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作者:薛浩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03.5(7.5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5686
  • 条形码:9787030705686 ; 978-7-03-07056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众创空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众创空间运行机制优化对策。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协同创新、分享创新成为新范式,创新创业已经进入2.0时代。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孵化器,是创新2.0时代的产物,也是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以来,在系列国家政策文件的引导和激励下,我国众创空间呈“井喷式”增长。当前,推动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本书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深入研究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自组织与外部选择的耦合机制,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众创空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众创空间运行机制优化对策,以期为促进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本书适合政府有关部门决策与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学校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研究人员等参考阅读。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目录

目录
**章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一般性分析 1
**节 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的前世今生 1
第二节 众创空间的作用 8
第三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内涵厘定 12
第四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特征 15
第五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结构 17
第六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23
第二章 地区众创空间发展的赋能系统及耦合 28
**节 问题的提出 28
第二节 众创空间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 29
第三节 地区众创空间发展水平研究设计 32
第四节 众创空间赋能因子分析 34
第五节 众创空间赋能系统的耦合特征 41
第三章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自组织机制研究 54
**节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进一步解读 54
第二节 理论假设及模型构建 64
第三节 量表设计 71
第四节 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 76
第五节 模型分析 81
第六节 讨论 90
第四章 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 94
**节 我国众创空间发展模式 94
第二节 我国众创空间类型分布情况 96
第三节 国家*众创空间典型案例 112
第四节 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特点 118
第五节 我国众创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122
第五章 国外众创空间发展的模式、案例与经验分析 128
**节 国外众创空间的发展历程 128
第二节 国外众创空间的典型模式 131
第三节 国外众创空间的经典案例 134
第四节 国外众创空间的演进机理 143
第五节 国外众创空间发展的经验启示 148
第六章 我国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优化对策 152
**节 外部生态环境优化——众创空间发展的基础 152
第二节 内部生态群落优化——众创空间发展的核心 176
第三节 运行机制优化——众创空间发展的关键 186
展开全部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节选

**章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一般性分析 众创空间作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需求的服务平台,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专业化服务为基础、资本化途径为手段,促进创新无缝对接创业,其具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特征,既是工作空间、网络空间,又是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众创空间实际上就是高效率的孵化器(新型孵化器),其核心是将孵化做到极致。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是指以创客为创业种群,以一系列支持创业的要素构成的促进创业种群良性发展的系统。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吸引社会相关异质资源,为系统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其演进过程是结构与功能不断复杂化的自组织过程。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种群之间以复杂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产生非线性作用和乘数效应,推动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活动的展开和整体演化。众创空间生态系统通过新陈代谢机制、共享共用机制、试错容错机制、风险防控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促进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维持生态平衡。 **节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的前世今生 众创空间是个舶来词,在国外叫“创客空间”。我国众创空间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众创空间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狭义的众创空间仅指2015年后出现的、与孵化器等科创平台并行的一类新型创新创业载体。本书在梳理众创空间发展历程时采用的是广义的众创空间概念,在研究其自组织与外部选择的耦合机制、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现状时采用的是狭义的众创空间概念。 孵化器是早期众创空间的雏形。众创空间(创客空间)是新型创新创业平台,是高效率的孵化器,其核心是将孵化做到极致。众创空间与传统的企业孵化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与互联网的融合,注重利用互联网为创客提供便捷的综合性服务。 一、众创空间在国外的发展 国外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经历了探索发展、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将在本书第五章详细阐释)。这与孵化器的完善和升级轨迹一致:在创新1.0时代,孵化器从1.0向4.0转变;进入创新2.0时代,孵化器需要完善和升级,孵化器5.0应运而生,孵化器5.0即我国“双创”背景下严格意义上的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因众创空间是新型孵化器,从这个视角,又可将其视为孵化器5.0)。 (一)创业孵化器(孵化器1.0~孵化器4.0) 创业孵化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兴起、发展和提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过去几十年,欧美各国孵化器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演化的过程,孵化模式由“政府+政府出资”逐步转向“专业孵化+专家服务+风险投资”。1950~1979年是孵化器1.0,其办公空间、基础办公设备和设施规模小、数量少、政府主导,服务功能有限;1980~1989年是孵化器2.0,其特点为市场化运作、服务功能日趋完善;1990~1999年是孵化器3.0,其特点为公司化发展、导师制、风险投资等;2000~2012年是孵化器4.0,其特点为网络化视角、集团化发展。在国外早期的孵化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模式均可视为众创空间的不同样态,将在本书第五章详细阐释。 (二)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孵化器5.0) 在当前工业革命与新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利用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世界主要国家竞相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出台了许多旨在创新科技的战略规划。新工业革命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科技化、全球化、互联化、绿色化、定制化和利基产业——这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民主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界日益模糊,互联网世界的时代变革逐渐向现实世界转移。互联网技术不断解构、重构着各个产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改变原有产业布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每一个拥有创新梦想并努力实现其创意的人都有机会成为现实世界的创客。在新技术革命中,以3D(three dimensional,3D)打印设备、数字设计技术及开源硬件等为代表的技术给创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正如美国《连线》杂志原主编安德森所说,“与其说互联网是一场技术革命,不如说它是一场社会革命”。新工业革命催生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创业活动。 在新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背景下,传统孵化器面临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孵化器4.0经过21世纪以来10多年的蓬勃发展,为了顺应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创新2.0时代的创新创业发展的实践诉求,在其自组织与外部选择耦合发展中,逐渐孕育出了以孵化器5.0为标志的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是创客运动的工业化,即产品自制造和个人自生产。在自己动手、自我创造的创新时代,数以万计的设计者和发明家的集体力量喷薄而出,为全球制造业掀开了新的一页,标志着“创客运动时代”的到来。 众创空间(创客空间)作为创新创业服务性平台,比孵化器门槛更低更方便,比孵化器更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应用,是孵化器的延伸和裂变。近几年来,国外创客空间呈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16年9月,国外创客空间超过2000家,为广大创客提供创意分享、技术培训及产品研发推广等。 二、众创空间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众创空间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1977~1999年)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科研与生产分离,科技与经济脱节,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1977年12月,国家就召开科学技术规划会议,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制订科学发展规划。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同年10月,中共中央正式转发《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八年规划纲要》)。在国家推动规划实施期间,邓小平同志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创造性论断,这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1985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1984年底,中科院在深圳创办**家高新科技企业,1985年7月,中科院与深圳市政府联合成立深圳科技工业园,是我国大陆**个科技工业园区。198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对搞活科研机构、促进科研生产联合、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动进行了政策规定,为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创业孵化器开始兴起的标志是国内**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创立。此后,创业孵化器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先后经历专注“硬增值服务”的**代孵化器、“一般性软增值服务”的第二代孵化器、“专业性软增值服务”的第三代孵化器、“全链条、系统化服务”的第四代孵化器。第四代孵化器也是众创空间。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大胆尝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认可,为后来创业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基础。到了1988年,国家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即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其中就明确提出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990年5月,国家召开第二次全国火炬计划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创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工作”;1991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火炬计划办公室召开创业中心工作研讨会,就创业中心的性质、定位、宗旨、业务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讨。1994年,国家科委颁布了《关于对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的原则意见》,对创业服务中心的定位、服务宗旨、成立条件、权利和义务等进行了规定,推动了创业中心的规范化发展。1996年,国家科委颁布了《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暂行办法》,**次具体规定了国家*创业中心应该具备的条件。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召开第三次创业中心工作会议,总结“八五”以来全国创业中心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九五”期间全国创业中心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对创业中心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1997年10月,国家科委开展首批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工作,武汉、天津、重庆、成都、北京、西安、哈尔滨、长春、大庆、苏州等地被认定为**批。到1999年,孵化器已经覆盖了80%以上的省区市。在不断地发展探索中,我国孵化器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多,服务质量也逐步提高,而且在类型上开始了衍生和分化,出现多主体运营或主导的孵化器类型,如专业技术型孵化器、国有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际企业孵化器。在这一阶段,科技企业孵化器重在突出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直接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孵化器主要依靠房屋租金及较少的开发收益维持正常运转。 (二)蓬勃发展阶段(2000~2013年) 为了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1999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1999年12月,正处于世纪之交,由科技部主办、上海市科委协办的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四个月之后,即2004年4月,我国在上海又举办了世界企业孵化和技术创新大会,谋划布局新世纪企业孵化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从2000年至2013年,在我国的政府文件中频繁地出现“孵化器”“企业孵化基地”的名词,各级政府对企业孵化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等各类主体也纷纷加入企业孵化领域,我国的企业孵化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深化和完善,持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要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0年4月,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火〔2000〕157号)。2001年7月,科技部又颁布《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发展纲要》。2003年4月,科技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国科发火〔2003〕96号)。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进行部署动员,提出“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继续加大对创业孵化器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创建创业服务网络,探索多种组织形式”。2012年12月,科技部颁布《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这些政策体系的完善,为孵化器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引导社会各类主体和资金加大了对孵化器的投入,有效地支撑了中国孵化器事业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孵化器的投资运营主体日益多元化,从*初的政府财政投资,逐步转向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投资机构、外资机构及个人。于是,除了原有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国有企业孵化器,民营企业性质孵化器及中外合资性质孵化器也不断出现。截至2013年,孵化器1448个,场地面积5379.3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6742人,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77677个,年总收入3308.8亿元。在孵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8.3万个,平均每家在孵企业就业岗位20个。 (三)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在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薛浩,江苏盐城人,博士、教授。现任盐城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智汇盐城新型智库联盟理事长、盐城黄海湿地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黄海智库)主任、盐城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先后在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现已更名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读本科、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硕士、博士。 近几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结项等级:很好),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近10项;出版《地方本科高校投资规模、投资来源结构与办学效益的关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专著3部;担任《难忘的考研岁月》《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索》等5部书籍的主编或副主编。在《高等教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盐城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