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70.6(7.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129861
  • 条形码:9787514129861 ; 978-7-5141-298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 本书特色

高之国编著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重点结合2012年中国、周边和国际海洋事务发展的特点,对社会和公众关注的一些海洋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内容主要包括海洋经济的理论和方法、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海洋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预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等八个内容。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 内容简介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是该系列报告的开篇之作。所以,在内容的编排方面不仅局限于特定的一个年度,而是从海洋经济的理论方法、历史演变、面临的形势、发展的现状、趋势和战略构想等方面,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以期对不同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全面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的背景材料,也为下一报告的编写奠定基础。今后,我们将视情况定期介绍和评述该时间段内海洋经济发展的情况,同时将选择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予以专门论述。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 目录

**章 海洋经济的理论和方法
一、海洋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一)海洋经济的概念
(二)海洋经济的构成
(三)海洋经济的统计指标
二、海洋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
(二)初步形成阶段
(三)不断成熟阶段
三、海洋资源的价值评价
(一)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价
(二)海洋空间资源——海域所有权价值评估
(三)海洋矿产资源价值评价
(四)海洋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五)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四、海洋产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一)海洋产业组织理论
(二)海洋产业结构理论
(三)海洋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五、海洋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
(一)海陆产业关联理论
(二)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理论
六、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
(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
(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第二章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海洋经济的初期发展(1949-1957年)
(一)分散式的海洋管理
(二)海洋产业管理以行业政策调控为主
(三)海洋科技起步发展
(四)主要海洋产业较快增长
二、海洋经济的曲折发展(1958-1978年)
(一)海洋管理向集中方向转变
(二)海洋经济发展仍以行业政策调控为主
(三)海洋科技在曲折中发展
(四)主要海洋产业缓慢增长
三、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1979-2000年)
(一)海洋管理向综合管理迈进
(二)海洋综合开发政策起步发展
(三)海洋科技取得长足进展
(四)主要海洋产业快速增长
四、海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001年后)
(一)海洋综合管理体制不断发展
(二)海洋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强
(三)海洋科技飞速发展亮点频出
(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以加强
(五)主要海洋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第三章 海洋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
一、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
第四章 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
第五章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六章 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第七章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预测
第八章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附件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 节选

  2.东部海洋经济圈  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省、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东部海洋经济圈布局为促进“两区、一带”发展,即:上海海洋产业集聚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江苏沿海海洋产业发展带。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洋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江苏沿岸及海域。构建“L”型沿海特色海洋经济带,提升北部海洋重化工集聚区、中部海洋生态产业集聚区和南部海洋船舶集聚区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的综合竞争力,培育以沿海港口和沿江港口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形成“一带三区多节点”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L”型特色海洋经济带:依托沿海主要交通通道,促进产业集聚,重点发展船舶、海洋生物医药等临港产业,提升海洋渔业和滩涂农林牧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港口物流、海洋科技文化、涉海金融和涉海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依托沿江港口群、长江深水岸线,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及港口物流、海洋船舶修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海洋优势产业。依托沿江地区科教优势,进一步壮大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依托沿江地区雄厚产业基础和科研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积极发展涉海产品、设备及材料制造等海洋相关产业。“三区”:建设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江苏北部海洋经济区、中部海洋经济区和南部海洋经济区。沿海北部海洋经济区:以连云港港为核心,对接中西部腹地经济区,加强苏鲁海洋经济合作。充分发挥连云港港深水大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和现代港口物流业,建设连云港航运交易市场和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区。扶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沿海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和重化工基地。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提升发展滨海旅游业。沿海中部海洋经济区:以盐城为核心,重点发展高效生态海洋产业。做大做强船舶等临海优势产业,培植壮大海洋生物等临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高效生态海洋渔业和滩涂农林牧业。积极发展风电装备,建设国内重要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沿海南部海洋经济区:进一步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开展苏沪海洋经济合作。依托南通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等雄厚的产业基础,江海联动,重点发展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港口机械等产业,加强产业配套和行业合作,建成世界一流的远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及港口物流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积极发展临海石油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多点”:发挥江苏临海滨江的地理优势,以沿海、沿江众多港区为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节点。积极发展能源、石化、钢铁、车船、造纸、粮油加工等大用水量、大进大出的临港工业,推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大港城特别是沿海临港城镇建设的力度,构建海洋经济服务中心。  上海沿岸及海域。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海洋金融服务、现代商贸、旅游会展、信息服务及航运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