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国庠浙江理学之光:浙江大学理科发展史:1897-1936

国庠浙江理学之光:浙江大学理科发展史:1897-193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30cm 页数: 19,12,562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54.4(7.8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庠浙江理学之光:浙江大学理科发展史:1897-1936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193573
  • 条形码:9787308193573 ; 978-7-308-1935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庠浙江理学之光:浙江大学理科发展史:1897-1936 内容简介

  《国庠浙江理学之光(浙江大学理科发展史1897-1936)》的“国庠”取“国之上庠”的意义,即“国家的高等学府”,也可约略理解为相当于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  本卷所记述的这一时期,在多数时间内,浙江大学的正式名称就是“国立浙江大学”,也即“国庠浙江”。全书记述的重点是“国立浙江大学”正式成立后的理科发展情况。理学、理科,作为科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在近代具有一般性的重要的启蒙意义。具体到浙江大学,从1928年文理学院建立、理学主要系科正式设立开始,浙大理学就凝聚起一批名师,稳定地展开理学高等教育活动,尤其是在其后西迁遵义、湄潭时期,浙大理学无论在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方面,又均取得了若干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辉煌成就。凡此种种,均堪为“理学之光”。  内容上,按照学校层面和理科自身在发展中的如体制上、人事上等的若干重大变化所发生的时间节点,本卷正文分为两大部分:(1)“前大学”阶段理学课程引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情况(1897—1927);(2)大学正式成立后的理科初步发展情况(1927—1936);分别定题为“光之源”“光之聚”。**部分“光之源”中,将浙江大学前身如“求是书院”等各校发展及理学课程的情况分别介绍;第二部分“光之聚”中,则集中于国立浙江大学,分别从学校、学院、学系和教学科研、师生活动及日常生活等不同层面和侧面,对此期理科发展情况予以详细记述。  此外,为完整说明浙大理科从初创到现今(截至2018年9月底)的发展状况,在本卷卷首,撰有《概述》一篇,以理科自身发展脉络为主线,将浙大理科120余年来整体发展状况简略叙述,以明不同历史时期浙江大学理科机构的设置和演变概貌。

国庠浙江理学之光:浙江大学理科发展史:1897-1936 目录

**部分 光之源(1897—1927)
**章 从“求是书院”到“浙江高等学校”
**节 “求是书院”的创立及其演变
一、“求是书院”阶段(1897—1902)
二、求是大学堂、浙江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浙江高等学校阶段(1902—1914)
第二节 “求是书院”至“浙江高等学校”各阶段中理学教育的实施
一、求是书院阶段——《求是书院章程》的规定
二、“浙江大学堂”阶段——《浙江大学堂章程》的规定
三、“浙江高等学堂”阶段
第三节 “求是书院”至“浙江高等学校”期间的教学活动与师生日常生活
第二章 从“育英书院”到“之江大学”
**节 “育英书院”的演变与“之江大学”的形成
一、“育英书院”的形成与大学预科的出现(1845—1910)
二、“大学章程”的制订与大学本科的确立(1910—1928)
第二节 “之江大学”(含其前身)理科的出现及课程设置情况
一、“之江大学”(含其前身)理科的出现及演变(1928年前)
二、1928年前之江大学及其前身的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第三章 “浙江工专”与“浙江农专”
**节 “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含其前身)的演变及理学课程
一、从“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到“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工专”)
二、“工专”的理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三、“工专”时期的学校生活——亲历者的记述
第二节 “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含其前身)的演变及理学课程
一、从“浙江中等农业学堂”到“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浙江农专”)
二、“农专”的理学课程的设置隋况
三、“农专”时期的学校生活——相关材料的记述

第二部分 光之聚(1927—1936)
第四章 浙江大学的创立过程及其早期概况
**节 在浙江省创办公办大学的筹备过程与大学的正式建立
一、浙江省筹办省属公办大学的设想及其准备(1917—1926)
二、浙江大学的正式创办(1927—1929)
第二节 浙江大学1936年之前概况
一、浙江大学1936年之前的院、系设置及变化
二、浙江大学的校址确立及1936年之前的校园概貌
第五章 浙江大学早期的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治理结构
**节 蒋梦麟、邵裴子长校阶段(1927—1932年)
一、蒋梦麟、邵裴子的办学思想与成就
二、蒋梦麟、邵裴子长校阶段学校的组织架构与运作中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程天放、郭任远长校阶段(1932—1936年)
一、程天放长校阶段
二、郭任远长校阶段
第六章 浙江大学文理学院的成立及其早期的组织结构和办学条件
**节 文理学院的筹备与成立过程
一、大学筹组时期对理科的学院、学系设置的构想
二、大学成立后文理学院的筹备计划与实施
第二节 文理学院早期的办院目标与组织结构
一、文理学院的办院目标——邵裴子办理文理学院的思想与方针
二、文理学院早期的组织结构演变和负责人情况
第三节 文理学院早期的经费、校舍、设施等办学条件
第七章 文理学院中理科各系的建立和管理
**节 文理学院中理科各系的建立和负责人情况
一、理科的学门、学系的建立
二、1936年之前各学门、学系的负责人任职情况
三、各系的系务会议等有关管理活动
第二节 文理学院及理科各系的教师聘任
一、大学教师聘任的原则规定
二、理科各系教员情况
第三节 文理学院及理科各系的学生管理
一、浙江大学及理科的招生情况
二、对学生的在校管理
三、文理学院理科学生的学业要求和毕业情况
第八章 义理学院及理科各系的教学、科研等活动
**节 文理学院及理学系科的教学活动
一、课程设置情况
二、课程的开设与教学的管理
第二节 文理学院及理学系科的科研情况
一、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的科研活动
二、理科学术刊物的编辑和出版
三、师生参与的国内外学术活动及其理科学者的学术影响
附表 浙江大学文理学院1930年度、1931年度课程表
第九章 文理学院理科师生的课余活动与日常生活
**节 文理学院师生所参加的集体性活动
一、浙江大学各类活动的总体情况
二、若干较有特色和重要的集体性活动
第二节 文理学院教师的课余活动与日常生活
一、教师的团体组织及活动
二、教师的日常生活情况
第三节 “*忆书窗灯火夜,城头欢度黄昏”
一、文理学院理科学生的课余活动与日常生活
一、学生社团及其各种活动
二、理科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
第十章 救亡图存背景下的学校管理与学生诉求相冲突所导致的治校危机
**节 1985年之前浙江大学及文理学院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
一、1931年“九一八”后浙大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与赴南京请愿
二、文理学院学生在校内的抗日救亡活动
第二节 1 935年年底的浙大学生爱国运动及其“驱郭”风潮
一、1935年“一二九”后响应北平学生的示威、请愿行动及“驱郭运动”
二、“驱郭运动”的深层原因与学潮结束
第十一章 竺叮桢先生长校与浙江人学新篇章的开启
**节 竺可桢先生长校始末
第二节 竺可桢先生的办学思想、措施及成效
一、教育理念与办学思想
二、长校初期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本卷附录
一、浙江大学理科发展大事记(1897—1936)
二、浙江大学理科人物名录(1927—1936)
(一)校级负责人
(二)院级及主要行政部门负责人
(三)职员(文理学院中的职员)
(四)系级负责人(文理学院理科学门、学系的主任)
(五)教师(在文理学院理科学系及文科学系的理科学组中任教及从事相关辅助工作的人员)
(六)学生(文理学院中的理科学系毕业学生)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后记
展开全部

国庠浙江理学之光:浙江大学理科发展史:1897-1936 作者简介

范今朝,男,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浙江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地理学会历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