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大美语文

作者:董琼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5.9(5.7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美语文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088381
  • 条形码:9787568088381 ; 978-7-5680-883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美语文 本书特色

1. 湖北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董琼主编,带你走进带你走进语文教学研究,开启一场寻美之旅——寻找具有丰富内涵的“大美”。 2. 本书适合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从业者,既有理论阐释,又有实践探索,更有趣味盎然、新颖别致的经典课例赏析,知识性和美感并存。 3.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全国中国小教材审查委员、国小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召集人、全国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杨再隋倾情作序推荐: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主要不是课堂外观的美丽和课件的新颖别致,而是深入发掘语文教学自身的审美特质,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设审美的桥梁,使儿童在无心理负担、无精神压力的状态下,自由自在地张开思维和语言的双翼,翱翔在无垠的星空中。”

大美语文 内容简介

语文是美的,美的语言、美的辞藻、美的情感。语文教学也是美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语文与美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语文教学研究是一场寻美之旅——寻找具有丰富内涵的“大美”。本书分别从“大美语文”的理论内涵、实践探索、教学随笔、经典课例进行阐述,展现语文之美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在宏观层面,顺应生命成长的规律,求得生态之美;在中观层面,多元融合,求得共振之美;在微观层面,指向实践,求得实效之美。

大美语文 目录

**章 大美语文的内涵

**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任务

第四节 历史沿革与发展

第五节 语文与生活的关联

第二章 大美语文的实践

**节 文本之美

第二节 文体之美

第三节 文化之美

第三章 教学随笔

**节 点燃思维火花,开启语言智慧

——武汉市“黄鹤英才”董琼名师工作室教研沙龙实录

第二节 放言纵论: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武汉市董琼名师工作室教学沙龙实录

第三节 期一会,世当珍惜

——写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创刊二十周年

第四节 读懂那本“无字书”

第五节 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路径

第六节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草原》磨课经历

附录 经典课例赏析

附录 A 《草原》课堂实录及评析

附录 B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及点评

附录 C 放手自主学习,引导合作研讨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片段与评析

附录 D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附录 E 逐层引导,拨动情弦

——教学《高粱情》例谈

附录 F 把握文体特点,遵循教学规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附录 G 新理念指导下的科学小品文教学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例谈

展开全部

大美语文 节选

(三)怎样引导学生感悟立意之美 一篇篇语文课文犹如璀璨的明珠,字字都蕴含真情实感。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感悟其中的立意之美呢?下面结合董老师的《桃花心木》、袁老师的《小珊迪》和金老师的《掌声》这三课的教学做具体阐述。 1. 巧搭学习 “支架”,走近文本立意之美 “支架”一词*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依据学生学习的“*近发展区”提出的。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向上攀爬”的“支架”,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支架”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功效各异。教师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时目标,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恰当地选用学习“支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好桥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感知文本的立意之美奠定基础。 图文资料的补充是搭建学习“支架”的一种有效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文资料,感知作者用文字所描摹的景物的形象之美。同时,巧妙地补充图文资料,不仅解决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文本所勾勒的形象之美。 《桃花心木》教学片段: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 提问: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加之地域限制,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桃花心木,大都知之甚少。于是开课伊始,董老师便通过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让学生对桃花心木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请学生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很快便拉近了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感知立意之美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提供有针对性的素材是搭建学习“支架”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情感体验不足,当面对年代较久远且时代背景不一致的文本时,教师适时地提供可以类比参考的素材资料,有效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更好地感知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内涵。 《小珊迪》教学片段: 课前谈话——引入“苦难”。 师:我们先做个小小的调查。请看大屏幕(出示:苦难),认识这两个字的同学请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很好,都认识。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个词语的意思,有过思考的同学请举个手。 生:“苦难”指的是很苦的事情。 生:“苦难”就是受了一些伤害。 师:真好,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是想要考多少分、过年要什么礼物,有多少压岁钱,是不是?(生笑着点头)你们能思考“苦难”这个问题,很不简单。没想过这个问题,也很正常。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想想这个问题,好吗? (生全体点头。) 师:(出示一幅照片——“秃鹰和苏丹小女孩”)见过这张照片的同学请举手。(大概举起了两三只小手,没见过的同学面有愧色)这不是你们的过错,是我们这些大人的过错。我们应该早点将这张 1994 年的照片展示给你们。请允许我来对这张图片做个说明——(课件出示: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 师:对这个小女孩来说,“苦难”化作了一个字,那就是—— 生:(齐声)饿! 师:还有一张照片,拍摄时间离我们很近,2015 年的。请看——(出示:“沙滩上的叙利亚男孩”——跟随父母逃亡的三岁小男孩艾伦·科迪的尸体,在土耳其的沙滩上被救援人员发现,他的小脸有一半浸在海水中,朝下贴着沙子,海浪无情地拍打在他小小的身体上……) 师:人们为了哀悼这个小男孩,对他做了许多弥补。你看——给他心爱的气球(出示图片《系气球的艾伦》),把他放在床上(出示图片《床上的艾伦》)。可是,他还是那个曾经鲜活的小艾伦吗?(出示照片《艾伦和哥哥在一起》)他已经成了一具小小的冰冷的尸体了。此时此刻,苦难化作了一个字,那就是—— 生:死。 《小珊迪》这篇小说通常都围绕“诚信”对小珊迪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袁老师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将“诚信”品质置于“苦难”的语境中,课的开始也以“苦难”作为切入点进行铺垫。教师选取的两幅图片——经历饥饿和战乱的儿童,作为同龄人,学生们能够更快地代入体验。苦难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儿童也不能幸免。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苦难”后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时空距离。学生进一步明晰“苦难”的内涵,体会小珊迪身处逆境却依然诚信的可贵,进而感受到文本的立意之美。

大美语文 作者简介

董琼,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全国优秀教师,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黄鹤英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入选武汉市教育家型校长。在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竞赛、全国多种风格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上课做讲座,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文化视野下中美小学写作教学比较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