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

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

作者:谢柏梁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06.6(7.2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4051992
  • 条形码:9787104051992 ; 978-7-104-0519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讲述戏剧编剧创作技巧方面的书籍。书中有几十位中国著名的戏剧专家撰写的有关戏剧剧本创作方面的论文,是一部不多见的专门讲解戏剧剧本创作的书籍。

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全书收录了四十多篇全国知名的戏剧名家所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文化部举办的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座的内容。这些专家在讲课中针对编剧创作中不同的方面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所讲解的内容都是编剧工作中实际遇到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文章包括编剧价值导向的把握、深入生活现场的观察、新时代文艺政策与文艺评论的方向、编剧与出品方的关系、历史剧创作的问题、编剧的自我认知、当代编剧的代际划分、当代戏曲创作技巧、形象思维与理论思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全书内容无宗教、民族、重大选题等问题。

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 目录

**部分
坚持价值导向,着意审美引领
卷入现场:艺术的深描和解读
新时代的文艺政策与文艺评论
当代文艺政策与戏曲创作
编剧和出品方的几个关系处理
历史剧创作的几个问题
谈谈历史剧创作
当代编剧的自我体认
——在文旅部千人计划高级编剧班第三期开班仪式上的发言
当代戏文创作之五代编剧
戏曲唱词的特点与诗意追求
当代戏曲创作技巧(上)
——选材、结构与舞台样式
当代戏曲创作技巧(下)
——人物塑造、戏剧情境与四功五法
戏曲创作与当代审美构建
唱词写作

第二部分
诗词写作漫谈
昆曲写作(上)
昆曲写作(下)
西方视阈下的中国戏曲
由梨园戏《陈仲子》说开去
——兼谈戏曲的“返本开新”与戏曲人的“苦乐坚守”
重视戏剧冲突的质量
三“独”精神二民“主义”
一个剧本的诞生
我与戏曲创作
艺术创作的意向表达和审美追求
现实题材创作的实践与反思
戏曲创作规律之戏曲创作思考
戏曲创作之散谈
剧本品格浅谈
……
第三部分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展开全部

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 节选

  前不久有几位评论家都在叩问:为什么生活很生动,一写到戏里面就不好看了?关键是太多的作品没有秉持着深沉的时代先进思想来扫描生活,缺乏用人类的共同道德辨析发现生活中的崇高、壮美、平凡、质朴,并发出艺术本应有的深沉与厚爱,敏感与率真的讴歌、臧否、悲悯、呼唤。提升创作者的当代先进思想水平*重要的还是要深扎人民与时代这方沃土,作品真正做到生活中来、人民中来,要善于用艺术家的眼睛和大脑,用我们的良知与责任,发现生活、开掘生活,认识人生、塑造人物,把当代生活的本质,当代人的精神、情感,书写成可触可感,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  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概念化、浅表化、功利化较为泛滥,从创作题材到创作方法都这样,怎么能出现高峰,怎么能根本改变质量的痼疾?概念化危害*大,它是创作的天敌,也是*易间离文艺与社会和观众情感的。概念化在观众面前没有征服力,因为艺术是要用形象、内容、情感、思考去感染人的,在感染人中升华人的境界,启发人的思维,铸造人的道德,影响社会的环境。而不是简单地说我写了当代的生活,这个就能感动人。现在我觉得要写什么东西,很多并不是说我们在生活中有了发现,或者说我们在生活中有了独特的感触不写不快,不写不行。前不久也有人担忧,创作越来越从我要写变成要我写。我要写的东西固然很重要,为什么?我有胸中的块垒,情感激荡不能不写。但是我要写的东西如果你没有思想,没有达到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化评判和深刻辨析的话,要写也有可能写成概念化。  在创作中,我们应多思考题材的时代特点、人文精神如何体现时代性、深刻性、生动性,而不是这个题材有多么时髦、热闹。很多作品写的是当代,但是缺乏魂魄,缺乏魂魄的作品绝不可能感染人,更不可能撼动人。切记,当代题材作品的短命恰恰在于急功近利和缺乏深沉的时代先进性表达。  第二,在题材和人物开掘上“三性”缺浓度。  “三性”我指的**是深刻性,第二是丰富性,第三是完整性。  深刻性、丰富性和完整性其实是使一个题材和一个作品能够伫立起来的*重要的思想的内因、艺术的支撑、长久生命力的保障。  现在很多作品粗制滥造泛滥,根本没有很好践行“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号召。大家可以看到每天都在演出,有多少戏你看完以后能够真正的感动你?很少。但正是在这样的数量轰炸下,我们有为的创作者才更应该有更强烈的自觉,应在题材和人物开掘的深刻性上面调动起我们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在创作题材风格的丰富性上坚守我们的艺术追求,在呕心沥血对作品的完整性打造上实现当代艺术的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艺术表现出对生活思考的深刻是什么样呢?*主要是体现在你对人生深刻思考的客观性,以及你对生活深刻感受的时代性,*主要的体现为你对生活认识的深度、温度。对于生活的深刻的认识正是我们现在很多戏剧创作中很缺乏的珍稀元素。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强调本体的回归、戏曲剧种地方地域特色的强化,都非常必要,但是我们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性的深刻。特别是一些既不具有戏曲性,同时更缺乏思考生活深刻性的作品数量呈上升趋势,使得当代新的戏曲剧目创作越来越缺乏震撼人心的动人力量。故事浅浮、人物概念、主题甚至就是概念的直白吟咏,都是缺乏深刻性的顽症。因此,我们要强调新创作戏曲作品既要反拨以往(主要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些过度的对“思辨意识”追求而导致的观赏性削弱。但现在戏曲创作的危机则又呈现为对深刻性的文学认识和思想价值的忽视,甚至以概念代替思考,或深刻难觅或概念代替深刻,以致对生活的把握变得苍白无力,这样就会缺乏真诚,缺乏平实、缺乏睿智、缺乏主体。  丰富性和完整性比深刻性保留的要多些,这主要是艺术呈现的层面。我们现在说唱得响、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靠谁?唱得响既靠演员也靠内容。留得下,为什么留得下?你必须是对这个时代生活的特别深刻和真实的记载才能留得下,别人会从文艺作品中去解读他没有经历过的历史和生活。传得开是什么?我们这个东西表达了戏剧的特点,更重要的表达了人生的情感才能传得开。我尽管是戏曲本体派、传统维护派,但坦白地讲,新戏中演员的表演固然重要,却不是唯一重要的,必须“三性”和谐并举,才能取得真正成功。要看演员表演,更要看演员表演的基础,看内容看生活,看你的情感对观众有多少撼动力。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自觉性,那么我们的作品就不会产生深刻性和丰富性,我们的作品也就不可能产生完整性。

编剧宝典: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班专家授课讲演稿 作者简介

谢柏梁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是中国戏剧界的知名专家。他除了在戏曲学院任教外还在多个戏剧研究机构主持研究工作及在多个院校任特聘教授。他除了出版过诸多个人著作外,还主持过很多国家重点项目的编写和创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