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6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82.8(6.0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1949年10月至1976年10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深刻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这条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历程,既有凯歌行进的峥嵘岁月,也有挫折失误的曲折历程,取得了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本书将全面阐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与经验教训,系统展示以为核心的党的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进程中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目录

导论
一、1949-1976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主题
二、1949-1976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1949-1976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章 《共同纲领》的颁布与新中国的成立
一、《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设想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三、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四、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与“不要四面出击”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一、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
二、对新中国社会性质和特征的判断
三、新中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
四、**个五年计划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展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一、意识形态领域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三、《毛泽东选集》和马列著作学习运动
四、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章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三、“三大改造”的基本历程和基本经验
四、对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创新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宪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推进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六章 “第二次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任务
一、“以苏为鉴”与“第二次结合”的提出
二、《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战略构想

第七章 中共八大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与中共八大的召开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多方面探索
三、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探索

第八章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思想
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显现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四、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新发展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两种倾向及其变化
一、反右派斗争与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认识的改变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纠“左”的初步努力及其成果
四、庐山会议与“反右倾”斗争
……

第十章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教育事业和理论的发展
第十二章 外交方针的调整与中苏两党意识形态的纷争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大曲折
第十四章 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确趋向的不懈努力

结束语
后记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节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3.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期盼依宪治国、变法图强。但由于自身和历史的局限性,均以失败而告终。五四宪法不仅承接了中国近代以来有识之士的理想,而且是新中国**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新中国依宪执政的起点,为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意义。  **,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五四宪法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和完善。这部宪法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府工作的基本经验,明确规定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与路径。  从宪法性质而言,五四宪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四宪法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和政权建设的巨大成就,明确规定了过渡时期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从宪法发展的目标看,五四宪法同时也是过渡时期动员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纲领。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从而使之具有了法律效力,并使之成为在过渡时期动员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纲领。  就宪法的功能而言,五四宪法把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制度化、法律化,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和其赖以建立的基础。贯穿在五四宪法中的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它的指导思想。五四宪法的实施,对于全面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设,促进我国逐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而言,五四宪法构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五四宪法**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就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明确了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五四宪法还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构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五四宪法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表明在我国,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五四宪法对国体的界定确切地反映了当时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政权的广泛基础,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国家政权的民主性质。这些规定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尽管五四宪法真正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否认的。它所确立的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中央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多方面的规定都为后来的宪法所继承。  从宪法的国际影响看,五四宪法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公布,不但会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而且会使我们在全世界一切国家中的朋友感到高兴——我们的宪法已经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根本方针规定下来。所以,我国宪法对于中国人民是斗争胜利的总结,而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则是革命斗争的纲领以及独立自由和幸福繁荣的远景。  第二,五四宪法的意义。五四宪法把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具体步骤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明确规定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但五四宪法仍然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宪法。尤其是过多地照搬了苏联的经验,对民国时期的宪法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欧美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理论和制宪经验,没有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借鉴。但是,五四宪法仍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五四宪法体现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民主建国的理想。在1954年6月14日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指出:这个宪法草案,总结了历史经验,特别是*近五年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五四宪法总结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经验,总结了*近几年来社会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府工作的经验,也总结了从清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这个宪法草案,主要是总结了我国的革命经验和建设经验,同时它也是本国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结合。我们的宪法是属于社会主义宪法类型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主,也参考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宪法中好的东西。这部宪法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它是近代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批实践者,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但立宪启蒙却具有巨大进步意义。作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随着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思想的形成而*终确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向国民宣誓而建立了亚洲“**共和国”。此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更重要的是使长期遭受封建专制统治的中国接受了民主共和实践的洗礼,从而对中国民主政治运动及国家现代化产生深远影响。蒋介石以孙中山继任者的姿态自居,借三民主义而行法西斯主义,从“五五宪草”到《中华民国宪法》,始终无法掩饰总统集权、党国一体、个人独裁之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9月20日,**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精英人士立宪救国的理想,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和方向。  五四宪法奠定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基础。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现代化的开端,五四宪法在指导思想、制定过程、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内容上都对我国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五四宪法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为中国民主进程提供了开放的视野。五四宪法起草的过程,制宪者们主张从世界范围内思考和了解宪法的发展,同时强调结合当时中国实际。在逻辑顺序、内容安排、语言选择等方面突出宪法的“中国特色”,力求在宪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寻求平衡。在宪法的修改与运行过程中重视国情,在国际性与本土性的结合中追求民主政治的目标成为新中国依宪执政发展的基本特点。此外,五四宪法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体系结构一直为后来的宪法沿袭。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顾海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主要著述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与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共四卷)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王树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共北京党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副理事长。主持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课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个、教育部项目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与重点项目各1个等;出版专著、主编教材15部(套);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