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

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

作者:张盾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3.5(4.3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47019
  • 条形码:9787305247019 ; 978-7-305-2470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研究“存在”问题的哲学专著,作者张盾教授毕生都在研究第三人称存在论,*后在本书中以他*满意的样式将其呈献给读者。全书的内容相当于讲了一个存在者如何依循第三人称存在之道自己去存在的形而上学故事:他历尽艰辛走出西方**人称主体笼罩下的存在论理论重围,亲身穿行于真实的事物世界、人世间世界和观念世界之间,又亲历从中国古代“礼式生活”到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各种历史性境域,*后终于证明了人的存在不是他向着主体显现出来的那些亦真亦幻的现象、意义和形式,而是由他自己亲自去建构、去经历的实际性内容。此种存在的本意就是“在时间中重复自身的内容”,即平凡。 本书是一本严肃的哲学著作,也是一本很有情怀的书,作者接续了他早年的哲学探索,在自我完善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这本书也体现了作者与赵汀阳教授30多年来在同一主题上的相互关注和相互切磋,这种在相互争论辩难中表现出来的惺惺相惜之情非常美好。

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存在”问题的哲学专著。该书创建的“第三人称存在论”,提出了一种完整的原创性的形而上学。通俗地讲,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存在论叙事方案,讲了一个存在者如何依循存在之道自己去存在的形而上学故事:他历尽艰辛走出西方人称主体笼罩下的存在论理论重围,亲身穿行于真实的事物世界、人世间世界和观念世界之间,又从古代的礼式生活返回现代性的日常生活,很后终于证明了人的存在不是他向着主体显现出来的那些亦真亦幻的现象、意义和形式,而是由他自己亲自去建构、去经历的实际性内容,此种存在的本意就是平凡。本书使用的基本方法是西方近代哲学的概念构造和逻辑推演,但它试图讲的却是一个中国式形而上学故事,因为它抵制了西方形而上学的主观性思路和主客二元逻辑,弃用了西方形而上学那些很重要的概念并予以批判,比如主体、现象、意义和形式概念,同时选择在某些很根本性的问题上对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还有赵汀阳的哲学思想作批判式推进。它所建构的“第三人称论域”试图开拓出一个兼具西方哲学根基和中国思想风格、使存在的“天之道”与“人之道”合而为一的理论思维界面。

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 目录

目录序——赵汀阳前言卷一第三人称存在论的论域1**章一般原理 1**节重新窥测存在的本意1第二节作为“世界”的存在者间性3第三节存在就是重复自身的内容 3第四节**人称存在论的要义5第五节第三人称存在论的准则7第二章问题结构 11**节存在的“天之道”与“人之道”11第二节领悟和诠释把存在变成“意义”12第三节领悟和诠释如何进入真正的存在? 15第四节我们存在的“意义”维度17第五节我们存在的第三人称维度19第六节让存在论走出“意义”世界 21第三章事物23**节事物如何作为存在者自己去存在?23第二节事物存在诸原理的系统讨论 26第三节携事物原理踏上追寻存在本意之途35卷二第三人称存在论的范本37**部分构成分析的世界论 37引论37第四章及于事物与诠构39**节在存在论上,人与事物如何相关? 39第二节“名实之辨”的存在论解说41第三节什么是“诠构”?44第四节空间性是事物的存在消息 47第五节存在者间的平等与价值理论批判50第六节在“使-然”法度中绽露自身的“自-然”法度 52第五章人世间存在作为第三人称论域的问题55**节在人世间存在会遇到哪些问题?55第二节“为自己活”与“为别人活”。对伦理学的批判 56第三节“需要自己做”与“做给别人看”60第四节福与劫63第六章及于自身与拟构 67**节存在之领悟作为“拟构”67第二节观念之存在作为“拟存在者的拟存在”71第三节语言之存在作为“语言事实” 74第四节真理是什么?78第五节对本章问题的统一解决81第七章互及之本——到场齐全 83**节人如何栖居于存在者间的世界?83第二节到场84第三节整全 86第四节匮乏89第五节餍足92第六节无所及与空无94第二部分构成分析的个体论 96引论96第八章人的存在历事的问题:可再性97**节生活作为人的存在历事的区间 97第二节基于生活与历史,区分历事的古典型式与现代型式99第九章历事的古典型式:周礼 101**节为什么选择周礼作为存在问题的古典范本?101第二节历事的原始性问题104第三节原始历事的特质:拟自己存在 106第四节续论:众人拟自己存在109第五节续论:众人拟使自己存在112第六节可再性原理与原始历事 114第十章历事的现代型式:日常性118**节从日常生活到日常存在118第二节日常存在是一种无形式的纯然内容 121第三节能够在日常存在中看到存在内容的自身重复吗?124第四节日常存在的“可再性原理” 126第五节在日常存在中确证存在的“自-然”本意130第十一章历事之本——平凡134**节存在的平凡性 134第二节时间性是平凡的存在论根据137第三节平凡作为“历事之本”140第四节平凡与死 141第五节平凡原理与现代文化批判145卷三第三人称存在论的方法147第十二章从思想批判到存在批判 147**节思想问题与存在问题147第二节原理的思想有效性与存在有效性148第三节存在内容的实际性是一切存在原理的*高理想 150第四节意义理论作为思想批判152第五节构成分析作为存在批判153
展开全部

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 节选

本书由享誉国内外的我国著名哲学家赵汀阳先生倾力推荐。赵先生为本书写了长篇序言,主要从哲学史角度分析了第三人称存在论的学理要义、哲学贡献和思想风格,同时也坦诚地陈述了他对这种新哲学的质疑和辩难。总体而言,赵汀阳先生充分肯定了本书思想的原创性和论域的完整性,特别强调书中提出的存在之平凡本质是全书*有d创性、并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观点,而这个平凡也正是本书关于存在本意的总体性理解和根本性旨归。作者张盾教授认为:“尽管赵汀阳始终在批评我的思路,但他却是*好地理解了我这本书的创意和价值的人,几乎比我本人理解得更好。” 其实该书本身正是作者与赵汀阳长达三十年的思想交流和争论的一个产物,作者在书中深入讨论了赵汀阳的哲学思想。两人之间关于存在的平凡性与神奇性的长期争论,为纯粹的高水准的哲学讨论树立了典范,在学界同行中传为美谈。 赵汀阳先生对本书的概括性推荐语如下: 这是一本有原创意识的哲学著作,是以人类理智判断为准的独立思想。 第三人称哲学是张盾命名的,但这个主题却十分古老,可以追溯到老子、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即试图知道“事物本身’”。这是哲学一直梦想却又无法实现的一个古老理想,因为思想与存在之间有着明显的知识论障碍。张盾试图另辟蹊径地跳过这个知识论障碍:用“它如此存在”这个“第三人称”语式来谈论存在论问题,以此取代基于“我知道”的“**人称”格式。 张盾提出的第三人称哲学是否可能?我至今无法肯定这个充满创意的视野是否可能。第三人称在表述上显然是可能的,这要归功于语言的超强能力,即语言能够表达一切可能性。逻辑上,存在本身无所言说,只能推出“存在即存在”的重言式。第三人称试图借助语言的“神的眼界”,发现一些超出重言式的“综合的”内容。 张盾关于“平凡”作为存在根本状态的分析,是全书中*有d创性的一个观点。平凡性是一个超出存在重言式而看起来确实属于存在本身的言说,这才是真正厉害之处。古人曾把存在本身言说为“永恒的”、“完美的”、“绝对的”之类,但这些性质其实是想多了,我们从“存在”的概念推不出这么多“综合的”含义,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证明这些含义。然而平凡性却几乎真是从存在的概念里可以推出的性质,有着类似重言式的必然性,可又有着超出了重言式的新内容,似乎应该归入先天综合判断。 张盾和我在分别寻找不同的“存在论常数”:张盾在寻找平凡性,我在寻找未来性。我们的不同思路形成了互补的视野。

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 作者简介

张盾,1956年生于北京。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吉林大学匡亚明卓越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兼任吉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外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家。 张盾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我国哲学界的著名学者,主要从事存在论、美学、马克思政治哲学和西方思想史的研究,几十年来笔耕不辍,矢志不渝,坚持了长时期的高水准的学术创作,就众多研究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特色鲜明的哲学作品,在学界同行中享有很高清誉。他出版了七部哲学专著,代表作为《第三人称存在论:追寻存在的平凡本意》(2021)、《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2017)、《黑格尔与马克思政治哲学六论》(2014)。他是《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和许多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的长期固定作者,共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