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自由.人格与尊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自由.人格与尊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作者:张胜利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自由.人格与尊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615997
  • 条形码:9787547615997 ; 978-7-5476-159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自由.人格与尊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哲学研究者、爱好者等本书梳理了青年黑格尔对康德实践理性的继承与批判,通过对黑格尔耶拿手稿进行文本解读并结合他的承认概念来论述他的尊严思想。书稿中分析了黑格尔承认理论中在家庭、市民社会和民族国家三个维度上的承认关系,接着分析了尊严实现的基础——自由,比较了黑格尔与伯林的自由观。全书清晰耐心地指引我们注意黑格尔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是一本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佳作。

自由.人格与尊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青年黑格尔对康德实践理性的继承与批判,通过对黑格尔耶拿手稿进行文本解读并结合他的承认概念来论述他的尊严思想。书稿中分析了黑格尔承认理论中在家庭、市民社会和民族国家三个维度上的承认关系,接着分析了尊严实现的基础——自由,比较了黑格尔与伯林的自由观。全书清晰耐心地指引我们注意黑格尔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是一本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佳作。读者对象:大众读者,哲学研究者、爱好者等。

自由.人格与尊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目录

引言 …………………………………………………………………… 1

**章黑格尔之前西方尊严思想的演变 ………………………… 8

一、古希腊———城邦和理性下的尊严/10

二、中世纪———上帝光照下的尊严/16 三、近代———自己给自己立法的尊严/26

第二章 康德的难题和青年黑格尔的继承与批判 ……………… 36

一、康德的难题/36

二、青年黑格尔对康德实践理性的继承与批判/50

(一)伯尔尼时期———康德实践理性对黑格尔的影响/51

(二)法兰克福时期———黑格尔与康德实践理性的决裂/58

(三)耶拿伊始———黑格尔的绝对伦理和个人伦理/65

第三章 尊严的主体———耶拿精神哲学中的自我 ……………… 78

一、“人,是这黑夜”/79

(一)对费希特“自我”的批判/80

(二)黑格尔的“自我”/85

二、人是精神的存在/88

(一)智识———理论自我的确立/90

(二)意志———实践自我/98

第四章 黑格尔的承认与尊严 …………………………………… 106

一、承认的三个维度/106

(一)爱与家庭/106

(二)法与市民社会/119

(三)团结与国家/126

二、尊严的基础———相互承认中的自由/134

(一)以赛亚·伯林的两种自由/134

(二)黑格尔的社会自由/138

三、黑格尔的人格、承认与尊严/142

(一)黑格尔之前人格概念的演变/143

(二)黑格尔的人格与人的尊严实现的三个阶段/146

(三)人的尊严的维护/158

四、如何看待耶拿精神哲学“相互承认中的尊严问题”/165

第五章 黑格尔之后 ……………………………………………… 168

一、“劳动异化”与马克思的尊严观/168

二、克尔凯郭尔的“选择自我”与尼采的“超人”/178

三、保护和尊重人的尊严/191

结语 ………………………………………………………………… 206

附录 《实在哲学Ⅱ》“依其概念的精神”部分的译文 …………… 208

依照其概念的精神/208

意志/216

参考文献 …………………………………………………………… 228


展开全部

自由.人格与尊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节选

张胜利曾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写的是《自由、人格与尊 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自由、人格、尊严、承认,这是我国学 界在当下这个时代的讨论中常会用到的四个很大也很“热门”的概念。 人们都在用,但大都不甚了了,甚至有人见到讨论这样的概念就反感。 这种心理性的反应我很理解。张胜利原来的博士论文叫《相互承认中 的尊严问题》,也是集中讨论青年黑格尔的思想,我觉得可以,因为强 调相互性中的尊严问题在理论上很重要。尊严虽说着眼于人的个体 性存在,但它又一定只会发生在人与人的相互性关系之中。但后来, 他还是决心要讲自由与人格问题,认为没有了这两个概念,尊严与承 认就会被架空。 这中间围绕着论文的题目,还有多次的讨论。正是这些讨论,让 我想到一个人、特别是当一个人要写博士论文这样比较重大的问题时 所应该会有的“问题意识”。何怀宏曾把他的一本书送给了我,题目就 叫《问题意识》。他说,他所理解的“问题意识”,是指一种很强烈的精 神投入和价值关怀,然后以梁漱溟和李叔同先生为例,说明“问题中 人”的“问题”,就是一种问学的动力,能帮助我们把问题集中化、聚焦, 然后使人能把精力投入到一个中心题目上。 我是一个在常常阅读别人的文字(包括博士论文)时总不断回想 自己问题的人。也就是说,“私心”很重,无论是讲课还是审读论文,看 起来只是在说给别人听或看别人的东西,实际上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问 题。所以在大学讲了35年的课了,始终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讲稿,因为自己的问题总在变;有了问题,有了不断变化的问题,才需要讲给自己 听。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在写作中,自己的问题才能清晰化。那么到 底什么才是自己的问题呢?自然很多,而且在变。要说出来,等于要 给出一个规定,所以就得“想一想”。所谓“不断回想自己的问题”大概 就是这么个意思。 回想几十年前,读柏拉图的《美诺篇》时,苏格拉底说,一切研究、 一切学习都不过是回忆而已。支持他的理由就是灵魂不灭。如果我 们不相信灵魂不灭(当然,这只能是一个信不信的问题)了,回忆说是 不是就不成立了?我后来想明白了:只要一个人有了自己的问题意 识,那他就一定有了可回忆的资本,所以读书、听讲、学习、写作,就都 与自己对自己的回忆相关。正是在回忆中,我们才有了一句一句的话 要表达出来,然后还是在回忆中,又会觉得表达得不恰当,于是有了反 复的修改和论证。这都是一个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一个是当下 的自己,另一个就是过去的、只存在于回忆中的自己。 是不是年岁越大,可回忆的东西就越多呢?那可真不一定。因为 回忆不是一个量上的概念。回忆的深度,或者说挖掘的深度,这里主 要指的是逻辑上的追根溯源,并不受年龄所限。 所以近十来年,我是常常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要康德,还 是要黑格尔”之争的。差不多我们这代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人都还记 得这场争论。我那时是一个坚定的要康德派,讲主体性,讲个体意识, 讲道德绝对命令,当然也讲人类永久和平。后来,特别到新世纪后,更 多呈现在我脑海中的还是黑格尔。仔细想想,大约与自己思想上越来 越趋于想维护住什么,而不是要争取到什么这样一种心态有关。相应 地,把“道德”转化为“伦理”,把“意识”转换为“精神”,把“主体性”转换 为“客观性”也就顺理成章了。古代希腊的“城邦制”也就在某种意义 上可以取代现在所说的“民主制”。因为“城邦”本身是一个整体,在秩 序的维护上,除了法律,还有一种“伦理精神”。而黑格尔心目中的历 史,无非讲的就是这种“伦理精神”的实现。它显然要比康德在“实践 理性”中所讲的“道德”,甚至也比《共产党宣言》中特别诱人的那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要好。尽管马克思在 《资本论》的第二版“跋”中一再强调“因此,我要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 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 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但我还是要说,从黑格尔到青年黑格尔或 左派黑格尔(除了马克思,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我们在看到他 们的思想(也许“精神”这个词更恰当)比黑格尔“多出了”一些什么的 同时,还要看到同时“失去了”一些什么。对某些人,在某种情况下, “失去”的也许比“多出”的更可宝贵。个体的成长是这样,人类的历史 也似乎是这样。至少,这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或者理解为“问题 意识”。所以我的好几位博士生的博士论文都写的是黑格尔,特别是黑格 尔的《法哲学原理》,比如汪希的《论黑格尔法权哲学》、刘心舟的《市民 社会:从〈精神现象学〉到〈法哲学原理〉》等。我认为都是很好的博士 论文,如能出成一套,则不胜乐哉。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张胜利的这部专著无疑会更加深人们对青年 时代的黑格尔是如何理解自由、人格、尊严、承认这些引起当代哲学家 们极大关注的哲学问题的。 这几个概念贯穿了黑格尔哲学的全部;为什么要偏偏想到“青年 黑格尔的思想研究”?这大约也就是张胜利的“问题意识”吧。 是为序。 引言:在西方有关尊严问题的研究中,谈的*多的也许是康德,而黑格 尔总是容易被忽视,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经常关注的是黑格尔那庞大的 形而上学体系;另一方面,以克尔凯郭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认为黑格 尔体系中没有伦理学。他在《〈哲学片段〉的非科学后附言》里明确指 出:“也就是说,通过黑格尔,一个体系、那个绝对的体系被推至完善, 只是没有伦理学。”①但实际上如果仔细梳理黑格尔早期到晚期的哲 学思想过程,就会发现黑格尔有着他自己透彻和独特的伦理学说。这 种伦理学不同于传统的伦理学,正如张颐先生所言:“黑格尔的伦理学 说不是呈现为一个单一的部分,而是混合着或分散于心理学、经济学、 政治学、法学、美学、宗教学和思辨哲学的论述中。”②在黑格尔看来伦 理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无限的理性中,也是实现于思想、经济和政治活 动等人类经验的全部过程中。 而在黑格尔的伦理学里有一条草蛇灰线———他的尊严思想,这很 值得研究。正是由于黑格尔独特的伦理学,他的尊严观也与近代以来 以康德为代表的尊严观有着很大的不同,挖掘黑格尔的尊严思想有着 异乎寻常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从很早的青年时期开始,黑格尔始 终热切关注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关注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体现的是对人存在的关怀,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实践哲 学。这就意味着从黑格尔的哲学里梳理出一条“尊严”的道路,这有着 人的本体论和存在论上的意义。同时,黑格尔是“**位意识到现代 性问题的哲学家。他的理论**次用概念把现代性、时间意识和合理 性之间的格局突显出来”①。近代主体性发展到极致,纯粹的反思性, 主客的二元对立……这些潜藏的消极性和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而黑格 尔显然已经很敏锐地洞察到了。放眼21世纪的今天,物质生活有了 显著的提高,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人类的生存境况也出 现了许多的问题。人类有着惊人的创造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无法驾驭 反被吞噬的危险。极权主义的幽灵仍在徘徊,唯技术主义和虚无主义 泛滥,人存在的意义丧失,社会道德的沦丧令人触目惊心。正如尼采 在《权力意志》中所说的:“现代时代*普遍的标志是:在人的眼中,其 自身的尊严已经丧失到一种难以置信的程度。”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人的生存处境现在竟是如此的艰难!真正的哲学都应该对人的生存 境况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应该对它的时代有着独立性、批判性和超 越性的审视、记录和反思。在这个时代,人该如何在社会中实现自身 的自由,又该过着怎样的一种有尊严的伦理生活?人该如何认识自 我,如何在社会共同体中实现自我?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探寻不仅没 有过时,反而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因为人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幸 福,不仅在经济上有着富足的生活,更要每个共同体成员在社会生活 中得到承认和维护他的尊严,社会的公平、平等和分配也是以获得尊 严和承认为基础和前提的。显然作为意识到现代性**人的黑格尔 的思想资源有着极大的价值。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对黑格尔的尊 严思想的研究不仅有着理论意义,而且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要说明黑格尔的尊严思想并不容易,虽然 犠ü狉犱犲(尊严)、犈犺狉犲 (尊荣)、犛犲犾犫狊狋犵犲犳ü犺犾(自尊感)等概念在黑格尔的不同时期作品中反复出现,但他对于人的尊严问题并没有专门系统地讨论过。要在黑格尔 的众多著作中厘清一条可靠的内在逻辑线索绝非易事。而且在后黑 格尔时代,很长时间之后学者们才开始关注他的伦理学,即便如此,也 没有人专门讨论他的尊严观,这也意味着没有现成的材料和思路可参 照。很显然要了解和阐明黑格尔的尊严观,需要另辟蹊径,从一个具 体可靠的角度和清晰的思路来切入这个问题的讨论。虽然众多黑格 尔研究学者们都还没有专门涉及对尊严问题的探讨,但他们的研究和 工作也是硕果累累,这个角度和思路的获得离不开他们的启发。 《为承认而斗争》(犓犪犿狆犳狌犿犃狀犲狉犽犲狀狀狌狀犵)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三 代核心人物霍耐特(犃狓犲犾犎狅狀狀犲狋犺)的代表作,他在该著作中*重要的 基点正是重点考察了黑格尔耶拿时期的精神哲学手稿①,并用米德社 会心理学对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进行了成功改造,以“承认”为核心 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理论,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可以看出霍耐特对 青年黑格尔思想资源的挖掘,有着极其独到的眼光。其实学界对青年 黑格尔研究起步比较晚,这是由于青年黑格尔手稿的问题。黑格尔生 前公开出版的著作只有四本②,其青年时期的手稿并不为人所知。黑 格尔将自己青年时期的手稿一直带在身边精心保管并不曾丢弃,这说 明这些手稿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是他自己天才思想的源头,而他却从 未公开或出版,究其原因这些手稿除了少数是针砭时弊的时文外,其 余很大可能是由于其中的思想不适合在当时显白。由于原始资料的 缺乏,人们了解其早期思想一开始是关注罗申克朗茨 (犓犪狉犾 犚狅狊犲狀犽狉犪狀狕)写于1844年的黑格尔传记,但其中谬误很多。不管他是 有意还是无意的,把手稿的写作日期标注错误是致命的,这对研究黑 格尔的思想形成过程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他本人后来也因此收到了很多的指责。直到诺尔(犎.犖狅犺犾)通过找出黑格尔笔迹发展的规律 才大致准确标出了手稿的时间,并于1907年出版了《黑格尔的早期神 学著作》。其后狄尔泰、卢卡奇、许勒尔(犛犮犺ü犾犲狉)、基默勒(犓犻犿犿犲狉犾犲) 陆续发表了对黑格尔早期著作研究的成果①。有了黑格尔的早期手 稿文本,再加上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格尔的实践哲学迎来了复 兴,一大批学者纷纷将研究的关切投向了黑格尔早期(主要是耶拿时 期)的思想研究,其中对其承认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了一个热点,形成了 许多有创造性的成果。像西佩(犔狌犱狑犻犵犛犻犲狆)的《作为实践哲学原则 的承认》与《黑格尔的耶拿的精神哲学研究》、维尔特(犃狀犱狉犲犪狊犠犻犾犱狋) 的《自律与承认》、罗伯特·皮平(犚狅犫犲狉狋犘犻狆狆犻狀)的《黑格尔的承认理 论所回答的是什么问题?》、特瑞·平卡德(犜犲狉狉狔犘犻狀犽犪狉犱)的《黑格尔 的现象学:理性的社会化》、罗伯特·威廉姆斯(犚狅犫犲狉狋犠犻犾犾犻犪犿狊)的 《黑格尔的承认伦理学》、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等等。综观国外对 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思想研究,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以哈贝马斯和霍 耐特为代表,认为耶拿时期的理论体系是黑格尔早期不完善的思想, 随着黑格尔意识哲学的发展成熟而被抛弃,故承认理论只存在于早 期;另一种则以皮平、平卡德、威廉姆斯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耶拿时 期所建构的思想体系为黑格尔成熟时期的宏大哲学体系奠定了重要 的基石,承认学说贯穿于其思想的始终。分歧归分歧,有一点是毋庸 置疑的,那就是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次较为完整地建成了自己的哲 学体系。国内对黑格尔思想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精神现象学》开始以后的 著作,而对其耶拿手稿和承认理论的研究少之又少。对于黑格尔早期 著作,贺麟曾翻译了《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和《黑格尔早期著作集 (上)》,宋祖良、程志民翻译了《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程志 民还在《世界哲学》上翻译了黑格尔1802年的长文《论自然法的科学 探讨方式》。杨祖陶翻译了《耶拿体系1804—1805:逻辑学和形而上 学》。而耶拿时期的“精神哲学”三部手稿(即《伦理体系》、《思辨哲学体系———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讲义草稿片段集》(犇犪狊犛狔狊狋犲犿犱犲狉狊狆犲犮狌犾犪 狋犻狏犲狀犘犺犻犾狅狊狅狆犺犻犲,犉狉犪犵犿犲狀狋犲犪狌狊犞狅狉犾犲狊狌狀犵狊犿犪狀狌狊犽狉犻狆狋犲狀狕狌狉犘犺犻犾狅狊狅狆犺犻犲 犱犲狉犖犪狋狌狉狌狀犱犱犲狊犌犲犻狊狋犲狉)、《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实在哲学讲义草 稿》(犖犪狋狌狉狆犺犻犾狅狊狅狆犺犻犲狌狀犱犘犺犻犾狅狊狅狆犺犻犲犱犲狊犌犲犻狊狋犲狊,犞狅狉犾犲狊狌狀犵狊犿犪狀狌狊犽狉犻狆狋 狕狌狉犚犲犪犾狆犺犻犾狅狊狅狆犺犻犲))至今国内尚无译本。就对黑格尔耶拿手稿和承认 理论的研究而言,宋祖良的博士论文《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从黑格 尔求学时期、早期神学著作、政治著作和耶拿时期四个方面介绍了青 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历程。邓安庆对《伦理体系》进行了解读,认为仅 仅从“承认理论”既不能把握黑格尔《伦理体系》在解决现代社会危机 上的独特视野,也不能从整体上理解黑格尔实践哲学化解现代问题的 方法。他解读黑格尔的思路是:如何从伦理的自然状态过渡到伦理 的共同体状态。韩立新则对黑格尔耶拿《精神哲学》草稿的内容进行 了梳理,揭示了黑格尔从个人到社会的演进逻辑的形成过程及其意 义。陈良斌研究了《耶拿手稿》与青年黑格尔的承认哲学,认为青年黑 格尔在耶拿早期的《耶拿手稿》中力图构筑起一个较为清晰的、以承认 范畴为核心的哲学框架,而此后其承认哲学体系的发展轨迹则基本参 照《耶拿手稿》中的构想来逐步展开。在这个理论构架中,家庭、劳动 和契约成为黑格尔展开承认关系探讨的三个基本维度。在此基础上, 黑格尔建构起爱与斗争并存的二元承认模式,进而对整个人类发展史 做出了一种全新的推演和阐释。总体上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黑格尔的承认理论本身。而说起尊严,人们脑海里似乎还没有习惯 把它与黑格尔联系起来。俞吾金曾结合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 《法哲学原理》探讨了尊严、公正观念的社会条件、精神条件和主体条 件①。可见针对尊严的讨论,黑格尔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供挖掘, 而他的青年时期尤其是耶拿时期正是极佳的切入点。 本书的思路正是想梳理青年黑格尔对康德实践理性的继承与批 判,通过对黑格尔《耶拿手稿》进行文本解读并结合他的承认概念来论述他的尊严思想。首先青年黑格尔①是个很值得深入的领域,之后黑 格尔成熟的哲学体系里的各种重要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基础和源 头,这个时期是这位哲学家伟大智慧的崭露期,有着源源不断的原创 性。学界通常把“青年黑格尔”划分为伯尔尼时期、法兰克福时期和耶 拿时期三个阶段来进行研究,当然还可以追溯更早到黑格尔图宾根求 学时期,这样他的思想形成脉络更加清晰和完整;其次黑格尔的《耶拿 手稿》完整诠释了承认理论,之后的《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里 虽有涉及承认的内容,但只是对耶拿承认理论的一种补充,立足耶拿 手稿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当然随着黑格尔哲学思想的逐步发展,他 的有些概念和论述在前后期之间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一些关键概念上可以做一些少量的前后对照和印证分析,以利于更 好地阐述他的尊严观;再次以“承认”为线索来阐述黑格尔的尊严思想 显得有针对性,不至于使得这种阐述失之于空泛。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部分是对西方尊严思想演变过程的 梳理和回顾,我们从黑格尔在《耶拿手稿》中提出的伦理共同体思想和 对精神的阐述可以看出他的尊严思想是对西方古典尊严概念和近代 尊严概念的高度概括。在说明这一点之前需要先简略回顾一下这个 演变过程。第二部分讨论的是康德的难题和青年黑格尔的继承与批 判。康德在晚年开始写历史理性批判,他已经意识到了政治与道德的 分歧,但局限于自己的主体哲学而无法真正解决这一难题。黑格尔看 到了康德难题的症结之所在,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有继承,有批判,且令 人信服地解决了康德难题。实际上青年黑格尔的思想有着众多的源 头,如古希腊的文化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近代如斯宾诺莎、卢梭、康 德、费希特的影响,更不用说他两大密友荷尔德林和谢林了,当然还有 法国大革命和当时的德国早期浪漫派等。这其中线索庞杂,要全部厘 清工程浩大,主要还是结合黑格尔的早期神学著作和书信来讨论一二。第三部分进入对黑格尔耶拿精神哲学文本的解读,主要是《自然 哲学和精神哲学———实在哲学讲义草稿》精神哲学部分,由黑格尔耶 拿精神手稿中的自我来论述尊严的形而上学主体,人的尊严的实现便 是自我实现的历程。第四部分以黑格尔耶拿时期《伦理体系》《精神哲 学1803/1804》和《精神哲学1805/1806》三个文本为基础,分析了黑格 尔承认理论中在家庭、市民社会和民族国家三个维度上的承认关系, 接着分析了尊严实现的基础———自由,比较了黑格尔与伯林的自由 观,黑格尔的自由观被霍耐特认为是区别于近代自由观的社会自由, 自由是在三种社会机制下逐步实现的过程。由自由奠基,结合三种承 认关系,从自然人格、法权人格和伦理人格三个阶段的人格,着重探讨 了尊严实现的三个阶段,人之为人,其自身的尊严是与生俱来的,这种 与生俱来有着形而上学的特征,人的尊严还需要在实践中显现出来, 具体来说需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 中得到体现和维护①,这就是尊严得到实现和维护的过程。*后,分 析了从耶拿精神哲学到精神现象学再到法哲学,黑格尔承认思想的变 化脉络,论述了精神哲学在黑格尔处理尊严问题中的地位。第五部分 为黑格尔之后,分别论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尊严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 创造性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尊严观;克尔凯郭尔开存在主义先河,提出 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显现了从“认识自我”到“选择自我”的思 想转变轨迹;尼采从“上帝死了”的判断,提出了一切价值的重估,并指 出强力意志是世界的本原,而超人能不断克服自我,在存在于瞬间的 永恒轮回中不断创造性发展和超越自我;*后,有些人认为尊严是个 无用和多余的概念,但自20世纪以来,尊严却在各种国际法和国家宪 法中成为核心概念,国家是以人的意志而存在,国家必须在尊重和保 护人的尊严方面有所作为,履行自身的政治义务和道德义务。

自由.人格与尊严: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作者简介

张胜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