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作者:王宝庆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6.6(7.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365736
  • 条形码:9787122365736 ; 978-7-122-3657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本书特色

1.《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应用结合,在说明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案例的介绍,强调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重点介绍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振动污染控制工程、放射性污染控制工程、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热污染控制工程、光污染控制工程六种物理性污染及污染控制工程内容,涉及不同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评价方法及标准、污染控制措施、污染控制方法及工程案例等。 3.《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使用,还可供相关专业的科技、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内容简介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对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振动污染控制工程、热污染控制工程、光污染控制工程、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放射性污染控制工程六种物理性污染及污染控制工程内容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主要包括不同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评价方法及标准、污染控制措施、污染控制方法及工程案例等。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的科技、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目录

1绪论
1.1物理环境与物理性污染1
1.1.1物理环境1
1.1.2物理性污染1
1.2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及控制2
1.2.1物理性污染的来源2
1.2.2物理性污染的控制2
复习思考题2

2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2.1噪声及噪声污染3
2.1.1概述3
2.1.2噪声的来源4
2.1.3噪声污染的危害6
2.1.4噪声污染的控制9
2.2噪声的测量、评价与预测10
2.2.1声级计算10
2.2.2声波衰减14
2.2.3噪声测量15
2.2.4噪声评价20
2.2.5噪声预测25
2.3吸声降噪技术26
2.3.1多孔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28
2.3.2室内吸声降噪计算35
2.3.3室内吸声降噪设计41
2.4隔声降噪技术44
2.4.1隔声降噪原理45
2.4.2隔声结构与隔声性能45
2.4.3隔声间的降噪与设计47
2.4.4隔声罩的降噪与设计53
2.4.5隔声屏的降噪与设计57
2.5消声降噪技术61
2.5.1消声降噪原理61
2.5.2消声器的分类及性能评价61
2.5.3阻性消声器的设计62
2.5.4抗性消声器的设计67
2.5.5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设计71
2.5.6微穿孔板消声器的设计72
复习思考题75

3振动污染控制工程
3.1振动简介76
3.2隔振原理及隔振设计76
3.2.1隔振原理76
3.2.2隔振设计及常见隔振器79
3.3阻尼减振及阻尼结构83
3.3.1阻尼减振83
3.3.2阻尼结构86
3.4主动隔振控制88
3.4.1主动隔振控制简介88
3.4.2主动隔振控制设计88
3.4.3主动隔振作动器89
3.5隔振降噪工程应用89
3.5.1发电机高速机组阻尼绕组结构及性能分析89
3.5.2液压阻尼器的结构及性能分析93
3.5.3超精密机床的主动隔振结构及性能分析95
3.5.4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及性能分析98
复习思考题103

4热污染控制工程
4.1概述104
4.1.1热环境的来源104
4.1.2热污染的成因106
4.1.3热污染的影响108
4.1.4温室效应108
4.1.5热岛效应109
4.2热污染评价与标准110
4.2.1水体热污染评价与标准110
4.2.2大气热污染评价与标准112
4.3热污染防治114
4.3.1水体热污染防治114
4.3.2大气热污染防治115
4.3.3热岛效应的防治116
4.3.4余热利用技术116
4.3.5新型热污染控制技术118
4.3.6健全相关法律法规121
复习思考题122

5光污染控制工程
5.1概述123
5.1.1光污染及其类型123
5.1.2光污染产生的原因124
5.2光污染的测量及评价125
5.2.1光污染的测量125
5.2.2光污染的评价130
5.3光污染的防治管理132
5.3.1控制好污染源132
5.3.2加强光污染立法132
5.4光污染的防治技术133
5.4.1彩光污染防治技术133
5.4.2白亮污染防治技术133
5.4.3人工白昼污染防治技术133
5.4.4可见光污染防治技术134
5.4.5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技术135
5.4.6光污染防治技术应用136
复习思考题138

6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
6.1概述139
6.1.1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139
6.1.2电磁辐射污染的传播途径140
6.1.3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141
6.2电磁辐射污染的监测及评价142
6.2.1电磁辐射污染的监测142
6.2.2电磁辐射污染的评价142
6.3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144
6.3.1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144
6.3.2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措施144
6.3.3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应用146
复习思考题151

7放射性污染控制工程
7.1概述152
7.1.1放射性污染的来源152
7.1.2放射性污染的特点153
7.1.3放射性污染的危害153
7.2放射性污染的测量与评价154
7.2.1放射性污染的测量154
7.2.2放射性污染的评价158
7.3放射性污染防护161
7.3.1放射性污染防护的基本原则161
7.3.2放射性污染防护对策162
7.4放射性废物处理163
7.4.1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及处理原则163
7.4.2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164
7.4.3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应用166
复习思考题174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作者简介

王宝庆,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模拟;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基准;空气颗粒物个体暴露与健康效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 科研教学经历主讲本科生《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风险案例解读》和硕博士《环境风险评价》课程学术与社会任职Asia-Pacific Chemical,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ociety (APCBEES),senior member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Development》等期刊审稿人《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学报》、《中国科技论文》等期刊审稿人科技部重点专项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