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24cm 页数: 225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4.5(5.7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82623
  • 条形码:9787509682623 ; 978-7-5096-826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内容简介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遵循“机理-机制-政策”这一研究逻辑,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运行机理和政策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组织机制、评价与调节机制和保障机制;并对产业融合政策构成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据此对两产业互动融合政策体系制度进行具体设计,构建产业融合政策模拟SD模型,探究产业融合政策的实施与保障。*后,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运行机制和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机制调节策略和政策实施建议。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可作为从事产业经济发展、产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的参考用书,也可以用于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用书;除此之外,该书同样适用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部门相关人员研读。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装备制造业研究现状
二、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运行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及其运行机理分析
**节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相关概念及特征
一、装备制造业概念及特征
二、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特征
三、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概念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装备制造业需求分析
二、生产性服务业供给分析
三、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趋势分析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的系统分析
一、互动融合目标
二、互动融合参与主体
三、互动融合环境分析
四、互动融合模型
第四节 基于耗散结构的互动融合运行机理分析
一、互动融合条件及其耗散结构的条件分析
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互动融合运行过程分析
三、互动融合运行熵流分析
第五节 互动融合运行机制框架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作用机理
**节 政府与两产业互动融合的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基于博弈论的政府与两产业互动融合的关系分析
三、政府对两产业互动融合的作用方式
第二节 互动融合政策基础分析
一、政策对两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互动融合政策内涵与目标
三、互动融合政策环境
四、互动融合政策功能
五、互动融合政策构成及政策匹配
第三节 互动融合政策作用机理
一、互动融合产业组织政策作用机理
二、互动融合产业结构政策作用机理
三、互动融合产业布局政策作用机理
四、互动融合产业技术政策作用机理
五、互动融合产业发展政策作用机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动力机制
**节 互动融合动力源分析
一、互动融合动力机制特征与功能
二、互动融合动力源的提出
三、互动融合动力源的分类
……
第五章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组织机制
第六章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评价与调节机制
第七章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保障机制
第八章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构成假设检验
第九章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模拟
展开全部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节选

  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及其运行机理分析  阐述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内涵特征,界定产业融合概念,在此基础上揭示两产业互动融合发展趋势;从互动融合目标、互动融合参与主体、互动融合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建立互动融合匹配模型;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互动融合的耗散结构条件,揭示互动融合演化过程,分析互动融合的熵流,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动力机制、组织机制、评价与调节机制及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互动融合运行机制框架。  2.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动力机制  揭示互动融合动力源构成,包括政府推动力、技术支撑力、需求拉动力、企业带动力四个方面;设计互动融合动力模型,运用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揭示各动力源的驱动效果;阐述互动融合动力的作用;设计互动融合的动力协同机制。  3.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组织机制  揭示互动融合的网络组织结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互动融合组织社会网络模型,并对互动融合组织社会网络进行测度;揭示互动融合的组织主导者、组织方式,设计互动融合组织机制模型。  4.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评价与调节机制  对互动融合评价与调节机制进行设计,揭示互动融合评价与调节路径,设计互动融合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互动融合运行状态评价的物元矩阵;基于信息熵权物元可拓模型方法,设计互动融合运行评价模型;从技术因素调节、结构因素调节、资源因素调节方面设计互动融合的调节机制。  5.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保障机制  从互动融合信息化保障、资源支持、政策保障方面分析互动融合保障机制。分析互动融合信息化内涵和目标,构建互动融合信息化平台;明确互动融合运行资源,分析互动融合资源整合和资源分配方式;从互动融合运行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互动融合政策保障。  6.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构成假设检验  理论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提出两产业互动融合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假设,并运用SEM进行实证检验。  7.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模拟  阐述产业融合政策模拟的目的、原则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两产业互动融合政策模拟的SD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据此分析不同政策组合的政策实施力度,观察模拟值和实际值以及不同力度模拟值之间的差别,分析不同政策组合以及不同力度的政策作用效果。  8.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运行评价与调节机制:以东北地区为例  分析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运行机制现状,基于前文构建和选择的两产业互动融合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机制调节策略。  ……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理、机制及政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作者简介

  张昊,1986年生,讲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在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云服务模式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服务转型升级政策体系研究”、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一等项目“黑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政策评价及优化”,以及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认定的A类期刊及CSSCI期刊。    李庆雪,1989年生,讲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黑龙江省电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机制研究”、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一等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困境成因及转型路径重构”,以及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于金闯,1993年生,哈尔滨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装备制造业服务化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多项。    刘丽娜,1999年生,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装备制造业服务化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参与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