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教师礼仪规范(第4版·微课版)(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教师礼仪规范(第4版·微课版)(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作者:金正昆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9(7.0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教师礼仪规范(第4版·微课版)(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313269
  • 条形码:9787300313269 ; 978-7-300-3132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教师礼仪规范(第4版·微课版)(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之一,基本内容包括师德、师表、师言、师行、师缘等五个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了解教师礼仪的主要环节与基本规范,提升自身的礼仪修养,而且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参与校内外的各种人际交往。
此次新版的《教师礼仪规范》具体明确了当代教师应当如何“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作者不仅讲教师礼仪,而且讲师德、讲师表、讲师言、讲师行、讲师缘、讲法规、讲规矩,有助于教师内强素质、更好地为人师表。
主要特色如下:
**,示范性。它更加强调教师行为规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详细阐明了教师须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培养良好师德,扛起责任担当,展现教师风采。
第二,操作性。它重视“言之有物”“行之有礼”的可操作性,以一系列的“有所不为”“有所为”的理论阐释、案例分析与情景练习,详尽而具体地落实了教师礼仪的基本规范与基本要求。
第三,时效性。它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校园生活进行知识更新。
本书系“微课版”。为解答教师礼仪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者特意录制了全新的小视频。扫描书中有关的二维码,即可观看。

教师礼仪规范(第4版·微课版)(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目录

导论
**章师德
**节社会公德
第二节职业道德
第三节有效沟通
第四节阳光心态

第二章师表
**节形象规范
第二节着装规范
第三节仪容规范
第四节表情规范
第五节举止规范

第三章师言
**节礼貌用语
第二节文明用语
第三节课堂用语
第四节书面用语
第五节题写用语
第六节电话用语

第四章师行
**节办公礼节
第二节会面礼节
第三节拜访礼节
第四节交通礼节

第五章师缘
**节校园交往
第二节友邻交往
第三节家庭交往
第四节涉外交往
第五节媒体交往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2版后记
第3版后记
第4版后记
展开全部

教师礼仪规范(第4版·微课版)(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节选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本质而言,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直接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影响极其广泛的活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赖于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要求全体人民教师讲究职业道德,这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而且也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通常指的是从事某一具体职业者,在其工作岗位上所必须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职业道德实质上属于从业人员所必须遵守的行业规范。由于各种职业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地位不尽相同,每一种职业在其道德上往往都会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的性质相一致的道德准则。例如,执教要有师德,经商要有商德,行医要有医德,从艺要有艺德,等等。民间有言:“干什么,像什么。”因此,完全可以将职业道德称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一种软性的行为规范。一般而论,职业道德乃是教师礼仪的主要理论基石之一。具体而言,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工作过程中处理自己与学生、与所在学校、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所必须自觉遵守的职业行为方面的基本准则。教师行业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是:爱岗敬业,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努力培养让国家与人民满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教师行业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则主要包括对教师在其思想品质、教学态度、工作作风、职业修养四方面的规范化要求。它们都是用以调节教师在其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只有掌握了教师行业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才能够加深对其具体内容的理解;只有掌握了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才能够加深对其核心要求的理解。此二者之间,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思想品质 伟大哲学家康德认为:凡成功的教育,重要的不仅仅是向他人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启迪对方主动地进行思考。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其思想品质方面,就必须对自己有一定的、规范化的要求。因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我国,对教师在思想品质方面的规范化要求,目前主要涉及下述三个方面。(一)热爱祖国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名公民,教师必须首先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说,在其具体行动上,教师必须全面地贯彻爱国主义的思想。爱国主义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每一名公民,都要自觉自愿地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与优良历史传统,坚决拥护祖国的统一、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在中国与外国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为了自己祖国的独立自由和繁荣富强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当代人民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往往会有所不同。当前,我国的爱国主义在祖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要求主要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奉献,为国效力,为国分忧,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身为历来推崇爱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教师对于以上的具体要求必须身体力行。(二)热爱社会主义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民教师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一致的,维护民族利益与尊严和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与尊严也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先进的一种社会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历史经验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行,不坚持社会主义则更是不行。在这一点上,教师必须心明眼亮,绝对不能做任何有损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事情。习近平同志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在当前形势下,人民教师热爱社会主义,应当主要体现为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拥护并参与改革开放。人民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不搞改革开放不行。进行改革开放,并非背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三)热爱本职工作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人民教师要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就必须树立起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具体应当体现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这是职业道德有别于其他道德的主要特征。(1)爱岗敬业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师就要努力做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在的具体工作岗位;维护教师职业的荣誉,担当本岗位的责任;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在学术与专业上精益求精,力求掌握*好的职业技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始终如一,不计名利,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时刻牢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本单位所做的*大贡献。(2)忠于职守教师要真正做到忠于职守,就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所应履行的义务,真正树立起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积极发扬职业献身精神。必须强调的是:现代职业道德的基础就是责任感。就其本质而论,它源于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后果负责的道德感。离开了建立于道德感之上的责任感,任何职业都将失去它的社会价值。爱岗敬业与忠于职守,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偏废的。只有爱岗敬业,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忠于职守。只有做到了忠于职守,才能够真正谈得上爱岗敬业。二、教学态度我国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我国的教师,是人民教师。因此,我国的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我国的教师,理当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人民教师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就是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其服务于学生的具体态度上,就必须对自己有一定的、规范化的要求。在我国,对教师在教学态度上的总的要求是:热情服务,礼待学生,以质见长。所谓教学态度,在此主要是指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看法,以及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的具体表现。一名教师的教学态度端正与否,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广大教师必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客观地说,教师的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的岗位是光荣而神圣的岗位,教师的职业是高尚而伟大的职业。平时,教师正确的教学态度应当具体体现在为学生进行服务时的表现上。(一)热情服务当代中国教育,“以学生为本”乃其根本所在。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教师行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就是要求教师处处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切实实地为学生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不但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而且还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服务时,要在自己的教学态度上有所改进、有所提高。从严格的意义上来看,教师为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服务,既包括了物质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应当包括令对方获得一定的精神方面的满足的内容。当社会生产力更加发达,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更高时,服务对象对于自己在被服务过程中能否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往往就会更加重视。要在教学过程中从精神上充分满足服务学生的需要,首先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热情服务。所谓热情服务,此处就是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服务时,要以“情”见长,以“情”动人。在为对方进行服务的具体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周到。其中*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必须出自真心,而绝对不是虚情假意。(二)礼待学生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必须礼待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坚持以礼相待,要对对方时时、处处讲究礼貌。所谓礼貌,就其本义而论,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它的主要含义是:在待人接物方面,应当表现得谦虚恭谨,处处对交往对象不失尊重友善之意。因此,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礼貌待人,实际上主要就是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内心里真正认识到学生至上;并且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运用规范得师体的语言、动作、神态,“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以此去表示对学生的尊重与友善。教师要真正做到礼待学生,就必须努力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并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学生进行服务时,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采取完全平等的态度,绝不可厚此而薄彼。要做到对待优等生与差等生一个样,对待家庭背景优越的学生与家庭背景普通的学生一个样,对待熟人与生人一个样,对待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一个样,对待异性与同性一个样,对待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一个样,对待本地人与外地人一个样,对待外国人与中国人一个样。在礼貌待人的诸多要求之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要在人格上、行动上真正尊重学生,因为礼仪的本质就在于尊人、敬人。只有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其的尊重,礼貌待人的目的才算达到了。反之,做不到对对方应有的尊重,就没有礼貌待人可言。一言以蔽之,礼貌待人,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服务的具体过程中,自始至终认真地遵守教师礼仪。(三)以质见长以质见长,就是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数量问题,而且还要对质量问题倍加关注,要努力在自己的服务上以质取胜。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的质量。这既是它的一种内在要求,也是全体受教育者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客观要求。要具体提高教育质量,通常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抓起。一方面,教师要在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内,确保具有特色、精益求精、符合需求、周到细致。所有这些,都是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提高教育质量还须使教育内容中国化、现代化、系列化、规范化,使之更好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服务。教育内容的中国化、现代化、系列化、规范化,具体表现为教育应有正常教育、专项教育、多功能教育之分。正常教育,指的是在常规情况下所进行的教育。专项教育,指的是满足受教育对象的特殊需求的教育。多功能教育,则指的是在进行正常教育的同时,提供相关的连带教育,以满足教育对象的多种需要。三、工作作风人民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其工作作风方面,必须对自己有一定的规范化的要求。从总的方面来讲,在工作作风上,教师必须时时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作风,一般是指人们在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顾名思义,教师的工作作风,通常指的就是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它不仅体现着教师的思想品质,而且还影响到教师的工作质量与个人形象。要求教师在工作作风上要对自己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主要应当集中体现在其清正廉洁、一心奉公两个具体方面。它们都是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的本质性要求。(一)清正廉洁所谓清正廉洁,对教师而言,就是要求在其工作岗位上恪守本分,严守一切规章制度,在财务方面为人清白,没有任何污点,绝不损公肥私,绝不贪污受贿。要力求“严格自律,一尘不染”。清正廉洁,是教师行业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工作性质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在2008年修订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便明文规定:“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师要做到清正廉洁,目前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不贪污受贿 贪污受贿,一般指的是利用自己职务上、工作上的便利,非法地取得财物,或是接受他人用来买通自己的财物。显而易见,贪污受贿是一种违法乱纪的行为。至于主动向他人索贿,则更为不当之举。(2)不假公济私 假公济私,一般指的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工作之便,冒以办理公事的名义,从而取得自己的私人利益。有时,它表现为乱占国家、集体的小便宜;有时,它则表现为对国家、集体所拥有的财物的巧取豪夺。至于教师向学生售卖商品,亦为不妥。(3)不乱开后门 教师不但自己不可以随意挪用国家、集体的财物,也不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替自己、学生、同事或亲朋好友拉关系、送人情、开后门,尤其是不得为此而进行权钱交易。(二)一心奉公 所谓一心奉公,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地维护国家、集体与本单位的整体利益。要做到一心奉公,当前重点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四点。(1)坚持整体利益至上 在思想上、行动上,教师始终都要将国家、集体与本学校的整体利益置于首位,而把个人利益永远放在第二位,让个人利益永远从属于整体利益。(2)保护公共财物安全 对于国家、集体、本学校的公共财产,教师一定要自觉地加以爱护和保护。在自己面前,永远不应使之受到人为的侵占、挪用,或是因自然原因而受到损害。(3)认真杜绝非法经营 凡一切由国家法律、法规所明文禁止的项目,学校与教师均不得以任何方式予以经营或者变相进行经营。(4)积极反对损公肥私 对于一切贪污受贿、侵吞公有资产、损害本学校合法利益的行为,教师都要与其进行积极的、坚决的、不留任何情面的斗争。四、职业修养 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其职业修养方面,就必须对自己有着一定的、规范化的要求。一般而言,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力争做到又红又专、德艺双馨。职业修养,通常指的是某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经年累月的锻炼,从而在思想上、业务上所达到的一定水准,以及由此而养成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对于教师而言,自己的职业修养,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态度。但凡有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一名教师的职业修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没有平日的从严要求和岁月的千锤百炼,便难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可言。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教师就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其思想上、业务上对自己从难、从严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修养往往体现于其所作所为的具体细节之上。而这些细节,则通常又真切地展示着个人素质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与一切不拘小节的行为划清界限,通过个人修养的提高,来展现自己良好的个人素质。具体来讲,要求教师在职业修养方面不断地有所提高,主要应当从下述两个方面入手。(一)树立崇高理想作为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教师队伍中光荣的一员,我国的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每一名教师都必须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教师必须在自己日常的平凡工作中,为这一理想的*终实现而砥砺奋进,进行不懈的努力。所谓人生观,指的是人们对于人生的基本看法。教师所应树立的正确的人生观是: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甘做社会的齿轮与螺丝钉。遇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要明确:人生的真正目的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二)努力钻研业务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教师要真正做好本职工作,仅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真正做到既红又专。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学习各项有关的业务知识,不断地调整、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一般而言,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学习各种与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直接相关的专业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积极进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让理论服务于实践。与此同时,面对时代的迅速发展与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教师在进行业务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也就是说,教师的业务学习,要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并坚持与时俱进。《礼记》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时,要努力增加其科技的含量与知识的含量。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学水准才能好上加好、学以致用、永不落伍。

教师礼仪规范(第4版·微课版)(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作者简介

金正昆 浙江东阳人,1959年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礼仪学、传播学、外交学、公共关系学的研究与教学。现为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南昌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其有关应用礼仪、交往艺术、有效沟通、公共外交与公众形象构建的研究,目前处于国内前沿位置。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开设现代礼仪课程,并积极向全社会传播、推广、普及礼仪,倡导当代礼仪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现已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文章百余篇。代表作有《外交学》《交际礼仪》《行政礼仪》《商务礼仪》《接待礼仪》《外事礼仪》《公务员礼仪》《现代公关礼仪》《国际礼仪金说》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