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不朽的马克思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1.1(4.3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不朽的马克思 版权信息

不朽的马克思 本书特色

《不朽的马克思》将宏大的历史背景、真实的文献资料、深邃的思想内涵融入故事性的叙事,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通过以人带史、以事论理,用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形象生动的细节展现、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把马克思生平事业和人生境界的故事讲述得激荡人心、引人入胜。本书将上下两集的纪录片解说词分成20个有机相连的片断,还从100分钟的纪录片中剪辑出30余段精彩微视频,同时收录150余幅图片,生动还原、多媒体呈现了马克思的伟大一生和深邃思想。 本书上集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核心内容,重点讲述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讲述马克思主义诞生;下集以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为重点,全面论述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形成。本书还着力讲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情、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等内容。本书还附录了199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由中央编译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两集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解说词及视频。20年前,该片同样引起高度关注。本书将其收录,可以说是今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权威素材的重大补充,极大丰富了全书的信息含量,提升了全书的知识性、可读性和权威性。

不朽的马克思 内容简介

现象级的文献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吸引电视观众近1亿、央视网覆盖人数超6亿!*学术顾问团队,海外6个国家实地拍摄,60多件珍贵手稿文献、150余幅图片、30余段微视频,权威还原、生动呈现马克思的非凡人生之路和穿透历史与当下的深邃思想!

不朽的马克思 目录

目录 一、研究缘起 有人提出要为地主“平反”,认为当年农村的地主其实是乡土中国的精英,《半夜鸡叫》中地主周扒皮的原型周春富,并没有半夜装过鸡叫,对长工也不像高玉宝描写的那么苛刻。因而要求纠正土改的历史错误,还地主及其后代以公道。 对土地改革如何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关联到中国革命是否有其必然性和正当性。 1.谁在替地主“鸣冤” 2.地主、富农的界定 3.旧中国土地占有情况 4.土地改革之意义 二、“五四指示”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国共内战,迫切需要进一步组织动员农民,只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使解放区农民坚定地站在中共一方。 1.减租减息政策评估 2.“五四指示”前夕的中国政局 3.“五四指示”的制定
4.“五四指示”的内容 三、运动的开展 土地改革有力地支持了解放区的战争动员,大批翻身农民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然而,由于基层干部忽视了宣传教育,个别地方在进行参军动员时引起了群众的误解。有的群众说:“这还不如不分地哩,分了二亩地把俺孩子分了去啦!”有的青年说:“你不是说俺分了地,不参军就是没良心吗,俺情愿不要地,俺也不参军。” 1.贯彻“五四指示” 2.动员组织群众 3.清算与献田 4.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征购 5.土地改革的初步成效 四、土地复查 土地改革动员教育的结果既激发了农民的阶级觉悟,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对立。中国农民本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均贫富思想,在阶级对立被强化之后,容易造成阶级间强烈的复仇情绪。如果不加控制和引导,就可能对地主乱打乱杀。 有人将晋绥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倾错误,全都一股脑推到康生、陈伯达身上,这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康生、陈伯达的问题,主要在于对已经出现的“左”的偏向没有认真去纠正,反而加以发展。 1.土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煮“夹生饭” 3.运动的深入 4.土地政策的变化 五、全国土地会议 刘少奇说,消灭地主阶级一定要彻底,让地主扫地出门,土地财产一切搞彻底,让他要饭七天,挑粪三担,这时候他以为活不成了,农民说,本来是我们的,看你怪可怜的,恩赐你一点吧,于是地主就感恩不尽。一定要把地主打垮了,然后恩赐他一份,他才会感恩,我看是要这样的。 随着各地土地复查的开展,,土改中“左”的倾向正在滋长,本需要在全国土地会议上加以克服,但会议对这一问题注意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1.会议的筹备 2.会议的经过 3.《中国土地法大纲》 六、平分土地中的偏差 伴随平分土地而来的,是“左”倾错误的急剧发展,如在划分阶级成分时“查三代”,随意拔高阶级成分,在斗争方式上“扫堂子”“搬石头”,甚至有的地方还发生了乱打乱斗。当一些地方乱打乱杀的现象发生之后,解放区的报刊还不恰当地对其进行宣传报道,认为这是群众被发动起来的重要标志。 一位老干部回忆说,在本地地主财宝挖得差不多的时候,从外地传来“扫堂子”的经验。“扫堂子”也叫“扫荡”,各地农会为了多分到果实,纷纷组织扫荡队到外地去挖财宝。有的扫荡队见院就进,见东西就拿,绑人打人比较普遍。 1.“查三代” 2.“扫堂子” 3.“反对富农路线” 4.“搬石头” 5.更乐村的例子 6.偏差何以出现 七、纠“左” 安文钦是陕甘宁边区与李鼎铭齐名的开明绅士,曾任边区参议会副议长,但他的老家绥德县在土地改革时,也没收了他的浮财,并把他“扫地出门”了。连这样的“知名人士”都被扫地出门,一般地主的遭遇就可想而知了。 毛泽东强调,“地主作为一个阶级要消灭,作为个人要保护”,当“左”倾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反对这个潮流。 1.发现问题 2.明确政策 3.典型经验 4.纠正偏差 5.老区结束土地改革 八、新区政策调整 谢富治明确表示,这次在豫西新区搞土改,就是要同以前打土豪、分田地一样搞。看见谁的房子好,谁家的门口栓有大骡子、大马,不用问,他就是地主,搞他就是了。要尽快发动群众,平分土地,做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随着大片新解放区的开辟,这些地区一度进行的急性土改,引发了许多问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新区暂停土改,转而实行减租减息。 1.“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2.停止土改,减租减息 3.部分新区完成土改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不朽的马克思 相关资料

陈建文(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不朽的马克思》具有历史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和现实的温度,是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生动教材。 江英(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不朽的马克思》是讲述和阐释马克思生平与思想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资料影像、实地探访、专家访谈和艺术动画相得益彰,有着流水行云般的感染力量和震撼效果。 王东(北京大学教授) 《不朽的马克思》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象表达,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现代的电视技术和呕心沥血的艺术追求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一个全新境界。 艾四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不朽的马克思》以*手翔实而准确的史料,生动再现了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平凡而伟大的马克思影像,是帮助人们了解马克思、理解马克思、致敬马克思的权威教材。 高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主任) 《不朽的马克思》为中国的纪录片开创了一个新天地,就这样一个伟大的题材来说,不仅对中国的纪录片人来说是开创性的,在全世界亦如此。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 《不朽的马克思》是一部影像教科书式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品,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向马克思深深致敬的历史文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