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半岛星空:大连文学史随笔

半岛星空:大连文学史随笔

作者:曲圣文著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24cm 页数: 383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8(6.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半岛星空:大连文学史随笔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517738
  • 条形码:9787550517738 ; 978-7-5505-1773-8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半岛星空:大连文学史随笔 本书特色

本书所涉体裁丰富多样,展现了大连文学创作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大连地区文学创作总览。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回顾了大连地区文学发展的历史和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活动、事件,虽非史学著作,但也填补了大连文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具有一定的地方文学史研究和文学评论价值。本书兼顾通俗性和专业性,以随笔方式创作,可读性较强。

半岛星空:大连文学史随笔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描述了大连地区的文学发生和发展历程,介绍了大连地区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活动,力求全面反映大连文坛的历史和现状。大连地方文学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连作家以其独有的生活底蕴和艺术气质,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记录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邓刚的海味文学、孙惠芬的乡士小说、王素英(素素)的散文等等,以其迷人的风姿在国内外文坛产生了一定影响。

半岛星空:大连文学史随笔 目录

史述篇
历史寻踪
旧时月色
近世曙光(1894年—1945年)
1945年的阳光(1945年—1949年)
吹皱一池春水(1949年—1976年)
东方风来满眼春(1976年至今)
文体篇
小说:人才辈出 渐入佳境
诗歌:云蒸霞蔚 气象万千
散文:从内心独白到统览大千
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时代的映像
儿童文学:姹紫嫣红开遍
群体篇
小城文坛,星光闪烁
江山代有才人出
大连文学的家族写作
在奔赴文学的道路上
名家篇
邓刚:当代文学的大连坐标
达理:“在初春的日子里”
素素:走进城市历史,形塑城市文化
孙惠芬:心中涌动着万丈波澜
车培晶:悲悯情怀铸童心
刘东:走向尖锐和深刻
“军中三杰”:宋学武、庞泽云、马晓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半岛星空:大连文学史随笔 节选

历史寻踪 在大连,我们可以追溯到的*早的文人行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逢萌。逢萌,字子庆,北海都昌(今山东昌邑)人,出身贫寒。他在家乡时就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因见不惯小官僚的丑陋行径,遂离家去长安求学,攻读《春秋》。当时是西汉末期,王莽为太傅,为篡权杀死自己的儿子王宇。逢萌担心更大的乱局,断然带领家人离开长安,来到辽东。作为精通儒家经典的一代文人,其道德修养对当地产生极大影响。嗣后,又有公沙穆、陈禅等,都为辽东文化的普及推广做出贡献。这几人《后汉书》皆有传。 而影响更大、更为持久的是东汉末年,还是几个山东人,也是为避战乱,跨海而来。他们是邴原、管宁和王烈,并称“辽东三贤”,也有史料称他们为“辽东三杰”。我认为还是“三贤”好过“三杰”,后者更偏向于勇武侠义,前者倾向于道德修养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人们更多使用的是“辽东”这个概念。因为当时尚未有辽宁省这样的建制存在,彼时之“辽”,系辽河之“辽”;今时之“辽”,多指“辽宁”之“辽”。 我们知道,在汉代,大连地区属于辽东郡沓氏县。所以,我们大略可以把“辽东”视同“辽南”。在当时,尚无“辽南”的称谓,“辽南”显然是“辽宁”的副产品。 总之,大连地区文化或文人的源头,要从汉代说起。 故事:战争导演的一场“人才迁徙事件” 我们回看历史,每个朝代开头的故事都差不多:雄主称霸,建功立业,奠定国基;朗朗乾坤,政通人和,物阜民丰。而每个朝代的结束也大同小异:末世皇帝,时乖运蹇,江河日下,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皇朝大厦将倾。 汉末也无非如此。黄巾起义,董卓擅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正如元代文人张养浩所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原百姓纷纷别乡离土,荒僻的东北成了他们*好的选择。 由此,也造成了一次人才的迁徙事件,就是被后世称为“辽东三贤”的管宁、邴原和王烈从山东乘船,漂洋过海,来到辽东。他们作为在山东当地有影响的文化人,来到辽东之后,自然也产生了“名人效应”,很多人甚至追随他们而来。不长时间之后,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就形成了村落,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心”,弦歌不绝。 但在具体讲述“辽东三贤”之前,先要说一下他们共同的老师: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陈寔(字仲弓)。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感觉陌生,但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梁上君子”,就出自陈定的故事。当年发生灾害,百姓生存艰难,一个小偷夜间潜入陈家,躲在房梁上,伺机动手。陈寔发现后,并没有惊动他,而是召集家人训话,大讲做人道理,暗指小偷。结果,小偷羞愧自责,跳下房梁,下跪谢罪。陈寔没有惩罚他,反而赠送他两匹绢。小偷终于金盆洗手,此事传为佳话。此故事被写入《世说新语》,“梁上君子”以成语形式流传下来,但该成语在运用中更多是指代小偷,人们往往忽略了其背后的善意。 陈寔作为教师,以其学问和美德闻名四方,吸引了天下求学者。管宁、邴原和华歆三个好朋友相约求学于陈寔。而王烈不仅曾就学于陈寔,还与陈寔的两个儿子成为了好朋友。陈寔的两个儿子也不简单,与其父一样品德高尚,富有学养,一时有“三君”的美誉。现今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收有一篇文章《陈太丘与友期行》,讲的就是陈寔的大儿子陈元方儿时的故事。 可见,陈寔老师不仅腹笥丰赡,同时品德高尚。作为陈门弟子,他的这几个学生——管宁、邴原和王烈,同样具备了其师风范,兼具学养和美德。 王烈、管宁、邴原在山东时已是名士,有他们的事迹流传。 王烈少时师从陈寔。归乡后,王烈即开始创办学校,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责任。他的教学方法独特,不是教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把读书当作娱乐身心的方式。他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礼仪,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他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民风。经过一段时间,他的学生出入行止都彬彬有礼,有别于他人,令人刮目,而他以自己的德行感化小偷,使小偷迷途知返的故事,更是留下“王烈遗布”的佳话,让我们看到陈寔对他的影响。 而管宁也当仁不让地贡献了“割席分坐”的成语。故事大家比较熟悉:管宁和好友华歆一同坐在席子上读书时,华歆因为看到有一辆华贵的车子经过,就放下书本,跑去观看。专心学习的管宁因此把他们共同坐着的席子割开,与华歆分席而坐,并且说出一句惊人之语:“子非吾友也。”而在此之前,管宁和华歆锄地时挖到金子,华歆把金子捡了起来,看到管宁视若无睹,又把金子给扔了出去。管宁近乎愚钝的专注体现出一种人格力量。 P3-5

半岛星空:大连文学史随笔 作者简介

曲圣文,1957年1月生于大连。1969年3月至1978年10月,随父母下乡。1978年10月,考入辽宁师范学院(现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到大连第十四中学任初中语文教师。1990年4月,到大连海燕文学月刊社任编辑。2005年,评为编审。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任《海燕》杂志副主编。2017年1月,退休。从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