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作者:郭卫华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5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8.5(4.9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28487
  • 条形码:9787520328487 ; 978-7-5203-284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中,理性的滥觞,特别是经济理性、科技理性的共生互动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情理相分的现代文明模式又使人类陷入到“碎片化”的道德困境中。人作为有精神需求的生命存在,其本性在于对“同一性”的追求和获得。而人如何从个别性的存在成为“同一性”的生命存在,都必须依托人之精神结构中的三大精神因子:理性、情感和意志。由于意志缺乏相对的独立性,需要理性的引导,同时情感又与意志的功能相通,因此在道德哲学的人性基地中,“理”和“情”成为更具意义的精神因子,并成为人之“同一性”追求的主要精神动力。而对“理”与“情”以及二者关系的文化设计成为中西方文明的重要差异:西方形成了以理性为主的理性主义传统,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立足于中国血缘文化传统,形成了以“情”为主、情理合一的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展现出与西方文化样态相迥异的中国话语形态与中国精神。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目录

导言 人类如何走向美好?

上篇 “情”-“理”的精神形态
**章 “情”-“理”的道德哲学形态
**节 伦理、道德、道德哲学
第二节 “理”与“情”的道德哲学本性
第三节 “情”与“理”的三种道德哲学传统
第二章 “情”-“理”的历史哲学形态
**节 西方情、理二分的道德哲学传统
第二节 中国情理合一的伦理传统
第三节 近代西方理性精神与中国情理精神传统的文明撞击
第三章 “情一理”的儒家伦理精神形态
**节 “伦理世界”的情感逻辑
第二节 “道德世界”的情理机制
第三节 “情理合一”的伦理精神境界
中篇先秦儒家的情理主义传统
第四章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之源起
**节 殷周之际中华文明之具形
第二节 春秋时期“情理合一”的彰显
第五章 孔子“礼”-“仁”辩证统一的情理精神
**节 “礼”之“理”
第二节 “仁”之“情”
第三节 “克己复礼为仁”的情理精神及其实践智慧
第六章 孟子基于向善之情的情理精神
**节 以“情”论“性”
第二节 情理合一的德性结构
第三节 “以德化民”的伦理政治
第七章 荀子“礼以养情”的情理精神
**节 性情论“
第二节 “礼”之情理精神
第三节 荀子道德价值观的情理特质
……

下篇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的“现代”问题
结语 向“伦”的回归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节选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第三节 “情”与“理”的三种道德哲学传统  “情”与“理”均为人性,是伦理道德的重要人性前提和人性机制。西方道德哲学以“理性+意志”为人性结构,形成了以理为主、情理二分的传统,诞生了理性主义和情感主义两种道德哲学形态,并且理性主义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国道德哲学立足于血缘文化,形成了以“情”为主、情理合一的情理主义伦理形态。从中西方文明对“情”“理”的文明设计以及人的本性出发,这三种道德哲学形态在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史中均彰显着独特魅力,尽管三者旨趣不同,但是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始终对人之“用生”“用世”的文化生命提供着必不可少的价值指导。  一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即使不是所有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是理性主义者,不同背景下的哲学家对理性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是对理性的推崇始终都是西方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理性主义是西方古典伦理学的主要传统之一,它的*大特点就在于对伦理学绝对形而上学知识基础的先验假设,和对整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理想追求”。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的本质就是把发扬人的理性能力作为追寻和建构伦理道德的形而上学根据,并主张用理性来驾驭人的感性欲望或情感,强调理性、精神对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的决定性作用。具体而言,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以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论是道德哲学的基本理论预设,伦理道德之所以成为人类独有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本质属性。那么,这种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形态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有理性,理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的功能,决不仅是生命。因为甚至植物也有生命。我们所求解的,乃是人也有的功能。因此,生长养育的生命,不能算做人的特殊功能。其次,有所谓感觉生命,也不能算做人的特殊功能,因为甚至马、牛及一切动物也都具有。人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当然,在西方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形态中,把理性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也并不是否认人的诸如感性、欲望和情感等本性,而是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过道德生活的能力正源于人有理性。正由于人的理性能力,人才能把自身与外在世界相区别开来,思考“我是谁?”“我在哪里?”等生命哲学问题。同时,这种理性能力还以一种反思性的方式思考人自身,对人自身的动物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进行区别,并运用理性追求普遍性、整体性和超越性的精神特质,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于能够运用理性首先克服和超越自身的自然情欲和主观任意性而追寻“正当的生活”“好的生活”或“善的生活”。正因为人有理性,人才能过有道德的生活,从而与动物相根本区别。那么,人如何通过理性过道德的生活?就是通过理性对激情和欲望的调节和控制。人的善行就是合乎理性的实践行为。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形态对理性的高扬以及理性对情感、欲望的驾驭可以说贯穿西方伦理思想史的始终,即使从快乐和痛苦等感觉出发判断善恶的伊壁鸠鲁学派也极为强调理性在道德哲学中的根本意义,“凡是被判断为*好的行为,都是遵从理性正当地作成的”。黑格尔作为西方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更是把理性推至巅峰之位,他认为理性是人类共走的康庄大道。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形态将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可以说道出了人类文明的部分真理,人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超越现实世界积极主动地建构意义世界,无不彰显着理性的魅力。  ……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 作者简介

  郭卫华,河北定兴人,哲学博士。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天津医科大学首届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天津市伦理学学会秘书长,天津市医学伦理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六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中州学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全文转载。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伦理和生命伦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