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40年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40年

作者:刘晖,李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1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2.4(8.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40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99142
  • 条形码:9787520399142 ; 978-7-5203-991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40年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近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文献和政策文件,运用文本分析、质性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教学评估理念变迁、专业认证本土应用、学科评估制度创新、重点政策历史回溯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比较等方面,系统阐释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来龙去脉。作者认为,中国质量保障体系在40年的探索历程中逐步完型,形成以重点政策为引领,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三足鼎立、互为支撑的质量保障政策体系,初步构建了借鉴国际经验、植根本土需求、富有鲜明特色的质量保障“中国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40年 目录

**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分析
**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分析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现状分析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历史分期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一 扎根理论简介
二 酝酿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三 探索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四 创新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五 完善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第三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系统的演进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制度的演进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主体的演进
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客体的演进
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关系的演进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选择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冲突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利益冲突
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选择相关属性
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实然价值选择
五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选择的调适
第二章 本科教学评估的理念变革
**节 教学评估的历程
一 概念界定
二 教学评估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质量观”的变革
一 从资源投入量化到资源结构优化
二 从大学质量观到人才培养质量观
三 从基准达标统一化到特色发展多样化
第三节 思考与展望
一 质量观既是“先验”标准,也是“经验”判断
二 质量观从高校基准质量保障,走向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三 质量观从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走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第三章 专业认证的本土应用
**节 专业认证的概述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专业认证的概况与意义
第二节 专业认证的分类与发展
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二 医学类专业认证
三 师范类专业认证
四 经管类专业认证
五 其他专业认证
第三节 思考与展望
一 政府应以政策调控为主适当放权
二 认证的专家队伍结构应变革
三 形成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认证
第四章 国内学科评估的制度创新
**节 学科制度的沿革
一 概念界定
二 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学科评估制度的演进
一 制度设计的基础
二 实施评估的基本流程
三 评估指标的依据与修订
四 评估结果的使用
第三节 思考与展望
一 存在的问题
二 展望
第五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欧洲经验
**节 作为一种政治价值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一 促进欧洲彼此独立的社会系统的整合
二 提升欧洲在全球的经济和教育竞争力
三 新自由主义政府治理的政治工具
第二节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想模型”
二 高等教育质量控制的“技术观点”
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政治维度”
第三节 作为一个行动领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一 认证和控制取向的外部质量保障实践
二 同质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质量管理实践
三 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的元评估实践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行动面临的挑战
一 “民族国家”与“欧洲目标”的内在冲突
二 责任制与质量改进之间的紧张关系
三 程序仪式性和学术团体的协调与抵制
四 质量保障重点向“促进学生的学习”转变
第六章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型
**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回溯
一 政策文本研究的方法
二 政策文本的统计分析
三 政策文本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构建
第三节 质量保障模式的组织结构与价值功能
一 重点政策保障重点大学与重点学科卓越发展
二 教学评估保障有质量底线的高速发展
三 学科评估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大质量观
四 专业认证促进产教融合与衔接国际
第四节 关于质量保障模式的理论阐释
一 “一重三体”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运行模式
二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一重三体”模式的形成路径
第五节 思考与展望:未来优化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40年 作者简介

刘晖,教育学博士,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兼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原理与政策、教育基本理论。在《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近20篇;出版著作15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一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