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

作者:陈建华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9.4(6.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178971
  • 条形码:9787532178971 ; 978-7-5321-7897-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 本书特色

1.从“形式”方面重新考察词曲的发展史,选取九位词曲大家,一家一个案,尝作名篇细读; 2.词曲同一渊源,和音乐曲调紧密结合。在民间与庙堂的夹缝中,开拓出新的形式空间,从晚唐至清末代代继踵、生生不息。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陈建华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史。本书从词曲创作历史上拥有代表性的九位作者的九首词曲入手,以考据、阐释和比较为主要手段,讲述了这九首拥有代表性的词曲所蕴含的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情感世界和精神面貌。本书篇章要言不烦,同时十分注重这九首词曲在历史发展中的内部联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极简中国词曲史。作者陈建华是著名学者,兼及诗词创作,学者的严谨与诗人的敏感在本书中得到了优选的结合,从中读者可以发现与以往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精神享受。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 目录

自 序 / 001

一 传统抒情与典律转换 /

二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现代转向 /

三 温庭筠:美女的妆台镜像 /

四 欧阳修:词的桃花运 /

五 柳永:词的厄运与荣耀 /

六 李清照:优雅的反叛 /

七 苏轼:“以诗为词”与抒情的节制 /

八 姜夔:“艳词”传统的内在裂变 /

九 关汉卿: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


展开全部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 节选

一、传统抒情与典律转换 传统与个人才能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的自序劈头**句:“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周锡山编《王国维集》第3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页3)与此相似的表述有不少,如清初的李笠翁说:“历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闲情偶寄》,《李渔全集》第3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页1—2)对各朝文学的选择与王国维不尽相同,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成为“世人口头语”。讲多了就好像天经地义起来,颇像二十四史的改朝换代。的确,中国人*富“革命”思想,如《易经》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句话是汉代人说的,到后来却不幸应验,皇朝循环如走马灯一样。难怪外国人要把《易经》翻译成The Changes,视之为中国哲学的宝典。但是,两千年前的中国就有《诗经》《楚辞》,代表诗歌的辉煌成就,那么为什么要突出“唐诗”,为什么被“宋词”取代,又被“元曲”取代? 王国维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不一定含有那时开始流传的进化论,不像后来的文学史到了唐代就大讲诗,到了宋代就大讲词,到了元代就大讲曲,到了近代当然就大讲小说,有了所谓文学“发展”的观念。如果从诗、词、曲到小说可看作文学形式上的演变的话,终究不像皇帝的新衣可以换了又换。事实上,文学也在不断“革命”,却有其自身的顺昌逆亡的法则在。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论出现得较迟,有人说可追溯至金元之际刘祁的《归潜志》:“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这毕竟是个别的,到明末清初讲的人多了,涓涓细流催生一种通识。如陈继儒说:“先秦两汉诗文具备,晋人清谈书法,六朝人四六,唐人诗小说,宋人诗余,元人画与南北剧,皆自独立一代。”或如尤侗宣称“楚骚、汉赋、晋字、唐诗、宋词、元曲”。(参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3,页26—31)讲法各异,有一点是共通的,即把文学看作活力不竭的长河,形式上新陈相替,各时期产生某种如雅各布森所说的“主导”氛围,释出无限空间,聚集创造能量,涌现了大量作品,而作者是关键,楚辞有屈原,汉赋有司马相如、枚乘,晋字则数二王,若把各种体式比作星座,那么唐诗犹如北斗,李杜之外有韩愈、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等,其他宋词、元曲与小说的代表作家数也数不过来。 中国人向来尊奉传统与经典,首先是由儒家“四书五经”建构的传统。正是在明清之交产生某种文学传统的新观念,其间少不了思想推手,李卓吾的《童心说》一文具象征意味。他把《西厢》《水浒传》称为“天下之至文”,意在提升戏曲小说,同时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怼为“糟粕”。其实,李卓吾并非不崇拜孔孟,只是指出他们的著述用当时的口语写成,是时代的产物,而把它们奉为万世不变的经典并教人从小诵读,是一件荒唐的事。从这一点看,李卓吾颇有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思。《童心说》以挑战姿态对儒家经典传统造成内在颠覆与转移,为文学传统的重构拉启了闸门。 其后,金圣叹把《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列为“六才子书”,与李卓吾一脉相承,而维度不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纵向思维,而“六才子书”则是横向的。在“经史子集”的知识体系中,《庄子》属于“子部”,《史记》属“史部”,《离骚》与《杜诗》属“集部”,金圣叹打通分类,像今天的跨学科时髦作派。其实把《庄子》、《离骚》、《史记》与《杜诗》列为一起问题不大,都历经淘洗,是公认的经典,但《水浒》和《西厢》还属当代文学,其经典性还缺少时间的磨洗与士人的认同,因此从李卓吾呛声到金圣叹呼应,凭的是怎样一种先锋的嗅觉?事实上他们已自任为新兴市民阶级的代言人,在东南沿海一带城市经济与文化愈趋发达,小说、戏曲表达了大众的情感与欲望,按照王阳明“满街皆圣人”的说法,皆出自人的“心源”,本无贵贱之分,而且新的文学形式与新型的文学市场链接在一起,不仅在出版与传播方面迅速扩展,而且给士人带来另类发展与谋生的机会,李卓吾、金圣叹两人便不同程度地染指涉足其中。小说、戏曲所展示的文学空间,在人性表现的鲜活性、文学价值的公共性与批评的当代性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些给他们的新批评提供了依据,或者说文学经典传统的建立是经由当代价值返照的结果,由于过去被照亮,传统遂得以重生。 当代批评带来争议。李笠翁为金圣叹辩护:“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施耐庵之《水浒》,王实甫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说看,金圣叹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盖愤天下之小视其道,不知为古今来绝大文章,故作此等惊人语以标其目。噫,知言哉!”(《闲情偶寄》,页24)这里为“戏文小说”鸣锣开道,是针对“天下之小视其道”而言,而新传统必以逆袭方式得以建构。他又说:“《西厢》非不可改,《水浒》非不可续,然无奈二书已传,万口交赞,其高踞词坛之座位,业如泰山之稳,磐石之固。”(《闲情偶寄》,页29)所谓“万口交赞”多半拜赐于这两部作品在流通传播中的“票房”业绩,包括大众的阅读参与,这是过去的文学难以比拟的。如他认为,汤显祖的“诗文尺牍,尽有可观,而其脍炙人口者,不在尺牍诗文,而在《还魂》一剧。使若士不草《还魂》,则当日之若士,已虽有而若无,况后代乎?是若士之传,《还魂》传之也”。使汤显祖确立其文学地位的不是“尺牍诗文”而是《牡丹亭》,而“脍炙人口”基本上指的是市场效应的检验指标。 仅列出“六才子书”似过于简约,但是确立了“大传统”的原则,首先是文本,不消说金圣叹以“评点”著称,是文本“细读”的先行者;另外是作者,如不言“唐诗”而称“杜诗”,也不言“汉赋”“宋词”之类,这样就突出了个人文才。某种意义上如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所阐述的,传统犹如给经典排座次,作家以创新为天职,在天才的行列中辨识自己,其能否完成继承与超越也必然留给世人来评定。“六才子书”与各种“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相辅相成,皆试图摆脱经史的主宰而确定文艺的自身及专业价值,含有历史变迁的法则和人文精神、审美特性和经典评定的标准。随着人类社会结构愈趋复杂,生活形态愈趋丰富,新的形式应运而生,作家如天纵之圣,在银河中群星灿烂,为各时期完成难以逾越的形式的极致,说到底,体现了文学的追求自由与创新的历程。 经典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有清一代把戏曲小说看作洪水猛兽,禁止销毁不遗余力,上述李卓吾等人的论调全被打压屏蔽。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可说是一部朝廷钦定的经典化著作,其中看不到小说戏曲的影子。虽然这部巨著迄今不失为重要历史文献,却镌刻着专制的印记。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论并非颠扑不破。钱锺书说:“王静安《宋元戏曲史》序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之说,谓某体至某朝而始盛,可也。”(《谈艺录》,页29)虽表示同意,却不以为然:“元诗固不如元曲,汉赋遂能胜汉文,相如高出子长耶?唐诗遂能胜唐文耶。宋词遂能胜宋诗若文耶?”(页39)王国维酷嗜宋词,有其《人间词》与《人间词话》为证;而钱锺书偏好宋诗而作《宋诗选注》,《谈艺录》中几乎不谈宋词,所谓“宋词遂能胜宋诗若文耶”?对“宋词”颇有杀伤力,或者说压根儿有点瞧不起。有趣的是,我在这里讲宋词,不幸夹在王国维与钱锺书之间。不过钱锺书的看法也不无可取之处:确实中国文学的体量极其庞杂,在经典的体认方面很难做到一致。特别明清之后诸体兼备,更要求我们对文学史作全面深入的观察,尽量避免盲见。在宋代,诗、文、词都很发达,这么看宋代文学比以前更加多样,文学形式愈趋复杂,也必然发生不同类型之间的互文关系,如果专讲“宋词”,反有见木不见林之弊,而在不同形式的比较中更能揭示“宋词”的特点。 诗词分途 长期以来词的身份闪烁不定。什么是“词”?从何而来? 清代刘熙载在其名著《艺概》中说:“乐歌,古以诗,近代以词。如《关雎》、《鹿鸣》,皆声出于言也;词则言出于声矣。故词,声乐也。”诗与词均与音乐有关,古代先有诗而为之配乐,如《诗经》便是;词是“近代”产物,先有乐曲而据以配词,故词即“声乐”。然而刘熙载又说:“词导源于古诗,故也兼具六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页106),所谓“兼具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包含音乐与修辞表现手法的方面,于是,词与音乐的源起变得模糊起来,因此说“词导源于古诗”,其实把词隶属于传统“诗教”,就不免误导。 含混中含有诗与词不同类型的权力阶序的焦虑与张力。词即“声乐”是历来词家的正宗说法,如南宋张炎《词源序》:“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迄至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沦落之后,少得存者。”(《词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9)寥寥数语好似一部微型词史。古诗可歌唱,不脱诗教“雅正”的规范,而“长短句”从格律诗衍生出来,类似今天的自由体,是隋唐以来为了配合曲调而产生的新形式,唐至五代的长短句被收入《尊前集》和《花间集》这两部*早的词选集中。宋徽宗喜欢词,特别成立皇家音乐机构大晟府,罗致当时著名词人周邦彦和其他人讨论古乐,似乎根据古乐来填词更能提高词的品位。 到了近代,关于词的起源历史愈益清晰,如李庆甲先生说:“词,起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原先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体。”(《词综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页1)简洁了当。而讲得*清楚的莫过于龙榆生,在《词曲概论》中明确说:“词和曲都是先有了调子,再按它的节拍,配上歌词来唱的。它是和音乐曲调紧密结合的特种诗歌形式,都是沿着‘由乐定词’的道路向前发展的。”(中华书局,2017,页3)这里“词曲”并论,宋词与元曲同一渊源,然皆与诗分道扬镳。在龙榆生那里,由于科学考古、搜证历史文献的便利与多民族文化交流的视野,对于词的历史形成的描绘远较以前复杂。隋唐以来从域外传入大量“胡夷里巷之曲”以及从敦煌发现的唐人写本《云谣集杂曲子》,都显示出词源起“民间”的初始形态,从而拆解了一向认为词是由李白等文人创始的神话。不过龙榆生也指出,汉乐府中曹操等人的长短句“便是后来‘依声填词’的开端”(页8),给文人创始留下余地,他也说到,隋唐以来的燕乐杂曲也有教坊和专家们的创作,可见词产生于民间,即使在其初始阶段已有文人的介入,而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宋词”则是数量可观的文人创作的文本主体。 龙榆生关于词的起源的论述始终以音乐性作为核心特征——所谓“词的正宗”以此为基础,在他之后这一点就不太讲了。他的词源起于民间的观点以“劳动人民是*富于创造性”为认识基础,认为文人总是落后于民间创造,而且脱离了民间土壤的滋养,反而导致形式的僵化。的确,在词的发展过程中,“民间”是一道警戒线,不仅在曲调方面,广义上也关乎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但不可忽视的另一端是词与儒家“诗教”传统之间的张力,即与正统文学观念的交涉与协商。换言之,我们将以作者为主体考察其与形式之间的历史运动,作为“词家”的身份取决于音乐性,也造成抒情风格的基本趋向,在民间与庙堂的夹缝中,在他们不断磨尖其焦虑中开拓新的形式空间,从晚唐至清末代代继踵、生生不息,使这一新诗体得以成立。其个人情感表现与完美形式追求含有“纯诗”的特色,并以音色韵味及其精致形式为中心建构了美学理论体系,这些造就了词的独特品格而称艳称雄于中国韵文传统与世界文学。 词作的大量产生带来批评与理论总结的需求,南宋时期先后有张炎的《词源》与沈义父的《乐府指迷》,通过批评诸家优劣与确立偶像的方式提出词学法则。张炎独尊姜夔,后者专美周邦彦,虽然推崇的风格典范有异,但各自打出“雅正”的旗号,看似合乎儒家的“诗教”原则,其实是旧瓶装新酒。他们以严守乐曲音律为**义,词与乐曲仿佛是诗外受精的连体婴儿,与诗在先天上隔了一层,因此,在他们那里许多源自《诗经》的清规戒律不起什么作用。如孔子指斥“郑声淫”,而大量词曲来自坊间流行的靡靡之音,据李清照说“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音日烦”(《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页194—195),但张炎等人不当它一回事,孔子似被置脑后。另如“诗言志”一向是诗人的金科玉律,这方面词人甘心让贤,把表达思想与志向的任务交给诗人们,由此诗词分家,各走各的。词人属于表情一族,受制于柔曼婉转的音乐却使抒情内容大畅其道,与乐工、歌妓一起分享感情,在道学家眼中不无颓唐的意味。 在宋代,《诗经》研究走俏,从欧阳修的《诗本义》到朱熹的《诗集传》,贯穿着疑古革新而重建儒家经典的精神。欧阳修身为一代文宗,也流连于词这一新潮“艳科”,借以表达闲情逸致,如“拟歌先敛,欲笑还颦”之句是其当筵听曲对歌女的同情写照(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页123),这跟他的《诗本义》从“人情”立场重新认识《诗经》并无二致。朱熹的《诗集传》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为近人诟病,其实正是基于“人欲”的发现才认识到郑、卫“淫奔”之诗无非表达普通男女之情,对儒家经典神圣性却有祛魅的意义。宋代被看作进入“近世”,思想领域的世俗化潮流可看作标志之一。这给士人带来较多的选择与新的自信,在此背景中发生的诗词分途并非偶然。 词人自立门户,在诗人眼中看低一等。明代文学盛行“复古”,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圭臬,词被当作“小三”。后七子魁首王世贞说:“不作则可,作则宁为大雅罪人。”(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页164)可见词人地位被拉低,词学萎靡。清代乾隆年间完成的《四库全书》收入大量词曲集子,但“提要”曰:“词曲二体在文章技艺之间,厥品颇卑。作者弗贵,特才华之士以绮语相高耳。”(《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81,页1807)寥寥数语把词人打入另册,而“才华之士以绮语相高”却准确勾画出词的作者与作品特征。 “诗余”一词从宋人开始使用,历来聚讼纷纭,成为诗词身价高下的角逐场域。一般把词看作诗的“剩余”,与诗攀附,不失身价,又有点难为情。这是一种习惯用法,至近代仍沿袭之。“诗余”是词家的一块心病,他们一般较为警觉,不作正面碰撞。但到清代常州词派向诗靠拢,实际上不甘另类,如周济声称:“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介存斋论词杂著》),与诗分庭抗礼。清末著名词家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开宗明义说:“曲士以诗余名词,岂通论哉?”又说:“诗余之‘余’,作‘赢余’之‘余’解。唐人朝成一诗,夕付管絃,往往声希节促,则加入和声。凡和声皆以实字填之,遂成为词。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余于诗,故曰‘诗余’。世俗之说,若以词为诗之剩义,则误解此‘余’字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页3—4)所谓“赢余”,比诗还高出一头。 在钱锺书的《谈艺录》中,“诗余”的争论并未了结。晚明焦循认为“诗亡于宋而遁于词”,诗在古代都是能唱的,晚唐之后这一传统中断了,因此“诗之本失矣。然而性情不能已者,不可遏抑而不宣,乃分而为词,谓之诗余”。焦循对词的本源不甚了了,认为词是诗分派出来的。钱锺书驳斥说:“理堂执著‘诗余’二字,望文生义。不知‘诗余’之名,可作两说:所余唯此,外别无诗,一说也;自有诗在,羡余为此,又一说也。”(页27—29)他的两种新解别有俏皮意味,仍是诗词相混,多少带有清末以来的认识。 词别是一家 词在宋代自成谱系,主要受一种集体意志的推动。关于张炎的《词源》,夏承焘说: 当时主张复雅的一派词人,一方面反对柳永、周邦彦的“软媚”,另一方面也反对苏轼、辛弃疾的“粗豪”;曾慥的《乐府雅词》辑于南宋初年,六卷中竟无苏轼一字;南宋末年以“志雅”名堂的周密,选《绝妙词选》,只取辛弃疾三首,这可见这些雅派词人的看法;张炎正是承受这派词人的衣钵。(页7) 不无吊诡的是,对柳永的批评似乎是例外,音乐反而不是焦点,他是宋代流行歌王,精通乐曲方面无懈可击,更是“长调”圣手。他们视之为共同敌手,理由不在音乐,而指斥他用语粗俗,格调低下。另一方面他们也排斥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认为他们的作品纵有绝妙好辞,但不合乐调,不便歌唱。因此他们所提倡的“雅正”并非从伦理道德出发,却以艺术风格或形式法则为鹄的,如张炎从姜夔的词作生发出“清空”这一风格概念:“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凸显出一种超乎伦理、抒情与音律的人格境界。“清空”作为风格学术语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司空图的《诗品》,而把“清空”与司空图的“二十四品”作比照,也颇有一览众山的气度。“清空”的格调确乎高,毕竟与词的抒情特性有所隔膜,但只有在与诗的竞争状态中方能充分理解“清空”的调门有多高。相对于诗,词是新传统,犹如大树旁边的小草,而词人们刻意与诗保持距离,不断开拓词的新空间。 宋代以来词人辈出,对词的发展已形成一种集体意志,而《乐府雅词》《绝妙词选》之类的选本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聚拢作品,去芜存菁,指示“雅正”的方向。为张炎标举的“清空”尤具象征性,十足高蹈飘逸,却隐含面对压力的巨大焦虑,凝聚为对他们的选择——包括个人感情与新的艺术形式的探索及其生活方式的一种承认政治。 对词的发展的共识形成过程中不能忽视印刷文化这一新因素,书籍的刊布与流通不仅加速观念的传播,某种程度上其技术力量也渗透到思想层面。所谓“依声填词”颇如艺匠作业,多半是一种技术活。沈义父以周邦彦为榜样,指出其创作关键在于“下字用意,皆有法度”。与张炎的“清空”不同,他定下四条准则:“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乐府指迷笺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3)如“用字”“发意”等,要求在情绪表达时须掌握尺度,做一番显露高下的测量,反对“缠令之体”和“狂怪”跟排斥柳永与豪放派的态度同调。的确,在这样规限下词的发展路径必然显得狭窄,“法度”要求过滤粗放或低俗的表现,实质上对感情起规训功能,与古代儒家“温柔敦厚”的美学原则不谋而合,但不同的是,在“雅派”词人的考量中,与其是道德伦理的完美,毋宁是形式先于内容的基本取向,共同追求的是精致的形式与纯粹的风格。 在词的自成家门的历史推展中,李清照的《词论》殊为出彩,其先驱意义是被低估了的。该文收入南宋初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比《词论》与《乐府指迷》来得早。文中批评柳永“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对于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称赞他们“学究天人”,然而词作“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李清照集校注》,页194—195)这已是“雅派”词人的主张了。在李清照看来,词须臾不能脱离音乐,她所讲的唐代开元、天宝间某歌者李八郎为进士庆功宴献歌一曲而震惊四座的故事,出于野史记载,是有关词诞生于民间的一个传奇段子。“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音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更漏子……等词,不能偏举。”把那些曲子看作“郑、卫之声”,却安之若素。后来从李后主以来文人纷纷加入词的创作,与民间歌曲的关系逐渐变得暧昧起来,不光欧阳修、苏轼等人不懂协律,像王安石、曾巩,文章做得好,但是“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即谓他们作词如作诗,不讲究音律,被之管弦即出糗。因此她说:“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页127)李清照的这首《乌江》诗是其卓尔不群、敢作敢为的人格写真,她对词“别是一家”的断言似也可作如是观。从她对当世诸多名公才人的批评来看,已俨然以“词家”自居,其口吻傲然自信。事实上她的诗很少,显然尽心竭力投入词的创作,且在词史中自成星座,独具异彩。那么我们不禁好奇:是什么动力使她选择这一另类新样式的?她的例子也可说明之所以词能门户光大,也正因其独具魅力而能不断吸引才艺之士的加入之故。 《词论》曰:“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页159)在音声方面,词比诗文更为复杂、更为考究。不消说李清照精通音律,然而当她论及晏几道、贺铸、秦观与黄庭坚这些新晋才俊时,说他们对于音律“始能知之”,但是“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这就不是从音律,而从语言修辞方面对各人一一点评,所谓“铺叙”“故实”等都属于诗的形式术语,也就是说,作词必须遵守音律,也须合乎诗的美学典律与修辞艺术。或因为词是一门技艺更为复杂有趣、更能激荡感官体验的新诗体,她不惮才之“累”而接受挑战。 这篇《词论》涉及一些对词史具普适性的问题。一是诗词关系,在创作中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互文挪用、融化、换置等痕迹,李清照提供了一个窗口。理论方面,《词论》中“故实”即诗学中“用事”或“用典”,在沈义父的《乐府指迷》中多有论及,如说周邦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页45)周邦彦融化唐宋诗句属于“故实”修辞,却不像宋人喜欢融汇儒家经典的“掉书袋”,当然合乎词的抒情特性。沈义父以“冠绝”盛赞周邦彦,在鼓励这种作派。这没什么不好,向心仪通灵的诗人借取灵感或点铁成金,这种互文游戏也是激活文学传统的一种方式,虽然毕竟与鲜活的生活感受隔了一层,走到极端就不那么健康了。词学常依仗诗学。譬如对于诗的美学造诣的表述,司空图《诗品》说:“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美在盐酸之外。”或严羽《沧浪诗话》说:“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这些话对诗人来说简直像《圣经》一般,刘熙载说:“此皆论诗也,词也得此境为超诣。”(《艺概》,页121)大约他自觉说不出更好的话,就这么说了。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 作者简介

陈建华,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帝制末与世纪末》《革命与形式》《从革命到共和》《古今与跨界》《文以载车》《陆小曼??1927??上海》《紫罗兰的魅影》,另有诗文集《陈建华诗选》《去年夏天在纽约》《乱世萨克斯风》《灵氛回响》《凌波微语》《午后的繁花》《风义的怀思》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