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书--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中国哲学通识课

新书--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中国哲学通识课

作者:周桂钿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7.7(6.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书--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中国哲学通识课 版权信息

新书--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中国哲学通识课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系列读物中的一本,本系列读物由著名文化学者、人民艺术家王蒙作序推荐;本书是领导干部进行哲学通识阅读的读物,有助于领导干部全面了解中国哲学,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

新书--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中国哲学通识课 内容简介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书从以民为本、为政以德、仁义之道、义利之辨、尊贤使能、和而不同、知行合一、盛世治理、大同理想等方面,深入分析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董仲舒、王阳明等中国古代先哲的哲学思想及其主要内容,系统论述了中国哲学中的政治智慧,探讨中国哲学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帮助党员领导干部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学会运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立身为政。

新书--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中国哲学通识课 目录

**讲 中国哲学

一、哲学是什么

二、中国有没有哲学

三、中国有什么样的哲学

第二讲 以民为本

一、民本传统

二、民本三大特点

三、民本观念与民主制度

第三讲 为政以德

一、人性本善

二、以德为政

第四讲 仁义之道

一、孔子论仁

二、孟子论仁政

三、董仲舒论泛爱

第五讲 孝道教育

一、如何理解儒家孝道的基本精神

二、《孝经》对不同社会角色有不同的尽孝道要求

三、分析几个典型事例

四、再探讨有争议的问题

第六讲 义利之辨

一、义利的本义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功贤于耕织

四、义者宜也

第七讲 尊贤使能

一、贤者之力

二、荐贤之力

三、倡贤之力

四、任贤之力

五、人民之力

第八讲 德才兼备

一、重德轻才

二、唯才是举

三、“无求备于一人”

四、德才须分析

五、亲近来远

六、有过之臣是否可以复用

第九讲 和而不同

一、“和”与“同”

二、人际关系

三、国际关系

四、人与自然

五、和谐与竞争

六、审议“优胜劣汰”

第十讲 知行合一

一、知行先后之争

二、知行难易之争

三、知行轻重之争

四、欲速则不达

五、小利不能贪

六、起点要低

七、怀大义,识大体

八、志当存高远

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十一讲 实事求是

一、墨家的“三表”说

二、庄子的是非观

三、韩非的参验论

四、《淮南鸿烈》的是非无定论

五、王充的效验论

六、当代的是非观

七、实事求是(上)

八、实事求是(下)

第十二讲 以史为鉴

一、食足知礼,先富后教

二、损益因革,变古易常

三、势非圣意,理在民心

四、重史传统

第十三讲 盛世治理

一、盛世文化的代表

二、董仲舒盛世治理的四个原则

第十四讲 大一统论

一、大一统论的由来与发展

二、天子是大一统政治的核心

三、百官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部件

第十五讲 独尊儒术

一、政治家与哲学家的联盟

二、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三、儒学创新,与时俱进

四、独尊儒术以后

五、如何评论历史上的统治阶级

六、汉武帝分别对待当时大儒

七、独尊儒术在《史记》中的反映

八、独尊儒术反映在选用人才上

九、汉代新儒学的启示

第十六讲 大同理想

一、大同理想,天下为公

二、聚和堂试验

三、近代大同说

附录:领导干部应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哪些政治智慧


展开全部

新书--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中国哲学通识课 节选

民贵君轻 无论是将民与天并列,还是主张民为神主,都说明西周以后开明的思想家们已经有了重民的思想。当时普遍的观念还是天与神有崇高的地位,风俗是畏天敬神的。天、神的地位都在*高统治者天子之上,如果民与天、神并列,那么很显然,民的地位应该在天子之上。这是很容易推导出来的。但是,这种思想到战国时代才由儒学大师、儒家亚圣孟子概括出来。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尊贵,国家其次,国君排在*后。这就是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为什么民比君还高贵呢?孟子作了这样的比较:一个人得到天子的赏识,可以当诸侯;得到诸侯的赏识,可以当大夫;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够当天子。用后来的史事作注解,就更容易理解。例如,李斯本事很大,受到秦始皇的赏识,当了丞相,本事再大,也当不了天子。刘邦没有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当不了丞相,却由于受到人民的拥护,当上了天子。由此可见,民是*高贵的。因此,得到人民,也就得到天下;失去人民,也就失去天下。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并争的时代,各个诸侯国都试图用武力消灭他国、统一天下,此时的统治集团和思想家们对于民众力量的认识也*深刻。当时诸侯国的执政者还有意识地利用民众的力量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求救,当时秦国内部有两派意见:一派反对支援,一派主张支援。主张支援的子桑说:“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左传·僖公十三年》)子桑的意思是,利用救灾的机会拉拢晋国民众的心,以后在与晋国的战争中就容易取胜。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求救,但是晋国却拒绝支援。又过了一年,秦国与晋国发生战争,结果,秦国由于得到民心,理直气壮,大败晋国的军队,并且俘虏了晋惠公。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的向背是关键,它决定天下大势。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心中没有群众,对群众安危冷暖漠不关心,说话办事惹人争议。近年来,以“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为代表的“雷人雷语”不断曝光,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响。比如,2010年5月,某市环保局一位局长的目标责任制奖与职工相差3倍,有的同志认为不公平,向纪检部门反映,该局长在全局大会上发泄说:“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2010年12月,某市交警中队一位副中队长到体育场执勤,与现场的一名司机理论时说:“我是为领导服务的,是领导重要还是你们这些人重要?!”这些话虽然可能是个别干部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但也的确与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群众观念淡薄不无关系。 当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易发多发。比如,征地拆迁,在一些地方已酿成暴力事件;国企改制,出现了一些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情况;食品安全,出现了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等超标的情况,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前些年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甘肃陇南等地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不仅心里没有装着群众,而且直接侵犯群众利益,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因而群众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孟连县委书记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群众工作出了严重问题,群众*关注的利益诉求,没有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好。出了这么多问题,从感情上讲,应该是我们欠下群众的。”对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牢牢记取。

新书--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中国哲学通识课 作者简介

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副院长。曾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重点研究秦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学、中国儒学。曾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曾获北京市社科联学术成果奖、教育部学术成果奖、北京师范大学教材奖等。主要著作有:《虚实之辨》《董学探微》《秦汉思想史》《十五堂中国哲学课》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