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作者:李军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1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8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03657
  • 条形码:9787522703657 ; 978-7-5227-036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从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学在若干重大基本问题上的契合与差异。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创造性地将儒学划分为天人之辨、知行之辨、仇和之辨、义利之辨和凡圣之辨五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并对应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域,为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沟通融合搭建了一个具体的学理框架,对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新哲学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视域下的天人之辨
一 中国哲学天人之辨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哲学“天”的几重意蕴
(二)中国哲学关于天人之辨的两种思想倾向
二 儒家“天人合一”观及其与道家、阴阳五行家“天人合一”观的异同
(一)先秦儒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天人合一”观的内涵差异
(二)儒学“天人合一”观的流变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视域下的儒学“天人合一”观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自然史、社会史与全部世界历史
四 儒学“天人合一”观的当代价值反思
(一)“天人合一”观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启示
(二)“天人合一”观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三)“天人合一”观对人自身平衡体建立的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视域下的知行之辨
一 中国哲学知行之辨概述
(一)知与行的概念
(二)中国哲学知行之辨的基本问题
二 儒学知行之辨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两汉儒学的知行之辨
(二)宋明理学的知行之辨
(三)近代儒学的知行之辨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视域下的儒学知行之辨主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中的知行目标指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中的知行关系
四 儒学知行之辨要旨及其所体现的儒学道德践行精神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视域下的仇和之辨
一 中国哲学辩证法的早期发展与儒学辩证法的特色
(一)春秋时期的和同之辨——中国哲学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二)从孙子到老子再到庄子的辩证法思想——从经验辩证法向概念辩证法的发展
(三)从《洪范》《月令》等阴阳五行家之书到《黄帝内经》的辩证法思想——秦汉时期对先秦诸子百家辩证法思想的融合
(四)从《易传》到《中庸》的辩证法思想——儒学仇和之辨的逐渐形成
二 宋明理学的辩证法思想与仇和之辨
(一)张载辩证法思想与仇和之辨的正式提出
(二)朱熹辩证法思想对仇和之辨矛盾对立项认识的深化
(三)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对仇和之辨的总结提升
三 近代以来关于仇和之辨的讨论
(一)冯友兰关于仇和之辨的态度转变
(二)张立文“和合学”对“和”的强调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与仇和之辨
(一)仇和之辨的直观性、经验性
(二)仇和之辨的矛盾统一性偏向
(三)仇和之辨强烈的伦理色彩
五 儒学仇和之辨的当代价值与理论局限
(一)仇和之辨的当代价值
(二)仇和之辨的理论局限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观视域下的义利之辨
一 先秦关于义、利的讨论及儒学义利之辨的提出
(一)孔子、墨子及老子和庄子的义利观
(二)孟子与儒学义利之辨的奠基
(三)荀子与先秦儒学义利之辨的转折
二 秦汉以来儒学义利之辨的发展
(一)义利之辨的历史流变
(二)义利之辨的主题延伸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观视域下的儒学义与利
(一)关于道德的本质和基础
(二)关于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三)关于道德的发展与完善
四 儒学义利之辨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一)促进社会道德风尚
(二)促进社会有序竞争
(三)促进和谐人际交往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群众观视域下的凡圣之辨
一 儒学之“圣”的内涵
(一)“圣”的本义及发展
(二)儒、墨、道、法圣人观异同概说
(三)儒学之“圣”的角色定位
(四)儒学从凡到圣的超越之路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群众观视域下的凡与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群众观与儒学凡圣之辨涉及的概念辨析
(二)凡、圣在人类社会所处的地位作用
(三)凡人与圣人的关系
三 凡圣之辨对当代社会信仰的重塑与道德建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节选

  本章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着重于认识论范畴,而儒学的知行之辨,正如本章开始所讲,既涉及认识论、方法论,更重要的是涉及伦理学。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观照儒学知行之辨,存在一定程度的文不对题。然而,任何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比较,都可能存在概念上的不对等。本书力图缓和这种矛盾,故将观照的基点置于认识论范畴,由此推开,兼论其他范畴的一些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中的知行目标指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与儒学知行之辨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分析他们在目标指向上的同与异,首先必须把握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点,也即把握他们与同时代其他思想文化相比所体现出的特性。实践性正是这样一种特性,而这一特性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所共同具有。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所指的实践性与儒学知行之辨的实践性在内容所指上又有较大不同,或者说他们的实践性又不完全是一回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实践主题的凸显与儒学知行之辨的实践性品格  有人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应该说,这看到了一部分的事实。作为反思的学问,哲学就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作为这种特殊认识论的反思,在西方传统中,哲学大多时候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不仅反思的形式是纯思辨的,反思的目标指向也在求得“思想”自身的正确逻辑。如果说与现实生活有接触,也体现为一种事后的反思。因此,黑格尔说:“无论如何,哲学总是来得太迟,哲学作为有关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当哲学用灰色的颜料绘成灰色的图画时,这一生活形态就变老了。对灰色绘成灰色,不能使生活形态变得年青,而只能作为认识的对象。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到黄昏到来,才能起飞。”①黑格尔这段话,是对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一千多年思辨哲学传统的深刻描述。  作为给西方哲学带来根本性变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在体现其新世界观萌芽的**个文献——《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发出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的呼声。在论及德国革命时,马克思又说:“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②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仅是批判的认识,而是革命的先导;不是局限于书房的理性思辨,而是面向广阔社会的运用和实践。因此,马克思用充满战斗性的语言指出:“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③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其目标指向就在于指导革命的实践,其*高的理想就是达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儒学的全部理论都可以称为是一种“实学”或“力行哲学”。作为儒学认识论主要载体的知行之辨,其目标指向更聚焦于“实践”或“行”。李泽厚在论及中国传统思想时说:“先秦各家为寻求当时社会大变动的前景而授徒立说,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而是执著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①李泽厚将中国传统思想的这种特点称为“实用理性”,在指道德意识时也称“实践理性”。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学,这种“实用理性”或“实践理性”就体现得更为充分。儒学的知行之辨并不看重“抽象的思辨”——即使有“抽象的思辨”,其着眼点也在落实于人的合理行为。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孔子把力行放在其思想的重要位置。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②又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③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尚没有对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行关系的探讨,但孔子显然是反对坐而论道、空讲理论的。他一生传授的“学问”多指实践的学问,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知识。孟子说:“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④在孟子看来,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没那么复杂,关键在于去实行。  儒学发展到宋明,也就是学界所称为的新儒学阶段,由于人类思维的发展,思辨的东西不断增多,关于“天理”“心性”的讨论似乎成为儒学的中心话题。但正如冯友兰所讲,其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⑤,实则为人的修身立德的力行奠定坚实的形而上的根据,所谓知人必要知天,而“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朱熹虽然站在唯心主义认识论立场认为知先于行,但在知行的功用上,又坚持行重于知。即使如此,朱熹在注释《大学》时,由“格物致知”以达到“明明德”的认识论仍然遭到陆王心学的批评,认为他们的实践即道德修养方法是“支离”的,即没有落到点子上。在陆王看来,“理”要从“心”上直接求取,这样才可即知即行。王阳明更是提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强调知行合一,这样拉近认识与实践的距离,与其说是重视知,不如说是着眼行。

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李军时,陕西长武人,工学学士,文学硕士,哲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康德哲学和宋明理学研究。读书为学涉猎较广,致力于马、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已出版专著1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