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陏石斋论画

陏石斋论画

作者:杨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489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21.7(7.2折) 定价  ¥1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陏石斋论画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76526
  • 条形码:9787108076526 ; 978-7-108-07652-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陏石斋论画 本书特色

杨新老师作为徐邦达和启功的弟子,除了继承发扬两位的书画鉴定研究外,比前辈更注重发掘书画的美学与文化内涵,探究画家的心路历程和画作背后体现的人格精神,可谓青出于蓝。特别是对吴历的研究,揭示了其天主教的背景,在中西交流的思想史的广度上拓宽了人们对清代绘画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陏石斋论画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故宫学术文丛之一种,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杨新先生在书画鉴定与史论研究中,将两者相互融通的研究方法,同时展现了他对古书画鉴定方法和理论、对古书画发展规律以及隐藏在内的因素的探索和思考。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批接受现代史学教育的美术史学者,杨新先生得到徐邦达、启功等大师的悉心传授,重视将古书画鉴定与美术史研究相结合,同时借鉴了美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史学、科学检测等方法。他的文章论述严谨、论证充分,又有着宏观的视角;而扎实的文史哲功底与艺术家的特色,使得他的思想的凝重与文笔的灵动相结合,文章不古板,有趣味,十分耐读。

陏石斋论画 目录

目 录 序言 要把古书画鉴定传承下去 郑欣淼 001 **编 书画鉴定和画史通论  中国画的得意、写意和会意 003  中美合作《中国绘画三千年》序 009  书画鉴定三感 020  略谈中国古代书画的作伪与鉴定 030  商品经济、世风与书画作伪 040  由《出师颂》引发出的关于中国书画鉴定的思考 055  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及其他 069 第二编 关于《女史箴图》的研究  从山水画法探索《女史箴图》的创作时代 099  《女史箴图》箴文书体讨论与文字校勘 126 第三编 五代及宋元绘画研究  五代绘画概述 139  《溪岸图》之我见 160  《向氏评论图画记》是个账本 ——兼谈向氏家族及其收藏 171  佛像马家的*后传人马公显 179  去伪存真,还原历史 ——仇英款《西园雅集图》研究 192  胡廷晖作品的发现与《明皇幸蜀图》的时代探讨 205 第四编 明代绘画研究  论晚明绘画 225  试论晚明政治形势对中国画坛的影响 247  明代女画家与春宫画刍议 261  传神写照、惟妙惟肖 ——明清肖像画概论 273  人生、个性与艺术风格 ——略论文徵明与唐寅的异同 306  “字须熟后生”析 ——评董其昌的主要书法理论 322 第五编 清代绘画研究  清代雍、乾时期的宫廷绘画 347  师法自然的非主流画家 ——清初四僧的绘画艺术 374  但有岁寒心,两三竿也足 ——吴历的人生与艺术 413  “扬州八怪”述评 440  晚清绘画中色彩的回归 473 后 记 487
展开全部

陏石斋论画 相关资料

杨新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接受现代史学教育的美术史学者,又得到徐邦达、启功等大师的悉心传授,重视将古书画鉴定与美术史研究相结合,同时借鉴了美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史学、科学检测等方法,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为学界所瞩目。他的文章论述严谨、论证充分,又有着宏观的视角和眼光;而扎实的文史哲功底与艺术家的特色,又使得他的思想的凝重与文笔的灵动相结合,文章不古板,有趣味,耐读。 ——郑欣淼 文旅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杨新的诗书画创作,既抒真情实感,又见真才实诣,继承了徐邦达、启功等学者的学人诗书画传统,出入前人,学艺相成,具有时代的特点,形成了个人风格,在同辈学者和鉴定家中可谓矫然突出。而他的学术研究,既推动并深化了书画鉴定理论的思考,也开拓了书画鉴藏史中作伪史的研究领域,更能把博物馆学者的书画鉴定与学界的史论研究结合起来,钩沉索隐,探幽知著,挑战旧说,重识经典,从而为改写绘画史准备了条件。 ——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杨新走了。但他留下来的学术遗产仍在,仍然是我们和他继续进行思想交流的基础。我意识到,我们近六十年的相识经历是如此贴切地沿循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时代的潮流和时间的间隔并未掩盖作为个人的杨新的存在----他的面容在我的印象中仍是那样清晰,他的著作就立在身旁的书架上,查阅时伸手就能取下。他因此没有真正离去也不会离去。从同学到同事,从一纸之隔的近邻到不期而遇的神交,我对他的怀念不会消逝,因为这是我们曾经分享过的生活本身。 ——巫鸿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芝加哥大学教授 “去伪存真,还原历史”是杨新先生的一篇论文的标题。我认为这也正是杨新先生治学的特色。杨新先生毕业于中央美院,到故宫后一直从事古书画研究,且专注于古书画的鉴定。他的学术研究,即美术史与古书画鉴定,其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艺术鉴赏家,是要言不繁的美术史家;美术史家则是多言的艺术鉴赏家。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但也是发展美术研究的必然趋势,而杨新先生早已予以实践了。 ——肖燕翼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 杨新先生是一个学者兼才子型的人,每出外,他很容易触景生情,出口成诗。对我这个喜欢诗词而不懂作诗吟词的人,真是羡慕。我曾问他,您到外国也不少,何以不见您在外国作的诗。他说,在外国,大都是来去匆匆,走马看花,欣赏风光,也是观赏性的,挑动不了激情;对外国历史文化因为疏隔,也甚少能牵动内心的感慨。这一段对话,让我很受益,从中体悟了中国诗情画意的真谛! ——陈万雄 原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总编辑、总经理 杨新认为传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不是东晋顾恺之画的,而是北魏宫廷绘画的原本。他的考证很有道理,从中可以看出杨新对出土文物的掌握是何等的全面,对历史文献的了解又是何等的谙熟。你即使不同意他的结论,但必须承认他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无懈可击的。杨新的《胡廷晖作品的发现与的时代探讨》也是十分有价值的。胡廷晖的那幅作品,如果没有杨新的说明,将永远是个谜。又加上他的考证而得出的结论,使这幅画“名花有主”。而且对研究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名画《明皇幸蜀图》,也有新的启发和证据。总之,我认为杨新的一系列论文,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应该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陈传席 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杨新随徐邦达先生从事古书画鉴定,其中有些认识与看法言他人所未言,很有些创意与建树,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书画鉴定三感》。杨先生的耳提面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杨新先生毕其一生精力于国家文博事业,于古书画鉴定孜孜考究,倾心奉献。他对《列女仁智图》、《女史箴图》和《明皇幸蜀图》等古画的辩证考鉴令人耳目一新。徐邦达先生精鉴擅画,杨新先生亦追随其后,再三强调学习书画鉴定的必须亲自动笔,以增长自己的“艺术细胞”,方能更好地继承光大前辈的优良传统。如今斯人已逝,他的言传身教,我将永远铭记心中。 ——李维琨 上海博物馆原书画部主任、研究馆员 杨新先生的文风朴实简练,言之有物,从不堆砌辞藻,文中闪烁着精灵般的智慧,再深奥的内容也能娓娓道来。他写的介绍和普及文章,也同对待研究论文一样,严谨不苟,闪烁着思想的火花,读来深入浅出。 ——余辉 故宫博物院原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 《中美合作序》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序文既具有相应的理论高度,又能够从广义的中国绘画的单个元素画、诗、书、印的产生顺序一一道来。其行文明白晓畅,读者完全可以从中体会出写作者“把中国绘画史当作一个更漫长的故事来讲”的理念和方法。序文并不长,八千余字,循着画、诗、书、印的发展脉络,把中国绘画的发展讲得简明透彻,不由得拍案叫好!此外,先生有关古书画和美术史的优秀论文很多,除了纯粹的学术研究,他在论文中也常常渗透着作为博物馆管理者的思考。 ——张露 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院刊》执行主编、研究馆员

陏石斋论画 作者简介

杨新(1940.6—2020.1),汉族,湖南湘阴人。书画鉴定家、美术史论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受教于金维诺、王逊等先生。1965年毕业分配至故宫博物院工作,师从于徐邦达、启功先生学习书画鉴定。1984年作为卢斯基金会访问学者,在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艺术史系讲学和研究一年。1986年破格被评为国家文物局研究馆员。同年8月被文化部任命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主管全院业务工作。
  主要著作有《扬州八怪》《中国画家丛书·项圣谟》《中国画家丛书·程正揆》《中国传统线描人物画》《五代贯休罗汉图》《胤禛美人图揭秘》《故宫联匾导读》《中国绘画三千年》(合著)等。主编有《国宝荟萃》《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