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3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04.9(7.6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推进了以、为主要代表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集中全党的智慧,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近期新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本卷主要对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至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目录

导论
一、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二、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章 面向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一、世纪之交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
二、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一、经济改革的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推进和理论发展
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第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政治问题的基本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推进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维和部署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关系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境遇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
三、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第七章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科学内涵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第十章 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十一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的新探索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第十五章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后记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节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国际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天下仍不太平。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和东欧取得了成功,并进而把中国作为主要目标,试图在中国实现所谓的“不战而胜”。在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等新情况,面临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许多新的任务和难题。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既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又给党的执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党的执政意识的考验。执政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其强弱直接关系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与否,关系到执政党事业的兴衰成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高度关注执政意识问题,并坚持不懈地进行了探索。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就提出了“适应群众”“划分党和苏维埃的职责”等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根据执政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提出了党的领导不是以党代政、包办一切,而是要通过建立民主制度、制定法律法规等途径来执政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自我封闭到改革开放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公仆意识等的深化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因素的逐步增加、对外开放的深入、长期执政造成的思维定式等的影响下,一些党员干部的执政意识出现了弱化、衰减现象。有的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滋生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有的人工作起来人浮于事,作风漂浮,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人陶醉于已有的成就,习惯于用老眼光来认识问题,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有的人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成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尽管这些问题只存在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动摇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危害了党的执政地位。为此,要通过加强理论武装等途径,切实解决好我们党为什么执政、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为党长期执政、更好执政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第二,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党的执政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中国共产党所肩负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执政为民的愿望,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了“本领恐慌”的命题,他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的清醒认识鞭策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开启了共产党执政的新天地,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条件、肩负任务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等,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也要求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也正是在科学审视日益复杂环境的基础上,江泽民反复强调要提高党的执政本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使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考验。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了党政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要通过民主和法制来实现党对国家政权领导等主张,着手建立并实施了一系列全新的政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拉开了序幕。针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什么内容,应该议一下,理出个头绪。……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位”。他强调要明确党政权力边界,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与政府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促使我们党对我国的政治体制,尤其是改革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新的反思,不仅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而且还必须通过处理好党政领导职能分开和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干部制度的改革、加强群众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等途径,更好地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第四,党的执政基础的考验。依靠谁、依靠什么执政,是判断执政党性质的根本依据。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党赖以生存的基础。列宁曾经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坚持政权。毛泽东也强调,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正是由于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党的执政基础才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事业才取得了成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等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这些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许多具体利益上却存在大小不同的差别。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仅不可避免,甚至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这势必影响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为此,江泽民多次提出各级领导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要多到群众中去,同群众交谈,多看多听,体察群众的冷暖疾苦,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强调“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顾海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主要著述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与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共四卷)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论文近300篇。    袁银传,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社会思潮等。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个,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