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学基础(第3版)

中医学基础(第3版)

作者:刘柏炎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大16开 页数: 194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8.9(7.4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学基础(第3版) 版权信息

中医学基础(第3版) 内容简介

  《中医学基础(第3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之一,根据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内容上覆盖了中医学的特点、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与防治等内容,具有概念准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等特点。  《中医学基础(第3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图片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体例上的改革以及电子资源的运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更加贴近岗位需求与临床实践。  《中医学基础(第3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供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专业教学使用,亦可用于从事医药类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自学、培训与进修。

中医学基础(第3版)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二章 阴阳五行
**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藏象
**节 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二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气血津液
**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
四、气的运动
五、气的分类
第二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主要功能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三、血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经络
**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概述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功能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六章 体质
**节 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要素
三、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和分类
一、体质的形成
二、体质的分类
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体质与疾病
二、体质与治未病

第七章 病因病机
**节 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三、继发致病因素
四、其他致病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正邪相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的失常
四、血的失常
五、津液代谢失常
……

第八章 诊法
第九章 辨证
第十章 养生与防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医学基础(第3版) 作者简介

刘柏炎,男,汉族,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是湖南省“121”人才人选、第11届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标兵。历任湖南中医药大学血管生物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主任、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实验室主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党总支书记、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国家973子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厅级课题12项,参加***、省级课题14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7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