有劝课农桑的农政,却无科学意义上的农学。直至近代中国,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以科学原理说明农桑状况的农学才为人所知。晚清各类新式学堂及大学教育中开始出现农学内容。农学进入教育系统,这是过去所没有的新生事物,也是近代中国千年巨变的一面。关于晚清农学的研究,前人在农业教育、清代农书、农业政策三方面均有涉及。海内外研究大都三者分述,各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视角,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本书主题各个层面的认识。按时间先后梳理各代表性论著中与本书主题有关的内容,可见相关研究进展的基本走向和阶段进展。 一、1949年前 1949年前,清代农业资料分散零碎,对晚清农事的论述往往被视为中国农业史通论的部分内容。1918年,吴蛰扈编写了《中国农业史》一书,由上海新学会社出版。该书是一本单薄的小册子,虽仅有一万余字,却是较早的中国农业史专著。书中将中国农业发展分为胚胎(唐虞以前,上溯炎黄数千年)、发明(唐虞以后迄秦千数百年)、修明(汉以后迄唐两千数百年)和中落(宋迄清数百年)四个时期。 书中讨论了清代农业,聚焦于传统社会农业情况,对近代中国农业情况的描述着墨较少。农史学家万国鼎翻阅该书后,认为该书不明源流因果,不辨真伪,引书失实,任意附会,缺乏史实且不知农业,称该书“杂缀成文,谬误盈篇,简随疏误,未足言史也”。 1921年,张援因袭吴蛰扈《中国农业史》的体例,编辑出版《大中华农业史》。该书约五万字,分三编介绍了从神农到清代的农业发展情况。书中将中国农业分为三个时期。两书相较,《大中华农业史》内容更为丰富,叙述更具条理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作者十分简略地提及近代农业的情况,称:“光绪时农业改行新法,体现在一设农工商部,分四司,农务其一也;二兴学,设立农科大学、高等、中等和初等农业学堂。” 但因为前后逻辑关联不大,引用文献并未注明出处,且“杂引古书而不求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