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9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9

作者:郭清香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35.3(7.6折) 定价  ¥1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9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08935
  • 条形码:9787522708935 ; 978-7-5227-089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9 内容简介

  《中国伦理学年鉴》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持编纂。本年鉴秉承学术性、客观性、前沿性的宗旨,力求反映中国伦理学学术研究和道德实践的年度总貌。  《中国伦理学年鉴》的编写始于2011年,至今已出版8卷,其中前4卷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自2015卷起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9卷的栏目及内容如下。  特载:对道德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政府重要文件。  特稿:对年度重大伦理学问题的分析研究或综述。  研究报告:对国内学者伦理学研究成果的综述。  论文荟萃:精选并简介优质的伦理学论文。  著作选介:精选并简介优质的伦理学著作。  学术动态:对伦理学会议、课题、博士学位论文的介绍。  伦理事件:对年度国内重大伦理事件的整理与发布。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9 目录

特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特稿
中国伦理学70年

研究报告
2019年伦理学专题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伦理思想史基础理论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伦理思想与现实问题研究报告
2019年古希腊至文艺复兴时期伦理政治思想研究报告
2019年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报告
2019年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报告
2019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报告
2019年生命伦理学研究报告
2019年生态伦理学研究报告
2019年法律伦理学研究报告
2019年经济伦理学研究报告
2019年科技伦理学研究报告
2019年传媒伦理学研究报告

论文荟萃
以文化与伦理塑造引领美好生活
孝:中国人*初的哲学思考和文明建构
论伦理共识
公共物品与社会至善
“思无邪”的伦理学推论
阿基琉斯的神性与兽性
古希腊的演说术与修辞术之辩(上、下)
欧里庇得斯悲剧的新酒神精神
《斐多》中的存在与生命
亚里士多德论人自然的政治性
亚里士多德的“宴会之喻”是民主的认识论证明?——《政治学》
第三卷第11章解读
昆体良对西塞罗演说家德性要求的修正——“好人”论
“不完善”的“至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种“至善观”
从“德性”到“德能”——马基雅维利对“四主德”的解构与重构
政治功利主义:一种现代国家政治规范
功利主义的两个基础——从西季威克对功利主义的证明入手
人性自利与不完美政体——休谟政治现实主义思想探析
霍布斯与现代政治哲学方法论的奠基
劳动的解放:洛克政治哲学中的货币问题
两种康德式的后果主义
康德论道德教育
青年黑格尔与启蒙——兼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经济学帝国主义”的伦理实质
论马克思道德观的辩证批判性特质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利益”与“道德”关系的视角
论道德研究的自然化面向
道德评价标准的人我分离现象剖析
论道德的保护功能
西方道德概念史的自我与社会
……
著作选介
学术动态
伦理事件
索引/关键词
展开全部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9 节选

  有人考察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者认为,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十分丰富,除了在《论教育学》和《系科之争》中阐发了他多年的从幼儿到青少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国民教育的见解之外,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尤其是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方法论”部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他关于道德教育的哲学意义和具体步骤,论证了道德教育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教条灌输,而是对每个人的理性本质的内在的启发,道德教育的方法虽然可以把榜样的示范当作初级入门的手段,利用人的感性初步形成某种道德习惯,但这还只是道德教育的准备性的**步,真正的道德教育却在于从这种榜样的感性激动作用中领会到它的理性的普遍法则,并*终归结到自己心中的自由意志的自律,这才能使学习者摆脱伪善,从表面的合法性进到真正的道德性。*后,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伦理学教学法”中也提出了由道德教师来酌情掌握的三阶段的技术法规,即面授法、问答法和对话法。这是很实用的。①  有人分析了康德的道德哲学立论方式,认为康德道德哲学的立论方式包括三个主要的层次。首先是底层情结,即立足于普通百姓日常的道德生活,从中去发现和挖掘隐藏在后面的道德原则,而不是引用权威从上至下地向他们颁布道德教条;其次是理性的洁癖,通过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将已经发现的道德原则归结为自由意志的超越一切感性经验之上的自律原则,在纯粹逻辑的不矛盾律基础上建立起为义务而义务的绝对命令,以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实践法则;*后是把底层道德禀赋与纯粹理性的道德理想统一起来的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眼光,在这种眼光之下,历史无非是道德史,进步本质上是道德进步,但这一信念的基础却被归结为某种神秘的“天意”。②  有人分析了康德的“实践的爱”这一概念。研究者指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爱分为病理学的爱和实践的爱。病理学的爱是自然意义上的爱,因为它不能被命令,所以不能够成为道德上的义务,而实践的爱作为道德意义上的爱是我们的一项德性义务。由于病理学的爱是感性的,所以人们能够对它有一种直观上的体验,但“什么是实践的爱”这一问题在康德那里并不清楚。之前的学者对实践的爱给出了多种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没有完全切中实践的爱的内涵。康德把实践的爱定义为善意的准则,而善意应当由行善的意志、善行和智性的愉悦三个部分构成,所以实践的爱就是要求人们以一种行善的意志去行善,并且在人们的善行中感到一种自我满足。③  有人论及了康德的正义思想。研究者认为,康德虽然没有正义论方面的专著,但具有丰富的正义思想。从义务论的角度看,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把康德的义务论等同于正义论。但人们应该注意到:康德把义务分为可以外在强制的法权义务和只能自我强制的德性义务,因此其义务论有法权义务论和德性义务论之分。由于法权义务的履行可以通过外在强制的法律,所以属于“合法性”即正义的范围,法权义务论也就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正义论。对康德而言,合法的即正当的,而正当的即正义的。相反,一切违背法律的行为都为不义。但是,德性义务作为人的一种自我强制,作为“同时是义务的目的”,只能依靠人的内心自觉去履行,这就决定了德性义务论不是正义论。康德背离了古代德性论的传统,把正义不再视为人的一种基本德性。①  有人考察了与康德的道德动机相关的道德心理。研究者指出,一般而言,康德的伦理学主张,只有出于义务的行动才具有道德价值。但是,针对行为者的道德动机,研究者却发现在康德那里似乎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解释。汉森就指出,康德所说的道德动机是一种“多因素决定论”,具体而言,其内在构成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冲突论”,即理性通过约束感性欲望而促发行动;二是“一致论”,即在理性与感性欲望相互协调一致的状态下所产生的行动。在两种情况下,行动都可以说具有康德所要求的道德价值。但在前者那里,行为者的内心是压抑甚至痛苦的;在后者那里,行为者的内心却是轻松愉悦的。对此,究竟哪一种状态更具有道德价值,或者说更符合康德的义务论诉求,汉森认为康德的论述并没有提供清楚的回答。道德动机的“多因素决定论”在康德那里确实存在,而它主要体现于康德不同阶段的思考中。但在*终意义上,“道德平静”才是其道德心理学的核心特征,也正是借助这一理论,汉森所说的“冲突论”与“一致论”之争才能够得以较好的解决。②  与康德相比,2019年度中国学界对于黑格尔的研究文献要少很多,并且总体的研究水平也不足。学界对于黑格尔的研究,大多围绕其《法哲学原理》展开。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9 作者简介

郭清香,女,197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领域:中国伦理思想史、中西伦理比较研究、宗教伦理学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学术著作《耶儒伦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与儒教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