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作者:张红霞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24cm 页数: 279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3.0(7.6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08953
  • 条形码:9787520308953 ; 978-7-5203-089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内容简介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立足于文化多样化背景,以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论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1)文化多样化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相关理论。简介了文化多样化背景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基本内涵;阐述了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新特点和所受双重影响。(2)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从大学生志愿者、受助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三个维度系统地论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教育功能。(3)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4)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经验与启示。概述了四大洲部分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状况,总结了其育人经验和启示。(5)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发挥的对策。具体包括加强国家层面相关法律建设,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提供法律保障;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提高其育人实效;加强动员、招募、培训、激励机制建设,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和社会化建设,促进志愿服务育人持续发展。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目录

**章 文化多样化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概述
**节 文化多样化的特点、实质和动力
一 文化多样化的含义
二 文化多样化的特点
三 文化多样化的实质
四 文化多样化的动力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含义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特点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类型
第三节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受到的影响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面临的机遇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特点
一 活动形式日益丰富
二 组织机构逐渐完善
三 志愿者心态二重性凸显
四 国际合作不断发展

第二章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
**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育人功能
一 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社会知识
二 获得服务经验,提高个人能力
三 养成奉献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
四 增强挫折承受力,磨炼意志品质
五 培养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 培育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七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八 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理念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受助者的教育功能
一 唤醒服务和反哺社会意识
二 强化对社会的热爱和归属感
三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四 推动融入社会,扩大社交圈子
五 提高知识素养和生产生活能力
第三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教育功能
一 认同志愿服务文化
二 争做道德模范
三 增强社会担当
四 培养互助精神
五 增加入际信任度

第三章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现状与趋势
**节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发展历程
一 **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以学雷锋活动为主的起步阶段
二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缓慢发展阶段
三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启的快速发展阶段
……
第四章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途径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节选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一 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社会知识  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知识较为丰富的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他们通过课堂教学学到各种科学知识,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得到提升。但是,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只有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远远不够,因为这容易使他们脱离实际,犯教条主义错误,因而大学生还需要深入了解我国国情和社会现实,提高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里,普遍存在社会生活阅历较浅、社会实践经验较少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世界形势的变化,关心我国社会发展的动态,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意,不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加快社会化进程。而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它使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会生活,了解国情,把握社会现实,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开阔视野,增强才干,加快其社会化进程,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了解国情民情  毛泽东曾经说过,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中国革命和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广泛参与社区服务、西部开发、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不仅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而且为其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这使他们有机会接触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使其能够全面了解我国的国情、社情和民情,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亲身感受和体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此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从而加深对所学书本知识的理解,坚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胜信念。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前往祖国的西部,深入到基层农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真实地感受到中国不是只有像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繁华都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还有许多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还因缺乏营养而导致发育不良。全国妇联、国家卫计委2015年发布的《中国贫困地区0-6岁儿童营养及家庭养育状况》显示:中国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3597万人群中,0-6岁的儿童有330万-400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为城市地区的6-8倍,贫困地区儿童早期锌缺乏比例高达50%以上,维生素A缺乏率是大城市同龄儿童的6倍多。虽然经过近几年的精准扶贫,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但在贫困地区还存在学校和师资匮乏、校舍陈旧、教师年龄及知识结构老化、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大学生志愿者的支边支教等服务为当地弱势群体带去温暖,为孩子带去教育,为村民带去帮扶,使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农村地区的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获得发展的动力和支持。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也会目睹某些地方存在的雾霾、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现象对当地居民生存环境、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而因当地群众法律知识缺乏、维权意识不强,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大学生志愿者在向当地群众宣传环境保护、法律维权、卫生保健等方面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社会服务意识等。在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更加全面和客观地了解和把握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困难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面对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主体意识较强、个性明显的大学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克服了课堂理论灌输和机械说教较为枯燥的弊端,使志愿者在生动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真实地感受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增进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 作者简介

  张红霞,1971年12月生,山东东营人。200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4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自2004年以来,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社会科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CSSCI收录60余篇,出版著作3部,其中1部入选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资助出版计划,参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共青团中央中特中心重大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以及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优先关注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5项、厅局级课题10项;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奖励60余项。多次入选青岛市及黄岛区“青年拔尖人才”建设工程,2015年入选山东省理论研究人才“百人工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